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上報府城,天啓駕崩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得一星火字數:3851更新時間:24/06/28 21:12:27
    不將陳營同樣安排到新兵營當士兵,倒不是因爲陳營是朝廷官員,所以王朝便就高看一眼。

    而是因爲,陳營應該同樣知曉一些兵事。

    這樣的“人才”,自然不能打發去當普通士兵浪費。

    微微沉吟之後,王朝便就說道:

    “你起來吧!咱們這裏不興跪拜!”

    聽到王朝這話,陳營不禁心裏一喜,終於能夠活下來了。

    不過雖然如此,陳營依舊恭敬的拜了一拜。

    “是!是!謝過大當家!”

    隨後,陳營這才是直起身來。

    “誒誒,別叫我大當家,直接與他們一起叫我首領就好.”

    到現如今,十多天的時間,一百多人隨着周鐵打造兵器,也不過打造出了三四百把。

    而現在,也只能暫時手工打造了。

    但是一時之間,卻也沒有那麼容易尋到賣家。

    否則的話,他們只要有了原材料,那就不用擔心精良武器了,保證件件都是精鋼武器。

    “怎麼?不願意?”

    畢竟,打造刀槍也是需要材料的。

    可惜王朝前世也就一普通人,只是大概知道高爐鍊鐵、鍊鋼的概念。

    另外,你也在參謀部掛個參謀的職銜,與參謀長王三順一起,將你知道的一些軍事方略,整理出來,書寫成冊.”

    甚至,許多私密技藝,都不會輕易向外傳授。

    當然了,最好的辦法,自然是他們有着自己的鐵礦,鍊鐵爐等等。

    現如今,可沒有多少人願意與他們這些山賊做交易。

    否則的話,王朝還真想讓他們研究一下高爐鍊鐵、鍊鋼之類的呢。

    “這”

    以他們如今的條件,人人配上刀槍都是奢望,就更不用說是多麼精良的兵器了。

    總而言之,這個世界對於知識,還是極爲看重的,一般不會輕易傳授他人。

    如果他們在之後,真能穩定下來,他必然是要讓人研究高爐鍊鐵、鍊鋼的。

    只是,他們一家子全都身處鳥鼠山,除了按照王朝的要求,教人打鐵、打造兵器之外,也沒有了其它的選擇。

    在最開始的時候,甚至都不怎麼願意傳授打鐵技巧。

    看出了他的猶豫,王朝不禁臉色微沉,一股迫人氣勢散發。

    他如今對於制式武器的要求,也並沒有達到必需精品的地步。

    畢竟這有了鐵匠,也並不代表就能打出刀劍。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暫且先不提。

    只可惜,他們現在同樣沒有那個條件。

    畢竟,他們都能夠賣國,賣給草原、建州韃子了,自然也不在意賣給他這個山賊。

    看看我們的軍隊操練,有沒有什麼不足的地方,伱也發表發表看法,指出一些我們訓練的不足。

    “嗯

    你剛剛加入我們,還有許多不熟悉的地方。

    但是哪怕如此,其一些較爲核心獨門的技藝,那也是捂得死死的。

    在聽到這話之後,陳營的臉上,明顯浮現出一抹掙扎猶豫之色。

    哪怕他知道的軍事方略,比起那些軍武勳貴世家遠遠不如,但他依舊不想輕易傳授他人。

    “啊~!”

    按照傳統,大概是要等到將來,傳給他的兒子周杰的了。

    對此,王朝倒也沒有太過逼迫。

    但是,牽扯到軍事、科舉等等高端知識,那也還都是十分保守的,輕易不會外傳。

    雖然說,得益於明太祖的政策,大明的識字率還是很高的。

    雖然王朝已經讓人下山,想辦法購買鐵料了。

    一來是因爲這些人需要學習,二來就是因爲,鐵料將要消耗殆盡了,這還是省着的省着用的緣故。

    現在,你就跟在武平教官身邊,當個副教官吧。

    “是!首領!”

    同樣的,陳營也不想將自己知道的那點子軍事方略,隨便的說於他人。

    便比如,武器制造局主事周鐵,總顧問周巖父子。

    嗯,如果尋到那些大商,多花費銀錢,那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陳營激靈靈反應過來,自己真是昏了頭了,也不看看現在是個什麼時候,能夠活命就不錯了,竟然還在意那點不值一提的所謂軍事方略。

    “怎麼會?怎麼會?首領吩咐的事情,屬下必然竭盡全力完成。

    屬下剛纔只是在回憶自己知道的一些軍事方略,以便在之後謄抄下來.”

    聽陳營如此說,王朝這才是展顏一笑。

    “嗯,我便知道陳副教官,陳參謀是一個識大體的人”

    “呵呵,哪裏,哪裏,都是首領指導有方,屬下這才認識到了往日的狹隘”

    “嗯,三順,帶陳參謀下去安排吧.”

    “是,首領!”

    王三順行了一禮,便就來到了陳營的身邊。

    看着王三順的舉動,本來準備跪地行禮的陳營,想到王朝先前說這裏不興跪拜,不禁便是笨拙的學着王三順的動作,也行了一個王朝他們的軍禮。

    而在王朝接受陳營投誠,整編隊伍的時候,渭源縣縣衙,知縣李文書雙眼無神的呆坐在竹椅之上。

    在一旁,則是同樣愣神的縣丞武昌,以及主簿吳多運,還有一個彙報消息的衙役。

    經過將近兩天的時間,陳營兵敗被俘的消息,終於是傳回了渭源縣縣城。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這陳營怎麼說也是大明衛所百戶了,那些招募的民壯,也已經訓練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怎麼會?怎麼會就這樣敗了呢?

