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出攤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麥麥一秋字數:2170更新時間:24/06/29 03:27:38
    宋回泠在牀上翻了個身,漫不經意道:“出攤?去哪裏出啊?”

    她懶洋洋的聲線透着幾分懨懨不樂,擺攤也要考慮人流,講究選址,雲屯寨周邊最合適的地點就是清遠縣和圖靈關,這兩個地兒都去不了,其餘的便也不用考慮,去了也是賠本。

    “自然是去圖靈關。”楊氏聲音如磐石般沉穩有力。

    宋回泠清醒了,一骨碌爬起來,摸黑下牀掌燈,燭光亮起,映照着楊氏那雙佈滿細紋的眼睛,那眼底閃爍着堅定的光芒。

    宋回泠面色遲疑,仔細端詳了楊氏好一會兒,才不確定的問道:“圖靈關?”

    楊氏被宋回泠看得有些不自在,稍稍低頭,似是難以啓齒般,支支吾吾道:“其實,娘便是出身於圖靈關周邊的土民部落中,我陪着你一起去擺攤,想必族胞看在我的面子上,也不會輕易鬧事。”

    宋回泠來了精神,眼睛倏一下睜大,趕緊拉着楊氏坐到牀邊,握着她的手,聲音急切中帶着幾分懷疑道:“娘,黔中土民與漢人勢如水火,與屯軍間的仇恨更是不死不休,你既已嫁了屯軍做軍戶妻,不招惹族胞仇恨便已是萬幸,怎還能奢望他們同你講情面?”

    楊氏緊咬着下脣,沉默了許久才艱難開口道:“其實,阿斬和他爹只知我是苗夷女子,漢姓爲楊,他們不知我本姓烏羅,圖靈宣撫司使烏羅亥是我爹!”

    短短一番話信息量無比巨大,宋回泠大腦直接宕機,好一會兒思緒才重新開始運轉。

    大晏尚未在黔中設行省,黔中當地兩大勢力便是漢人爲代表的屯軍,以及苗夷等一衆少數民族爲代表的土民部落,黔中偏遠,民族衆多,朝廷管理鞭長莫及,爲保穩定,便採取“土官治土民”的辦法,在黔中當地設土司機構,宣撫司是等級僅次於宣慰司的土司機構。

    簡單來說,楊氏的爹烏羅亥就是個土皇帝,圖靈關周邊所有的土民都得聽他的,只要他每年按時朝貢,不在明面上造反,他就是在自己地盤上養兵朝廷也只是睜只眼閉只眼。

    用現代的話更直白一點來說,楊氏就是個活脫脫的大集團千金,哪怕漢人歧視苗夷,楊氏嫁給一個小小屯軍,那也是妥妥的下嫁。

    “所以你爹不同意這門親事,你爲了嫁給賀斬親爹,和你自己親爹斷絕關系,然後二十多年不曾往來?”宋回泠憑藉多年看狗血小說的經驗,結合楊氏透露的信息,拼湊出了大致合理的真相。

    果然,楊氏不語,羞愧着低下頭。

    宋回泠感覺她的沉默震耳欲聾,她面無表情,麻木而又無語地盯着楊氏:“娘,所以你圖什麼呢?你本可以一輩子生活無憂的,可你看看現在……”

    楊氏頭埋得更低了,甕聲甕氣道:“賀阿哥對我很好。”

    宋回泠:“……”

    “某某某對我很好”這句話簡直是每一個戀愛腦的口頭禪。

    雖然賀斬親爹已經死了二十多年,可提起他,楊氏一個四十出頭的婦人竟還能露出少女般的嬌羞,她又接着說了句什麼,聲音細若蚊蟲,宋回泠又貼近了些,只聽楊氏羞羞答答咕噥道:“賀阿哥是我見過最好看的男子,好看勝過我族胞中的每一個男子。”

    宋回泠:“……”

    顏控加戀愛腦簡直就是絕殺!

    在圖靈關擺攤,最大的忌憚就是土民突然的侵襲騷擾,楊氏既然說她能刷臉解決,那接下來要做的自然就是出攤了。

    翌日。

    天還未見亮,婆媳兩人便將出攤需要用到的東西裝好,推着車出門了。

    宋回泠這幾日吃得飽睡得好,藥也按時吃,面色都養得紅潤幾分,走路雖還會帶喘,可歇幾口氣的功夫又能繼續走,半時辰就到的路程,也只多花了一炷香的功夫。

    到圖靈關時,天已微亮,楊氏幫着整理,從推車上將蜂窩煤爐提了下來。

    出門前,她丟了一個蜂窩煤進竈火中惹燃燒旺,接着用火鉗夾到煤爐空腔底部,又摞了三個蜂窩煤上去,填滿煤爐中間的空腔,最後用火蓋將煤爐外邊最底下的兩個小火洞給蓋上。

    據兒媳婦說,煤爐不用時,便將這兩個半隻手掌般大的小圓火蓋蓋住火洞,蜂窩煤可緩慢燃燒一日,待到需要用火時,再打開這兩個火蓋,讓風順着底部的兩個火洞鑽進去,蜂窩煤便可快速燃燒,若覺得火勢旺了,便只蓋住其中一個火洞即可。

    楊氏覺得神奇,提下煤爐在地上放好後,打開其中一個小火洞,便去收整其他東西,片刻回來一看,果真比將兩個火洞蓋着時燃得更快了。

    圖靈關聽起來像個關卡,實際就是驛道的其中一段,潺潺溪水橋上架一石橋,橋頭前立一界碑,碑面三個空心淺浮雕刻大字,謂之圖靈關,從橋頭走到橋尾,是兩座立在路旁左右對稱的石亭,鋪設在兩石亭間的驛道蜿蜒向前,消失在茂密的山林間。

    這會兒,整個圖靈關只有宋回泠和楊氏兩人,趁着其他攤販還沒來,宋回泠打算將攤位擺到其中一個石亭旁,這樣買了湯粑的客人剛好可以坐在亭中石椅上,一邊休息一邊吃湯粑。

    宋回泠身體還沒完全養好,扛不動東西,需要出大力的活都是楊氏在幹。

    楊氏先是找了幾塊光滑平整的大石塊墊了四個角,把從家中帶來的木板放在這四個角上,搭了張簡易的桌子,接着將分別裝了富油餡和酥麻餡的土罈子放到桌上,又將一大袋水磨糯米面扛過來放到一旁,最後去溪邊取水回來,這才叫宋回泠過來揉麪捏湯粑。

    宋回泠將盛滿水的砂鍋擺到煤爐上,蓋好木蓋,又將裝湯粑用的笸籮擺到桌上,這才拿過黃盆,往裏面舀了大半盆糯米面,左手端了碗涼水,右手拿了雙筷子,一邊倒涼水,一邊用筷子不停攪拌,原本堆成小尖坡的糯米面,被一股細水沖塌,又被一雙筷子攪成一個凹陷的小面谷。

    她要做的是冷水湯粑,也即是用冷水和麪,冷水捏湯粑對手法要求更高,水少麪糰會乾裂餡料暴露,水多麪糰則會過於溼潤無法捏攏,沒有用熱水和麪省心省事,可用冷水揉麪做出來的湯粑比用熱水和麪做出來的更筋道更有嚼勁。

    宋回泠剛捏完三十個湯粑,橋那頭遠遠便來了幾個身影。

    還未看真切來人模樣,便聽見一道帶着欣喜的喊聲:“快看吶,好像是有攤家在做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