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亡故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克里斯韋伯字數:3876更新時間:24/06/28 21:05:15
    至於第二條,從秦漢時期開始,古代中國就處於一個谷布本位向銅本位緩慢轉變的過程中,大體來說,大一統時期尤其是較爲興盛的中前期,銅本位更佔優勢,而分裂戰亂時期和大一統的晚期,谷布本位更佔優勢。

    究其原因,古代中國不但匱乏貴金屬,就連銅礦也不多,爲數不多的富銅礦還多半分佈於雲貴、湖南、蒙古、新疆等遠離古代中國核心區域,不利於開發的省份。

    偏偏古代中國的手工業和農業又極其發達,其結果就是一旦戰亂結束,大一統恢復,經濟迅速恢復,對足值貨幣的需求就會高速增長,迅速超過官府鑄造的數量,於是就會形成“錢貴貨賤”的現象。

    這種典型的通縮現象在史書中十分常見,寺院、貴族等富人紛紛將足值的貨幣儲藏在地窖裏,而這樣一來就更減少了流通中的貨幣量,反倒更加劇了通縮。這不但會打擊商業和手工業,還會加重農民的負擔(農民必須出售農產品來換取銅錢繳納賦稅),爲了解決通縮,古代政府一般會用鑄造劣幣(更大面值的銅幣,在銅錢中加入更多鉛等賤金屬,或者鐵錢)的辦法來人爲製造通脹,但其結果往往會造成民間排斥這些新鑄劣幣,改用實物交易。

    這一問題的最後解決是要到明中期,由於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明代中國頭一次被納入世界貿易體系,美洲和日本的金銀礦山產出的海量白銀涌入了當時的中國東南沿海,刺激了當地發達的紡織業、製糖、製茶、陶瓷業,這也就是後來歷史課本裏面提到的“資本主義萌芽”。

    此時的王文佐當然沒能力去美洲開採波託西大銀礦,但日本的佐度金山、石見銀山,足尾銅山、別子銅山卻已經是囊中之物,這些金銀銅礦不但儲量豐富,品味高,而且埋藏較淺,以當時的開採冶煉技術足以大量開採,足以當做大量鑄造足值錢幣所需。

    僅有商路和充沛的貨幣並不一定就能形成繁榮的貿易,還必須有大量的商品與需求。其實在王文佐看來,其實當時的東北亞貿易條件是很不錯的,用現代經濟學的術語來說,唐的河北區域與遼東、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以及遠東地區是各有比較優勢的,唐代的河北地區是當時大唐人口最繁盛、農業、手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而遼東、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以及遠東地區則是人口稀少、自然資源豐富的待開發地區。

    那麼從遼東、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以及遠東地區向河北輸出皮毛、木材、藥材、魚類產品、油脂、礦石等原材料或者初級產品,而河北向以上地區輸出布帛、器皿、陶瓷、藥物等手工業品,這一貿易對於雙方都是有利的。從長遠來看,也會促進河北與以上區域的經濟聯繫和人員往來,這也會爲新的東亞統一國家的形成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王文佐並不希望自己在歷史上只被當做一個征服者。

    “我當然希望兄弟們今後無需爲錢財之事操心!”王文佐笑道:“但我也不希望你們以後都變成田舍郎、多谷翁,整日裏都算計着自家地窖裏有多少貫錢,倉庫裏有多少石糧食,那就不是我當初這麼做的本意了!”

    “三郎說的哪裏話!”沈法僧臉色微紅:“你也知道我不是那種人,這也是爲了大家!”

    “這樣就好!”王文佐笑道:“雖說高句麗已滅,但接下來說不定還有別的仗要打,我等都是武人,不可忘記自家的立身之本!”

    “喏!”衆人齊聲應道。

    ——————————————————————————————————————

    “這是在下家族賓客的名冊!”

    外間傳來女人和孩子的爭吵聲,高舍雞低着頭,將名冊雙手呈上,他的內心無比屈辱,即便是當初高句麗王權勢最盛的時候,他的祖先也沒有把依附於本家的賓客名冊交出去,這關乎到家族的榮耀——既然別人已經把一切都託付給你,你又怎麼能把他又交出去呢?但這一次卻不一樣了,那個神祕的倭人提出要依照家族人口的數量發放糧食和分配土地,自己沒有選擇。

    “男六百三十五人,女七百九十三人,其中壯丁有三百二十人!不錯,不錯!”伊吉連博德隨便翻閱了一下名冊,笑道:“想不到這時候還能有這麼多人追隨你,看來你平日裏對於家族經營的還是不錯的!”

