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鄂爾多斯之戰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字數:2189更新時間:24/06/29 00:31:31
    凌晨,天沒有完全亮。

    楊凡乘坐羊皮筏子渡過了黃河。

    這裏的渡河工具就是這東西。遠遠看去密密麻麻的羊皮筏子從黃河北岸划過來,到南岸停穩,大型的羊皮筏子上足足站着一個百戶的長槍兵。

    羊皮筏是用羊牛皮扎製成的筏子。古代人“縫革爲囊”,充入空氣,泅渡用。唐代以前,這種工具被稱爲“革囊”,到了宋代,皮囊是宰殺牛、羊後掏空內臟的完整皮張,不再是縫合而成,改名爲“渾脫”。

    這段時間,楊凡和張世澤接連打勝仗,繳獲了大批的牛羊。楊凡打算將來都讓這些蒙古牧民養細毛羊。細毛羊剪羊毛可以用來做毛紡織的原料。現在他們養的綿羊和山羊都是硬毛的。

    這種羊毛只能用來做氈子。做衣料會扎人,導致皮膚紅腫。

    既然準備換羊了,這些羊索性都殺了。肉吃掉,羊皮就做了羊皮筏子。

    畢竟,進攻鄂爾多斯部,需要南渡黃河。這裏都是稀樹草原,造船不容易。還是造羊皮筏子來的實在。

    】

    羊皮筏子可大可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隻羊皮袋紮成。騎兵和戰馬都可以運輸。

    楊凡擡頭看看天空中的啓明星,天就快完全亮了。

    凌晨,是一天中人睡得最熟得時候,這個時候突擊渡河,可以減少被敵人發現的概率。畢竟搶灘登陸是十分危險的,容易被敵人半渡而擊之。

    幾天前,就有六個團已經從其他地點渡過黃河,從不同方位向着鄂爾多斯濟農的金帳所在地擠壓過去。今天是楊凡帶着家丁團、張世澤帶着家丁三個營。京營四個團的步兵。從西側渡過黃河包抄。

    由於這裏是一個重要的渡口--鴨兒渡,對面駐紮着一個百人隊的騎兵。所以提前排除了夜不收小旗,去吧河對岸的哨兵摸掉。好掩護大部隊渡河。

    河南的一里地之外,分佈着十幾個帳篷。這些蒙古人都在熟睡。

    烏日樂和哈琴躲在河堤上的一個窩棚裏面打着瞌睡。他倆今晚值夜,防止明軍趁着夜色渡河。

    他倆堅持到凌晨,實在困得受不了了。就在窩棚裏面睡着了。

    烏日樂被一陣尿憋醒了。迷迷湖湖的出去撒尿。

    才從從窩棚裏鑽出來,忽然脖子被扼住了。他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卡察一聲,脖子就被擰斷了。

    儘管搏鬥的聲音不大,還是把哈琴驚醒了。

    明軍的夜不收,他立刻反應過來。草原上的人警惕性很高,畢竟生活在野外,危險很多,防不勝防。

    他急忙把火摺子從懷裏掏出來,吹亮。果斷的扔到澆了火油的柴草上。烈火轟的一下子串了起來。潮溼的柴草立刻冒出大量的濃煙。

    趙晉看到窩棚起火了,濃煙從裏邊冒了出來。心裏咯噔一下子,還有一個人。糟了。行動暴漏了。

    他們是提前先潛伏過來的夜不收。專門摸掉哨兵的。

    哈琴看到濃煙瀰漫,門口的人都被薰得四面後退。他拔出刀子,突然竄了出去。一刀捅進一個夜不收的小腹。嘴裏怒吼着,拔出了刀,扭頭就向遠處拴着的戰馬跑去。

    路景山立刻掏出短火銃,就要開火。趙晉趕忙攔住了他,“別開火,暴露目標。”

    現在是凌晨,濃煙起來了,遠處的帳篷裏不一定有人看到。畢竟都在睡覺呢。但是,一旦開槍,肯定把人都驚醒了。

    那時候,突襲就變成了對戰了。

    趙晉撿起地上一塊鵝卵石,用手掂了掂,然後掄圓了胳膊向哈琴扔去。

    砰!鵝蛋大的鵝卵石正中哈琴的後腦。哈琴捂着後腦,旋轉着倒了下去。

    他長大了嘴,叫不出聲音來,整個人失去意識控制的扭動,抽搐,口吐白沫,然後一蹬腿不動了。

    看到大家都驚訝的看着自己,趙晉笑了笑,說道:“我是放羊的出身,經常用石頭趕羊,從小煉出來的。”

    十幾個人快速的開始撲滅火焰,他們用皮帶子裝水救火。這個窩棚本來就是柴草搭建的,又撒了硫磺和火油,馬上就燒成了火炬。

    好在這時候,大部隊也上來了。十幾個大型的羊皮筏子已經靠岸。每一個筏子上,都是一個整建制的總旗。

    步兵們列隊上岸。然後快速的向着遠處的帳篷衝殺過去。

    既然煙火已經被點燃,更遠處的蒙古人說不定已經看到了。索性直接衝殺過去。登陸戰,最怕的就是,少量部隊剛剛登岸,就被敵人重兵趕回去。

    現在,已經登陸的部隊,必須果斷的勐打、勐衝。擴大登陸場的控制面積,以免敵人反撲。

    七百多的步兵,十幾個總旗,迅速包圍了帳篷區,挺起了長槍向着帳篷攢刺而去。

    此時,睡覺的蒙古人已經被驚醒,他們從空心枕頭裏聽到了步兵衝過去轟隆轟隆腳踩大地振動的聲音。京營被步兵隊列訓練的,已經不會便步了,他們衝過來時,仍然不自覺地保持着下肢的行動一致性。

    蒙古人趕緊抓了兵器就往外衝。剛衝出門口就被鋼弩射倒。三四個人中箭後,踉踉蹌蹌的向前撲倒。後面的蒙古人立刻用彎刀割開了帳篷,四面衝了出來。

    這些人生活在草原上,由於不同的部落之間也經常互相兼併和攻打,他們反應都很快。

    但是,此時太晚了,周圍六七十個小旗,已經把他們包圍了。

    這些步兵,前面三個人拿着盾牌,後面四個手持長槍。最後是一名夥長三眼銃手,兩側是兩名鋼弩手。

    蒙古人搏鬥雖然厲害,但是碰到完善的班組作戰的小隊,立刻就被剋制住。他們缺乏班組作戰的裝備和訓練。完全是各自爲戰,全憑個人的技巧和血勇。

    三面藤牌,即輕便,又能擋住蒙古彎刀。後面的長槍,讓他們防不勝防。最後面的人尋找機會,隨時都會發射鋼弩。

    百夫長浩力寶是一個身高一米九的巨漢,他手裏提着長刀,奮力的噼砍,把盾牌兵逼退。一邊大聲喊着。

    “向四面衝,他們是步兵,追不上我們,跑出去一個是一個。去王庭報信。西邊的退路被堵死了。”

    浩力寶很清楚,這裏是鄂爾多斯人,戰敗後的退路。

    如果這裏守不住,就只能放棄鄂爾多斯高原,去臨河投奔土默特人。

    但是這個渡口被明軍佔領後,他們就沒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