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三更燈火五更雞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牛奶撞青檸字數:2202更新時間:24/06/29 04:27:23
    林家的馬車留在了軍營中,換成了軍營中特用的車輛,魏磊特地派人驅車護送林老太回鄉

    一路上不管是走山路,還是乘船,全部暢通無阻。

    悍匪們好似都對車標上的印記忌憚不已,無一人敢造次。

    回去的路比來時,順暢不少。

    林老太祖孫倆在某夜趕了一晚上路後,終於在早晨晃悠到了六合鎮城門口。

    有熟悉老太太的街坊四鄰,見到林老太回來,忙問道:“林大夫,你們家三郎真了不起啊。”

    林老太心裏得意地樂開了花,卻依舊擺手笑道:“不是什麼大事,就是延秋不忍心同僚受苦,跟宋捕頭……哦不,如今應該叫宋都使了,兩人剛升了官,如今是管領五百人的都使了!”

    鄰居羨慕:“你家三郎是個能耐人,宋捕頭也算伯樂識得千里馬,如今兩人又在一處當差,關係更甚從前了!”

    說着,像是想到什麼,又道:“嬸子,別只顧着誇兒子,我瞧你家怕是沒幾年又要出一個都使了!沒準更上一層樓,出個將軍也不是沒可能!”

    林老太還一臉懵,就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朗朗上口的孩童背書的聲音。

    祥雲正眯着眼,從馬車裏掀開簾子探頭出來,聽了一會兒眼睛都亮了:“是《勸學》!奶奶,我好想聽到二哥他們的聲音了!”

    林老太仔細聽了一陣,疑惑地伸長脖子瞧:“真的是天吉的聲音,可我怎麼好像還聽到你娘的聲音了?”

    稚嫩的嗓音中明顯還伴隨着幾道輕柔綿長的女聲,從不遠處的矮牆邊小跑而來,越來越近。

    隨着踏步聲的響起,浩浩蕩蕩的隊伍逐漸顯露在衆人面前。

    站在隊伍最前列的是天吉和一位中年男子。

    身後跟着小十幾號人的隊伍。

    裏頭有林家孫子和鄭氏張氏,剩下的也都眼熟,是鄰里鄰居的幾戶人家的小子。

    祥雲震驚地擡頭看了眼天空,太陽都還誒出來呢,不過剛剛擦亮,這羣平日裏酷愛睡懶覺的小子們,竟然能從冬日的被窩裏爬出來晨跑。

    這世界什麼時候演變成她看不懂的樣子了?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二郎讀書時。”

    隊伍中領讀的明顯是天賜的聲音。

    他一聲讀完,剩下的跟着複述一遍。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兒郎讀書時。”

    整條街上的行人無不駐足望過來,十分搶眼。

    天吉看到林老太和妹妹時,激動極了,跳起來跟身後的哥哥弟弟們喊:“奶奶帶着阿寶回來了!他們終於回來了!”

    一瞬間,方纔還整齊的隊伍,亂成一團。

    領讀的不讀了,領跑的駐足了,全都一股腦圍到馬車旁,七嘴八舌問起二人在軍營中的經歷。

    武先生王五難得沒阻止調皮不守規矩的小子們,他知道是林家主心骨和掌中寶回來了。

    再怎麼教訓規訓,這幫小子們是聽不了勸了。

    畢竟連平日裏最恭敬的鄭氏和張氏兩個婦人,此刻也把晨跑的事渾忘到腦後了!

    林家院子裏,衆人嘰嘰喳喳在林老太耳邊絮叨,聽得老太太煩,開始攆人:“我剛跟阿寶舟車勞頓回來,且累着呢,你們有什麼想問的,等我們休息一頓後再說。”

    衆人見老太太眼下發黑,不同往日的精神,阿寶小臉好似瘦了一圈,大夥兒輪番抱在懷裏過了一圈,都說輕了。

    忙閉上嘴,給兩人收拾好舒適的牀鋪,又去竈臺上準備食材,各自忙碌開來。

    阿寶有個一上車就困的毛病,一路上不是在睡覺就是在眯着眼睛準備睡覺。

    此時回了家,臉色雖還有些疲態,精神卻是好的。

    天吉天福幾個小子立馬跟貓聞到魚腥一樣,偷偷溜進妹妹房間裏。

    在牀榻旁邊圍了一排,撐着下巴等聽故事。

    天賜一開始擔心妹妹年紀小,講不清楚前因後果,還等着適當時候發揮想象力擴充一下。

    沒先到小胖丫頭興沖沖站在牀榻上,手舞足蹈堪稱聲情並茂地將從入軍營開始的經歷,事無巨細講給哥哥們聽。

    說到她跟林老太被禁足,阿爹領着三十多名被捕將士們出現在軍營門口時,大夥兒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又說到林老三被罰四十軍棍,打得屁股開花的慘狀,小子們連連倒抽冷氣。

    臉上有震驚的,有害怕的,還有憤憤不平的。

    小丫頭彷彿全程親眼所見一般,嘴皮子叭叭地一刻不停,抽空喝上兩口水很快又續上。

    聽得天賜呆呆望着她。

    這真的是兩歲多孩子能說出來的話嗎?

    妹妹不愧是全家的嬌寵,難怪奶奶總說阿寶是福星轉世,不是一般的小孩子能比的。

    他今天算是徹底相信了。

    很快,林老三和宋引在軍營中的英勇事蹟被一傳十十傳百,傳開了。

    林家出了個英雄的事蹟甚至被編排進話本子,在茶樓等地方,說出了多個版本。

    傳到最後,已經跟祥雲一開始地版本差別很大了。

    即便如此,依舊沒有消磨百姓的樂趣。

    來祥雲酒樓和醫館的人數越來越多,鄭氏已經沒空每日跟着晨跑了,酒樓每日從早膳開始便排起了長龍。

    醫館也沒好多少,裏頭不全是來看病的,不少只是來瞧瞧英雄的家屬,來買些強身健體的重要回去調理身體。

    至於林家帶回來的另八萬兩,被林老太如數歸還給傾囊相助的好友們,並額外每人贈送一瓶玉膏作爲利息。

    玉膏的名聲打出去後,早已供不應求。

    上到官家小姐,下到平民百姓,沒有不以擁有一瓶正品玉膏爲榮耀的。

    若林家送來的利息是真金白銀,大夥兒不見得會要。

    可若是換成千金難求的玉膏,沒一個人捨得拒絕。

    畢竟誰家裏沒有女眷。

    “林家的瓊玉膏名號都打到京都去了,林大夫不考慮考慮提高銷量,把生意做到京都去,哪裏的達官貴人多如牛毛,皇親國戚滿大街都是,你們若是去那開店,只要拿着簸箕等天上掉錢就行了!”

    醫館裏採購瓊玉膏的婦人,是聽了膏藥的名聲,特地從京都趕回來買的

    特別希望能在京都看到瓊玉膏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