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將臣一怒字數:4254更新時間:24/06/29 00:16:08
    熙河六州!

    兩隻龐大的騎兵正在不停地糾纏,然而很明顯人數少的宋軍佔據了上風。

    鐵浮屠和柺子馬一經現世,立即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兩萬宋軍和十萬青塘騎兵多次交戰,宋軍在鐵浮屠強大的衝擊下,連戰連捷!青塘騎兵丟盔棄甲,損失慘重,只能連連敗退。

    等青塘騎兵擺脫宋軍的追擊,退到高原的時候,十萬青塘騎兵只剩下四萬,其他六萬要麼戰死沙場,要麼就被宋軍俘虜。

    看着身邊的殘兵敗將,阿里骨真的明白了什麼叫偷雞不成蝕把米。

    弱宋!弱宋!此乃天下人對大宋的公認。

    天下皆知大宋兵力弱小,面對遼夏屢戰屢敗,然而今日他終於明白了,原來青塘才是最弱的那一方。

    這十萬騎兵原本是青塘崛起的根基,如今一戰損失殆盡,剩下的僥倖生還,恐怕也再無鬥志,青塘已經失去了爭霸天下的根基。

    “父王,如今應該如何是好?”太子瞎徵沉重道。

    “還能如何?爲今之計只有再次向大宋稱臣,你立即派遣使節前往汴京,就說青塘受到西夏矇蔽,如今幡然醒悟,決定和大宋簽訂盟約,兩國從此世代交好,永不交戰。”阿里骨仰天長嘆,頹然道。

    他繼位之後,可謂是雄心壯志,意圖恢復吐蕃的榮耀,然而連續兩次攻打大宋失敗,讓他徹底心灰意冷。

    “那青塘和西夏的聯姻?”瞎徵有些不捨道,據說梁氏嫡女的容貌國色天香,他可是極爲心動,如今青塘要和大宋求和,這場聯姻恐怕就要作廢了。

    “聯姻繼續!”阿里骨出乎意料道。

    “啊!”瞎徵頓時一震,大爲不解看着阿里骨。

    “青塘如今實力大損,又得罪了大宋,只能聯合西夏以抗宋,唯有讓大宋投鼠忌器,青塘才能自保,這就是小國的生存之道。”阿里骨教導道。

    “父王英明!”瞎徵佩服道。

    阿里骨頓時苦笑,他若是英明,應該繼續蟄伏,就不該輕信西夏的慫恿,以至於讓青塘陷入危局。

    “冷鍛甲!”

    阿里骨回望熙河六州,腦海中不由浮現出鐵浮屠橫衝直闖的畫面,西夏和大宋皆有冷鍛甲,和具裝騎兵,而青塘卻缺少鐵器,恐怕日後將會更加艱難。

    不過好在青塘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優勢,那就是氣疫,只要其他軍隊攻打青塘,就會染上氣疫,戰力大減,青塘就是仗着氣疫,這才有恃無恐。

    既然大宋奈何不了他,他又給了大宋一個和平的機會,想必大宋不會不識擡舉吧!阿里骨心中不以爲然,對於大宋是否接受他的求和,根本不放在心上,在他看來,大宋根本不敢再多樹一個敵人。

    ………………

    平夏城下!

    血腥的攻城戰一遍又一遍的上演!

    夏軍頂着神臂弩和震天雷的巨大傷害,冒死向平夏城衝鋒,在付出巨大的傷亡,眼看就要攻破平夏城的時候,猛火油櫃不出所料的再次噴出火焰。

    酒精的燃燒極爲迅猛,而且無所不鑽,無數夏兵渾身着火跌落城下,西夏的攻城勢頭再次被遏制。

    宋軍順勢加緊的反攻下,夏軍再一次被擊退。

    “簡直是豈有此理!西夏陣亡如此之多,就是用將士的屍體來堆,也能堆平平夏城的城牆,怎麼可能攻不破平夏城。”小樑太後氣急敗壞道,她雖然誇大不少,號稱百萬大軍,所攜帶的兵力也有近五十萬,然而卻拿小小的平夏城無可奈何,讓她如何接受。

    嵬名阿吳苦笑道:“太后所言極是,然而大宋已經找到了破解此攻城之方的方法!”

    小樑太後聞言一震,當下看向平夏城城牆。

    只見平夏城上,一羣大宋士兵正在朝着即將堆平城牆的西夏士兵屍體上澆上酒精,哪怕距離較遠,濃厚的酒味依舊飄散開來。

    “點火!”

