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摩尼教現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將臣一怒字數:4205更新時間:24/06/29 00:16:08
    “佔城稻種子!”

    “那種早熟的種子足以讓田地達到一年三熟!”

    “聽說產量也高,最高可是畝產五百斤!”

    ……………………

    漆園內的漆工議論紛紛,一個個眼神發亮!

    “那奸臣又豈能有如此好心,聽說這批佔城稻種子乃是他範氏義莊的種植,定然是想要在清溪縣賣出一個高價,盤剝我等的錢財!”方臘憤然道。

    任誰都知道佔城稻種子的價格已經達到了稻穀的三倍以上,邪醫範正藉着直管清溪縣的機會,高價強行攤派佔城稻種子。

    這種打着對百姓好,然而趁機斂財的事情,乃是官員慣用的手段,現在百姓根本不相信這一套。

    其他漆工也不由陷入了遲疑,有了佔城稻種子是一件好事,然而要是要價太高恐怕就得不償失了,更別是這錢都讓奸臣給收颳走了。

    “爾等都錯了,據說此稻種平價出售,根本就不貴。”老漆工難掩激動道。

    “平價出售?”

    “當真?”

    ………………

    當下,所有漆工不由一震,一個個都難以置信,畢竟佔城稻種子如此火爆,哪怕漲了兩倍都能被搶購一空,根本不愁賣。

    而範氏義莊的佔城稻種子竟然僅僅平價出售,豈不是讓他們佔了大便宜。

    “莫非清溪縣真的迎來了青天大老爺?”一衆漆工半信半疑道。

    方臘冷哼道:“什麼青天大老爺,爾等以爲這些佔城稻種子真的會輪到我等平民手中,恐怕早就被城裏的地主老爺霸佔完了。”

    官官相護,官員和鄉紳勾結,此乃大宋最常見的事情,方臘心中明白,哪怕朝廷出了什麼好政策,恐怕最後也輪不到他們普通人。

    老漆工搖頭道:“爾等都錯了,這些平價佔城稻乃是按照每戶來分配,而且所有赤貧之戶皆可以免費領取一畝地的佔城稻種子。”

    一衆漆工聞言頓時歡呼,當下紛紛前去打探情況。

    方臘聞言一愣,當下皺眉道:“走,我們去看看那奸臣在打什麼主意?”

    當下,一衆漆工紛涌前往縣裏上,前去購買佔城稻種子。

    “轉運使大人有令,每戶都能平價購買一畝水田的稻種。”清溪縣內,奉命前來的包康高聲道。

    “太好了!”

    清溪縣百姓紛紛歡呼,有了一畝水田的佔城稻種子,到了秋季,他們就能收穫四五百斤,來年足夠讓所有田地都種植上佔城稻,還能專賣佔城稻種子大賺一筆,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慢着,這樣分不公平!”忽然一個聲音打破了衆人的歡喜。

    包康眉頭一皺,只見一個錦衣老者越衆而來。

    “石老爺!”

    一衆青溪百姓紛紛驚呼,石老爺乃是清溪縣最大的地主,家中土地衆多,爲人卻極爲吝嗇。

    包康眉頭一皺道:“包某按照清溪縣戶籍分配,每戶一畝田的稻種,有何不公平!”

    石老爺拱手道:“包師爺,你有所不知,按戶分配的確是很公平,然而石家足足數千畝土地,而普通農戶僅僅有數畝薄田,如果都按戶分配,那石家數千畝田才能分到一畝佔城稻種子,如何夠用!”

    “然也!我家的良田也有千畝,同樣也分一畝稻田的種子,根本不夠用。”

    “依在下看,需要按照田畝多少來分才公平!”

    ……………………

    在石老爺的帶領下,一衆清溪縣的大小地主紛紛鼓譟道。

    方臘等人見狀,不由臉色一變,這些地主都是清溪縣的地頭蛇,他們聯合出面定然會將這些佔城稻種子瓜分殆盡,普通人根本爭不過他們。

    包康聞言臉色一沉道:“此策不妥,按照田畝來分,土地少的農戶恐怕僅僅能夠分到一點點佔城稻,而佔城稻種植至少要一畝田起步,稻種過少,必將會串種,根本無法做到高產早熟!”

    “可是…………。”石老爺還想繼續爭辯。

    包康擺擺手道:“而且佔城稻需要精耕細作,才能高產,爾等田畝過多,根本顧不過來,唯有交給每戶一畝田的稻種,方可讓佔城稻得到精心的照顧,來年才能產出更多的稻種。”

    “大人,所言甚是!”

