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滿座豎子皆不足與謀!【求訂閱求月票】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鳳雀吞龍字數:4877更新時間:24/06/29 12:07:40
    聯軍現在距離洛陽城還有一段路程,但那沖天而起的滾滾濃煙,以及映紅了半片天空的火光,卻是相隔如此之遠,依舊清晰可見。

    可想而知。

    這是怎樣一場滔天大火!

    袁紹等人皆面露驚駭之色,腦海中一時間蹦出無數個想法。

    大火焚燒的方向就是洛陽城,而能夠造成如此規模的景象,那麼究竟是什麼東西在被焚燒。

    衆人心中都有了不祥的預感。

    “傳令下去,即刻改變陣型,先鋒開道,左右兩翼防備兩側,中軍跑步前進,全軍上下急行軍直奔洛陽!”

    袁紹匆忙的下了一道命令之後。

    大軍頓時以最快速度,朝着洛陽城的方向奔進,隨着雙方的距離不斷拉近,天空中的黑煙,也以肉眼可見的趨勢變得越發濃烈,火勢越來越旺。

    而在隱約能看見洛陽城的輪廓後。

    先前派出去到前方探查的斥候,也恰在此刻縱馬趕回。

    袁紹當即下令,三軍原地休息。

    “前面究竟發生什麼事了?!”

    幾名斥侯剛一翻身下馬,曹操等人便已迫不及待的圍了上來。

    這支斥候小隊的領頭,聽見詢問後,趕忙朝着衆人行了個禮,接着語氣急促的說道。

    “回稟各位將軍,我等朝着前方一路奔馳,在抵達洛陽城下時,發現城池火光衝天,遠處看去的滾滾黑煙,正是從城中升起來的。”

    “根據我等判斷之下,起火之處應該就位於洛陽城中部位置。”

    “除此之外,洛陽城四門洞開,城頭上並無人影走動,我等大着膽子,以快馬在城門前晃了一趟,沒聽見城內有太大的動靜,這麼大的火勢,也不見有人救火,實在令小人心感疑惑。”

    隨着這些信息不斷透露出來。

    衆人的面色是越發難看。

    以曹操爲首的擁漢派、保皇派,此刻更是滿臉鐵青之色。

    在場羣雄又非愚夫。

    憑藉着這幾名斥候所探查到的現象,他們已經能分析出很多信息了。

    洛陽城中部位置,就是南北二宮所在,燃起如此滔天大火,經過這般漫長的時間,依舊未曾撲滅,反而越燒越旺,說明這火只有可能是人爲所放。

    這個時候,誰有本事在洛陽城放火,還不允許別人去救的?

    董卓!

    而這傢伙總不可能是自焚於宮室吧,再加上士兵彙報說,洛陽城城頭上空無一人,城內也沒有任何救火的動靜,似乎城池一空。

    兩相結合之下。

    不少人都已經猜到了真相。

    董卓這廝,恐怕已經率兵逃離了洛陽,並且在離開之前,放了一把滔天大火,要將洛陽城宮室焚燒殆盡。

    想到這裏。

    哪還有人能坐得住啊!

    紛紛下令麾下士兵以最快速度進軍,不得有絲毫延誤。

    ……

    而在聯軍狂奔猛趕之下。

    一個多時辰後。

    各路諸侯抵達了洛水之濱,看見了巍峨屹立在眼前的洛陽城。

    只是此刻這座天下雄城,卻是變得狼狽不堪,再也不復當年光景。

    城門果真洞開。

    城頭上一個人影都沒有,甚至還能瞧見東倒西歪,四處散落的城門旗。

    除此之外便是黑煙!

    入目之處皆是如濃墨一般的黑霧。

    這番景象,當真是看的衆人怒目圓睜,肝膽俱震!

    來不及說那麼多。

    各路羣雄當即組織人手入城救火,必須先掐斷火勢。

    否則繼續焚燒蔓延之下,大火很有可能波及到外城,彼時整座洛陽城,就要成爲一團灰燼了。

    好在城池毗鄰洛水。

    大軍人手充足。

    具備先天性的救火條件,否則還真只能在城外幹看着,等着燒完。

    ……

    此刻東城門外。

    曹操面色陰沉的直視前方。

    看着城牆上那漆黑的印記,以及透過城門,隱隱能看見東倒西歪的屍首。

    聽着城內時不時傳出木料被焚燒斷裂後,發出的嘎吱聲,以及重物轟然倒地的聲音。

    再看着左右忙碌救火,卻依舊難以讓火勢有一丁點減小的士兵們。

    他簡直目眥欲裂!

    雙手捏緊了拳頭,牙關緊咬,似乎已迸發了全身的力氣。

    滿腔怒火自胸中而起,彷彿要在一瞬間將他吞噬,燃燒殆盡。

    董卓這個畜生!真禽獸也!

