第八十章:應對之策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發光魚仔字數:2264更新時間:24/06/29 12:17:54
    爲天下君王者,必有遠超常人之處。

    遇事不驚不怪,對於周明陽來說實屬正常,當他眉頭舒展開來的時候,便意味着事情有了答案。

    滿朝文武面面相覷,每個人的臉上都有困惑之情。

    趙審言還在一旁幸災樂禍,鐵了心要看周明陽的笑話。

    殊不知,周明陽已有應對之策。

    “國子監的人來了嗎?”

    “隨朕同去御書房,重新出題,已考過的一場成績作廢,等到科考結束進行補考。”

    “新出的卷子由鑾儀司押送至考場,途中任何人不得觀閱,違者定斬不饒。”

    周明陽豁了出去,死馬當作活馬醫,倉促出題肯定會有弊處。

    最爲根本的便是難易程度不好把控,卻也是當下唯一辦法,好過重新覈定時間。

    聽到周明陽這樣說,朝堂上噤若寒蟬,寧死不饒那四個字的威懾力可一點都不輕。

    誰敢站出來反駁,除非是嫌自己的命太長,想要早早了結。

    趙審言臉色陰沉,心中多有不情願,也只能先照着周明陽剛纔所說的去執行。

    國子監聚集着文人之骨,天下讀書人的典範都在其中。

    被周明陽緊急召見,隨便一位都能夠冠以大學士頭銜。

    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一衆人都感覺到責任重大,不敢有一絲的差池。

    爭分奪秒,每人一題,總算是搶在開考時間前將試題新編。

    應付過當下,後面幾場考試便有了迴旋的餘地。

    周明陽特意將劉瑾叫了過來,語重心長,對他可謂寄予厚望。

    “你給朕聽好了,這些試題一旦出了御書房,那就是當朝最高機密。”

    “任何人不得窺探,鑾儀司成立至今,朕養着你們不是吃幹飯的。”

    都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劉瑾怎麼可能不明白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

    當即把自己的腦袋押在周明陽這裏,不出事倒也罷了,出了事自當承擔所有責任。

    一切準備就緒,鑾儀司的人押送試題前往考試之地,一路上戒備森嚴。

    尋常百姓想要靠近周邊,也都會被扣住仔細盤問,無一例外。

    總算是避免掉試題再有泄露,考場之中,彷彿一切如常。

    實際的情況完全相反,鑾儀司增派人手,嚴密巡查。

    各地入京趕考的學子哪裏能夠意識到出了多大的事情,心中忐忑,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欠缺的人早早被淘汰出局。

    能夠頂住壓力正常作答的那些,更是了不得。

    這邊已經開考,周明陽懸着的心始終沒有落下。

    親自帶人前往試卷封存之地,一場考試下來,各地學子的作答水平都顯而易見。

    府庫官員哪能夠想到周明陽會親自前來過問這件事情,一個個如臨大敵,小心翼翼地伺候。

    光看他們這個樣子,周明陽就知道這裏面大有問題,儲陽陪同在身邊隨時準備將人拿下。

    周明陽冷冷一笑,不急於一時半刻,而是帶着一些人在身邊專門閱卷。

    挑出來幾份都能當作標準答案的,他親眼所見,作弊痕跡明顯。

    “朕重開科考,推行新政,妄圖消除世家大族與寒門子弟之間的隔閡。”

    “現在可好,簡直就是新科的最大醜聞,朝廷漏題,答來答去,不還是這些世家子弟落的好處。”

    周明陽微微皺起眉頭,隨便幾句話就讓身邊陪同的官員意識到大事不妙。

    一個個提心吊膽,不等他們開口解釋,便被周明陽下令拿下。

    “陛下,我等冤枉啊!”

    “是啊!我等雖然巡視考場,卻也不知有考生夾帶答案,如此猖獗。”

    “冤枉!太冤枉了!”

    在周明陽面前的幾人,本就肩負着杜絕考場作弊的重大責任。

    現在倒好,推脫得一乾二淨。

    周明陽目露寒光,懶得與他們廢話太多,當即開口說道。

    “題目是怎樣泄露朕還要調查,可你們身負責任卻未盡到,當下着急辯解,真以爲朕是隨隨便便幾句話就能糊弄得了的嗎?”

    皇帝動了怒,那是要有人付出慘重代價才能夠平息。

    當下就是這般情形,幾名官員跪倒在地上,身子瑟瑟發抖。

    哪裏還敢頂撞半句,在周明陽的示意下,儲陽命人將他們通通帶走,關押在大理寺的牢獄中,等候更進一步的發落。

    解決完眼下之事,儲陽快步走到周明陽跟前,等待着他新的吩咐。

    “陛下,臣總覺得出了這樣事情,實在可疑。”

    “會不會和趙大人有關係?”

    儲陽說出了很多人不敢提及的事情,周明陽將眼睛微微眯起,暗藏的一抹冷意無人可見。

    他一直都對趙審言抱有懷疑態度,又覺得哪裏不太對勁。

    蔣氏一族被清算後,朝堂上剩下的最大勢力便以趙審言爲首。

    這次將他選爲科考主官,也都是周明陽有意爲之,如此安排大有妙處。

    總不能是監守自盜,膽大妄爲到那樣的地步,想想也覺得不太可能。

    “事有蹊蹺,還真不一定和他有關係。”

    “不管那麼多,朕現在要的是科考不被耽誤,選賢任能,作弊者不能輕饒。”

    周明陽從卷宗裏特意挑出來的幾份試卷,看着上面的名字冷冷發笑。

    隨後交到了儲陽的手裏。

    “你給朕親自去辦這件事情,把他們帶到鑾儀司新設的大牢裏,朕要親自提審。”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儲陽作爲執行者哪能夠不考慮到這樣去做的後果,豈不是會製造出考場恐慌,影響頗大。

    連忙開口勸說。

    周明陽搖了搖頭,並不打算將心思有所改變,始終堅定。

    隨即和他言明了其中的利害關係。

    “儲陽,重開科考,要的是能夠幫朕治理國家的大才。”

    “絕非膽小如鼠,輕易破防,亦或者靠着作弊入朕眼的那些人。”

    周明陽另有想法,不認爲這樣做有什麼過錯,反而是在人才挑選上能有幫助。

    大浪淘金,留下的才配入了朝堂,享受高官厚祿。

    庸碌之才早早地踢出局,也是他們命中之數。

    被周明陽這樣開導一番,儲陽再也沒有了心理負擔,用力點了點頭,馬上就按照他的吩咐去做。

    帶人闖入考場,一下子人心惶惶,各地學子紛紛放下手中的筆,向外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