    難道那些山賊,就真的如此厲害?.”

    “大人,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這、這萬一,那賊人要是進攻縣城怎麼辦?以我們如今的守衛力量,那可是擋不住的”

    身旁的主簿吳多運,看着知縣李文書六神無主的樣子,也是不禁有些惶恐的詢問。

    “怎麼辦?怎麼辦?”

    李文書喃喃自語。

    這個時候,他哪知道怎麼辦?

    “大人,事到如今,也只能上報府城了.”

    此時的武昌,已經漸漸從先前的震驚之中緩過神來,看到兩人的樣子,心中不禁腹誹不已。

    現在這人還沒有殺過來呢,怎就如此六神無主,慌了神了?完全不見往日的貪婪與奸詐。

    不過,此時衆人算是一條線上的螞蚱,跑不了他們,也跑不了他。

    所以,他雖然心中腹誹不斷,卻還是向着知縣李文書,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對對對,我們趕緊上報知府大人,我立即寫下求援文書,讓人送到洮南府.”

    此時此刻,李文書已經完全顧不得自己的政績了,現在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再說吧。

    渭源縣,隸屬於西北方向的臨洮府,距離渭源縣大概有着一百多裏的路程。

    如果快馬加鞭,也就不到一日的時間。

    因此,在第二日中午時分的時候,臨洮府知府馬文昌,便就收到了李文書的求援文書,不由氣的破口大罵。

    “區區一羣亂民、山賊,竟然膽敢如此猖狂,還有那渭源縣知縣李文書,百戶所百戶陳營,也都是一個個的廢物點心,竟然連一羣亂民、山匪都無法鎮壓”

    “砰!”

    “哐啷!”

    發了好一陣的火,馬文昌這才臉色陰沉的坐下,重重的一掌拍在桌案之上,險些將茶盞震倒。

    雖然萬分的惱火與氣憤,但是該管的還是要管的,這畢竟也是他的管轄範圍,總不能坐看山賊發展壯大吧?

    而且,看李文書報上來的信息,山賊至少要有一兩千多人了。

    就算那李文書有所誇大,但一千之數應該也是有的。

    如果不做理會的話,這是會出大亂子的。

    “來人吶!”

    “大人!”

    一名侍衛快步走入,躬身一揖。

    “嗯,讓人去洮州衛走一趟,請洮州衛指揮使鄭萬春前來議事!”

    “是,大人!”

    因爲時間已晚,等到第二天的時候,洮州衛指揮使鄭萬春方纔到來。

    在將情況一說之後,鄭萬春的神色也是嚴肅下來,一兩千人的山賊聚集,那已經不是一個小數了。

    “.我這就調集兩營人馬,前去圍剿那些山賊亂民

    只是馬大人也清楚,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再加上調派軍隊,絕非一兩日可以完成的.”

    聽着鄭萬春的話,馬文昌有些皺眉。

    “這只是一羣山賊而已”

    “可他們畢竟有着一兩千之衆,再加上佔據鳥鼠山,又劫掠了大量的錢糧。

    如果他們死守鳥鼠山,也並不是那麼容易剿滅的.”

    “這”

    馬文昌微微皺眉,卻最終也是認可了這個說法,只得嘆息着說道:

    “那還請鄭將軍儘快吧。

    每晚一日,對於渭源縣的百姓來說,都將一日遭受山賊凌虐.”

    “那糧草物資”

    “嗯我會安排人準備的!”

    雖然馬文昌不想出那筆錢糧,但是,他卻也是不得不出。

    總不能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吧?

    哪怕給少點,卻終歸要給的。

    而就在馬文昌、鄭萬春等人準備剿匪,王朝等人辛苦練兵的時候,時間悄然間流逝,很快便就過去了數天時間。

    八月二十三日,京城順天府,皇宮文華殿,信王朱由檢跪倒在地,身後英國公張惟賢,首輔黃立極等羣臣百官,黑壓壓的跪了一大片。

    就在昨日,八月二十二,天啓皇帝朱由校,終於是在苦苦掙扎了一個月之後,駕崩殯天而去。

    而在此時,王體乾正在宣讀大行皇帝,天啓皇帝朱由校的遺詔,魏忠賢神色木然的站在他的身後。

    “…皇五弟信王,聰明夙著,仁孝性成,愛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丕紹倫序,即皇帝位。

    勉修令德,親賢納規,講學勤政,寬惜民生,嚴修邊備,勿過毀傷,內外大小文武諸臣,協心輔佐,恪遵典則,保固雪圖。

    因佈告中外。

    欽此!”

    “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以及身後的文武百官,立即便就俯身拜倒,大聲高呼。

    自此,信王朱由檢,大明末代皇帝崇禎,即將迎來他的時代。

    同時也是農民起義,建州女真時時扣邊的時代。

    很快的,天啓皇帝駕崩,信王朱由檢,崇禎繼位的詔書,便就傳詔天下。

    臨洮府,知府馬文昌,以及洮州衛指揮使鄭萬春,坐在堂上面面相覷,一時間有些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他們出兵的準備都已經做好了。

    但是這個時候,上面一道聖旨下來,天啓皇帝朱由校駕崩了,信王朱由檢,崇禎皇帝繼位登基了。

    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們人都麻了。

    他們在這個時候掀起兵事,爆出轄區之內兵匪爲患的事情,會不會引起新繼位皇帝的不快?

    那麼是不是爲了穩妥起見,要向後推遲一些時日,再行那剿匪之事?

    感謝各位書友大大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