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玩蛇怪字數:5319更新時間:24/06/28 21:02:33
大宋慶曆九年,全國各地呈現出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
西北宋軍由狄青率領,攻佔了西夏,正在對西域虎視眈眈。
東南海洋貿易發達,促使着大量中東商人雲集於此。
中央高度集權,對全國各地展開基建工作。
周邊國家當中,大宋對日本和越南進行了高度控制,除了高麗和大理,就只剩下遼國還在苟延殘喘。
並且遼國也基本上搖搖欲墜,因爲大宋販賣了不少武器給遼國東北的各個部落。
這些部落本來就對遼國的統治不滿,再加上遼國多次被大宋擊敗,元氣大傷,讓他們意識到了遼國的嚴重衰敗,一時紛紛造反。
結果就是現在遼國一片混亂,西北的蒙兀部落要鎮壓,東面的女直、渤海部落要鎮壓,北面的室韋部落也不安分。
在這種情況下,大宋前所未有的強大,出兵橫掃遼國,拿下整個東亞地區,都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然而就在大宋朝廷內部對滅遼的聲音日益高漲,不止是年輕少壯派,老一輩也在搖旗吶喊的時候,政制院卻潑了一盆冷水,下令不再繼續北上滅遼。
這讓朝野內外十分不解,民間呼聲喧囂塵上,只是被政制院死死壓住,不至於造成百姓上街遊行,要求朝廷出兵滅遼稱霸東亞之類。
“政制院的工作可不好幹,要在朝野上下都恐懼的時候當主戰派,要在朝廷上下都要出兵的時候當主和派。”
六月十二日,上午辰時剛過,元和殿內趙駿坐在桌案後,批閱着劄子。
他已經把幽燕路大部分地區都走過了,接下來就是去雲州,也就是山西大同。
然後再南下去太原,東去河北,再視察河南、山東、淮南、江浙。
接着按當初第一次走的路線繞全國一個圈完成巡查工作。
不過在離開幽燕路之前,幽燕路本應該上報給政制院的工作全都得送到他這裏來,因此事情還是有不少。
他一邊看着幽燕路的工作匯報,進行了批示,一邊把批示完的劄子扔在邊上說道:“你們看看,我才到幽燕路幾天,幽燕路就有多少將領上書,希望我下令出兵。”
“還有朝堂那邊也送來不少劄子,民間要繼續打仗的聲音很大啊。”
王安石在一旁整理着文書,也笑着說道。
“敵人打到家裏來,我們就一定要死戰到底,因爲我們要守護我們的家園。”
趙駿搖搖頭道:“但如果打到敵人家裏去,要考慮的事情就太多了,怎麼能這樣輕而易舉地下定論呢?”
“知院。”
楊察好奇道:“如今我大宋強盛,比之強漢盛唐不出其右,破滅遼國也是易如反掌,即便考慮後勤、補給等,應該也是綽綽有餘才對。”
趙駿笑道:“但你沒有考慮到政治、經濟。”
政治,經濟?
衆人好奇地看着他。
裏面難道有什麼賬要算嗎?
“從政治上來說,遼國已經不像漢之匈奴,唐之突厥那樣對我大宋形成威脅,再北上進攻,就只會損耗國力,並且打下來後續治理,也是個巨大的麻煩。”
趙駿說道:“從經濟上來說,不談打仗耗費多少錢糧的事情。單論打仗會造成商業凋敝,兩國貿易大幅度下降,必然會讓幽燕路受到很大影響,特別是現在大宋正需要集中國力搞發展的時候,一旦開戰,包括鋼鐵、紡織、糧食等產業的重心一定放在戰爭上,我們現在還缺少遠程交通工具,用馬、騾拉,永遠都是效率低下和浪費錢糧。”
李孝基問道:“那豈不是說,遼國還能延續國祚?”
