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截流成功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漫卷詩書萬點花字數:2915更新時間:24/06/29 00:31:31
楊凡一行人走進隧道,隧道裏邊每隔十米就掛着一對電石燈,把裏邊照耀的和白天一樣明亮。
楊凡用手扣了扣洞壁,青石和水泥砌築而成的洞壁非常的結實,地面也是水泥和鋼筋澆築的。
空曠的隧道裏,衆人的腳步傳來了回聲。
整個引水洞呈現弧形,峽口的兩邊,一邊一個導流明渠,一個引水隧道。對稱分佈,就像一個人張開雙臂。
截流之後,水就從這裏流向下游的河道。
“很好,工程做的很合格”楊凡並不吝嗇於他的讚美,他本人就是幹工地出身,工程質量好不好一目瞭然,根本糊弄不了。
“老爺,我也是第一次做這麼大的工程,心裏也沒底,就怕您不滿意。”宋應星高興的說道。
楊凡的肯定,是對他這段時間以來,殫精竭慮工作的最大回報。
其實他自從對科舉絕了心思後,就特別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兒,他是一個天生熱愛科學的人。
到了楊凡這裏待遇優厚不說,楊凡對他是絕對的信任和支持,這在大明是再也找不到第二家了。
更重要的是楊凡有資金,有大項目,讓他有用武之地。在大明,這些都是不可能有的。
大明的地主只是喜歡買地,不停地買地。
江南有些開明的地主也就是開一些小作坊紡織工程,瓷器作坊什麼的。
他的本事沒有太多用武之地。
而且最開心的是他在楊凡這裏,可以有學到新的技術知識的機會,這次的水庫工程他就學到了太多新的知識,原來工程建造還有這麼多他不瞭解的知識。
從楊凡那裏來的厚厚的資料,讓他好像一條遊入了大海的小魚,不眠不休的鑽研。
他在裏邊獲得了從來沒有過的充實和快樂。
“湘怡,批五千兩銀子,作爲獎金。”楊凡說道,又轉身對宋應星說道:“這裏邊工程技術人員按照貢獻大小你編制一個發放獎金的報告給我。”
“老爺,太好了,這些我找來的人,都是在各個州府裏有一定專長,但是又不得志的。還有緊急培訓出來的書院學生。還有一些手藝非常好的工匠。他們生活都很困頓,朝廷也不重視他們這些技術人員。有這筆獎金能解決他們家庭的很大問題,真是太好了。”
消息傳開,所有的技術工人都興奮起來。
他們在給官府當匠戶,當水利的小吏過程中,生活的很不如意,待遇極差。來了楊老爺這邊,不但每個月有三錢銀子,一擔白米的薪酬,活幹的好,老爺居然還賞賜下額外的銀子。
老爺說了,這個工程做完後,建築工程隊的民工遣散回家種地,但骨幹將會保留,繼續承接其他工程。
以後就一直有活了。
第二天一早,截流工程正式開始。楊凡這邊所有的力量都被調過來參與組織和配合。
興禾團練也加入進來。
民工們在隊長的指揮下,二十人一組用木槓子擡着着,用長條形藤條網兜裝着的鵝卵石,開始截流。
所有人員三班倒,大堤上川流不息,日夜不停的開始填河,一條堤壩,從沙河兩岸向中間前進,逐步把水流堵住。
楊凡在現場建立指揮部,隨時指揮和指導。
截流是大工程,所有人都沒有經歷過,只有楊凡和宋應星突擊學習過相關的知識。
鵝卵石重,可以牢牢的固定住不會被沖走,然後再在後面堆上裝滿沙土的草袋子,就可以把河水堵住。
十天過去,沙河已經被堵住了一大半,只剩下最後的十多米還在流水。流水越來越急,一般的石頭已經很難不被沖走。
“老爺,該下石磙和條石了”宋應星說道。
楊凡點點頭。表示同意。
塗山月和林月如堅持要陪在楊凡身邊,她倆也經歷了截流的整個過程。
這樣浩大的工程也讓她倆非常震撼,感覺學到了很多東西。
導流明渠的閘門打開,河水開始順着導流明渠流走,截流處的水壓一下子減弱了下來。
