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買人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Li李字數:2833更新時間:24/06/29 03:11:52
    一個世子在盛京失蹤了。

    皇帝震怒,苗家祖上便和先帝一起打下江山,被封爲異姓王。

    苗家男子皆爲國捐軀,只剩這個獨苗苗了,如今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苗家老祖母哭倒在御前。

    很快京兆府就查出是幾個外族人,但是人已經不知去向,便下發通緝令捉拿。

    苗家老祖母一聽是外族人,眼睛一翻暈死了過去,肯定是特地來找她家尋仇的,這下真的凶多吉少了。

    整個盛京都知道苗世子被外族人尋仇,如今怕是已經在奈何橋上喝孟婆湯了。

    早朝時皇帝大發雷霆:“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想想也是,天子腳下就把世子悄無聲息地給殺了,這不就證明他的國,他的城都已經成了篩子,還有什麼安全可言,搞不好哪天就能進皇宮行刺了。

    天子一怒,整個盛京都瑟瑟發抖,各部官員都打起精神開始忙活起來。

    身在兵馬司的柳三近日也忙得不可開交,三夫人聽嬤嬤的話燉了湯送去書房。

    燭火下,柳三眼下有些青灰,喝着湯汁澄清香醇,滋味鮮美的老鴨湯,在看妻子靜靜地坐在燈下做着孩子的小衣服,安靜而溫柔。

    三夫人擡起頭看見丈夫看着自己道:“怎麼了?不合口嗎?”

    柳三笑了一下道:“沒有,好的很,最近有些火氣,這湯很合適。”

    “那就多吃些,明日我再做。”

    “你如今身子重,不要下廚了,讓廚娘做就是了。”

    “嗯,知道了。”

    夫妻倆客客氣氣總少了些親暱,但是也算是相敬如賓。

    八月十五頭一天就收到了吳家的節禮。

    五盒不同口味的月餅,還有一些糕點,再有就是些山珍乾貨,瓜果菜蔬。

    “餘家的說這些月餅糕點是魏氏自己做的,山珍乾貨也是孩子們上山摘的,挑了最好的送了來,裏面還有一包極好的冬菇,之前夫人愛吃的筍乾這次沒有。”

    “那酸菜有嗎?”

    “有的,有兩罈子,酸醃菜和酸豇豆。”

    “快拿去小廚房,中午讓她們做碟子來。”說完她就咽了咽口水。

    如今她害喜吃不下旁的,只愛那極酸的味。

    然後她打開了盒子看見月餅做得極漂亮,上面印着:吉祥如意,花好月圓、五福臨門、福祿壽、中秋喜樂、福祿雙全,寓意都極好,配着吉祥話做了不同的花樣。

    還有五盒是一樣的,麪條一樣層疊堆切成一個個小方塊,撲面的香甜味兒,撿起一塊嘗了嘗,外酥內軟香甜可口。

    “這叫什麼?”

    “金絲糕”

    如今懷孕她不太願意吃甜食,吃了一口就放下了。

    接着她又拿了一塊月餅嘗了一口:“嗯,不錯,好吃,嬤嬤你嚐嚐。”

    說着拿了一塊遞給錢嬤嬤,錢嬤嬤拿過咬了一口,是甜豆沙口味的,十分對老年人的胃口。

    “這魏氏做吃食的手藝還真是不錯。”酥軟的外皮,內餡的綿軟和香甜逐漸散發出來。

    “那就把這金絲糕和月餅送些給老夫人,還有冬菇,也給老夫人送一半去。”

    “是。”

    而在祁江縣城裏,聶薇薇由魏書珩陪着在牙行選人。

    牙婆先問了聶薇薇的需求,然後喊來三對夫妻,幾人站在一排,由牙婆介紹。

    “這對夫妻是府城富戶家生子,因兒子犯錯一併趕了出來,婦人灑掃縫補皆會,漢子趕車養馬不再話下。”

    “這對家中遭難是自賣自身,婦人灑掃縫補,漢子翻田種地樣樣拿得起。”

    “這對是縣官老爺家出來的,因着老爺高升,帶不了太多人就放出來了一批,婦人灑掃縫補做飯燒水沏茶皆通,漢子之前是做採買的,識字會算帳,就是他們家還有一個孩子,不能分開賣。”

