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再蓄攻勢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漢唐風月1字數:2609更新時間:24/06/28 22:27:30
    隨着時間的推移,日軍源源不斷抵達戰場。

    除了第45步兵聯隊全員抵達,第47步兵聯隊也氣喘吁吁的跟上來了。

    只是,寬不過1500米的戰場顯然無法容納兩個步兵聯隊數千人一哄而上。

    爲防止被密集子彈殺傷,每一波投入進攻的士兵註定不能超過4個步兵中隊。

    不過,在牛島滿尚未親自抵達之前,前線必須得有第一指揮官。

    緊隨45步兵聯隊後抵達的第47步兵聯隊因爲在松江城下爲主攻,三個步兵大隊剩下人員爲大約2000人,故僅派出大約3個步兵中隊協助第45步兵聯隊進攻,那也是明擺着交出自己的指揮權。

    而緊隨47步兵聯隊行動的第36步兵旅團中佐參謀長瀨戶內利也很識趣的只參與協調,沒有把自己當成當前第一指揮官來指手畫腳。

    這一向是日本陸軍各部參謀長的尬點,從職務上來說,無論是師團或是旅團,參謀長是除去主官外當之無愧的第二人。可日本陸軍爲了保證軍事主官絕對的權威,爲各部所配備的參謀長基本都比主官低了兩級軍銜。

    像師團級師團長爲中將,那參謀長軍銜基本爲陸軍大佐,只有少量老資格的才是陸軍少將。

    但令各級參謀長們感到尷尬的是,下屬的聯隊或是旅團的主官們往往只比第一主官的軍銜低上一級,那意味着比他們還要高一級。

    而對於瀨戶內利來說,他一個中佐,又如何在一個大佐面前指點江山?尤其是在對方新敗之餘,甚至不惜當着所有下屬的面‘以下克上’直接指責柳川平助司令官的時候,他衝上去說‘哥是旅團長閣下派過來的’,那不是找難堪嗎?

    陸軍中佐敢確定,除了他身邊的幾名衛兵,這裏沒一個人會聽他的。

    不過這也挺好,上有犯了錯誤的牛島滿,下有主動跳出來擔任兩聯隊指揮的神田正種,無論此一戰後是怎樣的狀況,都不用他來背鍋。

    基於這種心理,瀨戶內利抵達第45步兵聯隊設在一片小樹林裏的臨時指揮部後,除去再度重申牛島滿必須儘快援助第6重炮旅團的命令後,就不再發言。

    對於瀨戶內利這種還算是識趣的行爲,連客套話都沒有一句的神田正種與其說是順水推舟,不如說是不屑,不屑和一個陸軍中佐玩什麼客套。

    日軍的92式步兵炮200公斤,75山炮600多公斤,基本都可以拆卸運輸。

    而且日軍隊內擁有大量馱馬,雖然炮兵部隊沒有全員輕裝的步兵們機動速度快,但也絕不會落後太多。

    在牛島滿和旅團部即將抵達前線之前,炮兵們其實就已經按照神田正種的要求落位了。

    第45步兵聯隊擁有10門92步兵炮和4門75山炮,47步兵聯隊那邊雖然只派出了3個步兵中隊參與戰鬥,不過卻是很大方的將自己聯隊所有火炮交由神田正種調配。

    20分鐘後,日軍的8門山炮和20門92步兵炮就開始次第發言。

    但在這20分鐘裏,戰場從未寧靜。

    就像早已經打算殊死相搏的兩頭兇獸,哪怕是黑暗,也阻擋不了他們露出的森森白牙。

    殺機,隨處可見。

    在炮擊之前日軍倒是沒有兇殘到視自己倒伏在戰場前沿還可能存活的傷兵而不顧,派出了大量士兵摸黑進入戰場,企圖把還有那麼幾口氣的傷兵給拖回來。

    可是,對面的中國軍人聽到聲響之後,主動打出照明彈,匍匐在地的土黃色在田地裏的身影清晰可見。

    數十米乃至百米的距離是手榴彈抵達不了的位置,但那是步槍最簡單的殺傷範圍。

    戰壕裏的步槍手紛紛利用白色光芒的照耀對蠕動爬行的土黃色射擊,而匍匐在地的土黃色也不示弱,不斷開槍還擊,日軍陣地後方的重機槍見此情形,則也紛紛開槍爲自己的步兵提供掩護。

