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各路大軍齊南下,豫州已半在掌中!【大章求月票求訂閱】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鳳雀吞龍字數:5671更新時間:24/06/29 12:07:40
    東郡郡府之中。

    曹昂盤腿坐在上首位置。

    荀彧、荀攸叔侄二人,並同曹昂麾下首席大將張遼,眼下也一齊在場。

    此刻荀彧立於大堂中央。

    手中捧着一卷長長的書簡,正在對曹昂彙報着上面的內容。

    “將軍,在收到您以豫州刺史的名義,送去的文書後,魯國這邊是最先給出迴應的。”

    “魯國國相表示,他願代表魯國上下,堅定不移地擁護您這位豫州刺史,並直言怒斥周昂和孫堅爲僞官,乃名不正,言不順之輩,合該盡逐之。”

    荀彧一上來,就把魯國的情況匯報了一下,聽着書簡上所記載的,魯國國相給出的迴應,在場衆人皆是面露莞爾之色,曹昂更是輕笑出聲。

    “果真識時務者爲俊傑!”

    “要是豫州諸郡國,都能像魯國這般懂事,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耳畔聽着自家將軍的感慨。

    荀彧不由笑着附和道:“魯國身處兗州腹地,被山陽郡,泰山郡等團團圍住,名爲豫州之土,實則兗州之地。”

    “在關鍵時刻究竟該站哪邊,想必只要不是蠢人,心裏就都有數。況且他們要是不識時務,那應劭太守,會很願意手把手的教他們的。”

    犬牙交錯式的行政區域劃分。

    這種手段本意上,是通過不規則的行政區域劃分,讓各州郡之間互有掣肘,以達到地方上出現混亂時,能夠迅速切入臨郡腹地,平息混亂的目的。

    但凡成熟的勢力,都會採用這種方式,更別說漢朝這樣的大一統王朝了。

    然而這樣的行政區劃。

    是需要建立在中央朝廷,對地方上具有強有力管控的基礎上的。

    一旦中央弱而地方強。

    那麼這些犬牙交錯,直插腹地的地塊,都會在混亂爆發後,因爲州郡之間力量的不對等,瞬間化作一塊塊飛地,而後被強大的州郡一口吞掉。

    眼下魯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豫州根本就不存在,能夠反抗兗州的勢力,因此曹家的文書一至,魯國上下一夜之間改旗易幟。

    這絕對是最明智的做法!

    ……

    對於魯國的情況。

    曹昂其實沒有太放在心上。

    畢竟本就是掌中之物,又何必過多關注呢?

    在略微點頭之後。

    曹昂接着問荀彧道:“那南邊的陳國,樑國以及沛國等三國呢?”

    荀彧一邊指着書簡上的內容,一邊仔細回答着曹昂的問題。

    “回稟將軍,陳國方面,陳王殿下及其國相駱俊,皆在收到您被表爲豫州刺史的文書後。”

    “第一時間便選擇了當衆表態,說是願意代表陳國上下,聽您號令!”

    陳王劉寵是曹昂的鐵桿支持者。

    斬都斬不斷的那種。

    起源於當初關東羣雄,聯盟討伐董卓之時,二人結下的深厚情誼。

    讓劉寵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願意支持曹昂的一切決定。

    這也是他之前在收到曹昂的書信後,毫不猶豫地便盡起國內之兵,連同曹操,共擊袁術的根本原因。

    如今曹昂要來擔任豫州刺史,曹家準備全面接管豫州各郡國。

    這對劉寵而言,沒有任何損失。

    曹昂也不可能,去動他這位鐵桿盟友的基本盤,那劉寵又何樂而不爲呢?

