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星光不負趕路人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字數:3396更新時間:24/07/18 19:45:46
    鄧千秋一把將沈森手中的匣子接過。

    “原來是黃公望的真跡。哎呀,我平生素來好畫,尤其推崇的,就是這位黃公,一直都想尋訪他的墨跡。誰曉得,瞌睡送來了枕頭,沈先生怎曉得我喜歡黃公望的?”

    沈森看鄧千秋願意收下,很高興。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人家願意接納他的好意,反而令他心安。不願意接納,還怕人家對他有啥意見呢。

    他笑道:“鄧千戶的風雅,誰人不知?”

    鄧千秋便道:“那我就卻之不恭,將這畫拿回家去好生觀摩觀摩了。對了,沈先生要不要進去坐一坐,來都來了。”

    鄧千秋素來就不是個囉嗦的人,更不是那種受了好還要貶低一番的混賬,便高高興興的收下!

    倒是沈森揮着手道:“不必了,不必了,老朽看到了自己的孫兒,已是滿足,太滿足不過了。”

    鄧千秋笑了笑,突然道:“沈家做的都是什麼買賣?”

    沈森一愣,道:“什麼買賣都涉獵一些。怎麼,鄧千戶莫非有什麼興趣?”

    鄧千秋笑了,道:“有一個買賣,倒是想請你幫忙,不過眼下還不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哈哈哈哈……”

    沈森點點頭道:“那老朽等鄧千戶的信,老朽也不耽誤千戶大人時間了,就此告辭。”

    這沈森說是告辭,眼睛卻巴巴的看着自己的孫兒,即便是走,也是一步三回頭。

    鄧千秋抱着畫匣,不禁感慨道:“志業,你阿爺實在太客氣了,倒讓我不好意思了,以後叫他不要這樣了。”

    客氣也是要客氣一下的,再說他其實也並不是那麼貪心的人。之所以坦然收下,其實也是因爲這弟子如今是真有出息了,於沈家而言,這可不是錢就能買到的。

    沈志業道:“這都是阿爺的心意,算不得什麼,阿爺感激恩師呢。”

    鄧千秋露出欣賞之色,這書讀多了,好聽話也會說多了。便道:“你這小子不得了,將來會有大出息的,好好讀書吧。”

    朱棡三人,一直在旁看着,此時三人都不禁垂涎三尺,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畫匣。

    朱棡道:“這畫值不少銀子吧……恩師……”

    鄧千秋怒道:“黃公的墨寶,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伱們知道黃公的畫,何等高明嗎?宋徽宗知道不知道,這宋徽宗書畫雙絕,見了他的畫的人,都讚不絕口。”

    沈志業聽罷,臉色微微一變。

    朱棡也不由得撓撓頭,搖着腦袋不說話。

    鄧千秋道:“怎麼,有話就說。”

    朱棡道:“恩師,宋徽宗是北宋的皇帝,黃公望是元代的畫家,宋徽宗見了鬼,也看不到黃公望的畫。”

    “是嗎?”鄧千秋眨了眨眼,而後臉不紅心不跳地道:“這你就不懂了,這叫神交。但凡是某一樣藝術到了通神地步的人,冥冥之中,靈魂都能產生共鳴。好了,說了你也不懂。現在起,咱們這兒,也算有了起色,眼下當務之急,是營建校舍,爲將來招募生員做準備。不過這還不是最緊要的……”

    鄧千秋頓了頓,繼續道:“眼下緊要之處,在於這千戶所的試校尉。我讓試鎮撫文原吉教他們讀書寫字,文原吉學問還是有一點點的,教授這個,足夠了。可對千戶所而言,單憑能讀書寫字,卻還不夠。我打算將這新校尉,編爲連隊,一個單數,一個雙數,兩日進行一次操典,這操典之法嘛,我卻要好好想一想,可誰來負責操練呢……”

    鄧千秋在眼前三位皇子的臉上掃過,最後落在朱棣的身上,道:“你來吧,爲師一直很器重你。”

    朱棣的眼眸頓時一亮,躍躍欲試道:“我?恩師信得過?”

    鄧千秋笑盈盈地道:“天下人都不信你,唯獨我信你。”

    朱棣聽着鄧千秋十分確定的話,頓時信心十足地道:“恩師放心。”

    鄧千秋又道:“這千戶所,我還打算設一處醫館,專門負責千戶所上下人等,這個……讓誰來呢?”

    朱橚挺起胸膛,眼睛不斷地朝鄧千秋眨着。

    鄧千秋的目光卻是略過了朱橚,定在朱棡的身上,道:“要不晉王殿下,你來試一試吧?”

    朱橚:“……”

    朱棡卻是顯得興趣缺缺地道:“我雖也算是婦科聖手,可我對此沒有興趣,恩師還是另請高明吧。”

    鄧千秋露出幾分失望,撓撓頭,露出懊惱之色:“這就麻煩了,得需得有一個醫術高明,且辦事穩妥,聰明幹練之人才行!可這樣的人……卻是不好找啊。唉,實在不成……我還是去外頭醫館……”

    朱橚見恩師久久沒有注意到他,臉都憋紅了,再也按捺不住地道:“恩師,其實我可以的。”

    鄧千秋看他一眼,道:“你?”