    隨着楊惟忠一聲令下,一支火箭從平夏城城牆射出,頓時引燃剛纔宋軍所潑灑的酒精。

    瞬間,一股幽藍色的火焰在平夏城下燃起,同時一股極爲難聞的屍臭味在整個戰場上瀰漫。

    “這是?”小樑太後皺眉道。

    嵬名阿吳臉色難堪道:“宋軍是在點燃屍體。”

    “屍體也能點燃?”小樑太後難以置信道。

    “單單的人體好像不能,然而潑上猛火油就可以了。”嵬名阿吳聞着從戰場上飄來的惡臭,無奈道。

    用夏軍屍體堆平平夏城,乃是小樑太後破城的最後之方,也是歷朝歷代迫不及待所用的邪招,然而這一招竟然在敗在宋軍的邪招之上。

    “久攻必得,久守必失。”

    在歷朝歷代的戰鬥中乃是公認的心得,只要不計傷亡的攻城,從理論上沒有攻不破的城牆,最不濟用屍體填平城牆,也能攻下城池,當然這其中所付出的傷亡極爲慘重,但也最終取得成功。

    而如今平夏城下,宋軍用酒精點燃屍體將這一千古傳下來的破城之法破去。

    “先有猛火油櫃,如今又用酒精點燃屍體,宋軍宋軍從哪想到了邪招!”小樑太後氣急敗壞道,此戰她原本信心滿滿,然而如今卻接連受挫。

    忽然小樑太後不由一愣,和嵬名阿吳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邪醫範正!”

    ………………

    “楊某也是第一次知道屍體能夠用酒精點燃!”

    平夏城城牆上。

    楊惟忠戴着口罩,一臉劫後餘生感慨道。

    當夏軍不計傷亡攻打平夏城,屍體快要堆平平夏城城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宋軍將士都陷入了絕望,一旦夏兵突破進入城牆,號稱百萬的西夏大軍將會徹底踏平平夏城。

    而此刻楊惟忠最終啓用了範正所定的防守之策,雖然用了不少的酒精,點燃了城牆下的夏軍屍體,總算化解了平夏城的破城之危。

    “此法太過於陰邪!未免有傷天和?”一個偏將聞着城牆上的惡臭,有些於心不忍道。

    “陰邪?”楊惟忠冷笑道,“如果我告訴你,此法脫胎於乃是範太丞平定瘟疫的良方,你還認爲此法陰邪麼?”

    “平定瘟疫的良方?”偏將訝然道。

    楊惟忠點頭道:“當時在洛陽城城中,爲了避免瘟疫肆虐,範太丞下令洛陽所有患有瘟疫而亡的死者必須火化,這才遏制住洛陽大疫,因此發現了屍體可以點燃的現象。”

    “原來如此!”偏將恍然大悟道。

    “戰場之上,本就無所不用其極,點燃夏軍屍體,既可以拯救平夏城阻攔夏軍,又能減少瘟疫爆發,對於我大宋來說,不是良方又是什麼?”楊惟忠敬佩道。

    這一次範太丞雖然沒有參戰平夏城,然而此戰卻始終有範正的影子,主導着平夏城的戰局。

    “太后息怒,平夏城又久攻不下,微臣認爲太后是時候另做打算了。”嵬名阿吳勸諫道。

    “另做打算?”

    小樑太後頓時拔高聲音,她自然知道所謂的另做打算恐怕就是退軍的意思,然而第一次在平夏城慘敗,在國內的聲望急劇下降,如今她攜西夏舉國之兵來攻,還未打下平夏城,又豈能甘心退兵。

    “不可能?我西夏百萬大軍來攻,連一個平夏城都未攻下,傳出去,天下如何看待我西夏。”小樑太後臉色鐵青道。

    這一次她興師動衆,一方面則是因爲要一雪前恥,另一方面則是爲了西夏國運。

    平夏城的建立讓西夏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坐臥不安,如果不能拔出平夏城這顆釘子,西夏將會被大宋一直壓制,不斷地削弱。

