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舍親爲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長弓挽月字數:2028更新時間:24/06/29 12:15:33
    軻比能驚喜不已,忙問道:“先生有多大把握?”

    崔琰撫須笑道:“甘陵相王修,乃吾同窗契友,今魏軍大敗,甘陵首當其衝,大王本爲援軍而來,他定能欣然接納。”

    “本王早就想勝之不武了!”軻比能大喜,立刻命崔琰準備起程,往甘陵勸降王修。

    軻比能奉行中原兵法,又想在河北立足,一直想籠絡姬博這樣的人才爲其所用,但自從進入中原,漢人對他們退避三舍,如果這次能收降一名官員,將是一個極好的開端。

    姬博卻道:“小心崔琰一去不回。”

    軻比能笑道:“崔家家眷在此,不必擔心。更何況本王以誠相待,料他不會背叛。”

    姬博無奈而退,自從崔琰歸順後,言談舉止都比自己高出一大截,軻比能凡事都與崔琰商議,對他言聽計從,自己這個首席軍師,反倒晾在一邊了。

    崔琰領軻比能王旨,帶兩名家將奔赴甘陵,此時甘寧早已戒備森嚴,將士巡邏,才到十里外便被人抓住。

    崔琰深知自己名聲已敗,不敢透露真名,寫信請人報知王修,其實王修並非鄭玄門生,但當年鄭玄門下弟子千餘人,許多人都以此冒充,王修又曾在北海任主簿,其他人更難辨真假。

    崔琰來至城下,王修已派人傳令,但並非將他請進城中,而是由守軍押赴至府衙。

    堂上一名文士端然而坐,面色白淨,留着髭鬚,正是甘陵相王修,沉喝道:“堂下何人?”

    崔琰抱拳道:“東武城崔琰!”

    一句話出口,滿堂震驚,所有官員差役都齊刷刷看向崔琰,有不解、有無奈,但更多的卻是鄙夷和嘲笑。

    崔氏本就是清河望族,崔琰又是當今名士,甚至被司空陳羣尊爲冀州人士之首,加之又阻諫曹丕稱王,辭官回鄉,更成爲士林楷模,雖然不在朝爲官,卻是風光無限。

    沒想到這樣清高的人,最終卻降了鮮卑,半月前消息傳出,許多人還不肯相信,直到崔琰被任命爲鮮卑左相,才譁然震驚。

    有人當時便評論,崔琰這種人,以直取忠,不過是爲了博取名聲而已,一旦真遇到死亡威脅,便暴露本性,果然被他言中,此時見他出現在這裏,隱約已經猜到他的來意。

    王修冷哼道:“人皆言崔季珪高朗堅剛,有伯夷之風,史魚之直,何以降賊?”

    崔琰無奈嘆道:“人在籠中,身不由己。”

    王修大笑道:“吾本以爲唯有蠅營狗苟之輩才會苟活。想不到啊想不到,你這濃眉大眼的傢伙,竟叛降鮮卑了。”

    王修此言一出,衆人鬨堂大笑,昔日高高在上的名士,如今卻成喪家之犬,所有人都覺的心中痛快無比,大敵當前的危機感也被沖淡不少。

    崔琰滿臉羞愧,抱拳道:“在下此來,有要事與府君商議,可否密議?”

    “放肆!”王修大怒道:“某堂堂中國大臣,豈與漢奸爲伍,惹人唾罵?”

    不由崔琰分辨,命人將其押入大牢,明日押赴邯鄲,交有司發落。

    天黑之後,王修卻將崔琰密接至書房,崔琰才進門,便跪地大哭道:“崔琰有難,還請明公相助。”

    王修忙將崔琰扶起,嘆道:“見君書信,吾知必有隱情:公性折而不撓,不畏魏王,爲何卻偏向胡賊屈膝,敗污半生清譽?一失足成千古恨吶!”

    “大丈夫何惜微軀?”崔琰便將以死抗敵,城破以後軻比能以家眷威脅,不得已委曲求全之事說了一遍。

    王修怒罵道:“胡人果然卑鄙,若非明公在東武城拖延鮮卑一月,恐甘陵亦華爲齏粉矣!”

    崔琰問道:“今夏侯惇兵敗,鮮卑軍將至,明府有何打算?”

    王修無奈嘆道:“前有狼,後有虎,甘陵丹丸之地,焉能對敵?吾等自顧不暇,又如何能救先生?”

    崔琰道:“曹氏身敗名裂,引狼入室,不得人心,其敗亡可知矣!明府若欲保全自身,安護境內百姓,需另謀他策……”

    “哼!”王修拂袖而起,冷聲道:“閣下若是要勸我降鮮卑狗賊,就請回吧!”

    “明府誤會!”崔琰也起身道:“在下此來,是勸明府迷途知返,還復舊朝,同心破賊。”

    “嘶——”王修大感意外,回頭看着崔琰,吃驚道:“先生之意,莫不是叫我降漢?”

    “然也!”崔琰點頭道:“漢王劉琦神武雄才,兼高帝之聰、光帝之仁,天下已歸十之七八,敬賢禮士,兵精將廣,漢室再興,勢不可當。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大丈夫當斷不斷,悔之無及也!”

    王修目光一陣閃爍,慨然道:“實不相瞞,吾先前在北海時,與劉皇叔有一面之緣,前日正接到張飛密信,只因身處其位,故而委決不下,聽公一言,茅塞頓開。”

    崔琰點頭道:“明府身在其位,非爲曹氏,當以民爲先!若幡然改志,漢軍到此,可保甘陵無憂矣!”

    “君言有理!”王修終於下定決心,忽然回過神來,疑惑道:“吾若歸漢,可保無虞,卻無力救先生,這該如何是好?”

    崔琰反問道:“明府可知間客之論?”

    王修點頭道:“吾雖不善用兵,卻也略知一二。孫子兵法有云,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

    說到這裏,王修猛然停住,吃驚道:“先生莫非要用死間?”

    “不錯!”崔琰撫須緩緩道:“先前吾本欲與家眷共同赴死,然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今被賊所逼,吾若因一時義氣而死,實則輕如鴻毛,何不用此殘軀,爲國家而死?若能除滅胡賊,誅戮異族,哪怕屍骨無存,亦在所不惜。”

    王修大驚,看着一臉剛毅的崔琰,頓首拜道:“豫讓殺親報恩,程嬰舍孤救孤,皆名垂竹帛。明公舍親爲國,真乃國士也,請受王修一拜!”

    崔琰忙扶起王修,言道:“此事干係重大,若成則可誅殺軻比能,賊羣龍無首,必自亂矣,河北可一戰而定。吾雖無懼一死,卻不願此事敗露,明府當速報張翼德,共謀大事,我先回東武城,半月後再來。”

    王修急道:“先生若空手而回,如何答覆軻比能?”

    “我自有道理!”崔琰與王修密議一陣,悄然又回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