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六章 微妙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克里斯韋伯字數:1936更新時間:24/06/28 21:05:15
“你今日是怎麼了?怎的說起歸隱田園的事情了!”王文佐笑道:“上次你把我引薦給那位柳官人,可不是這副樣子呀!”
“你是說舍利子那件事情呀!”柳安嘆了口氣:“三郎,當初我的確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可這些日子我的想法又變了!”
“變了?不是查到了舍利子的下落了嗎?”
“是呀,可那舍利子卻是到了倭人手中,你想想,這等珍貴之物倭人肯定送回國去了。我們難道還渡海去倭國找不成?有一百條命也保不住呀!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柳元貞是拿幾句好話哄咱們兄弟去替他博富貴呀!”
“你終歸是明白過來了,這倒是件好事!”王文佐暗想,面上卻笑道:“柳兄,舍利子乃是神物,若是能讓我等尋到,也是冥冥中有緣,成敗之事倒也不必太在意!你我還是把眼下的事情處置好了才是!”
“不錯!”柳安精神一振:“這次打糧的事情便交給我吧!”
“柳兄你要出營打糧?”王文佐一愣,旋即笑道:“此番你是我的副將,應當留在營中,打糧這等事交給崔弘度、賀拔雍、沈法僧他們幾個便是了,何須你親自出馬!”
“還是讓我去的好!”柳安的態度卻意外的堅定,王文佐察覺到了一絲異樣,問道:“五郎,你是怎麼了,莫不是你在軍中聽到什麼閒話了?”
“並無閒話!”柳安的舉動出賣了他的內心,他的右手扶在刀柄上,顫抖的手腕將鞘內的刀刃弄得發出脆響:“只是這些日子裏在營裏挖土有些氣悶,想要出去透透氣!”
王文佐看着柳安的眼睛,而柳安卻偏過頭去,避開了王文佐的目光,王文佐大概能猜出對方此時心裏想了些什麼,但揭破卻非明智之舉,他點了點頭:“也好,如果你真的這麼想的話!”
“多謝三郎了!”柳安擡起頭,目光中有些羞愧:“方纔我不應該這麼說,讓你爲難了!”
“哪有什麼爲難的!”王文佐笑道:“你有求戰之心,這是好事,此番讓顧慈航和元驁烈兩人隨你去,就依照我們原先的法子,萬事小心!”
“多謝三郎了,你放心,那些賊子奈何不了我!”
走出王文佐的營帳,柳安吐出一口長氣,似乎是卸下了一副重擔,整個人輕鬆了許多。原來自從王文佐不斷升遷,柳安在這個小團體內的地位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從原本無可爭議的第一人下降到了第二的位置。
對於這一點,柳安倒也欣然接受,畢竟從那次去鹿尾澤夜獵捕獲探子開始,王文佐所表現出的才具見識都遠非自己能及,更不要說其琅琊王氏的顯赫出身,讓其成爲小團體的第一人,自己身居其後,柳安是心服口服。但隨着王文佐領兵出援平壤之後,隨他出征的賀拔雍、崔弘度、沈法僧、元驁烈這幾人也不斷立功升遷,其官階已經與自己相差無幾,遠超其他同儕,這樣下去,柳安這個“第二人”的身份早晚保不住。
對於這點,柳安就無法泰然處之了,畢竟王文佐也還罷了,賀拔雍、崔弘度、沈法僧、元驁烈他們幾個論資歷、論才勇哪個比得上自己,只不過運氣好跟着王文佐出了幾次兵罷了,憑什麼與自己平起平坐?因此這次出兵任存,柳安就決定一定要立下戰功,穩固自己第二人的地位。但來了任存之後,王文佐還是讓他留在營中,卻讓賀拔雍他們出去,這讓柳安愈發心急,到了最後按奈不住,只好出言請戰。
“此番出兵,一定要立下戰功!”他握緊拳頭道。
——————————————————————
百濟軍營。
“唐軍出營了!”
扶余忠勝下意識的攥緊了拳頭,用力之猛,以至於指甲劃破了掌心,刺痛讓他立刻清醒了過來,問道:“有多少人馬?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有七八百人!”探子立刻給出了明確的回答:“還有三四十輛馬車,出了營之後向東走,看樣子,應該是收麥的!”
扶余忠勝點了點頭,唐軍的行動倒是在他意料之中,戰爭已經持續了近兩年,無論是唐軍還是百濟,都飽受缺糧之苦。在這種情況下,能拿敵人的糧食填自己的肚子比打勝仗實惠多了,畢竟打勝仗也要流血死人,吃飯只需要張嘴就夠了。
“前往周留的信使是幾天前出發的?”扶余忠勝自問自答:“已經出發九天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援兵已經在路上了!也許稍加忍耐才是更好的選擇!”他站起身來, 走到懸掛着地圖的木架旁,伸出手指在地圖上比劃:等待唐人回營的時候,派出兩支軍隊,一支從三面進攻,故意留出回營的方向,圍三缺一,等唐人逃走的時候,另外一支守候已久的軍隊追擊。
遍地的屍骸、折斷的武器、遺棄的盔甲和車輛,鐵蹄踐踏着唐人的旗幟,戰馬高聲嘶鳴,戰旗飄揚,將士們大聲喊着自己的名字。扶余忠勝的眼前似乎浮現出一幅幅這樣的畫面,他的氣息漸漸變粗重起來,對勝利的渴望彷彿醇酒一般醉人,也許自己應該在援兵趕到之前就行動,這樣自己就能獨佔勝利者的榮譽了。
“傳令下去,挑選三千人,編成兩隊,等候號令!”
——————————————————————————————
鐮刀劃過,麥稈彷彿少女柔軟的腰肢,一片片匍匐倒下,王篙顧不得額頭上密佈的汗珠,不斷的揮動手臂,汗水淌下,將他背脊汗溼,旋即被烈日曬乾,凝結成一片白霜。在他的身後,女人們將倒下的麥子捆紮成捆,然後挑到田埂上的牛車上。在這個時候,無人喊累,也沒人偷懶,就算是老人孩子,也不斷將裝滿清水的葫蘆送到地裏幹活的大人身旁,忙的不可開交。
正午將至,收麥的人們終於有時間來到田旁的大槐樹下吃飯,飯很實惠,有鴨蛋、不摻雜粗糧的麥飯、豆醬、菜羹,甚至還有解渴的瓜,雖然疲憊之極,但所有人的情緒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