趙駿笑道:“也延續不了多久,現在不出兵滅遼只是收益和付出不成正比。剛纔不是說了嗎?我們缺少的是遠程交通工具,等鐵路修到幽燕路來,遼國離滅亡就不遠了。”
說着他又輕聲道:“打仗有的時候不能單純只看能不能打贏,還要看很多東西,目光如果不能放長遠的話,那麼最後也不過是耽誤自己的發展進程而已。”
政制院高瞻遠矚的宰相們是這樣的,前線的將士們覺得自己軍備強大,整天嚷嚷着要北上滅遼國,可後方的宰相們要考慮的事情就很多了。
打仗要錢要糧,沿途損耗怎麼辦?深入北方草原,東北莽林,後勤補給,武器彈藥,哪一項不需要朝廷籌集物資供應前線?
明明可以十年後把鐵路修到東北,坐着火車去打仗,偏偏要騎馬去。
打下來還得治理統治,要受到地方上各種各樣的起義造反騷擾,又要投入人力物力鎮壓。
難道朝廷不知道能滅了遼國,滅了日本,滅了越南嗎?
他們當然知道。
但打下來以及打的過程會造成什麼,這些軍隊將士們關心嗎?
歸根到底。
還是從本質上來講,大宋現在的國力也僅僅只是超越了以往封建王朝的巔峯漢唐一點點。
工業談不上強大,發展也才剛剛起步,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初級階段。
即便是把周邊國家全部打下來,受限於自然環境、地理位置、交通狀況、運輸工具等等因素,付出的成本肯定會非常大。
所以簡單來說,現在大宋確實可以把周邊國家全滅了。
但沒必要。
等工業進一步發展,鐵路和蒸汽輪船造起來。
甚至有了內燃機,讓內燃機火車和輪船取代蒸汽動力,滅周邊國家不是更划算?
這筆政治賬要算,經濟賬也要算,不可能只看軍方和民間的意思就悍然行動。
趙駿很清楚,有些時候還是不能只在意輿論,而更要注重未來。
“對了,我之前不是給了那些世家最後的期限嗎?有結果了沒有?”
趙駿把今天的政務處理完,想到了這件事。
他在六月八號就已經把該交代的任務全交代完了,之所以繼續留在這裏,就在於要把幽燕路世家的問題處理好。
他其實也沒有對這些人趕盡殺絕,願意遷徙南下的,往往都會給予官職和其餘賞賜。
就像歸順的西夏權貴與青塘高層一樣,即便沒有實權,也會給予錢財和勳貴虛職養着,不至於滿腦子都是對方不配合就殺殺殺,只有對方軟硬不吃的情況下,才會舉刀。
至於不願意遷徙南下的,也不是不能讓他們留在地方,畢竟故土難離,讓人家背井離鄉確實有些不人道,所以可以給一些折中的辦法。
比如必須交出名下的大量田地和佃戶,削弱他們在地方上的控制權和影響力等等。
而且願意南下的往往都有一定補償,如有實權名額,有恩補名額。但不願意南下的就只有虛職,並且沒有恩補,這樣不斷打壓削弱,兩三代後這些幽燕世家就徹底消失了。
一套組合拳下來,即便這一趟沒有把幽燕世家徹底消滅,也是元氣大傷。
而最後的期限就是十五日,也就是給了幽燕世家七天的時間,現在已經過去四天了,還有三天時間,即便還有一些人沒做答覆,但應該有一些人行動了才對。
難道自己就這麼沒有威懾力?真覺得自己提不動刀?
趙駿心裏想着。
“今天楊轉運使那邊送來的劄子倒是沒有看到。”
王安石他們翻了翻公文。
“不會是楊轉運使想借刀殺人,故意壓着吧。”
楊告異想天開道。
“別這麼陰謀論,他有這麼大膽子嗎?這麼不怕死?”
楊察笑道。
“那倒也是。”
楊告也笑道:“知院虎威,誰敢撩撥?”
