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張遼的意外迴歸,出人意料的驚喜【求訂閱求月票】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鳳雀吞龍字數:4620更新時間:24/06/29 12:07:40
    盧值那可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佬。

    四海之內皆著名。

    是大漢朝當下最具權威的大儒。

    精通各種經史子集,對古文經學的研究,天下罕有人能出其右,而同時今文經學的功底也絲毫不弱。

    可以說是在文化一道,盧植盧尚書已經走到了一個令人高山仰止的高度。

    故而太后等人,在聽到曹昂所選擇的帝師,是盧植盧子幹之後,才會表現的如此興奮和熱忱。

    而且這當中還有一層考慮。

    劉辯畢竟已經失去了天子之位,即便他擁有相當高的法統性,但日後究竟能不能重新登上帝位,這還是一件尚未可知之事。

    儘管有曹昂的幫助。

    可誰又能說得准將來的事情呢?

    如果能夠順利的請來盧植,並且使其對劉辯感到滿意的話,那就能夠順理成章的,拉攏到盧植所代表的,背後的龐大派系。

    這對日後將劉協擠下寶座,重新扶劉辯上位,有着相當重要的影響。

    “曹將軍,只要能夠請來盧子幹,有什麼需要我和娉兒做的,你不妨大膽直言,只管開口便是!”

    曹昂聞言笑了笑。

    先是對在場衆人拱了拱手,接着語氣頗爲輕鬆的說道:“如何說服盧子幹,臣心中早已有了腹稿。”

    “眼下欠缺的不過是取信於他,因此需要幾位尊者,在空白的帛書上留下自己的印信憑記。”

    “而後我會在帛書上留有文字,並差人一路送到幽州上谷郡,親自送到盧植手上。”

    “不敢說必定成功,但我有七成把握能夠說服他!”

    ……

    聽到只是這樣簡單的條件。

    衆人哪有不應允的道理。

    太后當先起身,在屋內箱櫃之間翻找了一陣,隨後找出了兩枚小小的印璽,一一放置在曹昂面前。

    “當初洛陽宮亂之際,辯兒手中的傳國璽就已經遺失了,時至今日,尚且不知有沒有被他人得去。”

    “但好在離開洛陽之時,我順手替辯兒收起了一枚天子行璽,此外還有屬於我的太后印璽。”

    “今日便一併交給曹將軍了,要如何使用,全憑將軍自決!”

    如此言語和行徑。

    使得一旁的萬年公主,眼眸閃爍之間,頗有些複雜的神色流露而出。

    能夠將代表自己身份的印璽盡數交託,可以看得出來,母后和弟弟對曹將軍,那當真是信任的如同一家人啊!

    見此情形,劉娉也不含糊。

    在懷中摸索了一陣後,掏出了一枚小小的印信。

    在漢朝天子和太后是有印璽的,而公主則沒有相匹配的物件,只有代表自己身份的私人印信。

    “曹將軍,我的這個也給你,如果有需要的話,我還可以派出麾下親衛,甚至我自己親自率隊走一趟。”

    前者曹昂笑納了。

    而後者,卻令他不住的搖頭。

    開什麼玩笑呢?

    從東郡到上谷郡,需要斜穿過一整個地域廣博的冀州,然後再穿過半個幽州,才能抵達位於中部的軍都山。

    其中路程何止一星半點!

    不僅耗時曠日持久不說,這一路上還極爲不安全,公主殿下之前能夠在河洛一帶穿來穿去,不代表她在冀州也能隨意穿行。

    這要是出了點什麼事兒。

    那豈不是令曹昂悔之莫及?

    故而他對此自是堅決拒絕。

    “殿下的親衛可以隨行,但殿下您萬金之軀,還是安住在濮陽城中吧。”

    ……

    收集好了三名重要成員的信物。

    曹昂原本覺得,到這也差不多了,正準備將東西打包收起來的時候。

    耳畔突然傳來一記柔柔的聲音。

    “那個……曹將軍,我這兒也有一枚印信,不知是否能派上用場?”

