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玩蛇怪字數:4226更新時間:24/06/28 21:02:33
    宋慶曆六年六月,隨着第一封情報送來,之後就又是源源不斷的回信。

    秦鳳路轉運使楊偕五天之內連寫七封公文,講述了一下青塘那邊發生的事情,以及他們秦鳳路這邊的部署情況。

    李元昊佔據青塘,劫掠三日,之後南下湟州,對湟州城展開猛烈進攻,湟州城岌岌可危。

    唃廝囉重傷未愈,本部兵馬也多潰散且士氣低下,不得不退往蘭州。

    楊偕派遣賈逵領五千人先往蘭州,又跟副轉運使兼兵馬總管景泰商量了一下,便開始聚集本路兵力,隨時進駐蘭州和李元昊開戰。

    這是朝廷賦予秦鳳路轉運使的權力。

    政制院也給楊偕發了回信,之後正式任命韓琦爲陝西路經略安撫招討使,張方平爲陝西路副經略使,張亢爲陝西路兵馬總管。

    在慶曆改革之前,經略使是臨時官職,且跟轉運使同級,都是正四品,只不過名義上經略使是上級,但地方轉運使以及經略副使都有較大的主權。

    如歷史上夏竦爲陝西路經略使的時候,韓琦和范仲淹都與他意見不同,地方轉運使也有抗命不尊的現象。

    顯然這依舊是宋朝傳統,對於有軍權的封疆大吏,都必須有人鉗制防備。

    不過如今改革之後,經略使爲正二品,副使和兵馬總管爲從二品。基本上經略使就已經是大權在握,主管了一地軍政大權,可謂是權力很大。

    趙禎其實有點不放心,還是大宋皇帝對於兵權過於看重。

    然而趙駿卻告訴他,在現有體制下封疆大吏是不可能造反的。一是韓琦臨時才被調去,沒有威望,想造反不能服衆。二是張亢也在,他拿什麼造反?

    除非張亢造反,張亢因景佑年與西夏遼國的戰爭中屢建功勳,在軍中威望僅次於范仲淹和王德用,他造反才稍微有點看頭。

    可士兵家人都在汴梁,且范仲淹和王德用出馬的話,信不信跟着張亢的那些士兵很快就會投降?

    所以當皇帝有的時候還是要放寬心一些,不要過於杞人憂天。

    在趙駿的勸說下,趙禎才打消了顧慮,乃令韓琦跟張亢率領汴梁禁軍三萬開赴西北,這樣再加上陝西路約十二萬兵力,足以跟西夏一決雌雄。

    秦鳳路那邊先一步派人進駐蘭州之後,又立即派人譴責李元昊,說他攻打大宋的盟友,這是肆意挑起與大宋的戰爭。

    李元昊則迴應說這是他們與青塘之間的舊怨,與大宋無關。

    如果大宋派兵的話,那大宋才是撕毀雙方之間和談的責任方,罪責都在大宋這邊。

    兩邊開始打口水仗。

    這種口水仗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意義,但實際上用意很大,就是爲了爭奪大義名分。

