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匈奴和蝗災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周樑樑字數:3410更新時間:24/06/29 03:55:13
    忙了十幾天,沼澤府的百姓們終於忙完早稻的收割。接下來,他們要好好休息幾日,因爲等到月底,他們要忙着種第二季水稻。

    今年的早稻大豐收,總體的產量要比往年翻了兩番。趙曜只需要把早稻的收成上交出三分之一就夠了。

    朝廷規定,嶺南每年要上交兩次糧食給京城。早稻一次,第二季水稻一次。如果有種第三季水稻,則不需要上交給朝廷,因爲整個嶺南種第三季水稻的地方比較少。

    之所以上交給早稻產量的三分之一,並不是朝廷規定的三分之一,而是今年早稻的三分之一是每年上交到朝廷的數量。由此可見,今年早稻的收成一斑。

    早稻收割後,趙曜立馬把今年上交給朝廷的糧食送到京城。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糧食,留下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送到北方。

    除了送一部分的早稻到北方,趙曜還自己掏腰包購買不少外邦的糧食送到了北方。

    趙曜送糧的動作要比京城快。不過,他的糧食還沒有送到北方,蝗災已經發生了。北方的糧商趁機漲價,一時間弄得北方人心惶惶。

    就在北方的百姓們擔心沒有糧食吃的時候,趙曜送的糧食抵達了北方。他送的第一批糧食有一千斤,到了後,立馬把北方的糧食打壓了下來,把北方糧商氣的不輕。

    北方糧商想趁機發財,怎麼能允許其他人破壞他們這次發財的機會。就在他們準備爲難趙曜派去北方送糧的人時,待在北境軍營裏的楚英帶着士兵保護漢王殿下送來的糧食。

    趙曜擔心他送去的糧食會遭到北方女幹商的破壞,所以他寫了一封信給楚英,讓送糧的人送給楚英。

    送糧的人抵達北方後,立馬把信送給楚英。

    楚英看了趙曜的信後,沒有任何猶豫,帶着士兵保護趙曜送來的糧食。

    雖然趙曜以朝廷的名義送糧,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糧食是漢王殿下自己送的。因爲趙曜送的糧食比朝廷下的命令要快。

    等趙曜送糧的隊伍抵達北方的第三天,朝廷有關處理蝗災的命令才抵達北方。

    朝廷一連下達好幾道聖旨。一道聖旨是讓北方各州府打開糧倉賑濟。一道聖旨是嚴懲趁機擡高糧食的人。一道聖旨是讓北方各州府帶領抓蝗蟲。一道聖旨是讓北方各州府派出鴨子去吃蝗蟲。一道聖旨是讓北境軍營裏的將士保護糧食,維護北方秩序,一旦發現有人趁機作亂,格殺勿論。一道聖旨是讓韓王負責處理蝗災。一道聖旨是……

    在聖旨送達北方的時候,朝廷也派了不少人抵達北方,其中就有楚王。楚王有兩個任務。第一個任務是和韓王一起處理蝗災所有事宜。第二個任務是調查在賑災期間,有誰貪污受賄,有誰趁機作亂。最重要的是調查北方的官員或者韓王有沒有跟匈奴勾結。

    楚王抵達北方後,北方有三位親王坐鎮,分別是韓王、代王和楚王。在北方發生蝗災之前,皇帝派代王去了北境軍營。

    之前,匈奴騷擾北境,有南下入侵的架勢。皇帝跟何相他們商議後,便派代王去了北境。

    代王抵達北境後,跟楚英一起解決匈奴騷擾北境的狀況。

    匈奴人見北境來了楚英,又來了代王,一開始是不放在眼裏,畢竟楚英和代王都沒有跟匈奴交過手。

    在代王抵達北境之前,楚英並沒有跟匈奴動真格。一是因爲他要看看匈奴的真實目的,二是因爲他要試探北境的將士。

    匈奴人見楚英不是他們的對手,變本加厲的驚擾北境。就在匈奴人準備正式南下入侵的時候,代王抵達了北境。

    楚英和代王見匈奴人要南下入侵,便不再試探,直接動真格。匈奴人一開始輕敵,沒有把他們兩人放在眼裏,結果輸得非常慘。

    見識到楚英和代王的本事後,匈奴人不敢再輕視他們,可惜依舊不是楚英他們的對手。匈奴人再次大敗,比第一次輸得還要慘烈。這次輸了後,匈奴人不敢輕舉妄動。

    就在匈奴人準備第三次攻打北境的時候,草原上發生了蝗災,這讓匈奴人不得不放棄南下攻打大周的計劃。

    匈奴發生蝗災後沒多久,蝗蟲就飛過北境線,入侵大周的北方。

    這次蝗災給匈奴帶來了致命的打擊,直接導致匈奴人沒糧食過冬。匈奴人爲了能過冬,他們必須南下攻打大周。只有攻打大周,掠奪大周的糧食和錢財,他們才能度過今年的冬天。

    在北方鬧蝗災期間,匈奴人對大周發起猛烈的攻擊,一次比一次激烈。代王和楚英帶領的北境軍營的將士們不僅一次次地抵抗住匈奴的進攻,還殺了匈奴不少士兵。

    匈奴人沒想到大周在鬧蝗災的困境中,還能頑強地抵抗他們。這段時間的進攻,可以說他們傾了七成兵力。不止如此,匈奴人還派出了他們的王牌鐵騎。原以爲他們派出王牌鐵騎,就能橫掃北境,沒想到大周的北境將士抵擋住他們的鐵騎。