    曹操恨啊!

    真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恨意便是傾盡三江四海,亦無法洗刷。

    焚燒宮室,裹挾着天子和滿朝公卿離開洛陽城,這在曹操看來,絕對是最無恥,最惡劣,最沒有底線的行爲。

    這就是把劉姓漢室的顏面丟在泥潭裏,甚至還要用腳去狠狠的踐踏,說不定還朝着上面撒了泡尿。

    畢竟連一國之都都被燒了。

    整個中央朝廷上下被一鍋端,現在都不知被綁架到哪兒去了,這樣的大漢王朝,還有什麼臉面可言?

    一想到這兒。

    向來自詡爲大漢忠臣,對漢室忠心耿耿的曹操,就比死了還要難受,好似有一把無形的刀子,在他心上,一刀一刀的割下肉來。

    更別說肆意踐踏殘殺都中百姓。

    洛陽周遭人家已是十室九空,一路走來,幾乎看不見幾個有活人的村子,地上散落的骸骨殘屍,比活着的要多。

    至於開掘宗室之墓,這都不用提了,已經算是很小的罪過了。

    如此種種,罪行累累。

    是可忍,孰不可忍?!

    倘若董卓現在站在他面前,曹操恐怕會用世間最殘忍的方式,將董卓處以極刑,千刀萬剮亦難泄恨!

    思及此處。

    曹操當即轉身,快步朝着臨時搭建起來的中軍營帳而去。

    ……

    此刻營帳之中。

    氛圍頗有些沉寂。

    袁紹端坐於主位,其餘衆人則分列左右,各自都不說話,有些人已經在閉目沉思,不知在想些什麼。

    而曹操的腳步聲。

    便是在這種情況下打破了氛圍。

    “唰!”

    掀開簾子之後,曹操從帳外走了進來,隨着他的身影,一同從外面撥灑進來的刺眼陽光,使得衆人不由的將目光轉到了他身上。

    曹操先是對衆人拱了拱手。

    接着快步來到袁紹面前。

    “盟主,眼下董卓倉皇逃竄,我等兵威正盛,此時不率兵追擊於他,又更待何時啊?”

    這話頓時引來了衆人的注意。

    而袁紹在乍聞此言後。

    擡起頭來看了曹操一眼,動動嘴皮子,似乎想要說些什麼,但片刻過後,卻又只能化作沉默。

    曹操見此情形。

    不由得眉頭微皺。

    但還是上前一步,以無比真摯懇切的語氣勸說道:“董賊焚燒宮室,劫走天子和百官公卿,此乃令海內震動,天下人憤慨的暴行。”

    “如今洛陽陷於大火之中,天子亦在其手,如若不能將此賊誅除,奪回天子,恐怕四海臣民皆惶恐不知所歸,這必會使得江山傾覆,社稷危亡啊!”

    “本初,不可按兵不動啊,下令發兵追擊吧!”

    曹操的意志堅決。

    言辭慷慨激昂。

    使得袁紹亦難以避而不答。

    在斟酌半晌之後。

    袁紹才強行露出一絲笑容,有些艱難的說道:“董卓縱火焚燒宮室,劫走天子,這是他有備而爲之。”

    “如今董賊恐怕早已跑出不少距離,甚至可能沿途設伏,就等着我們前去追擊。”

    “倘若魯莽行事,盲目率兵追趕,此乃以無心算有心,很可能落入董賊的陷阱之中,彼時不僅無法誅滅董賊,恐怕還會損兵折將。”

    “故而此事必須從長計議!”

    ……

    袁紹的推辭令曹操頗有些急躁。

    若非以他一人之力,根本不足以對抗董卓,曹操恐怕早就已經率兵去追趕了,哪還需要在這勸服其他人。

    眼下只有說服袁紹,並讓袁紹以盟主的身份號令羣雄,調集整個盟軍一路西進,繼續追趕董卓,方纔有可能一鼓作氣,斬草除根。

    因此在袁紹否決之後。

    曹操有些煩躁的在原地來回踱步兩圈,接着再度開口道。

    “董卓爲何要倉皇逃離洛陽,不正是因爲擔憂和懼怕我軍的兵鋒嗎?”

    “此前數戰,早已打破了董卓的膽子,相反我軍士氣正盛,不趁此機會剿滅董卓,若是等他這口氣喘過來,恐怕錯失良機!”

    說到這裏。

    曹操回望了一下。

    見列作左右的衆人,面色隱隱有些變化,但更多的是古井無波。

    不由眉頭皺的更深。

    但還是語氣激昂的繼續勸說道。

    “董賊之所以焚燒宮室,目的就是想要拖住我等的腳步,由此便可見,他也並非有太多準備。”

    “況且此賊裹挾天子和百官公卿,甚至還有整個洛陽城中的諸多百姓,沿途行軍本就不便,必是陣型散亂,且行軍速度低下。”

    “我軍若是急行軍追趕,必能在天黑之前追上董賊,並且可以打他一個出其不意,絕對能大獲全勝!”

