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教導有方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字數:3306更新時間:24/06/29 11:59:46
    劉基的心情很糟糕,他已經嗅到了一絲不妙的氣息了。

    他與鄧千秋寒暄的時候,眼角的餘光,卻是落在不遠處的胡惟庸身上。

    這胡惟庸宛如毒蛇,令他如鯁在喉。

    當然,胡惟庸縱然再如何可怕,卻也並非不能應付。

    對劉基而言,真正可怕的兩個敵人,一個是看似身體虛弱,端坐在那喘着粗氣的李善長。

    還有就是站在他身邊,那些一個個義憤填膺的讀書人。

    沒錯,心腹大患,恰恰是站在他這邊,依靠讀書和學識進而被徵辟入朝的這些文臣。

    這些傢伙,每日滿口仁義,成日煽風點火,可實際上……有些事,只有劉基自己清楚。

    可劉基能如何呢?他天生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以至於劉基甚至也想效仿李善長,上書懇請皇帝讓自己告老還鄉。

    真正可怕的,其實並非是朱元璋,因爲只要摸清楚朱元璋的脾氣,劉基自信自己是完全可以規避任何風險的。

    只是……當有人捆綁着他的手腳,下意識地成爲某些人的代言人,這才是真正的取禍之道。

    另一邊,朱棡三人,也是萬衆矚目。他們倒沒有鄧千秋的壓力,尤其是朱棡,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旁若無人。

    見了他的人,紛紛都心裏搖頭。這哪裏像個天潢貴胄,這一點和他爹倒是很像,農夫的兒子……粗鄙。

    當然,大家對朱棡還是賠笑。

    朱棡道:“我聽聞外頭有人說咱們恩師的壞話。哼,簡直豈有此理,不知是哪個狗賊如此膽大妄爲。”

    他罵罵咧咧,還不解恨:“少跟本王玩陰的!我這恩師,有通天的本領,能跟他學習,是咱們兄弟三人的福氣,是不是,四弟,五弟。”

    朱棡這樣吹噓,除了確實和鄧千秋交心,緊要的是他要打起旗號來。

    這是一個新項目啊,這項目做成了,就財源滾滾,躺着都有金山銀山送上門來。

    他這個新鮮出爐的恩師已經許諾給他好處費了,有分成拿,且還隱瞞着父皇的那種。

    朱棣悶聲,只點點頭。

    他能說啥?他反正沒什麼好處,只不過……不想被孤立罷了。

    朱橚卻笑嘻嘻地道:“三哥說的對,三哥說的太對啦。我跟着恩師已學習了很多本領,我將來還要跟着恩師學。”

    這話,就有人不愛聽了。

    那大本堂的教授劉智站出來,苦口婆心地道:“殿下,此言差矣。幾位殿下正在最頑劣的時候,這個時候,該有品德高尚,精通聖人之學、飽讀詩書的鴻儒教導,唯有如此,方纔可成大器。至於這鄧百戶……他是武臣,他有他的差遣……”

    朱棡便罵:“你說的品德高尚,精通聖人之學,飽讀詩書的那個鳥人,是不是就是你自己?”

    劉智臉都綠了,扭捏了半天,才道:“臣下不才,略有幾分德行和才學。”

    朱棡氣得脖子都漲紅了:“你這樣博學多才,本王只問伱,你家裏納了幾房妾啊。”

    “啊……“劉智張口,嘴合不攏了。

    他沒想到朱棡直接照着下三路就來,堪比比武時直接掏襠的路數。

    朱棡撇嘴:“你敢小看我的恩師,哼,打爛你的狗頭。”

    劉智嚇得忙是抱頭。

    卻在此時,有人怒道:“誰要砸爛劉卿家的狗頭?他是朝廷大臣,當初也曾教授過你讀書,你這畜生,竟敢砸爛他的狗頭!你砸他狗頭給朕看看!”

    此時,朱元璋虎虎生風,踱步進入大本堂。

    衆人見狀,俱都肅然,紛紛行禮。

    朱棡也已嚇了一跳,連忙露出乖巧的樣子,行五體投地大禮,身子匍匐在地,高呼稱頌:“兒臣見過父皇,吾皇萬歲。”

    劉智見陛下來了,又在袒護自己,先是心裏一喜。

    可聽朱元璋左一口狗頭,右一口狗頭,以至於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腦袋,隨即上前,笑吟吟道:“陛下,這不怪晉王殿下,晉王殿下年少不懂事,只是有些疏於管教而已。”

    這話言外之意,是鄧千秋縱容的結果。

    朱元璋笑了笑,沒搭理他,只道:“都來了?”

    也該先匆匆上前:“中書省、御史臺、翰林院、詹事府諸官俱都來了。”

    朱元璋頷首,踱了幾步,接着道:“這些時日,朕看了許多的彈劾奏疏,諸卿對皇子們的教育倒是關切的很。”

    劉智朝劉基擠眉弄眼,可惜劉基假裝沒看見。這令劉智有些惱怒,卻不得不站出來道:“陛下,皇子的教育,關係重大,豈可視爲兒戲呢?”

    朱元璋道:“此前,幾個皇兒在大本堂讀書,沒有什麼長進,朕也就只好另找辦法了。何況鄧千秋很有才幹,朕下旨令皇兒們師從鄧千秋,與卿等何干?”

