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針鋒相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發光魚仔字數:2238更新時間:24/06/29 12:17:54
    偌大的寢宮中,此刻聲音全無。

    蔣雨曦面色凝重,顯然是對周明陽剛纔所說心有餘悸。

    “皇帝,你說這話來蠱惑本宮,是何居心?”

    “真真假假,朕覺得太后自有明辨,不必再去浪費口水。”

    話已經說到,周明陽不相信一個聰明的女人還會去犯糊塗。

    果然不出所料,蔣雨曦深呼吸了幾口氣,很快就在言語上做出讓步。

    “既然是合作,陛下想讓本宮怎麼去做,不妨給個明示。”

    她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悽慘笑意,最不願意承認的一件事情,當下被周明陽無情戳破。

    蔣守虛要真的起兵造反,作亂宮廷,來日登基爲帝,再容不下一個前朝太后。

    眼見自己的計劃已經成功大半,周明陽心中暗暗驚喜,時間上最爲寶貴,分秒不得浪費。

    趕緊開口說道。

    “還請太后家書一封,派人送出宮去交與丞相。”

    “讓他稍安勿躁,別爲了自己那不成器的兒子提前撕破臉面。”

    “朕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周明陽的話剛說出口,蔣雨曦臉色猛然變化,擡起頭來很是震驚的盯着他看。

    “你真打算對蔣氏一族出手,趕盡殺絕嗎?”

    “不!背叛家族,出賣祖宗的事情,本宮絕對不會去做。”

    眼看事情就要陷入到僵局中,周明陽當機立斷,立馬做出允諾。

    “太后放心,等到最後不論輸贏,朕都不會讓蔣氏一族斷了血脈。”

    “太后爲了自保,朕也是爲了自保。”

    話說到這個份上,蔣雨曦咬緊牙關,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下來。

    當着周明陽的面寫下書信一封,周明陽看過幾眼,確認無誤,立馬讓人將這封信送到丞相府上。

    至此時刻,他懸着的一顆心安穩落地,蔣雨曦卻在一旁愣神許久。

    臉上浮現出絲絲悽慘笑意,個中無奈,怕只有她自己心裏清楚。

    “皇帝要是沒有其他事情,就請從這裏離開。”

    “本宮身體不適,想要早點歇着。”

    她緩緩轉過身去,精神狀態明顯不佳,周明陽又怎麼可能強人所難。

    想都沒想便答應下來,隨後開口道。

    “太后幫了朕這麼大的忙,往後在宮內無人敢欺負到你的頭上。”

    “吃喝用度,一切照舊。”

    周明陽的話擲地有聲,絕非玩笑,蔣雨曦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短短幾日的時間,周明陽手段級出,不僅僅讓她在宮內失了自由。

    更被生拉硬綁,和他成了一條線上的螞蚱。

    周明陽離開後,蔣雨曦神情黯然,看着那些貴重禮物堆積成的一座小山,淚水忍不住地決堤而出。

    “兄長,不被你看在眼裏的無能皇帝,一直都在欺騙我們。”

    “把本宮騙得好慘,好慘啊!”

    她深呼吸幾口氣,眼裏閃過一抹決然之色,也是時候該爲自己考慮。

    另一邊……

    丞相府上,四處戒備。

    這幾日的蔣守虛好似驚弓之鳥,也在隱約中察覺到一絲不對。

    卻遲遲下定不了決心。

    “相爺,這樣下去可不行,皇帝暗藏歹心,怕是要將權力慢慢收回。”

    “他敢軟禁太后,血濺青石臺階,將宮內的防務全部執掌,只怕日後圖謀會更大。”

    說話之人乃是戶部尚書李文山,向來都與蔣守虛結盟,關係極爲親密。

    在堂上的另外一人緩緩起身,同樣認爲事情不能繼續耽擱下去。

    “要我說,就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調派城外軍隊強行攻佔皇宮。”

    “陛下退位讓賢,以免夜長夢多。”

    如此叫囂者,乃是五軍都督府左都督狄大榮。

    丞相一旁,最爲核心的成員就在堂上。

    對於二人的勸進,蔣守虛咬緊牙關面露爲難之色,始終是難有決斷。

    真要聽從他們的,自己就算是坐在了那把龍椅上。

    名不正,言不順,也將遺臭萬年。

    正在犯難之際,丞相府上的管事急匆匆地趕來,手裏持有一封書信。

    “相爺,是太后派人送出,特意交代要讓你親戚。”

    “旁人不可觀之。”

    他把話說完,李文山和狄大榮全都面露不悅之色。

    蔣守虛眉頭緊鎖,先將書信打開看了幾眼,臉上逐漸有笑意浮現。

    眼見如此,戶部尚書李文山趕緊上前幾步。

    “丞相,總不能連我們都要瞞着,娘娘在信中都說了些什麼?”

    左都督狄大榮也難掩心中好奇,蔣雨曦被軟禁在自己的寢宮,行走都成問題。

    當下派人送來書信,哪能不讓他們感到懷疑。

    蔣守虛直接把那封書信交到二人手中,讓他們仔細去讀。

    “她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小皇帝都是受了身邊人的蠱騙才會折騰出這些亂子。”

    “讓我們不可輕舉妄動,她已經有了應對之策,會在宮內進行一次大的清除。”

    “到那時候,皇帝就該徹底心死,再不敢與我們作對。”

    信上的確這樣書寫,李文山卻沉下去臉色,萬萬不敢相信。

    連忙開口提醒道。

    “丞相,我們多次派人打聽,太后在宮中處境艱難,庭院裏外都是皇帝的人。”

    “她還能把這封書信送到宮外,你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他的擔心不無道理,左都督狄大榮心頭一驚,也在一旁開口說道。

    “會不會是皇帝逼迫太后寫下這樣一封信,爲的就是拖延時間。”

    聽他們這樣講,蔣守虛的心裏頭咯噔一下,同樣泛起嘀咕。

    可他本就難下決心,無意識地偏向另一種答案,到最後咬牙說道。

    “兩位多慮,就算那個小崽子想要拖延時間,怕我們打進宮去,那也只是白費心力。”

    “除了那千八百的精銳之師,城外數萬軍馬還在我等掌控中。”

    “一聲令下,馬踏宮門,又有何懼?”

    蔣守虛都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李文山和狄大榮對視一眼,只好遵從。

    而這一切都在周明陽預料之中,在宮殿內大笑不止,當着幾個宮女太監的面就去痛罵。

    “那個老不死的,真以爲自己人老成精,事事都能窺探到先機。”

    “朕倒要看看,這天下何人爲王,笑到最後的又是誰。”

    “來人啊!叫劉瑾上殿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