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封侯非我意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將臣一怒字數:4307更新時間:24/06/29 00:16:08
    “尚駙馬!”

    楊介和蘇遁豁然震驚,不敢置信的看着範正。

    整個大宋做官最爲尊貴的就是考取進士,東華門外唱名,但凡有點理想的官員都不會去尚駙馬。

    只因爲一旦尚駙馬,那其仕途就差不多到頭了,只掛一個駙馬都尉的名頭罷了落得一個閒職。

    楊介皺眉道:“範兄莫要說笑了,你怎麼能讓蘇兄去尚駙馬,那不是毀掉蘇兄的前途麼?”

    楊介雖然是醫者,但是也知道駙馬在大宋官場是何等的受鄙視。

    蘇遁也是臉皮一抽,他乃是法醫蘇遁,又是名滿天下的蘇大學士之子,根本沒有想到尚駙馬這一條路。

    範正鄭重道:“二位兄臺可還記得駙馬王詵!”

    楊介和蘇遁眉頭一皺,他們又豈能不知駙馬王詵,當初王詵爲了討好端王趙佶,想要強行綁走李師師,好在被楊介所救,才成就楊介和李師師的一段姻緣。

    若是詔獄提前建立,定然會有王詵的一席之地。

    “駙馬王詵劣跡斑斑,卻依然在開封城橫行無忌,所靠的不就是皇家的名聲,若非我等找到了王詵的破綻,用陳世美破壞王詵的名聲,這才讓王詵失去了護體金身,若非如此,我等恐怕根本奈何受不了他。”範正一臉僥倖道。

    蘇遁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王詵是何等的囂張。

    範正看着蘇遁道:“如果蘇兄想要走包公之路,有範某和蘇大學士的名望,足以保證蘇兄安全無憂。而蘇兄若是讓世間的罪惡都得到懲罰,那就要變法法家,必須再找一個靠山,那就是皇家,有了皇家駙馬的身份,足以讓蘇兄再無阻力的變法法家,當然代價則是蘇兄將會失去封侯拜相的機會。”

    “封侯拜相!”蘇遁不由一陣憧憬,試問天下官員,哪一個不想着有一天封侯拜相。

    然而蘇遁卻苦澀一笑,他並非是進士出身,乃是藉助太醫生的職位恩蔭爲官,而如今在提刑司又得罪了不少人,恐怕早已經斷絕了封侯拜相之路。

    “爲了天下安定,讓世間罪惡得到懲罰,我可以走上駙馬這條路!”蘇遁昂然道。

    “蘇兄!”楊介不由一震,看着蘇遁道。

    蘇遁卻搖了搖頭道:“徐國公主可是官家的親妹妹,而蘇某並非是蘇家嫡子,母親更是妾室,說起來,還是蘇某高攀了,說不定皇家還看不上。”

    蘇遁雖然說的輕巧,但是任誰都知道,若非爲了變法法家,蘇遁定然不會走上尚駙馬的道路。

    “放心!蘇兄的婚事,範某定然親自做媒。”範正拍着胸口保證道。

    “那小弟就敬範兄一杯,到那時,範兄迎娶了天下第一才女,楊兄迎娶開封第一美女,而我則迎娶天下最尊貴的公主,你我三兄弟必將成爲一段佳話。”蘇遁舉起酒杯,朗聲道。

    “蘇兄!”楊介不由一嘆,他自然知道蘇遁頗爲羨慕他和範正各自圓滿的愛情,可惜一直沒有遇到意中人,如今爲了變法法家,蘇遁決定委曲求全尚駙馬。

    當下,三人舉杯感慨連連,不一會,懷有心事的蘇遁就已經酩酊大醉。

    範正和楊介二人合力,將醉的不省人事的範正送回蘇府。

    “怎麼喝這麼多酒?”

    王朝雲和蘇軾聞訊趕來,看着醉醺醺的蘇遁不由眉頭一皺,合力將蘇遁送回房間。

    範正朗聲道:“小侄幸不辱命,蘇兄已經準備娶親了。”

    “啊!”

    蘇軾聞言一愣,他沒有想到範正的效率如此之高,剛剛託付給範正的任務,這麼快就已經完成了。

    “太好了!不知遁兒相中的是哪家的姑娘,老身這就準備提親!”王朝雲聞言大喜,剛剛對範正讓蘇遁喝醉的怨念早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範正頓時心中一虛道:“這個等蘇兄醒來,伯父伯母親自詢問爲好。”

    蘇軾擺擺手道:“無論是哪家的姑娘,只要是遁兒願意就行!”