“知院。”
正在這個時候,似乎是說曹操曹操到。
楊畋走了進來拱手道:“剛纔劉家劉四端,馬家馬詮,趙家趙元朗等十餘人找上我,希望求見知院。”
這些幽燕世家大族以前在遼國的時候都是高門權貴,面見遼國皇帝也不是難事。
但歸宋之後地位驟降,即便混得最好的劉六符也不過是個正四品安撫使,其餘人品級基本都在七到九品之間,哪來的資格見他?
所以從某種方面來說,幽燕世家之所以與朝廷暗地裏對抗,也不乏這種地位一落千丈的心理落差在作祟。
只是一代天子一代臣,以前遼人重用他們,那是遼國的事情。
現在大宋王者歸來,就得守大宋的規矩。
聽到楊畋的話,趙駿微微點頭道:“還是有怕死的,讓他們進來吧。”
“是。”
楊畋應下,隨即出去。
過了好長一會兒,在宮外等候的劉四端等人才終於跨入宮中。
這些人都是劉家勸說,才最後選擇了順從。
燕雲各大家族不止與遼國權貴聯姻,他們內部也聯姻不止,比如懷來張氏與玉田韓氏聯姻,有張氏女嫁與韓家韓橁。
燕京梁氏與昌平孟氏聯姻,醫閭馬氏娶了行唐王氏女,盧龍趙氏與玉河馮氏是兒女親家等等。
他們昌平劉氏就更精彩,與耶律皇室,蕭家後族,安次韓氏,滑州李氏、盧龍趙氏、河間邢氏、渤海孫氏、懷來張氏張等都有姻親。
光劉六符的三任妻子就都出於安次韓氏,劉家幾兄弟也有人娶了遼國公主,還有滑州李氏就是李處溫家族。
史料記載,“燕地大族,昏因門閥,時人比唐崔、盧”。
可見遼國幽燕世家藉助盤根錯節的政治婚姻,各個家族扭結成利益共同體,堪比兩晉以及唐朝的頂尖世家門閥。
但可惜的是新時代了。
遼國一夜之間變了天,他們這些遼國的權貴世家門閥,也是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只能當待宰的羔羊。
這些世家都是劉氏近親家族,除了昌平劉氏、醫閭馬氏和盧龍趙氏這三個超一線大門閥外,另外還有四五個一線世家,十多個二線家族。
此刻一行人作爲家族代表,在楊畋的帶領下,跨入了元和殿,見到了那位傳聞中的知院。
就看到他模樣並沒有凶神惡煞,也沒有多老,大概三十來歲,面容儒雅,見到他們進來,露出了隨和的微笑。
“下官參見知院!”
衆人都有官身,來到殿內,連忙向趙駿彎腰拱手行禮。
趙駿點點頭道:“免禮。”
“謝知院!”
衆人就直起腰來,站在那裏。
周圍有不少桌案,桌案後就是王安石等人,正上下打量着他們。
再外圍則是一名名挎着火槍的士兵,一個個筆挺而立。
趙駿沉聲道:“大宋境內,很多人都說你們數典忘祖,忘記了自己漢人身份,說你們是漢奸白眼狼。”
這話出來,大家臉色微變,卻無人敢說話。
就聽到趙駿繼續道:“在這一點上,我並不這麼認爲。人有的時候身不由己,你們的祖先有的是幽燕本地漢人,有的是從其餘地方遷徙過來的漢人。本質上都是被迫,大勢所趨,怪不得誰,因而沒有什麼漢奸一說,無非各爲其主,只是你們恰好是在遼國而已。”
“謝知院體諒!”