    “本初,還有諸位將軍,大家不妨想一想,操之言實乃真心實意也!”

    曹操說的言辭懇切。

    但衆人依舊無動於衷。

    唯有當初在陳留結盟時的衆人,是堅定和曹操站在一起的,此刻表現的還有那麼些許戰意,但憑這幾個人的兵力,加起來也無濟於事。

    倘若沒有兩位袁家子的相助。

    追上董卓也沒用。

    因此曹操希望袁紹能夠答應。

    然而袁盟主接下來的一番話,卻徹底扼殺了曹操心中的希望。

    ……

    “孟德還請安坐!”

    “我軍自偃師縣一路進兵,連番行軍趕路之下,早已是人馬困頓,各路將校都是疲憊不堪。”

    “況且此前接連經過數場大戰,在座諸位各部人馬,都是有所損傷,士氣不僅不盛,反倒有些低迷。”

    “即便我下令追擊董卓,恐怕也會導致三軍頓生怨氣,便是追上了,多半也無力與之一戰。”

    言及此處。

    袁紹你用手指了指,營帳正對着的洛陽城,接着耐心的勸說道。

    “眼下洛陽正受大火焚燒,當務之急是熄滅大火,將剩餘未被焚燒波及的地方搶救出來。”

    “至於追擊董卓,可待我軍休整完畢,再行商議一個妥善之法,彼時也未見太遲啊!”

    袁紹說了一大堆。

    但核心意思就是一條。

    商量別的可以,但讓我們去追擊董卓,不好意思,沒這個打算。

    如此態度,令曹操心中一急。

    只是還沒等他說什麼。

    河內太守王匡就站了起來,快步來到曹操跟前,先是對他拱了拱手,接着也同樣勸說道。

    “孟德,盟主所言不差,且不論別人,光說我自己,眼下數千精兵早已是傷亡大半,餘下可戰之人寥寥無幾,以如此傷殘之勢,如何去追擊董卓?”

    兗州刺史劉岱也抱着同樣的態度。

    “不是我等不盡心竭力,實在是盲目追趕,不僅起不到作用,反倒還會損兵折將,實非明智之舉啊!”

    原本沉默不語的衆人,在此刻紛紛開口,你一言我一語,聲音此起彼伏的,對曹操勸說了起來。

    一時間除了張邈、鮑信等人。

    其餘人等皆是和袁紹持相同態度。

    ……

    如此狀況。

    看的曹操是心中一涼。

    他也是聯軍一員,衆人現在是個什麼狀態,他比誰都清楚。

    就以河內太守王匡來說。

    什麼叫死傷大半?

    這樣的說詞糊弄鬼呢!

    整個聯軍在當初會盟之時,有最少十餘萬兵力,這一路上的各種損耗下來,到如今還有將近十萬。

    而董卓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這個數字。

    只要敢發兵追擊。

    那就一定能佔據優勢。

    可眼下衆人根本就不考慮這一點,以各種藉口言辭回絕。

    曹操便知道一點。

    自己再怎麼勸說也沒用了。

    不是大家不懂追擊董卓的好處和必要性,而是在座諸位不想再繼續擴大損失,覺得把董卓趕出洛陽就差不多了。

    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一時之間。

    失望的情緒充斥了曹操的心頭。

    使得他頗有些悲涼之感。

    當初煞血爲盟之時,彼此言辭鑿鑿,都說着戮力同心,共扶漢室。

    然而到如今,卻都遺忘了初衷。

    一個個只顧着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只想着保全手中的實力。

    至於盟約誓言什麼的,早已拋之腦後,實在是令曹操心中生寒。

    其實在今日之前。

    這一路上的多番遭遇。

    就已經讓曹操明白,大家雖然同在聯盟之中,但彼此並非一條心,而是各有算計,各有謀劃。

    個人利益還是要高於公心。

    但他始終認爲,這是因爲董卓表現的非常強大,一旦董卓顯得弱勢了,大家還是會一擁而上,將董卓乾死的。

    如今顯然可見他錯的有多離譜。

    和這樣一羣人混在一起。

    實在沒什麼好說的。

    曹操看了看依舊如尊雕像般的袁紹,接着再回望了一眼身後,還在此起彼伏勸說着自己的羣雄。

    不由地一揮袍袖。

    接着快步便向帳外走去。

    只是在他掀開簾子的那一刻。

    曹操頓住了。

    隨後猛然回過身來,對着所有人怒喝一聲道。

    “豎子不足與謀!”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