    蘇軾早已經對蘇遁的婚事操碎了心,如今只要蘇遁答應娶親,只要是身家清白,他自然無不應允。

    然而蘇軾卻不知道明日之後,自己有多麼後悔說出這句話。

    走出蘇府,楊介無奈的看着範正道:“你確定要讓蘇兄尚公主?”

    蘇門在大宋也算是高門大戶,在達官貴人之中,尚公主可不是一件自毀前途,不光彩的事情。

    範正反問道:“大宋的公主不好麼,性格溫和,孝敬父母,可以說是歷朝歷代公主最爲適宜迎娶,更別說能夠爲公主,其容貌自然是一等一的,徐國公主你我也都見過,和蘇兄的確是良配。”

    楊介頓時啞然,相比於唐朝公主的虎狼之事,大宋的公主的確是歷朝歷代之最,無論是修養和教養都是一等一的,只是大宋士大夫崛起,爲了自己的前途,尚駙馬對仕途有損,自然無人願意尚駙馬。

    楊介反問道:“徐國公主的確是良配,你確定其一定會相中蘇兄。”

    範正自信道:“這就要靠二人的緣分,不過我等可以讓蘇兄揚名開封城,一旦徐國公主聽說過蘇兄的大名,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揚名?”楊介眉頭一皺道。

    範正神祕一笑道:“封侯非我意,但願天下平!明日之後,這句詩將會伴隨蘇兄的大名,名揚天下。”

    “封侯非我意,但願天下平!”

    楊介不由一震,這句話可以說爲蘇遁量身打造,爲了變法法家,懲罰天下萬惡,他不惜斷了自己的封侯拜相之路。

    …………………………

    蘇府內!

    “呃!”

    一夜過後,宿醉的蘇遁醒轉,頓時感覺頭痛不已。

    “遁兒你醒了!”

    蘇遁剛剛醒來,就聽到耳邊傳來熟悉的溫柔聲音。

    “母親!”

    蘇遁轉頭,看到母親王朝雲正在一臉欣喜的看着他。

    “聽範賢侄說,遁兒準備娶親了,不知是哪家的姑娘?”

    蘇遁答應娶親,讓蘇軾夫妻如釋重負!王朝雲親自等待醉酒的蘇遁轉醒。

    “娶親!”蘇遁不由一愣,昨日的回憶頓時涌現腦海之中。

    “變法法家!”

    “尚駙馬!”

    ………………

    等等情形一一在蘇遁腦海中回憶起,頓時讓蘇遁豁然驚醒,再無任何酒意。

    蘇軾也聞訊而來,看到蘇遁沉默,還以爲蘇遁害羞,當下朗聲道:“遁兒若是相中哪家的姑娘儘快道來,我蘇府這點薄面還是有的。”

    蘇遁深吸一口氣凝重道:“聽說徐國公主正在準備定親,孩兒準備尚駙馬!

    “什麼?”

    頓時蘇軾夫妻大驚,他沒有想到蘇遁竟然選擇了如此一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的道路,難怪範正如此心虛的離開。

    “你可知道尚駙馬等同於入贅無疑,而且一旦尚駙馬,你的仕途必將受到影響。”蘇軾沉聲道。

    宋朝雖然允許外戚做官,但是卻對外戚防備森嚴,不可能讓外戚封侯拜相,有篡位的可能。

    “孩兒明白!”蘇遁毫不猶豫的點頭道。

    “你…………。”蘇軾氣急敗壞,蘇遁雖然是他最小的兒子,卻是四個兒子中發展最好的,小小年紀就已經名震朝野,日後註定不可限量,可是卻偏偏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孩兒意欲已決!”蘇遁堅定,當下辭別父母,他還有很多案件需要處理。

    “邪醫範正!”

    看着兒子離去的背影,蘇軾咬牙切齒道,他的確是拜託範正勸說蘇遁娶親,而不是勸說蘇遁尚駙馬。

    “老爺大喜呀!大喜呀!”

    就在蘇軾暗恨不已的時候,蘇府管家興匆匆的前來稟報道。

    “喜事?這怎麼算是喜事?”蘇軾苦笑道。

    蘇府管家訝然道:“遁少爺的一句詩詞在開封城盛傳,很多文人都讚不絕口。”

    “遁兒的一句詩詞!”蘇軾愕然。

    當初蘇遁在範正的指點下,寫了隱括詞《臨江仙》就已經棄筆從醫,走上了法醫之路,如今竟然又有詩詞誕生。

    “不錯!遁少爺的一句‘封侯非我意,但願天下平!’如今在開封城中,可以說人盡皆知。”範府官家歡喜道。

    “封侯非我意,但願天下平!”蘇軾不由一震,此刻的他終於明白了蘇遁願意尚駙馬的想法,或許他一直小看了自己的兒子,蘇遁從來沒有封侯拜相的想法,而是爲了讓天下太平,讓罪惡得到懲罰。

    此刻他有些理解範正尚駙馬的行爲。

    提刑司中!

