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雲波詭譎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長弓挽月字數:2046更新時間:24/06/29 12:15:33
    侯府後院中,濃濃的藥味充斥滿園,進出辦事的官員個個神色震驚。

    書房內,中間一口青銅鼎,裏面熬着藥,長桌上排列十幾支大小不同的小刀、鐵鉤、銀針,寒光閃閃,彷彿刑具,又像是縮小的十八般兵刃。

    案几後孫權正襟危坐,手中拿着一卷兵書,華佗拿着小刀正上演又一場刮骨療毒,座旁半盆血水,滴答作響,令人心驚肉跳。

    每一位進來的官員,看到這陣勢無不大驚,旁邊有心腹呂壹遞接公文,孫權從容批閱,來人看得滿頭大汗,慌忙而去。

    此時張昭正來商議今秋賦稅之事,連年交戰,民心有怨,若能減輕賦稅,讓百姓安心休養,才能保持境內穩定。

    聽着刀刃刮在骨頭上的“吱吱”聲,張昭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緊咬牙關白鬚不斷抖動,竟說不出半句話來。

    今早孫權命人傳話,說身體不適,要在府中治病,於書房批閱公文,若無要緊事可推遲兩日。

    但自從孫權回江東,便一直養傷,又侍奉吳國太,疏於政事,前幾日剛準備理事,劉琦又到江東,積壓許多公事,衆官員不得不前來請示。

    看到這一幕,衆官員心中凜然,方知孫權受傷之深,爲了大業卻不得不養傷理事,無不生出敬慕之心,張昭也是如此。

    他本想勸孫權趁此機會與劉琦強強聯手,同滅逆曹,助劉琦再興漢室,江東文武便是興漢功臣,但話到嘴邊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等孫權批閱完畢,接過公文深施一禮,顫顫巍巍退出房門,方覺後背已是大汗淋漓。

    呂壹將張昭送出門,再回來稟告時,卻見孫權已經昏倒在桌前,馬上關閉房門,告知其餘官員先回。

    一刻鍾後,華佗刮骨完畢,敷藥包紮傷口,吳國太匆匆前來探視,見孫權嘴脣發白,渾身被汗水溼透,心疼得直落淚。

    華佗勸道:“吳侯骨中之毒已徹底清理,一月便可痊癒,再無後顧之憂,國太不必憂心。”

    吳國太拭淚道:“仲謀十八歲便掌江東,爲國事廢寢忘食,何曾有一日安寧?今爲江東大業甘冒矢石,浴血臨陣,險些害命,怎能不叫老生疼惜?”

    華佗慨然道:“吳侯繼江東大業,成鼎立之勢,與同齡之人相比,可謂甚矣!實爲當世之英雄,國太該爲其驕傲才是。”

    “多謝神醫相救!”吳國太再次施禮,命人送來一隻籃子,叮囑道:“救命之恩,我母子二人不敢忘,仲謀畢竟不如他兄長那般驍勇,今日之事,還望先生保密。”

    華佗忙擺手道:“吳侯與劉將軍有姻親之好,老朽奉命來爲吳侯療傷,豈能收受禮物?國太放心,我等身爲醫者,理當爲病者保密,絕不會泄露半句。”

    國太笑道:“非是金銀財物,只是老身做的鳳梨酥送於神醫,聊表心意,還望笑納。”

    華佗掀開蓋子,見裏面是幾塊鳳梨酥,抱拳道:“久聞國太親手做的鳳梨酥爲江東一絕,非功勳之人不能品嚐,老朽有幸得此,實乃三生有幸。”

    國太又誇讚一番華佗的醫術,稍作停留後命人送回館驛,將食盒留在住處。

    虞翻從隔壁轉回,聽了華佗之言,冷笑道:“這母子如此愛慕虛名,可惜無孫策之能,着實可笑。”

    華佗笑道:“國太竟也送老朽鳳梨酥,莫不是怕我將來泄密不成?”

    虞翻提起籃子正要查看,卻發現食盒入手極沉,取出上面的木盒,不由驚呼一聲。

    華佗聞聲來看,只見食盒下面竟裝着金銀珠寶,琳琅滿目,兩顆龍眼大小的夜明珠映射出二人身影。

    虞翻已認定孫策遇害與孫權脫不了干係,對其深惡痛絕,怒罵道:“碧眼兒竟如此沽名釣譽,實有辱孫氏之名。”

    “他母子二人將華某看作名利之徒?”華佗頓時不悅,就要差人將寶物送回。

    正在此時,劉琦從外面轉回,聞言笑道:“若不收此物,恐孫權心中不安。我等與孫氏實已爲敵,並無半點情分可言,先生於他有救命之恩,權當治療費用。”

    虞翻也點頭道:“將軍所言極是,不收白不收。”

    華佗無奈搖頭,也不再糾結此事,翻開藥箱言道:“老朽已將孫權血布帶回,先測試要緊。”

    ……

    張昭回到家中,腦海中盡是孫權血流如注的情形,一直覺得心神不寧,在園中踱步散心,張承見狀問道:“父親因何事煩憂?”

    張昭仰天長嘆道:“漢祚未絕,吾主豈能與曹賊同流合污?一失足成千古恨吶!”

    張承一怔,疑惑道:“先前父親主張聯曹滅劉,今吳侯與曹丕談和罷兵,又邀請劉琦過江,江東便可安居一方,坐收漁利,何必長嘆?”

    當初周瑜力挺劉琦抗曹,甚至還羞辱過張昭,因此大病一場,一直耿耿於懷,沒想到張昭今日一改常態,讓張承大感詫異。

    “此一時彼一時也!”張昭撫須道:“昔日曹操官居丞相,奉天子而討不臣,天下莫不遵服,若非劉琦相助,江東便有滅頂之災。今曹賊進位,野心昭昭,劉琦又取關中、入中原,每戰皆勝,如有神助,足見漢室不當滅,曹氏自取其禍,此乃天命也!正所謂天道不可逆,天意不可違,大丈夫處世,當識時務,吾兒切記不可意氣用事。”

    張承畢竟年輕氣盛,不悅道:“當初席間劉琦嬉笑父親,周瑜當衆駁斥,孩兒誓要一雪前恥。”

    張昭搖頭笑道:“夫仁人者,正其義而不謀其利。於國家大事計,區區個人恩怨何足道哉?更何況當初爲父與周郎政見不合,亦爲公事,安能因此懷恨?此非君子所爲也!”

    張承大受震動,猛然醒悟,躬身道:“父親訓教及時,是孩兒思慮不周。”

    張昭點頭道:“近日城中流言四起,言吳侯欲謀劉琦,此舉實非江東之富,仲嗣要多注意軍中動靜,今夜請令岳過府一敘,爲父有要事相商。”

    “遵命!”張承現爲將軍府西曹掾,掌管公文情報,錢糧調撥,對軍中之事瞭如指掌。

    他的岳父正是諸葛瑾,諸葛瑾此次負責接待劉琦一行,又有二弟諸葛亮在荊州,必定知道一些重要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