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2章 轉進太平寨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血沃中華字數:2656更新時間:24/06/28 20:39:40
    南邊的鎮夷關外,趙炳炎帶着特戰大隊的小分隊化妝出行,來到靠近大理的橫山寨,看見昔日規模巨大的軍寨被元軍攻打過後大肆搗毀,至今還是一片荒涼的模樣感嘆蒙古人做事徹底了。

    特戰大隊長周宇給他稟報:此地附近活躍着一支由岳飛後人拉起來的抗元義軍,據聞有好幾千人馬只是武器裝備太次,缺乏戰力。

    他點點頭,叫好生偵查。

    夜裏,趙炳炎收繳了軍寨裏面的元軍糧草後連夜轉進太平寨。

    此地的繁華程度遠勝橫山寨,是西南元軍兵馬來往和糧草輜重的集散地。

    他閃身進入軍寨的糧庫、軍械庫沒收非法所得,不再搗毀倉庫,期待軍寨內的庫房再次裝滿,內部相互懷疑,猜忌之際再來罰沒糧草。

    趙炳炎走憑祥峒回來,和守關大將張琦、周復二人吃茶敘話。

    張琦給他稟報:近衛軍已經完全控制邊界,百姓和商旅來去自由。

    憑祥峒目前處於大宋和大元兩國邊界上,通往大理的路西去吐蕃,位置優勢明顯,此地邊貿發達,來往的商人都願意在憑祥做營生。

    他們長期在憑祥駐紮一個連,隊伍輪換值守,僅僅是收取的賦稅便足夠養兵。

    趙炳炎瞪了他一眼說:朝廷大半的陸上邊貿都在憑祥,你們收稅幹嘛?這個地方的收益必須交給朝廷,軍隊花多少銀子自有大將軍覈實開銷。

    張琦楞一下,立刻給他檢討,會如實造冊上報。

    他緩緩地說:“這也不怪諸位,安南剛收回來,百廢待興。但是我們每個人心中要裝着規矩,嚴守律法、規則。若不如此,遲早一天要玩兒完的。”

    周復覺得氣氛太尷尬,呵呵一笑說:這不是山河破碎嘛,過去各軍頭習慣了設卡收費,雁過拔毛的籌集軍需。多虧漢王有辦法籌措後勤輜重,不然要亂到何種程度還無法想象。

    趙炳炎擺擺手說:此風不可長,兵荒馬亂的老百姓日子太難過,我等再狠命對着百姓下刀,即便佔領了地盤也不會有人支持擁戴。

    他叫先把營生上的賦稅減下來,恢復到戰前朝廷規定的標準。

    他說:“只要我們餓不死,甚至再往下降一成更好,那樣的話販夫、行腳的有賺頭,就願意走憑祥來做營生,朝廷還愁收不到賦稅?”

    兩個武夫不懂做生意的竅門,但早已奉他爲神靈,聽了趙炳炎的開導雞啄米似的點頭答應。

    他話鋒一轉,表揚兩個武夫在憑祥峒駐紮少量部隊的主意不錯,能吸引元軍躍躍欲試的來攻,但是要擴大對憑祥周邊地區的掌控。

    趙炳炎想到後世抗戰時期的敵後武工隊,在敵佔區神出鬼沒的武裝羣衆開展鬥爭,建立起大片游擊區,形成巨大的情報網,敵人的一舉一動後方都曉得。

    若是鎮夷關也這樣幹,就不怕憑祥的駐軍被元軍包餃子,同時還能鍛鍊出一批善於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人才。

    趙炳炎把這個思路告訴二人,讓他們組織人手編成若干小隊,撒出去控制住周圍的地盤,將部隊的實戰訓練全部拉到北邊去。

    久了,這些兄弟們對北邊的情況瞭如指掌,決定收復廣南西路時都不用請嚮導,可直接開拔。

    周復歡喜了。

    張琦更是一臉驚奇,想不到漢王腦子裏有這麼多好主意。

    他問炮兵的訓練如何?