    ……

    正在曹昂如此思緒之際。

    就又聽到荀彧接着開口彙報。

    “與聞風而動的陳國、魯國相比,樑國境內稍稍遇到了一些阻力,國中勢力紛繁復雜。”

    “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明確表態支持將軍您,但還是有少部分人默默不言,反倒背地裏行些陰謀算計之事。”

    “不過前些日子,曹公已率兵南下,憑藉曹公的威望,還有手底下所攜帶的大量兵馬,想必樑國境內涌動的暗流,會在頃刻之間得到平息。”

    此言一出。

    曹昂不由微微頷首。

    老爹曹操的手段,他還是信服的。

    樑國境內那些反對勢力,不跳便罷,一旦在曹操抵達之後,還敢選擇上躥下跳,那老曹同志一定會狠狠的教他們做人。

    論動起鐵血手段,以無情之勢狠狠鎮壓反對派,曹操可不比任何人差。

    不過一想到這兒。

    曹昂順勢便問道:“以樑國眼下這地少人稀的態勢,境內各縣鄉之間,尚且存在反對我方的勢力。”

    “想必地域廣大,且位於兗州東南端的沛國,恐怕會更加難纏吧?”

    ……

    荀彧重重的點了點頭。

    面容嚴整肅然的敘述道:“與兗州諸郡接壤的沛國北部,目前情形尚佳,無非是左右搖擺,暫不表態罷了。”

    “但在相縣以南,尤其是偏向於沛國東南部一帶,抵觸情緒非常嚴重。”

    這個情況倒是很好理解。

    畢竟原豫州刺史孔伷死了有一陣了,朝廷那邊一直沒空管這兒,而袁紹任命的周昂,和袁術任命的孫堅,手根本就伸不到沛國這一帶。

    也就說,整個沛國是國相說了算。

    結果逍遙的日子沒過多久,頭頂上憑空要降下來一個大爹。

    擱誰誰能答應呢?

    除非空降下來的那位重拳出擊,用手把自己的腦袋按在地上,否則沛國南部一代,是很難表態效忠曹昂的。

    曹家自然不缺重拳出擊的能力。

    可眼下不是什麼好時機。

    因此在略作思索過後,曹昂便擺了擺手,而後對荀彧說道。

    “眼下還是以對付袁術爲主,距離和荊州劉景升約定的日子也沒多久了,倒也來不及抽調兵力往沛國走一趟。”

    “按照我們之前商定好的計劃,先顧好譙縣以北一帶吧,其他地方等到拔掉了袁術這顆釘子之後。”

    “再調轉槍頭,另行出擊!”

    ……

    荀彧返回桌案前。

    從自己的案頭上拿起一支筆,在方纔手捧着的書簡上,輕輕的做了幾個記號,此事方纔算過去。

    不過正待曹昂準備安排其他事時。

    荀彧卻是又從桌上,抽出另一份文書,然後雙手遞承給曹昂。

    同時口中簡要的敘述道:“將軍,這是從荊州那邊打探來的消息,荊州刺史劉表,已經調動麾下兵馬往北壓進,連駐守在江夏的黃祖,也已越過章陵郡,時刻準備對袁術發起進攻。”

    “除此之外還有一事,想必將軍會感興趣,劉荊州那邊已經當衆放出風聲來,明確支持將軍您擔任豫州刺史。”

    聽聞此言。

    曹昂不由得愣了一下。

    劉表啥時候整這麼好了?

    雖然劉表的表態與否,都不影響曹昂在豫州行使權力,但劉景升這樣做,本身就是給出了一個積極的態度。

    這是在向曹昂傳遞出一個,願意睦鄰友好,和諧共進的信號。

    對此,曹昂在笑了笑之後。

    眼神閃爍着對荀彧說道:“文若,既然人投我以桃,那我當報之以李。”

    “你抽空替我寫一封文書,等到驅逐了袁術之後,再把這封信送給劉表,內容就是咱們認定,南陽郡理應迴歸荊州的懷抱,而不是獨立在北。”

    荀彧眼神閃爍了一陣後。

    很快就明悟了過來。

    自家將軍這一套,本質上也是不會產生任何正負影響,只負責傳達善意。

    屬於有用之無用。

    和劉表那邊手段差不多。

    在思慮清楚後,荀彧當即記下了此事,對曹昂迴應道:“將軍放心,待會兒下去之後,屬下便起草文書。”

    …………

    將這一系列動向彙報完畢後。

    荀彧快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而曹昂則稍稍變換了一下坐姿,接着轉頭對一旁等候許久的張遼說道。

    “文遠,眼下時日將至,再等下去的話,恐怕會導致錯過日子。”

    “我與劉表約定,雙方共同出兵,南北夾擊屯住在魯陽縣的袁術,這件事如果耽誤了,一來容易延誤戰機,二來也算失信於人。”

    “所以最晚也就這一兩天,你帶着兵馬火速南下,先行趕到陳留郡的扶溝縣,在那等待下一步的動向。”

    張遼二話不說。

    起身向曹昂拱手應命。

    “將軍放心,此事末將早已準備多時,這些日子以來,皆是整軍備戰,不敢有絲毫疏忽。”

    “無需兩三日,明日一早,末將便可率兵出發!”