    “大人英明!”

    一衆清溪縣百姓紛紛歡呼道,這是第一次,官員親自站在他們普通人的利益這一邊。

    任誰都知道,一旦他們種植了佔城稻,就能獲得不菲的產量,還能繼續賣稻種,雖然只有一畝稻田的產出,卻能讓他們發一筆小財,這對普通人家來說,可是彌足珍貴的。

    “包師爺三思,如果包師爺肯照顧一二,我等定然會有厚報,甚至這些佔城稻稻種,我等願意以三倍的價格收購,如此包師爺對轉運使大人也能有所交代。”石老爺一臉堅定道。

    “三倍價格?”

    不少地主一陣心疼,然而他們卻知道,這點種子錢根本不算什麼,只要能夠拿下這批佔城稻稻種,他們的畝產就能更進一步,更別說日後可以向外地賣稻種,足以大賺一筆。

    “劣紳!”

    方臘等人心頭大怒,看到無法擠兌包師爺,竟然妄圖用錢來賄賂。

    其他清溪縣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畢竟石老爺等人的勢力在清溪縣頗大,若是得罪了他,很容易被他們打擊報復。

    包康聞言卻一臉譏諷的看着石老爺等人道:“爾等以爲就你們知道佔城稻種子的價值麼?轉運使大人會不知道?若是轉運使大人想要賺錢,無需將這批稻種拉到清溪縣,就能賺的盆滿鉢溢。”

    “呃!”

    石老爺等人頓時臉色一變,他們自然清楚,佔城稻稻種就是邪醫範正大力推廣,他們又豈能不知道其中的利益。

    包康傲然道:“轉運使大人在兩浙路推廣富民之策,讓利於民,這才將佔城稻種運到清溪縣,將富民的機會讓給青溪百姓,而爾等家中已經有了良田千畝,爲何還要與民爭利。”

    “爾等已經這麼有錢了,爲何還要和我等爭這些蠅頭小利!”方臘躲在人羣中,高喊一聲。

    “就是,爲富不仁!”

    “爲富不仁!”

    整個清溪縣城內,頓時響起了陣陣高呼。

    石老爺等人臉上頓時青紅不定,然而包康乃是兩浙轉運使的師爺,背後可是站着邪醫範正,他也根本奈何不了,只能灰溜溜的離開。

    “還真是青天大老爺!”

    青溪百姓一陣歡呼!這是他們第一次享受到官府給的福利,有了佔城稻種的扶持,他們的生活將會大大好轉。

    “聽說這位包師爺乃是包拯包青天的五世孫!”

    人羣中,有人聽說過包康的名號,議論道。

    “包青天!”

    方臘等人不由眼神一閃,看向包康多了幾分信任。

    經過李清照改變曲劇《陳世美》,包拯包青天剛正不阿的形象早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大宋,清溪縣也曾經有過《陳世美》的演出,當時可謂是萬人空巷,很多百姓自然知道包拯的大名。

    包康見狀不由心中冷笑,這些佔城稻乃是轉運使大人爲了根除摩尼教所準備,自然不會讓爾等所染指,而且正是有爾等這些蛀蟲,才讓摩尼教在清溪縣如此盛行。

    包康環視一衆百姓道:“從今以後,清溪縣由轉運使大人直管,推行富民之策,今日的發放第一步,此後,醫家將會進駐清溪縣,三年內,徹底滅殺大肚病,開發漆業、木材等業,徹底帶領清溪縣走上富裕。”

    “好!”

    一衆清溪縣百姓頓時歡呼。

    要是之前,他們根本不相信官府的話,然而如今包康當衆拒絕石老爺等人搶奪佔城稻種子的舉動,再加上包康乃是包拯五世孫的名聲,讓清溪縣百姓多了幾分信任。

    “來人,按照戶籍,立即發放稻種!”

    包康一聲令下,立即下令發放稻種。

    一衆青溪百姓心中振奮,帶着對未來的激動,領取一畝水田的佔城稻種。

    “那奸臣竟然真的如此好心!”

