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轉機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落花煎茶字數:2159更新時間:24/06/29 05:54:12
    幸運的是,今日的採購中包含了建造新牀必需的錘子和釘子。

    於是,父子三人趁着日頭高照,揮汗如雨,敲敲打打,一座簡陋卻結實的新牀架漸漸成形。

    粗糙的木板搭建成牀面,上面隨意鋪設着幾條舊草蓆和幾牀薄被,雖然簡樸,卻足以提供一個相對獨立的睡眠空間。

    只是,透過那處處漏洞的草屋頂,可以看到點點星光,夜的寒意悄悄侵入,使得這個臨時的居所顯得更加侷促。

    在這樣的環境下,小幼娘的樂觀如同一抹陽光,照亮了整個家庭。

    臨睡時,她還一一跑去和每個家人道晚安。

    這份純真的快樂,讓簡陋的屋子也充滿了溫馨。

    與此同時,張老二的計劃正在悄然改變着村莊的命運。

    村長得知張老二欲繼續製藥的打算,心中一塊石頭落地,暗自慶幸自己的支持沒有白費。

    他迅速行動,吩咐兒子即刻通知那些先前約定好的鄉親,提醒他們明日來簽署合作協議。

    對於劉玉芳等人來說,這個消息之前因項目夭折而感到失落的情緒瞬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合作的美好憧憬。

    貧困的家庭生活或許就此迎來轉機,只要能跟着張老二一起努力,哪怕是微薄的收入,也能讓家人臉上的愁容稍減。

    次日清晨,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無需張瑞催促,各家代表就已經迫不及待地聚集在村長家門口,焦急而又充滿期待地等待着張老二的到來。

    而此時的張老二,尚沉浸在日常的寧靜之中,他按照慣例起身洗漱,用新買的陶鍋在昨晚搭建的簡易爐竈上,精心熬製了一鍋香氣四溢的紅薯粥。

    粥面上漂浮着一層細膩的油膜,每一勺都是滿滿的家的味道。

    張四娃則細心地將從鎮上帶回的包子加熱,再拌上幾碟小菜,一頓簡單卻溫馨的早餐便準備妥當。

    紅薯粥中的蜜薯,是張四娃精心挑選的,口感香甜軟糯,與粥水交融,恰到好處。

    小幼娘見到此景,眼眸裏滿是幸福的光芒,連平日裏愛不釋手的小菜也暫時被拋諸腦後。

    小菜雖是餐桌上的常客,卻也別具風味,清脆爽口間帶着絲絲甘甜,彷彿初夏晨露中的嫩葉,令人品嚐一口便欲罷不能,接連夾了好幾筷子,直至盤中空空,仍意猶未盡。

    面對如此豐盛而精心準備的早餐,張四娃的眼中卻流露出一絲遺憾,他輕聲嘀咕,似乎是對現狀的小小不滿:“唉,若是家中材料充沛,我定要親手調製一碗油辣子,再拌上幾碟時令涼菜,那滋味,比起這桌上的一切都要香濃幾分。”

    “爹,娘,你們得抓緊時間找工匠修繕這舊屋,最好能給我添一間敞亮的大廚房,再配置幾個結實耐用的櫃子,好讓我施展拳腳,做出更多美味佳餚。”

    張三娃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深思,隨即也擱下碗筷,他的語氣中帶着堅定:“其實,我也有個想法,想請二老幫我籌備一間書房。我意已決,要拜村裏的周秀才爲師,勤學苦讀,爭取科舉及第,爲我們張家爭光!”

    此言一出,滿桌皆驚。

    張三娃歷來反感讀書之事,其態度之堅決,家裏人無不深知。

    然而短短數日,這位曾揚言“讀書無用”的人,竟有如此轉變,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徐莉雲面帶疑慮,輕輕嘆了口氣:“三娃,此事說來容易做來難。周秀才是否願意收你爲徒,還得另說。學問之路,從無坦途。”

    張三娃嘴角微微上揚,信心滿滿地丟下一句話:“我自然有法子讓他點頭。”

    語畢,他便閉口不言,似乎胸有成竹,不願再多透露半分。

    兩個孩子心中雪亮,周秀才的話確是金玉良言。

    那張虎皮不過是幸運的開始,假若家中依舊貧瘠,即便今後能捕捉到山珍海味,遇到貪婪的目光,也只能拱手相送,毫無還手之力。

    爲了這個突然多出的妹妹,爲了不讓家族重蹈覆轍,他們必須奮力一搏。

    張三娃的話語落下,其餘兄弟姐妹半是驚訝半是疑惑。

    他們並非懷疑張三娃的決心,而是深知周秀才那孤傲脾性,想要成爲他的門生,無疑是困難重重。

    在這片沉寂中,唯有小幼娘臉上洋溢着天真無邪的笑容:“哥哥要唸書了,真是太好了!周秀才叔叔說過,讀書多了心眼就活絡,那樣就不會輕易被騙了。”

    張三娃聽後,心頭不禁涌上一股憂慮,輕聲反問道:“但如果讀了許多書,還是免不了被人欺騙,想做的事情也辦不到,那該怎麼辦呢?”

    小幼娘眨動着明亮的大眼睛,用稚嫩的嗓音緩緩答道:“那被欺瞞的人,一定是太信任那個騙子了,那個人心裏一定很難受吧?”

    張三娃聞此言,鼻尖一酸,差點兒沒忍住淚水,幸好旁人並未察覺他的微妙情緒。

    一頓早飯匆匆結束,張老二手腳麻利地收拾完畢,抱起小幼娘,帶領一家老小向村長家進發。

    抵達村長家,只見院內人頭攢動,熙熙攘攘,聽說販賣藥丸有利可圖,村民們幾乎無一缺席。

    村長見張老二一家終於到來,臉上緊繃的線條頓時舒展開來:“總算到了,再遲些,我可真得派人去尋你們了。”

    張老二先是與衆人一一寒暄,氣氛融洽後,他才轉而面向村長,笑容可掬地說:“我們家人習慣了晨起稍晚,這不,一吃完飯就連忙趕了過來。三娃、四娃、五丫、幼娘,快來向各位叔叔嬸嬸問好。”

    孩子們依言而行,舉止禮貌又不失親暱。

    張三娃他們常年在外,與村人不算熟悉,還好小幼娘記憶力超羣,拉着他們逐一問候,化解了初見的尷尬。

    一番禮節性交流後,張老二直接切入正題,話語簡練而直截了當,圍繞着製藥一事展開了深入討論。

    天仙丹這珍貴之物的誕生需歷經一系列繁瑣而精細的工序。

    採藥、炮製與煉藥,每一環都是對耐心與智慧的考驗。

    張老二心中早有籌謀,決定藉助村裏人的力量,共同參與。

    他打算邀請六戶人家加入,一同體驗採藥與炮製的艱辛與奧祕,通過實踐來甄別誰更適合在這古老技藝的不同階段發揮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