    “好!”

    曹昂讚許的應了一聲。

    接着又偏頭看向了荀氏叔侄。

    ……

    “文若,公達,此番南下攻略豫州各郡國,我最看重的其實是潁川郡。”

    “一來潁川郡聯通了荊、兗、豫州和司隸,乃是陸路交匯之所,是交通要道,樞紐之地,它的重要性,甚至比邊上幾個封國加起來還要重要。”

    “其次袁術雖然退回了魯陽縣,但他在穎川郡境內依舊留有佈置,尤其是靠近西南部的幾個縣,袁術都保留了一部分兵力。”

    “把這些零散在外的分支給清掉,接下來圍攻袁術的過程中,才會更加便利和容易一些。”

    曹昂細緻的闡述了一番,自己重視穎川郡的原因。

    而後停頓了幾秒鐘。

    接着又繼續說道:“只是在最看重的同時,也最棘手啊!”

    “穎川郡境內士族繁多,排得上號的世家宗族,少說也有十個以上,周邊那些郡國雖說也有不少宗族世家,但和穎川郡境內的境況一比,那簡直就沒有任何可比性。”

    “因此一旦我軍南下進入穎川郡,就必須迎頭面對這些地方宗族,將這些士族大家的線頭給理清楚,否則想要借用地方上的力量,那無疑是件難事。”

    “文若,公達,在這件事情上,還需要你們二人出面走一遭啊!”

    穎川郡不比其他郡國。

    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由文化人掌管的地方,而在這個年頭,文化人在稀少的同時,也具備強悍的力量。

    曹昂很難這樣對待樑國、沛國一樣,出示武力來進行震懾,那樣只會適得其反,甚至聲名有損。

    畢竟文化人最擅長的,就是利用手中的刀筆,寫下他們想寫的話。

    因此曹昂才會想到,讓荀彧和荀攸出面做中間人,讓自己和地方勢力,能夠有一個良好的溝通與合作。

    ……

    曹昂把話說的清楚明白。

    而叔侄二人在對視一眼後。

    紛紛起身,向曹昂躬身。

    其中荀攸更是斬釘截鐵的說道:“將軍之意,屬下明白。”

    “此次南下,我會先張遼將軍一步,率先進入穎川郡,聯絡上郡中那些相熟的家族。”

    “我會想辦法,趕在大軍正式進入郡中,對袁術動手之前,對本家荀家,鍾家,陳家和韓家,進行說服與勸導,讓他們尊奉將軍您的意志。”

    穎川郡,乃是士族聚集之地。

    境內十幾個大家族當中,荀攸提到的這幾個,排在最前面。

    如果荀攸能夠說服這幾個領頭的,那剩下的自然也不會跳出來搞事情。

    話音剛落。

    還未等曹昂作出迴應。

    荀彧便又接着說道:“將軍,東郡的政務,屬下會暫且交託給他人,此行我同公達一併返鄉走一趟。”

    ……

    叔侄二人答應的非常痛快。

    這讓曹昂感到很是滿意。

    不過對於他們二人這般爽利的態度,曹昂倒也沒有特別驚訝。

    畢竟家族是家族,前途是前途。

    除非二者之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強逼着只能二選其一。

    否則哪怕損害一部分家族的利益,這些從家中出來的子弟,也會先行選擇保住自己的前途。

    或者說利用家族折損的這一小部分利益,來謀求自己的更大進步。

    今日損失一份,來日回報的可能是三份五份。

    更何況曹昂要求的,只是穎川郡境內各大家族,擁護並支持曹家的統治,同時順帶着坑袁術一把。

    仔細論起來的話,除了那些和袁術走的特別近的家族,其餘都不會有什麼損失,那這又有什麼可顧忌的呢?