    牙婆讓他們伸出手來,又讓把嘴巴張開給看看牙口。

    這一動作在聶薇薇心裏是覺得有些侮辱人的。

    看完之後他們退後進來一批小姑娘,小姑娘年齡最小看着五六歲最大不過十五六歲。

    每個人到聶薇薇跟前轉一圈,依然是伸出手和張開嘴給看看牙口。

    接着又進來一批少年,依然如此。

    “這是魏夫人,人是鄉下的,家裏缺些幹活的,你們不願意的可以背過身去。”

    接下來牙婆就這樣當着他們的面開始推銷他們。

    如同買衣服一樣開價砍價。

    最後買了縣官家的那對夫妻,兩個十歲的丫頭,兩個有些面黃肌瘦的少年。

    一共花了五十一兩。

    “今後你們要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忠於主家,希望咱們再無相見之日。”

    說完把她們的賣身契交給聶薇薇,籍契牙行會幫忙去官府辦理。

    “夫人今日就可領了人回去,籍契兩日後來取便可。”牙婆恭敬地說道。

    一行人跟着姐弟倆走出牙行,回到魏書珩租的院子。

    一家人都出來坐在廊下看,七個人並排站在院子裏。

    聶薇薇看着手裏的賣身契,對應的看着他們,夫妻倆男的姓花,叫花來福四十二,女的花莫氏二十六,孩子花小樓七歲。

    兩個女孩,一個叫草葉,一個叫招娣。

    兩個少年,一個叫牛蛋十五歲,一個叫二河十三歲。

    聶薇薇眉毛皺了皺,對着他們道:“你們一家三口名字不用改,你們四個名字還是改一改吧?”

    “聽夫人的。”

    “你去掉草以後叫小葉,你叫小慧,你叫大河,你還是叫二河。”

    老書生以爲女兒能起多好的名字呢!原來就這!

    接着又給他們介紹了一下家裏人。

    “你們先跟着陸婆子,幫她做些事,等籍契拿到了就可以跟我回鄉下去了。”

    “是夫人。”

    陸婆子是魏書珩買了幫家裏做飯打掃的,劉氏婆媳每天帶兩個孩子就已經精疲力盡了。

    第三日,聶薇薇帶着一衆人跟着車隊回了祁江鎮。

    到日頭偏西才回到江尾村。

    她家的廠房已經全部建好,東西也都置辦齊全了,秦氏聽見敲門聲就知道她們回來了。

    一開門見身後跟着好幾個人。

    “這是我婆婆。”

    “老夫人安。”

    “安…安,茗香啊!這是?”

    秦氏手足無措的問道。

    “娘,這是我買的人,以後讓他們看廠房幫工。”

    “買的人?”老天,秦氏聽得有些暈乎。

    “娘,娘,你們可回來了,我都想你們了。”小寶抱着孃親的腿道。

    “這是我小兒子。”

    “小公子好。”

    小寶一聽臉刷的一下紅了,往聶薇薇身後藏了藏。

    接着幾個人把牛車上的東西都搬進堂屋,聶薇薇付了車錢,人家趕着牛車回鎮上。

    玉兒和蓉蓉帶着小寶去看買回來的東西。

    聶薇薇則是帶着幾人去她們住的地方。

    “小葉,小慧,你們住這間。”聶薇薇指着西廂房道。

    “你們跟我來。”

    五人跟着去了麪條作坊,院門處有兩間屋。

    “大河,二河你們倆以後住這裏,夜裏守門也方便看作坊。”

    兩人把包袱放下,又跟着去了另一邊的作坊。

    院門處也是兩間房:“花家的,你們一家三口住這裏,和大河二河一樣。”

    一家三口放下東西,跟着又回到中間的院子。

    秦氏看這麼多人,先去廚房煮粥了。

    “娘~烙些油餅,花嫂子你去幫忙。”

    花莫氏答應了一聲,進了廚房。

    “明日大河二河和花來福跟着掛麪作坊的管事學做掛麪,小葉小慧和花嫂子跟着肥皂作坊學做肥皂,小樓就跟着燒火吧!等大些也去掛麪作坊。”

    “我買你們花了不少錢,我一個鄉下人掙錢也不容易,買了你們當然也要管你們吃喝,月錢可就沒有僱的工人多了,這點希望你們理解。”

    “不過你們也不要擔心,只要作坊效益好,你們也忠心肯幹,到底你們是我自己人,以後自然是要把緊要的事情交給你們,到時月錢也不是別人可比的。”

    “是,都聽夫人的。”

    事到如今不聽也得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