    待轉頭望去。

    說話的人赫然是一直站在一旁,除了先前公主到來時,與其進行過一場哭腔戲碼之外,再沒有任何言語的唐姬。

    這小姑娘尋常時候存在感確實低。

    她倒不是像尹氏那樣躲在屋裏不出來,而是會積極的參與人際往來,但卻多數時候又待在一旁不說話。

    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綜合體。

    此刻曹昂看着唐姬一副婀娜娉婷,嬌柔溫婉的模樣。

    在稍稍愣了兩秒鐘後。

    才猛然驚醒過來。

    隨後趕忙露出滿面笑容,接連點頭言道:“殿下乃是皇妃,您要是有信物憑證的話,自然也是能派上用場的。”

    唐姬點了點頭。

    接着遞給曹昂一枚小小的玉印。

    “家祖父當年曾經擔任過朝中司空,這枚印信是獨屬於他的,以盧子幹的眼光,他應該一看便知。”

    ……

    在曹昂接過印信收好的同時。

    唐姬也在默不作聲的,以目光悄然打量着,這個年輕英俊的男子。

    雖然二人之間,並無任何越界出格的關係,但事情奇妙就奇妙在這兒,唐姬偏偏是諸多女子之中,知道曹昂祕密較多的一位。

    甚至還親眼看過、聽過曹昂和太后玩舞槍弄棒,口舌爭鋒的把戲。

    之前唐姬一直想着維護劉姓皇室的顏面,所以多次打算破壞曹昂和太后之間的關係。

    可偏偏以她的身份和處境,又拿不出任何行之有效的辦法。

    久而久之,只能熄了心思。

    只裝作自己不知道有這件事,任憑母后和曹將軍去吧。

    雖然後面經歷過了過年時,四個女人一臺戲,被曹昂一腳踢到大腿的場景,重新燃起過一段時間的鬥志。

    但是這麼長的時間過去。

    這份鬥志又冷卻了……

    現在想想,就讓曹將軍和母后保持如今這樣的關係,又有什麼不好的呢?

    就憑曹將軍對待自己等人如此真誠,對待陛下也能不遺餘力的幫助,就足夠得到自己最真誠的祝福了。

    當然。

    前提是母后和曹將軍繼續保持地下活動,而不是變的張揚大膽起來。

    ……

    在得了幾人的印信之後。

    曹昂看着時間不早了,自然是向太後等人表示告辭。

    而或許是因爲曹昂,給自己解決了替兒子找個好老師,這個心頭難題。

    因此在臨出門之際。

    趁着其餘幾人未曾察覺的空擋。

    太后悄然在曹昂耳邊說道:“你這小郎君,辦事還算上心,月兒的事情就算過去了,今天夜裏伱到我房中來!”

    何鶯主動揭過了這件事兒。

    也意味着此前和曹昂一直鬧的彆扭,算是徹底的冰消瓦解。

    曹昂聽到太后的言語後,臉上頓時露出了些許曖昧的笑容。

    但很快便隨着公主劉娉的步伐跟上來,而瞬間斂藏了起來。

    ……

    在向太後等人言明送曹昂出府之後,二人便先後踏上了青石小路。

    稍稍走了幾十步。

    一等到離開了後院。

    劉娉便加快幾分速度,和曹昂並肩而行,接着壓低聲音,悄然問道。

    “曹將軍,看來你是認定了辯兒,將來準備將他重新扶上帝位的了?”

    聽見公主的詢問。

    曹昂毫不遲疑的點頭表示肯定。

    “此刻待在長安城中的那位,畢竟是董賊犯上作亂,強行扶上去的,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順。”

    “倘若並無其他合適的人選,那依舊令其爲天子,這也並無不可。”

    “只是如今有更好的選擇,那還是乾脆徹底消除掉,董賊所留下的惡劣影響,重新樹立起天子的威嚴。”

    劉娉聞言微微頷首。

    “我明白了,誠如將軍所言!”

    對於萬年公主而言。

    大漢王朝的安危,江山社稷的長久與否,天下能否太平。

    這些問題擁有最高優先級。

    至於皇帝寶座上坐的是誰,只要不是她劉娉本人,那其他哪一位弟弟,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左右在她看來,也只是保證江山穩定,漢室繼續延續的工具人罷了。

    劉辯可以那就劉辯上,劉辯不行,劉協也沒問題,反正都是她父皇的血脈,如果方纔換了劉協在,她依舊會表現的情真意切,充滿了姐弟情深。

    既然自己選定的,爲大漢王朝擎天保駕,力挽狂瀾的忠臣曹昂,認定了弟弟劉辯更適合爲天子。

    那其他人自然就不必再考慮了。

    ……

    離開了府邸之後。

    曹昂懷揣着幾枚印信,一時間卻又有些犯難了起來。

    說服盧植的措辭,以及取信於他的憑證,都已經準備妥當。

    而派誰去送這樣一封信件,就又成了曹昂需要考慮的問題。

    原本他是比較屬意許靖的。

    但這次給盧植送信,可不比之前派他去尋找禰衡,期間還是有不少危險的,最好得是個有戰鬥力的人前去。

    其次盧植這傢伙,就呆在自己學生公孫瓚的身邊,雖說現在還處於隱居之中,但誰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可能被公孫瓚請出山。