    再加上大宋直接斷絕了西夏的歲幣,關閉了所有的榷場,這讓西夏更是雪上加霜,無論從個人威望還是西夏國運,平夏城一定要攻破。

    嵬名阿吳不由一嘆,如今用西夏士兵屍體堆積的進攻路線已經被酒精點燃,西夏想要再度進攻,那就需要另尋一段城牆,再度不惜人命去填,還要失去多少西夏男兒的性命。

    忽然,一則消息傳來,再度引起西夏內部劇震。

    “什麼,十萬青塘軍敗了!”平夏城下。小樑太後得到青塘的戰報,頓時如遭雷擊。

    她原本以爲,西夏舉國之兵來攻,再加上青塘十萬騎兵,兩方相互策應,如此龐大的兵力定然能夠一戰擊垮宋國,一雪前恥,成就她赫赫威名。

    然而她在平夏城下,再一次折戟沉沙,大軍圍攻平夏城多日,非但沒有拿下,反而損失慘重。

    而被她寄予厚望的青塘騎兵,非但沒有牽制大宋,還被宋軍輕易擊敗。

    “一羣廢物!”小樑太後咬牙切齒道,此刻她對自己的廢物哥哥樑乙逋徹底失望,如果其能夠爲西夏分擔一點壓力,西夏的局面何至於此。

    嵬名阿吳嘆聲道:“國相傳來消息,大宋已經破解了冷鍛甲,暗中組建了三千鐵浮屠和上萬防禦不俗的輕騎兵,阿里骨一時不查,被宋軍擊敗。”

    嵬名阿吳雖然和樑乙逋不合,此刻也知道不是內鬥的時候,大宋破解冷鍛甲的消息對於西夏來說極爲不利。

    “宋國也有了自己的鐵鷂子?”小樑太後不由一震。

    要知道冷鍛甲,可是西夏的鎮國之寶,身穿冷鍛甲的鐵鷂子更是西夏屢戰屢勝的致勝武器,如今竟然被大宋破解,以大宋的財力,定然大規模的鍛造冷鍛甲,恐怕西夏鐵鷂子的優勢將不復存在。

    “大宋這個小偷!”小樑太後咬牙切齒道。

    西夏屢次戰勝大宋,不單單是西夏將士勇武,還有西夏的武器更加先進,無論是神臂弩還是冷鍛甲,最先發明之地就是西夏。

    而如今全部都被大宋破解,神臂弩在平夏城牆上,無情的收割夏軍的性命,冷鍛甲爲大宋組建三千鐵浮屠,和輕騎兵,讓青塘騎兵一敗塗地。

    “從現在開始,大宋在武器上已經和西夏追平,西夏雖然在騎兵上佔優勢,然而在兵力上,大宋遠勝於西夏,宋夏的攻守之勢已經變了,太后退兵吧!否則三千鐵浮屠從熙河而來,我軍恐怕有全軍覆沒之危。”嵬名阿吳痛心疾首勸諫道。

    “全軍覆沒之危!”小樑太後不由一震。

    身爲西夏太后,她自然知道鐵鷂子的可怕之處,而一下子增加三千鐵浮屠,讓西夏鐵鷂子最強戰力的優勢損失殆盡。

    小樑太後舉棋不定,一方面則是國恨私仇,一方面則是久攻不下的平夏城,以及戰勝十萬青塘騎兵的鐵浮屠即將到來。

    “漢人有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大宋損失涇原之兵,依舊不會傷筋動骨,若是我等將這百萬大軍損失殆盡,西夏恐怕有滅國之危。”嵬名阿吳勸諫道。

    西夏雖然半農半牧,然而骨子裏依舊未改遊牧民族的習性,向來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如今平夏城已經事不可爲,風險和收穫不成正比,夏軍第一時間反應就是保存實力,以待時機。

    “還請太后三思!”一衆党項貴族也紛紛請諫道。

    小樑太後看到事不可爲,平夏城連續攻城,又始終不能攻破,大宋援軍又不知所蹤,越拖下去,夏軍的處境就越危險。

    “傳令下去,連夜撤軍!”

    最終,小樑太後頹然下令道。

    “太后英明!”嵬名阿吳等党項將領重重的鬆了一口氣,平夏城之戰太過於殘酷了,神臂弩鋒利無比,震天雷威力驚人,猛火油櫃更是極爲慘烈,這樣的慘烈戰事超越了所有人的預料。

    第二日,平夏城嚴陣以待,等待夏軍的進攻,卻發現城牆外,早已經空無一人。

    “夏軍退了!我們勝了!”平夏城上,所有宋軍紛紛歡呼道。

    小小的平夏城再一次創造奇蹟,連續兩次擊退數十萬西夏大軍的圍攻,這在大宋歷代戰爭中,可謂是絕無僅有。

    看着西夏大軍退去的方向,楊惟忠不由露出一絲冷笑道:“可憐小樑太後不知道,既然她所有的行動都在邪醫範正的祝由術算計之下,那她今日的退兵範太丞的祝由術又豈能沒有料到?”

    “將軍的意思?我軍早就料到西夏會敗?”偏將難以置信的驚呼道。

    楊惟忠點頭道:“平夏城外,自然有大宋的援兵,如果平夏城危急,援兵自然會前來救援,如果平夏城撐得住,這些援兵就會變成伏兵!”

    三日後,果然有消息傳到平夏城,郭成將軍率領宋軍伏擊小樑太後,重創夏軍。

    此戰,大宋徹底連戰連勝,威震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