    這導致中方陣地之後的迫擊炮也陸續參戰,對日軍重機槍陣地實施打擊。

    黑暗中,重機槍連續射出的清晰彈痕簡直就像是黑夜中的明燈,比白天還要更容易判斷方位。

    也就是說,這20分鐘,除了日軍指揮部還在調配兵力等待炮火支援,位於一線的中日兩軍其實都沒閒着。

    你開槍我就開槍,你來重機槍我就用迫擊炮。

    當然了,這自然是中方佔據主動,而希望搶救傷兵的日軍是被動反擊,而且擁有戰壕做爲屏障的中方更是優勢滿滿。

    二十分鍾過去,倒伏在戰場前沿的傷兵沒搶回幾個,又因此死傷幾十人,還有兩挺重機槍連同射手一起被炮彈炸上了天。

    神田正種不得不在炮擊前的五分鐘下達全員撤退的軍令,隨着日軍特有的手搖式警報器拉響,日軍步兵不甘的後撤,中國士兵們也知機的將身體蜷縮進戰壕。

    陣地後方的龐大海更是急吼吼的命令所有迫擊炮班轉移陣地。

    足夠豐富的戰鬥經驗提醒着中方的軍官們,佔據兵力優勢的日軍絕不會這麼輕易放棄,之所以20分鐘都沒有發動大規模進攻,不過是在等待火炮而已。

    先前的慘痛失敗固然讓日軍損失慘重,卻也提醒他們,沒了火炮,他們和中國軍隊也差不太多。

    82口徑迫擊炮做爲中國陸軍裝備的最多的重火器,不是因爲它威力不小,而是足夠輕,連同底座一起總重不過六十多公斤的抗戰功勳火炮只需要四個士兵擡着,就可以撒丫子跑路。

    五分鐘,足以讓火力支援連側向跑出去400米。

    龐大海的預測是對的,命令士兵們將身體儘量蜷縮進戰壕的中國軍官們的猜測也是對的。

    日軍總共有28門火炮參與這場炮擊。

    8門山炮先開始對迫擊炮原先的大致位置覆蓋式炮擊射出大約20幾枚炮彈後,就調轉炮口對着座標最爲清晰的山丘狂轟亂炸,20門步兵炮則對着小河對岸的步兵戰壕狂轟。

    整個戰場,幾乎被炮彈炸起的閃光給照亮。

    而日軍步兵,幾乎沒有等待,從步兵炮開始對中方戰壕炮擊,就彎着腰,一路小跑着從200多米外進行逼近。

    只是這一次,他們投入的兵力要少的多。

    漫長的1500米戰線上,總兵力不會超過2個步兵中隊400人。

    這就是神田正種的老辣之處。

    既然已經在這裏耽擱了超過40分鐘,也不在乎再耽擱些許時間了,第6重炮旅團的命運固然重要,但他麾下帝國陸軍的命也不是什麼大白菜,隨隨便便就可以丟出去。

    這樣做的目的可以保證每名單兵之間的間隙達到五六米,如果不瞄準就想靠密集火力打擊,命中率絕不會太高。

    而且兩個步兵中隊六個步兵小隊只要有一個能衝入中方戰壕造成對手攻擊遲緩,他安排的後續三個步兵中隊就可以高速衝鋒而上,最終將對手徹底擊潰。

    失去戰壕保護的中國人,在毫無遮攔的曠野中,只能成爲任由帝國陸軍肆意獵殺的獵物。

    神田正種甚至已經想好了,哪怕他要儘快去解救第6重炮旅團,他也會留下三個步兵中隊對曠野中潰散的所有中國人進行追殺。

    他要將這裏的每一棵樹上,都吊上一具中國人的屍體,讓那些該死的中國人知道,反抗者死。

    當然了,這一切都建立在,他擁有足夠的火炮優勢。

    現在,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