    “多謝!吾家自從先祖搬到當地已經九代了,世代遵照祖訓,絕無欺壓賓客之事!”

    “很好!”伊吉連博德點了點頭:“這是授予土地的契書,你先看看吧,若是同意就畫押吧!”

    高舍雞道了謝,接過契書看了起來,只見上面寫着授予土地的條件,每年要繳納的賦稅,以及若是有事,須得抽出騎士三人,步弓手十人,長矛手十二人應徵,自備武器糧秣出征等等,高舍雞出身於世代從軍之家,對着要服軍役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便借了毛筆花了押,蓋了指模,將契書抵了回去。

    “這是領地的情況,還剩下六七塊,你看看,挑個合意的吧!”伊吉連博德笑道。

    高舍雞道了聲謝,接過書冊一看,不由得愣住了:“這領地怎麼是在倭國的?

    “是呀!”伊吉連博德笑道:“熊津都督府的空餘領土不多了,就算有空的,也要給這次攻打高句麗的從軍有功將士留着,倒是倭國那邊有的是大片待開墾的空地,你反正都是要離鄉,爲何不去個更有未來的地方?”

    高舍雞被伊吉連博德這番話問住了,他苦笑道:“倭國實在是太遠了,若是要去那兒,哪怕是世代跟隨的部曲也要走的!”

    “好吧!”伊吉連博德有些失望的嘆了口氣:“我這裏倒是還剩下一塊,但比倭國那些就差遠了,你這麼多家口去,只怕根本養不活這麼多人,更不要說支撐軍役了!”

    高舍雞看了看書冊,又看了看伊吉連博德最後給出的那塊領地,最後只得咬了咬牙:“好,那我就選這塊了,是叫越前國月尾莊是嗎?”

    “你選的不錯,這個地方我聽說過,土地很肥沃,只要你的人願意出力氣,用不了幾年功夫就能富裕起來!”伊吉連博德笑道。

    選定了領地之後沒多久,高舍雞就帶着族人們登上了海船,當他看到熟悉的陸地最後消失在海平面下,他覺得自己身體裏好似多了一個空洞,這不是飢餓,而是一種虛無,原有的土地、房屋、堡壘所在之地已經化爲烏有,他覺得頭很疼,醫生說是得了風寒,建議他多躺下休息。高舍雞依照醫生說的去做,不過他知道疼痛終歸會好,但他內心的那個空洞卻永遠不會好起來。

    在航程中,高舍雞根本不想醒來,他寧願終日蜷縮在毯子下,閉緊眼睛,再度入睡,如果沒人將他叫醒,他會這麼沒日沒夜的睡。

    在夢中,他騎着馬,帶着自己的獵犬,在自家的獵場獵鹿。他們打着呼哨,將野鹿從林中趕出,然後將其圍住,包圍在當中射殺。他大聲歡笑,脫掉帽子,任憑風吹拂着自己的頭髮和鬍鬚,他的同伴們動作敏捷,首尾呼應,沒有哪頭野鹿能逃脫他們的圍獵,直到夢醒。

    在抵達了倭國港口之後,就有一個官員給了他們一塊木牌,讓他沿着道路向東北,高舍雞不知道哪裏是最終目的地,只知道日復一日的前行,路旁的稻田中耕作倭人農民好奇的看着這些異國客人。幸好沿途的倭人官員有提供糧食和蔬菜,這樣高舍雞才在一個月後抵達了目的地。

    “這裏就是你的領地!”當地的倭人官員用馬鞭指着不遠處的小村:“村子裏還有五戶人家,也是你的部民,你可以隨便差遣他們!”

    “我領地的範圍有多大?還有田地在哪裏呢?”高舍雞問道。

    “你看得到的地方都是,從那座山的山腳到那條河,都是的!”倭人官員露出了玩味的笑容:“至於田地嘛,現在還沒有,你得自己拿起斧頭開墾,只要連續三年耕作收穫,那就是你的田地!”然後他抽了一下馬屁股:“我有事先走了,你若有什麼事情,就去國司衙門找我!”