    因此必須動作迅速。

    快刀斬亂麻式的把人給請來。

    否則耽誤的久了,容易產生變故。

    甚至在曹昂的記憶中,盧植這位位列漢末三將之一,文武雙全的大佬,好像並沒有活到建安年間。

    反正就左近這幾年。

    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去世的。

    萬一動作慢了,去的晚了。

    等抵達軍都山的時候,盧植已經處於重病之中,那先前所做的諸多努力,不都成了打水漂嗎?

    因此這個送信的人選很重要。

    只是一時間,曹昂卻不知究竟該派誰去,實在不行,就讓許靖多帶些人馬去?

    這個問題令曹昂有些困擾。

    但是卻意外的,在第二天晌午時得到了妥善解決。

    ……

    郡府府衙之中。

    有二人依次列坐。

    其中一人披掛着甲,穿戴整齊,身形健壯,面上卻頗有一些儒雅之氣。

    此人正是曹昂麾下大將張遼。

    在張遼身旁坐着的另一人,則是一名身材稍顯矮小,但依舊不失彪悍之氣的威武漢子。

    而除了坐着的二人之外。

    在地上還跪着一名,被五花大綁起來的男子,嘴裏嚴嚴實實的塞上了麻布,以防止其自殺或張嘴胡咧。

    “噠噠噠……”

    隨着一陣沉穩有力的腳步聲響起。

    身披玄黑色長袍的曹昂,旋即出現在二人跟前,未等二人開口,曹昂便已主動發問道。

    “文遠,莫非路上遇到了什麼麻煩,還是有何緊要事情,怎的才率兵離開不過幾日,便突然返回濮陽?”

    曹昂對於張遼的出現很疑惑。

    畢竟他之前,給張遼安排了前往東郡北部,進行掃蕩山賊匪寇,一邊練兵一邊剿匪的任務。

    結果這前後出去不到幾日。

    估計連衛國縣都沒走到。

    故而有此一問。

    ……

    而張遼在領着身後這人,對曹昂躬身行禮之後。

    接着上前兩步,把跪在地上的男子給扒拉起來,撥開了披散在額前的頭髮,露出了此人的一張面孔。

    “將軍,屬下之所以半道而回,正是因爲此人,您不妨看看他是誰?”

    曹昂有些好奇的眨了眨眼睛。

    細細觀察了幾秒鐘後。

    “啪!”

    恍然驚覺般,猛的一拍巴掌。

    “張饒!”

    “這不是我之前在廩丘縣,擊敗那股黃巾軍時,逃走的渠帥張饒嗎?”

    見曹昂認出了此人。

    張遼臉上當即露出幾分笑意。

    “將軍明鑑,正是此人!”

    曹昂這下來興趣了。

    先是再三確認,這傢伙的確和當初,自己在廩丘縣城樓上,遠遠觀察到的那個男子長的一模一樣。

    隨後便饒有興致的問道。

    “文遠,這人你是如何捉住的,莫非他混雜在山賊土匪之中,被你行軍路上捎帶着找着了?”

    張遼搖了搖頭。

    接着將另一名,身材稍顯矮小的男子引至身前。

    “回稟將軍,能擒住此人,實非屬下出力,乃全是這位壯士的功勞!”

    ……

    不需要曹昂提問。

    張遼便主動介紹了起來。

    “這位壯士姓樂名進,表字文謙,乃是本郡衛國縣人,在縣裏聚集了宗族門客百餘人,也算是一方好手。”

    “屬下自打出了濮陽城之後,便一路率大軍向東北方向行進,纔剛度過大河沒有多遠,便在臨近衛國縣的地方,恰巧遇見了文謙。”

    “出於謹慎考慮,屬下帶人將這支隊伍截停了下來,過後方纔得知,文謙是帶着人馬前來投奔將軍的,其中就有這位身爲黃巾渠帥的俘虜。”

    隨着張遼的話音落下。

    曹昂頓時有些吃驚。

    頗有些訝然的看着張遼身側的漢子。

    這哥們就是樂進?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