    劉智大義凜然道:“陛下,此言差矣!鄧千秋不學無術,他只會逢迎幾位皇子而已,皇子們這個年齡,最是貪玩,當初在大本堂讀書時,確實行爲有些不檢點,也不肯用心,以至荒廢了學業。可是陛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現在皇子們師從鄧千秋,臣以爲……這對諸皇子大爲不利啊。”

    朱元璋冷冷看他,道:“哦?”

    劉智道:“事到如今,臣也就不得不奏了。陛下,三位皇子自打去了那百戶所,這鄧千秋,根本就無心教導,臣請人去觀察過,鄧千秋在百戶所,多數時候都是早出晚歸,對於皇子們的學業,可謂不聞不問。”

    朱元璋皺眉起來,他瞥了一眼鄧千秋。

    鄧千秋:“……”

    劉智又道:“這鄧千秋自己就成日遊手好閒的,遑論教導皇子們?陛下,臣等也是爲了江山社稷着想,懇請陛下明察。”

    朱元璋沉吟着,不做聲。

    見朱元璋似乎依舊不爲所動的樣子。

    劉智急了,道:“陛下……原本有些話,臣不該說,只是……”

    他咬了咬牙,突然拜下道:“臣還聽聞,鄧千秋經常出入一處叫景元書鋪的所在……此後,臣……便去這書鋪打聽,從這書鋪的掌櫃那兒得知……鄧千秋最愛在那購置書籍,其中有一些書,這書鋪的掌櫃,卻記得清楚……”

    聽這劉智之言,鄧千秋突然臉色一變:“劉智,你胡說什麼?血口噴人可要講證據。”

    劉智道:“那書鋪的掌櫃,就是人證,如何沒有證據?陛下,鄧千秋所購之書,臣也採買了一本,只是不知,是否該呈送陛下御覽。”

    鄧千秋急了,道:“真是可笑,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

    鄧千秋終於知道,這些讀書人的可怕了。

    他們要整垮你,就先從你的隱私下手。黑,真他娘的黑。

    朱元璋眯着眼,似乎有些猶豫。畢竟,有些事,攤在了百官面前,似乎會有些不太好看。

    可劉智卻已從懷裏掏出一部書來,雙手高高拱起至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只眼睛一掃,頓覺得辣眼睛,卻見那書的封面上,赫然寫着四個大字《嬌妻如雲》。

    朱元璋將目光錯開。

    劉智道:“此書名曰《嬌妻如雲》。陛下,能否容臣在此誦讀此書,且看一看,這滿腹經綸的鄧百戶,這肚子裏墨水的成色,到底如何?”

    羣臣一個個開始踮腳,一時之間,居然連臣儀也顧不得了,大家伸長脖子,臉上露出笑容。

    鄧千秋當場社死,其實此書,還真談不上不正經,不過是市面上最尋常的話本罷了,都是尋常百姓喜聞樂見的故事讀物而已。

    只是這東西,當然登不上大雅之堂。

    尤其是這書名,雖然當時確實吸引了鄧千秋,可現在攤出來,這心情就不一樣了。

    朱元璋清了清喉嚨,而後忍不住對鄧千秋怒喝道:“你成日這樣清閒,天天就看這個?”

    鄧千秋只好道:“臣……偶爾失眠,需要看一些無聊的東西,方纔可勉強睡去……此書對臣而言枯燥,所以……拿來催眠用。”

    朱元璋怒道:“還要狡辯!”

    劉智這時來勁了,立即道:“陛下,一個成日看這樣書的人。他如何教授諸皇子?倘若諸皇子也個個如他這般,將來會成什麼樣子?幾個皇子,本就不成器,平日裏不肯讀書,現在有遇鄧千秋,那就更是貽誤終身了,陛下啊……臣……今日斗膽進言,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鄧千秋心中暴怒,好好好,你這樣沒有下限是吧。

    朱元璋也不由得怒不可遏,這事兒傳出去,非要天下人笑掉大牙不可。

    這時朱棡突然道:“父皇怎麼不問我們讀什麼書?”

    朱元璋還未開口。

    劉智便正氣凜然地道:“晉王殿下不要再爲鄧百戶狡辯了,他這不學無術之人,能教你們讀什麼?平日裏在大本堂你們都不肯向學,跟了這鄧千秋,難道成日讀《嬌妻如雲》嗎?”

    朱元璋沉聲道:“近來……都讀什麼書?”

    朱棡來勁了:“父皇,讀的乃是《漢書》。”

    此言一出,殿中有人忍不住,笑了起來。

    衆人都笑,只有劉基臉色凝重,他笑不出。

    劉基比任何人都知道,這笑聲意味着什麼。

    陛下最看重的乃是臉面,現在遭遇如此的嘲笑,此事還怎麼干休?到時……朱棡固然要遭罪,那麼……今日之事的始作俑者,只怕也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朱元璋果然面帶羞怒,卻忍着沒有發作。

    劉智氣定神閒地道:“晉王殿下原來還讀漢書,卻不知讀的是什麼漢書?”

    本以爲朱棡很快露出馬腳,誰曉得朱棡道:“景帝紀!”

    劉智臉色微微一變,不禁道:“看到了哪裏?”

    朱棡道:“秋七月,詔曰:“吏受所監臨,以飲食免……”

    朱棡竟當真背誦起來。

    而此時,羣臣臉上的笑容,卻慢慢地僵硬起來。

    朱元璋亦是不禁露出了古怪之色。

    ……

    下一章很快,正在快馬加鞭的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