    高舍雞望向遠處,目光所及之處都是一片樹木的海洋,這是一片無比遼闊、盤根錯節的密林,灑下成千上萬暗綠色的影子。北風吹來,他聽到遠比自己年邁的樹木在呻吟嘆息,千百萬片枝葉隨風舞蹈,一時間密林彷彿化爲海洋,隨風搖動,與曠古共存。

    “家主,我們該怎麼辦?”有人問道。

    “拿把斧子給我!”高雞舍跳下馬,從手下接過鐵斧,走向距離自己最近的一顆橡樹:“天氣變冷前,我們必須把村子建好!”、

    ——————————————————————————————————

    長安城,東宮。

    冷雨紛飛,將東宮的牆壁染成暗紅色,宛如凝固的血漿。太子李弘束緊兜頭風衣,穿過長廊。來到重重守衛的轎子前。

    “爲什麼不準備馬匹?”太子問道:“乘坐轎子去迎接英國公的靈柩,這不合乎禮制吧?”

    “雨很大,而且天氣轉涼了!”當值的東宮衛官低聲答道:“聖體有恙,您是國之儲君,如果也感染了風寒,只怕社稷不穩呀!”

    “英國公以七十高齡領兵出征遼東,馬革裹屍,難道我身爲太子,居然連冒雨出門迎接他的靈柩都不敢嗎?哪又何談什麼社稷之重?”太子滿臉怒色:“快,把轎子擡走,把我的馬牽來!”

    東宮衛官沒奈何,只得讓人牽來太子的坐騎,又下令選一頂最大的羅傘,一行人出了宮門,沿着朱雀大街向南而去,他們將在明德門迎接李績的靈柩,穿過朱雀大街,抵達朱雀門前,接受天子的祭拜,然後再送往昭陵,陪伴先帝入土。

    馬蹄聲聲,東宮六率的鐵甲騎士騎行在前,然後是鼓吹手,他們吹奏着長安市民熟悉的《秦王破陣樂》,道路兩旁站滿了行人,當明黃色的羅傘出現,百姓們紛紛下跪,向冒雨出迎的太子行禮。李弘的目光掃過遠處,若是平日裏他可以看到明德門的城樓,但現在只能看到灰濛濛的雨霧。也許上天也在爲這位老人的去世感到悲哀,李弘心中暗想。

    行列走到明德門前,那兒站滿了人,當他們看到太子殿下,紛紛下跪。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是李績的舊部,有的人甚至跟隨他參加過幾十場大小戰鬥。看着他們,太子心中生出一股暖意——即便英國公不在了,大唐依舊還是後繼有人的。

    在用松木臨時搭成的木棚下,英國公李績的身軀靜靜的躺在平臺上的棺材中,李敬業一身素衣,白布纏頭,站在棺材旁。向每一個前來祭拜的友人躬身還禮。當他看到太子的身影,面上露出猶豫的神情,是應該下跪還是躬身。李弘打消了他的猶豫,他撩起袍服的前襟,向棺材裏的李績拜了一拜:“父皇有恙在身,不能前來,由小王替他來祭拜!”

    李敬業趕忙跪了下去,抽泣道:“陛下如此厚恩,阿翁若是在天有靈,亦當感激涕零!”

    “請起!”李弘將李敬業伸手扶起:“英國公乃是爲國殞身!敬業兄切莫因孝傷身。來,且與小王說英國公是怎麼過世的?”

    “遵旨!”李敬業應了一聲,退到一旁,低聲解釋起來。原來李績征服高句麗之後不久,就啓程返回長安,一開始還好,但經過幽州之後身體情況就變得不好起來,一開始是沒有胃口,然後就是大小便不好,請了醫生用了藥也沒有什麼起色。李敬業本來想要讓祖父在幽州靜養幾日,等病有了起色再上路。李績卻堅持上路,沒奈何只得照他說的做。途中身體每況愈下,最後在魏州最終就不行了。

    “現在想來,阿翁應該是對自己的身體有了預感,想要能夠回到長安再過世的!”李敬業嘆道。

    例行求訂閱,求票,求打賞。最近成績非常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