    看鄧千秋臉上的猶豫之色,朱橚急了:“我看了七百多本醫書……”

    鄧千秋笑了,隨即道:“好吧,你先試一試,不成了和爲師說。”

    朱橚眼睛放亮,忙道:“好呢。”

    鄧千秋接着道:“還有這千戶所,需得有一個稅賦的審計,還有支出的統籌工作,還有後勤的調配。這等事,交給別人,可不放心。”

    朱棡就差沒給鄧千秋翻個白眼,沒好氣地道:“恩師,你別玩心眼了,不就是想教我給你幹活嗎?可是父皇讓我們來,是跟你讀書的。”

    鄧千秋立即板起臉來,肅然道:“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學習是一個相互的過程,真正的學習,要從理論中去實踐實踐,再從實踐中,去重新認知理論。只有相互輝映,才可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認知,掌握各種本領。爲師的本事,在於實踐中獲得,而不是一味地讀書,人生就好像一場修行,修行其實就是學習……而學習……”

    朱棡忙道:“懂了,懂了,恩師,別念了,別念了。你有理,你有理,總行了吧。”

    鄧千秋心滿意足,這下好了,一羣嗷嗷叫着想要轉正的校尉,而且都處於血氣方剛的年紀。文化上,有文原吉這樣的大儒指導,操練上,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徵北大將軍朱棣指教,再搭配上軍醫和審計、優良的後勤,這下齊活了。

    最後千戶所會培養出一羣什麼樣的怪物,鄧千秋自己都不敢想。

    當然……校尉都是好苗子,而且絕對刻苦。而文原吉、朱棣幾人,也絕對頂尖。搭配上千戶所有錢,直接將後勤和餉銀直接拉滿。

    若說唯一的美中不足,那就是鄧千秋得好好想想,看看再添加一點什麼後世數百年的經驗進去。

    譬如操練,後世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鑑呢?

    又如軍醫,是否在某些方面進行改良?

    還有後勤的給養調配,又怎樣優化。

    這些,鄧千秋還可得再想想,好好用用腦子。

    “恩師,我呢?”

    看三位師兄都給安排了事情,沈志業此時並不覺得輕鬆,他眼巴巴地看着鄧千秋。

    在和師兄們打成一片之後,沈志業幾乎改掉了從前一切的惡習,如今倒是頗有上進之心了。

    其實這也是人性的一種,當你無論是真心實意還是被迫努力之後,嘗到了努力的甜頭,吃到了努力之後的果實,體內的多巴胺分泌出來,這種成就感,絕不是單純的享樂可以比擬的。

    鄧千秋笑着道:“你啊,你先好好讀書,再努努力,將來咱們大學堂修建完畢,你還有大用處。你是恩師的寶劍,懂不懂,?平日得在鞘中藏着,關鍵時刻,才能一劍封喉。”

    沈志業深吸一口氣,一種說不出來的衝動涌在心頭。平日裏天天捱揍,只有恩師對他是既器重又關心,兩相比較,恩師真和自己的至親沒有什麼分別。

    “學生明白了。”

    這千戶所裏,熱鬧非凡。

    一切開始井然有序起來。

    鄧千秋也開始忙碌,偶爾他要去隔壁的縣衙一趟,見一見自己的親爹,不過親爹似乎沒功夫搭理他,他這縣令幹的,似乎有聲有色,見了鄧千秋,雖不再稱職務,卻也總是板着臉。

    這一天傍晚,鄧千秋去校場看朱棣帶人操練。

    這些新校尉,一個個如狼似虎一般,竟真被朱棣調教得有模有樣。

    等下了操,衆人一鬨而散紛紛去吃過了飯,卻又都一個個自覺的跑到千戶所的鎮撫房裏頭去了。

    這鎮撫房是處理文牘的地方,比如公文往來,文件的存檔,諸如此類。

    因爲這裏的書吏需要值夜,所以這兒既寬敞,夜裏也都會點蠟燭亮着燈,漸漸夜深的時候,新校尉們便愛往這兒來。

    鄧千秋見那兒有異動,夜半三更時,似乎也人影幢幢,到了子時,才有人三三兩兩回宿舍休息。

    此時天氣炎熱,鄧千秋洗了個涼水澡,外頭冷風一吹,有一種說不出的清涼。

    他見那鎮撫房的燈火,便信步踱步過去,此時已是子時了,古人們睡得早,早一兩個時辰,便都熄燈睡覺,畢竟燭火也是要錢的,甚至尋常人家根本負擔不起。

    進了房間,那燈影下,卻見值夜的書吏,已趴在書案上打着呼。

    另一邊,卻有一個身影匍匐在案頭,這是一個少年人,穿着操練時還未換下來的短裝,卻正襟危坐的,端坐在書案前,低頭一面看書,一面拿着手指頭,蘸了水,在這書案上寫寫畫畫。

    鄧千秋看了一會,顯然不打算無聲無息的離開,便咳嗽一聲。

    這少年驚醒,連忙回頭,一見是鄧千秋,整個人嚇了一跳,慌忙要起來行禮。

    鄧千秋臉色很是平和,只道:“你在做什麼?”

    “在溫習功課。”少年道。

    鄧千秋詫異地道:“已到了子夜,其他人都睡了,明兒清早不要當值嗎?”

    少年如實道:“要當值的,卯時三刻就要醒。”

    鄧千秋忍不住皺眉道:“你今日還操練了一天,明日也得早起,還敢熬夜?”

    少年道:“千戶,卑下比較愚笨,學的總比別人慢一些,我……我……”

    少年顯出了幾分靦腆。

    鄧千秋卻是不由得肅然起敬起來,雖然鄧千秋上一輩子,是個能躺着絕不坐着,能坐着絕不站着,但凡有一丁點機會,都要藉機偷懶的懶貨,但對於這樣拼命的傢伙,還是欽佩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