劉四端連忙又拱手道謝。
其餘人也紛紛跟着拱手道:“謝知院體諒。”
“好了。”
趙駿擺擺手。
在這一點上他確實不會這麼認爲。
主要是大宋自己就拉逼垮。
在澶淵之盟之前,燕雲十六州有不少漢人南下投宋。
當時對這些人採取的政策還是非常開放和接納,比如契丹天德軍節度使於延超。
但澶淵之盟後,由於盟約規定“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像那些南逃的漢人就屬於逃犯界定,大宋這邊就不敢違背盟約,害怕被遼國找到藉口,就停止了接納。
天聖年間就明確規定,如果是漢人百姓南逃的話,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如果是遼國當官的南逃,那就必須遣返回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劉四端的三哥劉三嘏,因爲被公主老婆迫害,被迫南逃到宋朝。
也就是如今大宋打敗了遼國。
不然歷史上他的結局就是被遣返,然後剛到遼國就被殺死。
所以很多人不是不想南逃,而是南逃就會被遣返回來,死路一條,自此造成遼國漢人對大宋越來越沒有感情。
不過沒有怪罪他們是一回事,不允許他們繼續留在當地成爲地方霸主又是另外一回事。
趙駿繼續說道:“然燕雲世家門閥,根深蒂固,朝廷心憂的原因你們想必也明白。如今大宋哪還有什麼世家,呂夷簡家中出了兩代宰相,後輩子孫若是不肖,終究入不了仕途。”
“我也不是說非逼着你們拆族分家,而是要告訴伱們。普天之下,皆是漢土。既是漢土,就不該有兩個聲音。燕雲也一樣,只有朝廷的聲音能在這裏發出!”
他環顧四周道:“朝廷要的是一言九鼎,要的是上面命令下達,下面就馬上令行禁止。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還需要你們這些地方世家門閥,才能調動當地百姓,這是絕不容許的存在。”
下方衆人臉色又是一變,這位知院還真是強硬,說話似乎一點都不委婉客氣,讓他們每個人都覺得心裏很不舒服。
但再不舒服也不敢說什麼。
“當然了,正如我剛纔所言,朝廷不會不講道理。除非你們負隅頑抗,不聽從朝廷的旨意。”
趙駿見大家一個個老老實實站着,沒有一個敢吭聲,便又說道:“對於願意接受朝廷條件的家族,將會享受到一定優待,賞賜、恩補,到大宋一樣做官。”
“很快你們就會明白,區區一個遼國算得了什麼。大宋的強大滅亡一個遼國,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未來大宋會更加昌盛。”
“至於你們自己的前途和家族興衰,自然也能伴隨着王朝的強大而比現在更加輝煌。”
“因爲大宋從來都是一個不看出身,只看能力的國家。只要你們有本事,家族子弟能在大宋科舉當中考中進士,奪得前三榜,並且一路政績斐然,屢遭提拔,即便是進入政制院成爲宰相亦不是不可能。”
“說到底,朝廷要的是天下人才一起爲大宋和漢人的未來出謀劃策,而不需要地方上各種掣肘,朝廷裏全是門閥世家子弟,你們明白了嗎?”
他站起身,雙手揹負在身後,充滿壓迫感地盯着大家。
一段話有威脅,有畫餅,也有深意,更多的則是直接了當地告訴這些燕雲世家們,朝廷爲什麼要這麼做,朝廷需要你們怎麼做。
至於他們答不答應。
這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選擇了。
“下官願意服從朝廷的一切調遣!”
劉四端率先開口道:“下官知道,朝廷這麼做必然有朝廷的用意,身爲漢人,下官以前不能投效大宋,爲大宋出力,如今既然歸明,自然一切聽從朝廷的安排。”
“下官願意服從朝廷的一切調遣!”
跟着劉四端過來的各大世家的人都是被他說動的人,也紛紛拱手應是。
“很好!”
趙駿滿意地點點頭道:“你們有不少人都是從中原內地遷徙過來,那我就把你們安排回原籍,也算是榮歸故里,落葉歸根了,至於其餘獎賞,到時候自有詔令。”
“多謝知院!”
衆人再次應下,算是完成了部分幽燕世家的安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