    方臘看着自己手中的佔城稻種,依舊難以置信。

    “兄長,轉運使大人的確有邪醫的稱號,然而其卻救人無數,絕非人人口中的奸臣,而且就算其乃是奸臣,又和我們有何干係?”妹妹方百花看着占城稻種,不由癡迷起來。

    清溪縣多山林,土地貧瘠,產量不高,很多家庭都頗爲貧困,要是有了佔城稻稻種,他們的日子也能好過不少。

    方臘也是微微點頭,邪醫範正的確名聲不佳,但是只要能給他們帶來好處,無論是沽名釣譽還是一心爲民,都和他們無關。

    當下,方臘和妹妹方百花一起回到家中,和方氏族人視若珍寶的將佔城稻種下。

    “啓稟包師爺,全縣所有占城稻種已經播下。”一個小吏匆匆前來稟報道。

    包康見狀不由一笑,當下點頭道:“傳信給轉運使大人,可是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很快,一個文書快馬傳遞到杭州城,沒多久,一個龐大的醫隊就匆匆趕到清溪縣。

    “轉運使大人籌備五百萬貫飛錢,正在修建上海城,需要大量的上等木材和勞力,所有青溪百姓可以優先聘用,官府親自帶隊,只要沒有大肚病和夜盲症皆可前來應聘。”很快,青溪縣衙傳來一個好消息。

    “上等木材和勞力!”

    此消息一出,所有青溪百姓一片譁然,誰也沒有想到這等好事竟然輪到了青溪縣頭上。

    對於邪醫範正籌備五百萬貫的飛錢,修建上海城的消息並非祕密,這也是兩浙百姓稱之爲奸臣的原因之一,然而當這潑天的富貴砸到了青溪縣的頭上,自然再無人說其是奸臣。

    而且清溪縣多山林和桐漆,正是上海城和海運所急需的材料,那可是足足五百萬貫,稍微漏一點就足以讓青溪縣富裕起來,若非青溪縣歸邪醫範正直屬管轄,這等滔天的好事又豈能輪到他們。

    就是邪醫範正的要求嚴格了一點,還需要檢查身體。

    “廢話,當然要檢查身體,上海城一旦建成,那可是天下水運中心,承接天下海商,要是讓爾等大肚病之人前去,感染了商旅,豈不是擴散整個大宋。”一個商戶冷哼一聲道。

    “那夜盲症呢?難道還影響幹活。”一個青溪百姓不服道。

    “你以爲大城市做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旦海船到來,無論什麼時候都需要卸貨,伱若是夜盲症,夜間怎麼幹活,要是掉進黃浦江只能去餵魚。”商戶傲然道。

    不少人心中不滿,然而爲了去上海城做工的機會,也只能前往醫院檢查身體。

    “視力還行,沒有大肚病,通過!”

    “夜盲症很嚴重,不通過!”

    “夜盲症!不通過!”

    ………………

    很快一個個醫者檢查青溪百姓的視力,大肚病很容易發現,查出大肚病的極少,而唯獨夜盲症患者只需進入一個昏暗的房間再配合範正的山字圖,立即讓夜盲症患者暴露無遺。

    “還請通融一番,我等家庭貧困,實在需要去上海城打工掙錢。”一個夜盲症患者苦苦哀求道。

    醫者勸說道:“夜盲症不難治,只要連續吃一段時間肉即可。”

    “吃肉!”一衆青溪縣百姓不由一嘆,他們自然想要吃肉,然而他們家庭貧困,哪裏有能力吃肉。

    包康見狀起身道:“轉運使大人宅心仁厚,爲了讓根治清溪縣夜盲症,已經從海邊調運大批平價的鹹魚,雖然是海魚,鹹味重,味道不好,但是勝在便宜量大,足夠治癒夜盲症。”

    這個時代大海還沒有污染,再加上海運已經蓬勃發展,捕魚業大豐收,然而海鹽技術卻頗爲落後,海鹽苦味極重,直接食用難以下嚥,然而範正卻別出心裁,讓其醃製海魚,可謂是物盡其用。

    “鹹魚!竟然如此便宜!”

    不少人打聽到海魚的價格,不由怦然心動,鹹魚如此廉價,他們也能承擔的起,再加上治好了夜盲症,非但對自己有利也能前往上海城掙錢,可謂是一舉兩得。

    當下,不少百姓紛紛踊躍購買鹹魚。

    而一些青溪百姓聽到了需要吃肉才能治癒夜盲症,不由眉頭一皺,悄然的退出隊伍。

    並非是他們不願意治療夜盲症,也並非鹹魚太貴,而是他們乃是摩尼教徒,不能吃肉,只能吃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