    張琦眼饞的看着他說就是炮彈不多,肖成章不敢輕易打炮。

    趙炳炎聽得笑了,這小子咋像在說黑話呢。

    他說是啊,炮彈打一發少一發,諸葛先生要是不支持,咱們就得斷炊。

    他叫張琦把炮兵的訓練和步兵訓練集合起來,每次出動帶上兩三門炮,打了就跑,在實戰中訓練炮兵。

    三日後,趙炳炎離開鎮夷關南返。

    此刻,南宋太后楊淑妃的鳳舟正航行在富良江入海口,女人在三十艘油漆一新的水師艦船一路護衛下,浩浩蕩蕩的沿着廣南西路海岸轉到安南,心情舒暢極了。

    這要是在她剛逃出臨安時,是想都不敢想的,那時就擔心被大元韃子攔住脫不開身。

    還在大軍出發西征安南之時,楊淑妃心裏並不是完全放心,她怕西征失敗,朝廷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家底又耗沒了。

    她三天兩頭得不到安南的消息就擔心的睡不着覺,頻繁的詢問劉嬤嬤有沒有漢王的消息。

    直到趙炳炎拿下鎮夷關,封住元軍南下的道路她都還不踏實。

    當文天祥寫着安南小皇帝投降,大軍進駐升龍城的奏報送到她手裏時,楊淑妃驚喜萬分,高興的在行宮裏疾步轉圈,雙手拿着奏報不停顫抖,嘴裏喃喃的說:“勝啦,天佑大宋啊。”

    劉嬤嬤也是一臉歡喜的說:“天佑主子,點了一位能征善戰的漢王吶。”

    主僕二人喜極而泣。

    今日一帆風順的來到安南,前後左右全是威武的御林軍護衛,楊淑妃心情大好。見到迎接他的文天祥和張世傑連呼:兩位愛卿功勞巨大,受累啦。

    她左顧右盼的尋找,卻不見趙炳炎的其人,忍不住詢問:“哀家的漢王呢?”

    文天祥笑呵呵的說:“漢王恐韃子來襲,趕去鎮夷關佈置防務啦。”

    一行人歡天喜地的將她送進鳳儀宮,楊淑妃看過巨大的城池,精緻的宮殿,歡喜的不要不要。

    但是,當她聽說朝廷不在安南皇城辦差,而是住進升龍府衙不悅了,淡淡問張世傑這時爲何?

    張世傑小心解釋道:“這是漢王的主意。安南建國已久,雖然歸順我大宋,國民心中的安南國一時半會難以去除,漢王叫開放皇城供萬人遊歷,是要讓臣民早點清楚安南國已不在,如今就是安南府。”

    文天祥附和着頷首,給她稟報暫定安南爲安南都督府,他在奏章裏已有奏報。

    楊淑妃因爲沒有皇宮,心生遺憾,以旅途勞頓爲由下了逐客令。

    文天祥感覺到楊淑妃的不快,邀張世傑和陸秀夫一起吃茶。

    陸秀夫進城時看到巨大的城市,整齊的街道和來來往往的百姓歡喜了,連聲感嘆大軍如期征服安南,得了幾百萬人口,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張世傑說剛出發時他心裏也是不踏實,未曾想當真辦到了,漢王真是神機妙算。

    文天祥頷首,表情凝重的說:“接下來的治理事務繁多吶,有道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要想讓安南人心服口服歸順我大宋,不容易吶。”

    張世傑不怕,他認爲安南兵強馬壯的強盛時期都被宋軍直接幹趴下,真有人還敢造反,他手裏的兵正缺對手,不介意都綁去做陪練。

    陸秀夫有信心治理好安南,他自己打仗不行,做政事不怕累到死。

    三人哈哈大笑,張世傑和文天祥都端起茶杯敬他。

    文天祥關心的是太后楊淑妃的心病,怕太后另有想法,他委婉的問陸秀夫:“太后可有交代?”

    陸秀夫把海南路安撫使的位置留給他的鐵桿岑琳,屁顛顛的跟隨太后搬家過來,還沒過興奮期呢。

    他心直口快的說:太后一路都在想象安南的皇宮如何,大將軍和右相如何,漢王如何,可有受傷?其他諸事皆不過問。

    文天祥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說:“哎呀,原來如此。”

    兩日後,趙炳炎回到升龍城的漢王府,發現朱靜怡來了。

    小女子穿着薄薄的紗衣飛一樣的出來迎接他,一頭往他懷裏鑽,看得後面的親衛趕緊把臉轉到一邊去。

    趙炳炎被姑娘兩團彈性十足的減震器一撞像觸電似的,趕緊推開朱靜怡說:“還沒成親吶,都不矜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