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範正一統醫家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將臣一怒字數:2554更新時間:24/06/29 00:16:08
    “不錯,太醫院兼顧皇家醫治之外,還和中醫院一樣對民間開放,如此既可給諸位太醫帶來豐厚的收入,還可以鞏固諸位太醫醫術,以最好的狀態服務皇室。”範正再道。

    一衆太醫不由呼吸一滯,他們雖然有官身,但是俸祿並不高,對於中醫院豐厚的待遇早就眼紅,如果太醫院能夠對外開放,他們豈不是名利雙收,當下一衆太醫對範正的改革再無任何牴觸。

    “同時太醫生的第三年並不在太醫局學習醫術,而是跟隨諸位太醫身邊在太醫院實習,諸位太醫言傳身教,太醫生知行合一,方可爲醫家培養合格的醫者。”

    範正拋出後世醫者最爲流行的實習制度,同時解釋爲何太醫生只在太醫局學習兩年醫術。

    “好一個言傳身教、知行合一!”一衆太醫盛讚道。

    太醫局僅僅傳授太醫生醫術知識,然而背醫書和真正行醫乃是天差地別,如果太醫生能夠跟隨他們實習一年,見證大量的病例和治療之方,定然可以儘早獨自行醫,成爲一名良醫。

    “此法大善!”錢乙點頭道。

    他擔任多年太醫丞,自然知道一衆太醫生最爲欠缺的就是名師指導,哪怕是驚豔絕才的醫家變法三傑在創辦中醫院的時候,依舊不得不重金聘請三位老名醫相助。

    “至於太醫署僅僅秉承翰林醫官院的職責遠遠不夠,我等醫家想要大興,需要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範正振臂一揮道。

    “遠遠不夠?”一衆翰林醫官面面相覷,他們乃是醫者,難道還能真如範正在太醫局門口高呼,讓醫家成爲朝堂第七部不成。

    “工家可以自成爲工部,醫家爲何不可?”範正傲然道。

    一衆太醫嘴角一抽,工部那可是自古皆有的朝堂六部,醫家在朝堂之上乃是可有可無的邊緣角色。

    範正看着一衆太醫,自然知道衆人的想法,當下冷笑道:“諸位莫要妄自菲薄,醫者乃是最古老的諸子百家之一,所肩負的乃是天下人的性命安危,如今天下諸多疑難雜症未解,瘟疫肆虐,南方恐怖至極的大肚病、癭者,俗稱大脖子病,亦曰飲沙水,其因爲何,如何醫治?還有…………。”

    範正每說出一個疾病,衆人不由臉色羞愧多了一分,他們作爲曾經最強醫者,卻對其束手無策。

    “不!任何疾病只要找出病源,皆有可能被預防治癒,變法後的太醫署將派出醫者專項研究這些疑難雜症,懸壺濟世,造福天下百姓。”

    “除此之外,天下還有巫醫、神婆,借鬼神符水之名,殘害百姓,此同樣乃是醫家的責任!”

    “天下百姓寧願相信佛道鬼神庇佑,也不願意醫者的醫藥能救其性命,此事醫者需要反思。”

    “開封城的醫城之策乃是良方,將其推廣天下,更是太醫署的職責。”

    “很多疾病病從口入,天下食物的安全,諸多飯店和公共場合的衛生,皆需我醫家監管。”

    …………………………

    範正每所一項,一衆翰林醫官都呼吸凝重一分,歷代太醫署只想着討好皇家,藉着診治達貴官人而謀求名利,卻沒有想到原來醫家可以做的事情竟然如此之多。

    “我等真的是尸位素餐。”錢乙臉色複雜道。對比之下,範正簡直比他更適合當這個太醫令。

    如果真的按照範正設想,太醫署的未可不可限量,日後朝堂之上未嘗不能再設一個醫部,那時他們將是醫家最大的功臣。

    一時之間,一衆太醫再看向範正的時候,再無之前的輕視和不服,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片尊敬。

