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乖巧滴小啾啾字數:2483更新時間:24/06/28 23:05:02
    朱元璋對於太監還是十分的不放心,雖然理解太監形同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劍,可是對於這種方式還是不認同。

    凡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嘛。

    把權利讓出去唯恐生亂。

    老朱沒學歷,文化程度卻極其深厚,歷朝歷代的宦官專權,被他研究的十分透徹,所以對宦官非常的不感冒。

    咳!

    這邊老朱棣瘋狂使眼色,東輯事廠是他建立的,到現在爲止,老爹還不知道,還以爲是好聖孫幹的事呢。

    你小子可別抖出去!

    “這……”朱見深被問住了,苦笑兩聲,說什麼都得罪祖宗啊,只好把求助的眼神投向朱由檢。

    汪直!

    明朝四大權監之一。

    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

    朱由檢笑了笑說道:“太祖爺,每個朝代都有他獨特的治國理政方法,況且我這位祖宗的心智手段,您還不放心嗎。”

    朱元璋面色緩和許多,點了點頭笑呵呵道:“是咱着相了,那什麼,把那個劉文泰砍了,助助興。”

    衆位皇帝儲君暴汗。

    “遵太祖旨意!”汪直擦了擦被冷汗浸透的衣領,如蒙大赦,方纔都快給他嚇懵了。

    四大權監麼。

    朱由檢想了想,汪直跟其他三個權監那都不是一個水平的。

    魏公公牛逼到二品大員當兒子,三品官員隨便安排,名副其實的權傾朝野,劉瑾也是二品以下先斬後奏!

    就連最拉胯的王振,朝堂之上也是子孫遍地,錦衣衛都是他的私兵。

    汪直在朝堂上明顯不夠分量,名下只有一個西廠和御馬監,職權範圍很小。

    屬於是幹的活牛逼,但能辦的事不多。

    在明朝,你要是給魏公公送禮,只要魏公公高興,他使使勁,能讓你當吏部天官或者是地方一把手,甚至都能給你塞進內閣。

    而你給汪廠公送禮,他一高興,最多給你送西廠當個官。

    就這,你還得做一個小手術。

    但是架不住汪直其他方面牛逼啊!

    成化犁庭第三次就是汪直做的,其實成化犁庭只能算憲宗跟汪直兩人很小,小到不能再小的一個軍事成就。

    在蒙古騷擾明朝北方的時候,建州女真總是趁火打劫,就跟個蒼蠅似的,讓憲宗很煩,但憲宗並不想打他。

    因爲建州女真部就兩千三百戶,就這,他還分爲左右兩衛,努爾哈赤的祖宗董山雖然名爲都督,但他實際的兵力只有一個千戶的水平。

    憲宗打個噴嚏就能給他噴死,真就一點難度沒有,根本不值得動回手,都不夠成本的。

    所以在成化四年,董山來遼東進貢的時候,他只能進貢到遼東,沒資格進京,憲宗下敕書警告了一下。

    結果鴻臚寺署丞王忠上奏,董山等人言語不敬,這時候憲宗就想給他滅了。

    但提督軍務左督御史王秉,說這樣就滅了建州女真,非所以明漢大,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要不是這犢子非得裝一把,也就就沒有後來向法蘭西國宣戰,向英吉利國宣戰的賠款名單了……

    因爲那時候憲宗還小,剛二十歲出頭,還說不上話 ,所以只是把董山叫到遼東行營,接受教育。

    憲宗旨意是,只要你把搶的東西還回來,就不追究責任了,還可以原諒。

    憲宗就跟董山講道理。

    爲啥女真人一直被叫做野人呢,他開化的時間短,你跟他講道理,他聽不懂……

    董山等人在遼東行營裏,直接亮刀子,當場鬧事。

    都給憲宗氣笑了,那鬧到這種程度,如果再不打,明朝這麼多地方就沒法管了。

    所以十月,憲宗命靖武伯趙輔爲靖虜將軍,就給建州女真屠了。

    這就是第一次成化犁庭。

    憲宗的詔書很明確,搗其巢穴,絕其種類!

    但實際上一共斬首不到千級。

    他總共就兩千三百戶,人太少了,軍功都不夠湊的。

    跟同時期成化四年,歸化明朝的蒙古人叛亂相比,更是小巫見大巫,人家一戰斬首蒙古人八千多級。

    要論時間,同時期平四川都掌蠻亂從成化元年打到了成化四年。

    而成化犁庭一共三次,每次都是這個月憲宗下令揍他,下個月就凱旋了,彈指間灰飛煙滅。

    遼東女真,尤其是建州女真,實力不行,還總跟蒙古勾勾搭搭,又菜又愛玩,你說不打他打誰。

    第二次跟第三次犁庭,根本沒有正當理由。

    成化十四年巡撫遼東的右都督御史陳鉞上奏說海西女真要寇邊。

    憲宗下令,打建州女真。

    沒錯,陳鉞說海西女真要寇邊,憲宗打的是建州女真,這頓揍就挨的莫名其妙。

    第三次,還是陳鉞說建州女真要寇邊,命太監汪直總督軍務,把建州女真又揍了一頓。

    這時候建州女真因爲去年剛被打,根本就沒有能力跟膽量動手,而且陳鉞上奏說的是‘要’寇邊。

    就是建州女真還沒寇邊呢,就給打了一頓。

    其實這就是給汪直練手用的。

    根本就不是什麼理由。

    最終的原因還是爲了讓汪直掌控遼東的軍隊。

    第二年,有了帶兵經驗的汪直和兵部尚書王越被調到了西北。

    這倆人一個太監,一個文官,帶着兩萬騎兵在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的前提下,孤軍突進,跑到威寧海,把蒙古王庭給端了!

    俘獲馬匹七千多,甲仗萬餘!

    剛剛統一蒙古部落的女王滿都海被殺!

    汪直一戰成名!

    這一年,汪直只有十九歲,跟霍去病封冠軍侯是一個年紀。

    汪直跟霍去病的打法是一樣的,都是十幾歲初次帶兵,沒有太多經驗,主打的就是一個偷襲。

    但,出手就是大捷!

    反觀漢朝和明朝,帶兵的都是李廣之類的名將,結果不是找不到人,就是中埋伏,差距特別巨大!

    因爲漢朝跟明朝的情況是一樣的,軍隊中有人私通外蕃,不希望敵人被消滅。

    北方那地方多冷啊,生活條件艱苦,只能用馬匹牲畜換糧食跟物資,但是明朝廷對邊境的朝貢貿易管理的十分嚴格。

    不僅規定價格,還限制數量。

    一是爲了提高價格,賺取利潤。

    二是爲了關鍵時刻,對北方進行糧食封鎖,可以造成外蕃人口減員,兵不血刃削弱他們的實力。

    但生意上有一個規律,官府管控的越嚴格,這個東西價格就越高。

    風浪越大,魚越貴嘛。

    高利潤必然會導致走私的增多,北方的邊境線,就是這些邊軍把守的,參與走私的還能有誰?

    明朝的邊軍除了賣糧食鹽茶,他們還賣盔甲,甚至價給的高,火器也賣,這都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皇帝讓這些人去打他們的客戶,他們怎麼能下得去手?

    所以汪直和霍去病的取勝祕訣就是,去哪誰也不告訴!

    連皇帝都不知道,就算想通風報信,門也沒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