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實地考察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極致風華字數:2336更新時間:24/06/29 03:57:42
    在錢塘縣出來不遠的這一段錢塘江支流水域,被本地人喚作“錢江”的小河深處一個水泊中,隔着高高的蘆葦蕩間,幾個人遙遙望着那兩艘大貨船招搖過市。

    其中一個招風耳、臥蠶眉的大漢甕聲甕氣道:“大哥,幹嘛不讓兄弟們上?他們這夥子如此聲勢浩大,那船上貨物想必十分珍貴。搶了這一回,兄弟們今年的買家財可就都有了。”

    被他喚作大哥的,卻是一個闊頤重口、美髯須的中年,聞言只是搖了搖頭,輕聲斥責道:“住嘴!這鎮南鏢局的事情,廣元傳來的消息你又不是沒看到,那李家小兒是個有幾分本事的,不可小覷。”

    後邊大漢不服氣道:“不過是個鳥毛還沒長齊的娃娃,廣元也不曾見過他上陣,只聽市井的熘子們說他能打,可不定是什麼花架式,咱們怕他作鳥甚?”

    大哥澹澹道:“小心無大錯!咱們在這錢塘江上廝混了這麼些年,至如今的位置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這份小心謹慎,不與官府正面爲敵。這百十人的護送隊伍,與那官差也一般無二了,咱們何必在這時候去攖其鋒芒?

    “想必這也只是頭一遭如此,本就是爲了來仗聲勢,此時咱們避一避,且先讓他們狂一陣,到後面有的是收拾他們的時候。”

    說到這裏,他頓了一下,又嘆了口氣道:“何況如今那吳恆遲遲不來與咱們聯繫,還不曉得到底是什麼狀況,”

    “大哥是懷疑,這李勇是那吳恆推出來的人?”另一邊一個顴骨略高的漢子聞言,揣摩道:“如此說來,也不無道理。那韓達一死,吳恆懷疑到了咱們頭上也不奇怪。

    “只是他問都不來問一聲,卻是沒把咱們放在眼裏。或是,早就有想法要卸磨殺驢了?”

    “哼,這韓愣子死的當真不是時候,廣元那小子也不看着點兒,如今倒讓咱們給人背鍋。”

    大哥目光幽森道:“所以老子才說,近來讓弟兄們小心着些,現在錢塘縣裏都把那韓達之死推到了咱們頭上來,吳恆也是因此與咱們斷了聯絡。

    “若只是如此倒還罷了,至少他還沒有將廣元他們的身份揭露出來,想必他心裏也是留有一條餘地,並不十分確定就是咱們幹的。可就怕這幕後之人再生事,若是不將他揪出來,我這心頭始終難安。”

    ……

    李勇收回了無人機來,心下也不禁有些詫異。

    沒想到這趟來雖然沒有得到太多有用的水賊情報,但卻聽到了這樣的消息。

    那韓達的死,出乎他意料卻並非是這些錢塘賊的手筆。

    那麼究竟是誰?

    一般情況下,就看誰能夠在其死後獲得最大的利益。

    排除錢塘賊,與其關係最爲密切、最有可能獲得好處的,就是吳縣尉了。

    但那吳縣尉李勇也以無人機跟過兩日,以他與家人的關係,也不像是能夠下出這等狠手的人。

    何況他斷了與水賊的聯絡之後,反倒像是卯着勁兒要跟他們幹一架,也算是爲小舅子報仇。

    當然,或許也正如那位賊頭說地,對此有所懷疑,所以並未將縣衙內應的廣元揭露出來。

    但也有可能是引而不發,放長線釣大魚。

    這樣一來,原先並不準備和吳縣尉聯繫,甚至可能還得瞞着對方的李勇,倒是覺得或許也可以和對方找個機會聯絡一番。

    畢竟多一份力量,那就多一份把握。

    只不過現在還不能武斷下定論,最好是能夠先揪出來真正暗害了那韓達的人,再以此爲憑去找吳恆,才能有一個平等談話的契機。

    當然除此之外,關於這些水賊的信息,還是多了不少瞭解的。

    譬如說,這些人的樣貌就都被記錄下來了,這隱形無人機的黑科技,功能可是齊全得很,不僅能錄音還能拍照、錄像,不過是不方便拿出來。

    而且這些人平日都窩在這水澤中,輕易不出來,即便是認得他們,也還是要在這裏頭才能將他們捉了,不可能搞出照片、畫像來大張旗鼓的搜尋,那樣沒意義。

    這次出行和預料的差不多順利,沿路並沒有受到什麼騷擾。

    錢塘江上當然不止那一夥錢塘賊,還有一些小股的勢力分散各處,不過就連勢頭最大的都沒有輕舉妄動,看到這樣聲勢浩大的行船,其他小賊自然更不敢過來冒犯,那是送菜。

    順順利利到地方卸貨拿錢,之後回程反倒容易些,爲防萬一繞路將錢先送回去就是了。

    當然,往後也不可能次次都派出這麼多人來,還得要視鏢的大小、途徑的危險程度而分論,不然的話他們的行鏢生意也別想要壯大了。

    而回程路上,李勇卻並沒有和大部隊一起走,而是帶着吉斯、圖斯兄弟借小船先往周圍實地考察了一圈。

    畢竟光看地圖,哪怕是沙盤,也沒有實地看得來得精準,到時候若是要來剿匪,不僅是要確定進軍路線,有備無患還得準備撤退路線才行。

    】

    此處的水文狀況也需要特別瞭解,比如水深水淺、流速如何、有無潮汐,以及附近有沒有暗礁,哪些地方適合藏人,以避免到時行進時遭遇水鬼突襲。

    這也是李勇對此事如此重視,基本要求親力親爲的原因,是因爲他過往學到的許多知識,此時都能得到應用,而若是真能夠藉此機會融會貫通一番,他才能夠迅速成長爲一個合格的冷兵器時代將領。

    像那種讀了幾卷兵書,就自以爲能夠縱橫捭闔的鍵盤俠,比紙上談兵的趙括還不如,起碼人家好歹是生存在當世、確實知道一些實際情況的。

    比方說,古代士兵的動員能力,很多人想得就會比較簡單,而常常將這個忽略掉,以爲人人都是有信仰有堅持的子弟兵。

    事實上古代戰爭,除了被俘之後的殺降,很少有一戰能夠死掉數以萬計兵丁的,哪怕是雙方數十萬大軍的較量,也是得靠漫長的時間來堆積死亡數。

    因爲一次短兵相接,往往死到幾百人,就會開始引發連鎖反應,等到數以千計,如果是一方那就是潰敗的開始,如果是雙方,那多半就得要各自罷戰、鳴金收兵,甚至得考慮坐下來和談,因爲接下去的損失雙方都承受不起。

    在農耕經濟時代,人是最不值錢也最值錢的東西,真要是拼個兩敗俱傷,將青壯都幹沒了,那回頭誰來種田、誰來建設?

    後來蘇聯的崩塌,不就是在二戰中死傷大量青壯而埋下的伏筆?

    這一番忙活後,李勇回到岸上的時候已經是天黑,也來不及再奔回去。

    這時候不說走夜路的風險,那縣城大門也已經關上了,雖說以他的身份,還是可以讓通融一番的,但這種時候又不急着回去幹什麼,沒必要隨意動用這種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