    大宋這邊指責西夏先挑起戰事,佔理的是他們這一方。

    西夏則說他們並未攻打大宋,只是青塘與西夏爲世仇,他們跟仇人打仗合情合理,如果大宋出兵,那就是大宋先挑起戰事。

    別看這種大義名分好像沒什麼卵用,畢竟打仗打的是誰兵強馬壯,並不是說誰佔理誰就能獲得優勢。

    然而看上去好像是這樣,可實際上有的時候,大義名分卻是獲得勝利的至關因素。

    因爲誰佔理,士兵的心態就不同。

    曹操手中有大義名分,他就可以不斷宣稱是奉天子詔令,四處討伐不臣,底下的士兵就會甘願服從,心安理得,士氣高昂,讓他屢戰屢勝。

    努爾哈赤一個《七大恨》,充分調動了士兵的怨氣,如此滿人打仗兇狠無比,對待漢人像是對待仇人一樣拼命廝殺。

    畢竟對於底層士兵來說,誰都不想打仗,誰都不希望自己戰死沙場,那麼在打仗之時就可能退縮。

    但如果給他們一個理由,告訴他們敵人是怎麼怎麼欺負我們,又或者我們是佔理的那一方,我們順從天命在作戰,老天爺都站在我們這邊。

    這樣一來士兵肯定就會士氣提升,死戰到底,從而讓戰事順利。

    所以在古代大義名分絕對是個重要條件。

    甚至不止是古代,在後世也一樣。就如同抗戰士氣川軍“內戰如蟲,外戰如龍”一般。

    國仇家恨,本身就是最大的大義名分。從而讓他們悍不畏死,扛着一杆“死”字大旗,拿着最簡陋最差的武器,也敢與倭寇決一死戰。

    大宋和西夏就在互相爭奪這種大義名分,以此給底下士兵們一個開戰的理由。

    雙方互相指責,卻都不妨礙兩邊繼續動員戰爭。

    韓琦、張方平和張亢很快就抵達了陝西,開始調集整個陝西路的兵馬。

    由於秦鳳路的軍隊入駐蘭州,李元昊打下湟州之後,就佔據了河口,也就是湟水與黃河的交界處,坐觀大宋這邊的反應。

    因爲李元昊知道,現在擺在大宋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西進打湟州,一條是北進玩圍魏救趙。

    不管是哪條路,都會落入李元昊的陷阱與圈套,所以他並不擔心。

    而就在雙方緊鑼密鼓地準備開始打仗的時候,此刻遠在東北的遼國國內,則是另外一番情況。

    耶律宗真忽然東狩,抵達了遼國東京瀋陽府。

    瀋陽府行宮內,耶律宗真戴着氈帽,一身寬大的皮裘大袍,顯得雍容華貴。

    七月入秋之後,東北的氣溫就開始下降了許多,夜晚變得頗爲寒冷,因而他也捨棄了夏天穿的宋朝絲綢大衣,選擇了遼人常穿的皮裘大衣。

    在耶律宗真面前還站着幾個高大的身影,這幾人模樣頗爲古怪,他們頭上全部剃光,唯獨兩側和前額的鬢角留着頭髮,紮成兩條長長的辮子留了下來,跟遼人傳統髮型有點像,但沒遼人辮子那麼粗。

    最前面的那人也戴了個小氈帽,上身是外套白色麻布,裏貼絨皮的大領袍衣,下身是黑色綁褲腿的絨褲,腳蹬圓靴。整個人渾身透露着一股兇悍的氣質,穿着打扮也頗爲幹練。

    他向着耶律宗真用遼禮彎腰鞠躬道:“臣烏古乃參見陛下!”

    此人正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爺爺完顏烏古乃,他如今八歲的次子完顏劾裏鉢便是完顏阿骨打的父親,女真人能夠崛起,便是從他手裏日益壯大。

    耶律宗真自然不知道未來完顏烏古乃的孫子會覆滅他的大遼,所以見到完顏烏古乃,微微點頭道:“嗯,都坐下吧。”

    他對完顏烏古乃態度不錯,因爲如今生女真各部落都依附於完顏石顯,與他們遼國敵對。唯有完顏烏古乃投靠遼國,讓他頗爲歡喜,所以這次東狩,就立即召他過來見面。

    完顏烏古乃與他部落幾個高層就坐到了一邊,隨後完顏烏古乃還略微有些緊張地說道:“臣沒有想到陛下竟然會親自過來,讓臣受寵若驚。”

    “呵呵。”

    耶律宗真自然不會告訴他,如果只是生女真小叛亂,他最多就是派兵降服,這次過來爲的是高麗。

    所以他只是笑笑,隨後說道:“此次完顏石顯斷絕鷹路,讓國內諸多不滿,朕自然要親至,倒是要看看這完顏石顯有多大能耐,居然敢與朕作對!”

    完顏烏古乃連忙說道:“陛下親至,完顏石顯自然乖乖束手就擒,不過臣以爲,些許小患,其實無需陛下大動干戈。”

    “哦?”

    耶律宗真來了興趣,笑問道:“此人囂張跋扈,朕自是打算親征以震懾諸部,聽你的意思,你好像有什麼辦法可以很快解決?”

    “也談不上解決,只是臣在想,石顯乖張,但畢竟不敢與大遼作對,因而臣有一計,特別是陛下親至之後,臣覺得有很大把握,可以不用打仗就能處理他。”

    “說來聽聽。”

    “臣覺得,陛下既然親至東京,不如勒令石顯立即前來瀋陽府向陛下解釋,到時候陛下直接將其擒拿,或殺或流,皆由陛下決斷,自此女直可服。”

    “他會乖乖聽從?”