    範正看着激動不已的一衆太醫,心中不由得意一笑。

    如今的醫者只會在一畝三分地上內鬥,卻不知將醫家的蛋糕做大,方可醫家發揚光大。

    ………………

    很快,當新任太醫丞範正將變法翰林醫官院的奏摺遞上的時候,整個垂拱殿一片譁然。

    範正真的是膽大包天,滿朝乃是守舊派當政,範正竟然私自變法醫家,成立中醫院不說,如今竟然公然在朝堂上變法翰林醫官院,簡直是挑釁他們的底線。

    “範正竟然膽大妄爲,翰林醫官院乃是祖制,你才上任太醫丞第一天,竟然擅自改革,可曾將太皇太后放在眼中。”趙挺之立即抓住機會,攻擊範正道。

    這一次,就連範純仁也頗爲無語,自己這個侄子實在是太能折騰了,無論是上任第一天,還是變法都犯了朝堂禁忌。

    範正傲然道:“要論對醫家的瞭解之深,天下非範某莫屬,醫家積弱已久,變法醫家勢在必行,而且此次變法翰林醫官院得到了所有太醫的一致同意。”

    “一致同意?”

    一衆官員不由傻眼,然而當他們再看擴招,太醫局增加三年學制,以及太醫院對外行醫,一個個都有利於一衆太醫,難怪他們都會同意。

    “太醫自有朝廷發放俸祿,作爲官員又豈能行醫牟利。”戶部官員抓住把柄攻擊道。

    範正冷笑道:“太醫院行醫所得並非讓太醫全部留用,而是另有他用醫家需要各項疑難雜症,每年所需的資金至少上萬貫,不知民部可願意撥錢?”

    戶部侍郎範純粹立即將戶部官員拉了回來,避如蛇蠍道:“戶部並無意見。”

    開玩笑,只要不讓戶部掏錢,戶部什麼都可以裝聾作啞。

    禮部尚書蘇軾出列道:“範太醫,太醫乃是皇家御醫,爲百姓就診,不合禮儀。”

    蘇軾雖然和範正管理良好,然而關係了皇家禮節,他這個禮部尚書不能不管不問。

    範正反駁道:“蘇大人有所不知,醫術也是荒於嬉而精於勤,如今醫家變法大興,醫術一日千里,太醫久居宮中,未能接觸更加先進的醫術,反而不利於皇家醫治。”

    禮部敗走。

    “翰林醫官乃是御醫,如今卻組建太醫院對醫治普通百姓,豈不是與民爭利?”呂大防一出手就是道德制高點。。

    “中醫院不畏懼任何競爭,也歡迎競爭!”範正直接道,“而且本官組建太醫院,其和中醫院如同矛和盾一般,相互競爭,相互印證醫術,方可讓醫術大進,讓天下皆因此受益。。”

    “呃!”呂大防頓時無語,他忘記了中醫院還是範正的。

    而龍椅上趙煦同樣若有所思,範正變法醫家同樣兼顧守舊的太醫院和新興的中醫院,豈不是和朝堂上新黨舊黨之爭極爲相似,這給了他很大的啓發。

    “範太丞,你變法醫家也就算了?竟然連百姓吃飯都要管?”趙挺之不甘心再一次出聲反對道。

    按照範正的改革方案,尤其是太醫署,簡直是關係到民生方方面面,如同在朝堂上新添第七部,太醫丞的權力比他御史中丞還要大。

    範正傲然道:“但凡天下有病或者有可能產生疾病之處,皆歸醫家來管,此乃醫家的責任。”

    朝堂百官紛紛默然,雖然範正說的並無問題,然而醫家原本在朝堂之上乃是邊緣角色,如今突然一躍成爲朝堂第七部,這讓他們極爲不適應。

    “翰林醫官院的確不堪大用,着令太醫丞範正變法翰林醫官院!”

    高太后雖然不喜變法,一想起歷代太醫碌碌無爲,讓歷代皇帝手中棉油之毒而不知,頓時心中怒火中燒。

    有了高太后一錘定音,滿朝官員頓時再無反對之聲,心思複雜的看着太醫丞範正。

    所有人都明白,範正連續組建中醫院、太醫院,已經實際上一統醫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