    所有人都用異樣的眼神看着蘇遁,曾幾何時,蘇遁意氣風發,如同愣頭青一般,不理同僚的警告,將一個個官員送進詔獄,結果讓不少同僚也對其敬而遠之。

    “封侯非我意,但願天下平!”

    如今聽到了這句詩詞,不少年輕的提刑司官員頓時熱血沸騰,對於蘇遁的鐵面無私多了幾分敬佩。

    “豪言壯語誰不會說,恐怕要不了多久,都會被現實磨平棱角!”也有提刑司的官員搖頭道。

    曾幾何時,他們何嘗不是如同蘇遁一樣,意氣風發,然而接觸到官場之後,他們的熱血也漸漸冷卻,成爲了一個曾經討厭的人。

    “範兄大禮,小弟愧受了!”

    蘇遁自然也聽到了這句詩詞,然而他卻明白範正的良苦用心,無論是爲變法法家還是尚公主,他就迫切需要揚名,而在文風鼎盛的大宋,一句膾炙人口的詩詞勝過無數年苦熬。

    而且蘇遁心安理得的將這句詩詞佔爲己有,一方面則是範正的一番心意,另一方面這正是他最真實的寫照,自然照單全收。

    當下,蘇遁放下心神,仔細回憶昨日範正關於變法法家的提議,當下揮毫,下筆若有神,將範正的觀點再加上大宋的實際,獻上了變法法家之策。

    當蘇遁遞上這個奏摺的時候,整個朝堂都爲之轟動。

    “變法法家!”

    當新舊兩黨都認爲大宋變法已經進行的差不多的時候,蘇遁竟然提議變法法家。

    “蘇遁,就是那個封侯非我意,但願天下平的法醫蘇遁!”趙煦饒有興趣的問道。

    範正配合道:“啓稟官家,正是此人,蘇遁非但是跟隨微臣變法法家的三傑之一,更是蘇大學子之子。

    “難怪有如此志向和文采!”趙煦盛讚道。

    “多謝官家誇獎,犬子愧不敢當!”蘇軾口中謙虛,實則嘴角都已經裂開了,蘇遁能夠得到官家的親口稱讚,這讓他頗爲自傲。

    “上訴、二審制度!”

    “將各縣不滿判決的上訴案件,交給知府二審。”

    “好!此乃良法!”

    趙煦看着手中的奏摺,拍案叫絕道,二審制度一出,讓冤案多了一條上訴的途徑,足以平息百姓民心,大大減少貪贓枉法的案件。

    “二審制度雖好,此舉一出,恐怕會引起天下官員的不滿。”呂大防擔憂道。

    任誰都知道二審制度要比一審制度更加嚴謹,大大減少冤案的發生,然而審判權一直都是知縣手中最大的權力,如今有了二審制度,可以說極大地削弱了知縣的權力,這自然引起了很多官員的而不滿。

    “不錯,而且各縣的案件皆集中到一州之地,知府才一個人,精力有限,豈能同時治理一州之地,還要審判一州的案件。”章惇也搖頭反駁道。

    任誰都知道只要是打官司,不可能讓雙方都滿意,所以每一個案件上訴的概率的都很大,此舉大大加大了知府的工作量,甚至將知府的重任都放在判案上,根本無暇顧及民生。

    蘇頌上前道:“我朝在各州都設有通判,以老臣看,不如讓通判負責審判二審案件,如此一來,知府負責民生和政務,通判負責審判按案件,豈不是兩全其美。”

    趙煦頓時大爲意動,大宋設置通判由來已久,然而有知府在,讓通判的位置極爲尷尬,若是讓通判負責二審案件,的確是最爲合適。

    “此法可行!”趙煦大爲意動道。

    “單憑通判一人恐怕也難以完成如此多案件,到最後恐怕還需派遣官員負責二審案件,我大宋冗官更重幾分。”章惇皺眉道。

    作爲新黨人士,他們變法首要解決的就是冗兵冗費冗官,二審制度加大了官府的工作量,恐怕只能增加更多的官員。

    範正反對道:“冗官乃是指只拿俸祿不用做事的官員,二審制度對於國於民皆有益處,正好可以安置一批懂大宋律法的閒散官員,這又豈能是增加冗官?”

    趙煦微微點頭,心中對變法法家大爲意動,相比於二審制度帶來的杜絕貪贓枉法和避免冤案的好處相比,那多發幾個官員的俸祿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