    這也是荀彧和荀攸身爲荀家子弟,卻無比積極的願意爲曹昂回鄉奔走,替曹家謀取在穎川最大利益的根本原因。

    ……

    “文若,公達,既然如此,那這件事情就交給伱們了,我且靜候佳音。”

    “不過有些話要說在前頭,此番你們南下,盡力而爲,能成則成,不能成也不必強求。”

    “等到逐走了袁術,斬斷了從旁干擾的存在之後,回過頭來收攏潁川,這也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

    曹昂語氣溫和。

    說的也是和氣之語。

    然而聽在叔侄二人的耳中,卻令他們不由心中一凜。

    兩人在曹昂身邊跟了這麼久的時間了,又豈能不瞭解自家將軍呢?

    說的和氣,不代表做起來也和氣。

    潁川士族如果配合的話,那大家當然和氣生財,你好我也好。

    可要是拒不配合,反倒添麻煩添堵,那等曹昂解決了袁術,回過頭來的時候,那恐怕就沒有那麼好說話了。

    身爲家族子弟。

    荀彧和荀攸最想實現的,就是前途和家族之間的平衡,又豈能坐視有不開眼的,攪亂了這局面呢?

    故而在略微沉思過後。

    二人便先後向曹昂躬身行禮,同時聲音鏗鏘有力的說道。

    “將軍放心,我等必盡力而爲!”

    ……

    時間緊迫。

    今日與會的幾人都沒有多留。

    當天下午,荀彧和荀攸便帶着幾十人隨行保護,先行離開了濮陽縣城,一路南下,往穎川郡而去。

    而在次日清晨。

    大將張遼,也同樣率領着上萬精兵,浩浩蕩蕩的南下而去。

    準備以最快速度趕到陳留郡的扶溝縣,而後等待潁川郡那邊傳來動靜,再進行下一步動作。

    如此一來。

    除了尚且在趕路過程中的曹仁,和曹純兄弟倆,其餘各部皆已發動。

    唯獨只剩下曹昂,這個曹家二號人物,也是本次南下攻略豫州的發號施令者,西線戰場的靈魂人物。

    還依舊留在濮陽縣城。

    他倒也不是圖個輕快,又或者說擺大人物最後出場的架子。

    實在是想趕在這最後幾天內,收到來自於長安那邊的消息。

    沒錯。

    就是之前父親曹操祕密派人,快馬加鞭送往長安的那封信,曹昂在等待董卓的回信,以及前來頒佈任命的天使。

    ……

    如果趕在南下之前,拿到了董卓那邊的迴應,自己榮升爲豫州牧。

    那麼接下來很多事情,在難度和便利性上,都會好辦的多。

    譬如沛國南部地帶。

    他們不承認自表的豫州刺史,難道還敢不認朝廷任命的豫州牧嗎?

    這就是差別。

    可問題是到現在,都沒見着人影。

    這給曹昂整的有些小鬱悶了。

    雖然濮陽距離長安很遠。

    但這封信本身早早的就已經發出去了,一來一回都以高速行動的話,時間上是綽綽有餘。

    按理說不至於拖到現在。

    可偏偏直到這個時候,也依舊沒有任何迴應。

    曹昂也不知道返程的信使究竟到了哪裏,又或者說長安那邊出了什麼岔子,自己沒能夠從董卓那,拿到豫州牧的任命。

    還是說董卓出問題了?

    這一切皆不得而知。

    曹昂只能想着,即便長安那邊要出問題,也最好晚些再出。

    老董那大黑胖子,多少也給自己辦完最後一樁事兒,然後再愛咋咋地吧。

    當然。

    再等上幾日,如果依舊沒有迴應的話,那曹昂也就不會再等了。

    這玩意兒本身就是,有最好,但一時沒有,也不會有什麼大礙。

    等也是等得起的。

    就在曹昂這般心態之下。

    三日之後。

    從長安遠道而來的隊伍,順利抵達了濮陽縣城。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