    大周不僅完全抵擋住匈奴的鐵騎,還摧毀了他們大半的鐵騎,導致他們損傷亡慘重。

    鐵騎被毀了一半,並沒有讓匈奴人死心。就在他們準備再次對大周發起兇猛的攻擊時,他們的後花園着火了。丘林部落又一次地聯合韓氏部落,襲擊匈奴王庭。

    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在這幾年裏被新冒頓單于打壓的非常厲害。即使是這樣,這兩個部落也沒有向新冒頓單于臣服,依舊頑強抵抗着匈奴王庭。

    新冒頓單于一直想要收復這兩個部落,無論他怎麼威逼利誘,這兩個部落就是不投降。他們寧願整個部落戰死,也不願意歸順王庭。

    見這兩個部落如此不識相,新冒頓單于非常氣憤,決定直接滅了這兩個部落。在兩年前,新冒頓單于傾盡全力剿滅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這兩個部落的將士全部加起來,只有王庭軍隊的零頭。

    這場仗,一看就是新冒頓單于獲勝,可惜事實並不是如此。王庭軍隊就差一步贏了這兩個部落,那個時候兩個部落被打的已經沒有還擊之力。就在這個時候,新冒頓單于下令停止進攻,威脅兩個部落乖乖投降。

    新冒頓單于並沒有真的打算滅了這兩個部落的所有人。如果他真的這麼做了,那麼他在草原上的地位和名聲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雖說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脫離王庭很多年,但是他們和王庭是同宗。

    同爲同宗,如果新冒頓單于對這兩個部落趕盡殺絕,那麼其他部落一定會反他。

    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利用新冒頓單于威逼利誘他們投降這段時間,養精蓄銳,然後對王庭軍隊發起猛烈的還擊。

    這次的還擊,這兩個部落的人都抱着必死的態度,一個個不要命地衝。王庭的將士被他們拼命的氣勢震懾住,氣勢上立馬輸給了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

    一旦氣勢上輸了,王庭的將士們的心裏就會產生害怕的情緒。沒多久,他們被兩個部落打的落花流水。

    輸給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一次後,王庭將士就徹底失去了信心。新冒頓單于見王庭的將士們怕了,自然是非常氣憤,但是他也知道王庭將士不再適合打仗,於是不得不放棄繼續攻打兩個部落,收兵回到王庭。

    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並沒有乘勝追擊。如果他們繼續攻打,那麼就會激起王庭將士的士氣,屆時輸得就會是他們。再說,他們並沒有實力乘勝追擊。

    收兵回到王庭後,新冒頓單于原本打算整頓一番後,再繼續攻打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結果王庭內部出現內訌的情況,讓他不得不放棄攻打兩個部落的計劃。

    在

    王庭內訌的時候,新冒頓單于差點失去單于之位。雖然最後有驚無險的保住單于之位,但是他的勢力被削弱了不少。

    這兩年,新冒頓單于沒有再攻打任何部落,對大周也是在邊境上騷擾。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在這兩年裏也沒有向王庭報仇,他們之前元氣大傷,需要好好修養。

    兩年裏,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表面上非常低調,但其實一直在蓄勢待發。他們並沒有放棄向王庭報仇,但是他們一直沒有找到好機會。這次王庭攻打大周,是他們報仇最好的機會,他們當然不會錯過。趁王庭軍隊攻打大周的時候,他們悄悄地襲擊王庭。

    新冒頓單于見兩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趁他們攻打大周期間,收復了郎氏部落,自然不敢再繼續攻打大周,急忙掉頭回草原收拾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他們。一旦讓丘林部落和韓氏部落再收復一個部落,那麼王庭的處境就會變得危險。他的單于之位也將會變得岌岌可危。

    匈奴人被打走後,楚王和韓王他們才能專心地處理蝗災。

    代王並不負責賑災一事,他主要的職責還是鎮守北境,以防匈奴人再次南下。楚王和韓王負責處理蝗災一事,不能插手應對匈奴一事。

    北方的百姓被蝗災嚇到了,原以爲他們要餓肚子,沒想到朝廷送來糧食,讓他們不用擔心被餓死。

    這段時日,北境將士和匈奴人打仗,接着又發生蝗災。北方的百姓們覺得老天爺要亡他們,沒想到朝廷及時救了他們。朝廷及時處理了蝗災,又成功抵擋住匈奴的入侵。

    北方的百姓們對朝廷充滿感激,也對第一時間送來糧食的漢王殿下充滿感恩。如果不是漢王殿下在朝廷前送來一千斤糧食,只怕他們撐不到朝廷的救援。

    對漢王殿下充滿感激,那對韓王殿下就充滿不滿。

    韓王殿下就在幽州,北方發生蝗災,他並沒有第一時間拿出糧食賑災,就連他自己封地都沒有管。

    直到皇帝下令,韓王這才打開幽州的糧倉賑災。

    北方百姓對韓王不滿,韓王完全不在意。這讓楚王和代王他們很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