“全體都有了,下石磙子。”隨着一聲令下,兩頭的新築起的堤壩上,衆人推着磨盤上的巨大石磙向截流處滾去。
巨大沉重的石磙子外邊的木框架上還用兒臂粗的鐵鏈前後連接着,撲通撲通的推進了水裏。趁着水流減弱,這些石碾子沉重,而且互相之間有鐵鏈連接,水衝不走,一下子把水流堵住了。
衆人來不及歡呼,一波一波的人,衝上去投入沙袋。
很快河水被徹底的堵住了。
大壩南北貫通,水被堵在了裏邊,下游河道很快見底了。
衆人都歡呼了起來,節流成功標誌着一個重大的工程節點完成,剩下的就是在沒有水的河道上修建混凝土重力壩了。
“哈哈哈,今天加餐,紅燒肉,白米飯放開了吃。”楊凡高興的說道。
去年買進的肉一直凍着,現在開化了,要不做成燻肉,要不就得吃掉,放不住了。索性全部吃掉。
頓時工地一片歡聲雷動。
現在雖然糧食足夠吃飽,但主要是玉米麪做的窩頭和發糕,菜主要是白菜湯、蘿卜湯之類的,油水實在是有限。
現在這裏修建水利工程,加上清理溝渠,修整田地的民工就聚集了十萬人,加上老弱家屬婦孺,足足有三十多萬人。
人實在是太多了,物資消耗驚人,幾千人的菜,也就倒一桶油。
這次紅燒肉放開了吃,能吃多少吃多少,太爽了。
節流成功,楊凡宣佈,全體放假三天,讓大家都好好休息一下。
工地幾萬人這邊休息了。農田那邊幾萬農夫和幾十萬家屬卻休息不得。水從導流明渠和隧道出來後,就按照早已挖好的溝渠灌進了這片巨大的鹽鹼地。
這個水可不能浪費,正好趁着截流水位高,可以自然流淌進入鹽鹼地,開始洗地。
所有人都動員了起來,都晝夜不停的放水,把水順着溝渠,灌進了自己分配下來的地裏。
這些流民都全家選擇做了楊老爺的家奴,畢竟不是自己的家奴,誰會用糧食整年的養着你們。免費吃半年,然後逃荒結束,返回了家鄉。
畢竟楊老爺也不是替官府賑濟災民的。
果果一家在沙河北邊,後來楊凡給亂石灘百戶所換的地,她家是軍戶,倒不是家奴。
自從被柱子哥救了之後,她們家就搬家到了新的百戶所地界上。
軍戶也分地,但是,土地是衛所的。
在分地前,一家人經過研究,先火速分了家。
爺爺奶奶和幾個沒有出閣的姑姑算一家,果果自己家算一家,兩個叔叔算兩家。
這樣自己家分成四個,每一家都可以獲得五十畝的水田。
農民從來不缺少這樣的狡黠和聰明。
而楊凡也默認了他們的這種方式。楊凡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趁着這個機會拆分宗族。
藉着分地,他們分散到各地去,避免大戶在當地形成勢力。
這次之後,楊凡的土地上都是三口之家,五口之家,再也沒有大的宗族了。走親戚都要走數十裏路。
只有這樣才好管理,村裏的自治會才會公平,沒有大戶欺負小戶人家的事情發生。
在楊凡買下的這些土地上,土地是楊凡的,他們不是家奴,就是佃戶,他們待遇一樣,都不需要交田租,只需要把糧食賣給楊凡的糧庫就行。
楊凡的規矩有點像唐朝的府兵制,這些人不用交佃租,但是他們要對楊凡附庸軍事義務。
他們要按照軍事編制組織起來,每個村都有武裝所和武器庫,管理壯丁,維護治安。農閒時組織訓練。
這些人就是楊凡的後備兵源。
果果一家,和爺爺、叔叔們分開了。開始時有點感覺不踏實,感覺沒有家族依靠,不安全。後來看到所有的家庭都和自己家一樣也就漸漸地習慣了。
果果的爹爹和哥哥們激動的挖開壕溝的一側田埂,把水放進自己家的地塊,看着大水漫過白花花的鹽鹼地,憧憬着水把鹽鹼洗乾淨後,這肥沃的五十畝水田上長着綠油油的稻子,一家人就激動的渾身顫抖。
五十畝水田啊,那就是一季一百擔的白米、一季五十擔的麥子啊。足足價值四十五兩銀子。
家裏真是要發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