    “他若是不聽從,陛下大軍進發,必讓諸部驚恐難安。”

    完顏烏古乃立即說道:“何況臣在女直當中還是略有聲望,若臣再在其中施以離間,則大事可定。”

    “好。”

    耶律宗真聽後覺得沒什麼問題,便說道:“若是真如此,能夠不費吹灰之力便擒拿石顯,朕便賜你爲女直節度使!”

    “多謝陛下!”

    完顏烏古乃心花怒放。

    生女真部落各自爲政,他父親的部落也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由於完顏烏古乃的父親完顏石魯一直信奉親遼政策,所以被遼國封爲大惕隱,以此成爲女真各部落名義上的酋長。

    然而女真各部落向來都是“無書契、無約束、無規章可循、居處絕遠、不相統屬、自相殘殺、各爭雄長”,因而對完顏石魯根本不服從,甚至還差點把完顏石魯坑殺。

    之後完顏石魯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四處征戰,討伐各方不臣的部落,導致很多女真部落對他愈發不滿。

    其中完顏石顯就跟完顏石魯有仇,在完顏石魯死後屍體就被完顏石顯派人奪走,爲此完顏烏古乃恨他入骨,但因爲完顏石顯勢大而一直不敢有所動作。

    如今遼國願意支持他,完顏烏古乃一可以背靠遼國勢力爲父報仇,二則是藉助遼國強大而壯大自身勢力,一旦吞併了完顏石顯的烏林答部,那麼他的部落將一躍成爲女真最強部落。

    如此他的部落自此強盛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事實上也是如此。

    歷史中完顏烏古乃設計讓石顯被遼國流放,吞併了石顯的部落。

    這導致雖然他背叛女真的事情讓各女真部落更加厭惡,可由於他吞併了完顏石顯的烏林答部,實力強盛起來。

    再加上女真各部落各自爲戰,根本不團結在一起,導致完顏烏古乃以及他的繼承者完顏劾裏鉢兩代不斷吞併其餘女真部落,等到完顏阿骨打時期,女真基本完成了統一。

    自此這才讓完顏阿骨打擁有了消滅遼國,最終建立強盛一時的金朝的底蘊。

    當下耶律宗真按照完顏烏古乃的計策,派人立即去勒令石顯來東京,而完顏烏古乃回去之後,石顯以及女真各部落首領果然在開會商議這件事情。

    女真各部主要有親遼和叛遼兩個陣營,完顏烏古乃就是親遼陣營首領,石顯則是叛遼陣營老大。

    叛遼陣營很強大,因爲女真各部落都無拘無束,也不想被遼國奴役,所以面對遼國多年的勒索,一直都是反抗不斷,各種起義頻繁。

    但遼國最近幾年軍事力量得到了增強,除了女真以外,很多其餘民族,像蒙兀、渤海、室韋等部落叛亂,都迅速被遼人平定,因而女真內部還是對強盛的遼國充滿敬畏。

    此次耶律宗真親至,再加上完顏烏古乃在裏面挑撥離間,諸多女真部落都以爲,只要石顯過去解釋一番,隨便找個理由搪塞一下,應該就可以矇混過關。

    於是大家都紛紛同意讓石顯前往瀋陽府親自覲見耶律宗真,畢竟去遼國的人不是各部落酋長,跟他們沒關係,肯定是死道友不死貧道。

    石顯雖然不想答應,可礙於大家都贊同,自己獨木難支,最終也只能勉爲其難應下。在他想來,反正自己只是斷絕鷹路,又沒有公然叛亂,遼國那邊應該也不會拿他怎麼樣。

    但讓石顯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到瀋陽府之後,他就立即被拿下,然後被流放到了遼國西北的蒙古去了,自此消失得杳無音訊。

    他一不見,烏林答部羣龍無首,遼國又冊封完顏烏古乃爲女直部落節度使,職務還在大惕隱之上,即便在遼國都屬於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完顏烏古乃順勢吞併烏林答部。

    這下女真各部落就立即意識到石顯是遭到了完顏烏古乃的算計,對於他赤裸裸地背叛女真部落,背叛自己的民族,各部落一時間羣情激憤,對他充滿鄙夷。

    但不管怎麼樣,這都已經成爲既定事實。各部落也不敢與遼國爲敵,就只能捏着鼻子認下。

    便在這紛擾當中,遼國整頓好了兵馬,在八月份,又徵召了完顏各部落一部分士兵,由完顏烏古乃統領,正式南下,開始向高麗逼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