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和罷兵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任鳥飛字數:3732更新時間:24/06/28 20:35:37
    …

    不登基稱帝,甚至不稱王,好好商量一下,沒準還能接受趙宋王朝的冊封,還有不要帝姬、不要戰爭賠款。

    甚至於,趙宋朝廷都可以對外宣稱這是羈縻統治。

    江鴻飛這眼看着就要割據登基稱帝了,最後竟然被他蔡攸談成了羈縻統治,那趙宋王朝和趙佶的臉面可以說差不多全都保住了,也很輕易地就能跟臣民交代下去了。

    關鍵,江鴻飛只要十幾家人!

    關鍵的關鍵,江鴻飛要的這十幾家人,還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人物!

    趙鼎,前不久因諫,調種師中或者姚古去替換高俅,什麼事都讓新的統帥自己決定,還應不限文武官職,大膽啓用有才略且忠誠勇敢者擔任統制,而遭到了一衆文官的抨擊,被趙佶認爲趙鼎議論不合時宜,謫監到解州,目前人可能還沒有走馬上任。

    李光,蔡攸也知道,他原是太常博士,升爲司封,兩年前,他首先指責士大夫阿諛奸佞成風,甚至援引荀卿“有聽從,無諫諍”的話,來堵塞言路;又認爲怨嗟之氣,聚結爲妖氣。王黼十分厭惡他,令吏部任他爲桂州陽朔知縣。

    在蔡攸看來,這李光就有些麻煩了。

    那桂州陽朔縣隸屬於廣南東路,如今方臘佔據着東南,王慶佔據着荊襄地區,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已經跟趙宋王朝斷了聯繫,那裏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趙宋朝廷一點都不清楚,只能派人走海路去試試看,能不能將李光一家給接回來?

    陳康伯,蔡攸也有印象,他的父親陳亨仲,曾任提舉江東常平。他自幼便品學兼優,於今年上半年以上舍丙科登進士第,人目前就在東京汴梁城中,很好找。

    詹度和王稟,蔡攸也知道,他們是童貫的門生,到時候派人去跟童貫索要就可以了。

    劉錡,蔡攸就不太熟悉了,他隱隱約約記得,好像是高俅的人,到時候可以找高俅問問。

    聞煥章,蔡攸知道,現在在高俅那裏當謀士,一句話的事。

    韓世忠,吳玠,趙立,李孝忠,劉光世,張俊,楊沂中這些小卡拉米,蔡攸聽都沒聽說過,想來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人物,這樣的人,別說是舉家了,就是舉族送給江鴻飛,蔡攸覺得都沒有問題。

    總之,在蔡攸看來,江鴻飛提出來的用這十四個人及他們的家人來換取江鴻飛不登基、不稱帝、不稱王、不要戰爭賠款、不要帝姬,簡直就是在送功勞給他。

    蔡攸忙不迭地跟江鴻飛確認:“君無戲言!”

    話一出口,蔡攸就意識到他說錯話了,作爲趙宋王朝的使臣,他怎麼能稱江鴻飛這個草寇爲君呢?

    還好,江鴻飛沒有揪住這句話不放,這裏也沒有趙宋王朝的人。

    江鴻飛笑着說:“我向來說一不二,少保無須憂心。今大計已定,關於細節之事,少保便跟柴進兄弟及李應兄弟商量罷。”

    雖說還得跟柴進商量,但有江鴻飛定下的大方向,蔡攸也不怕柴進再從中作梗。

    第二天上午,柴進和李應來到蔡攸的住處。

    蔡攸主動說道:“兩家議約,關鍵是要講清楚弄明白具體含義,免得以後發生計較造成誤會。”

    柴進冷着臉說:“我們正是爲此而來。”

    說罷,柴進就將厚厚地一大摞名冊交給蔡攸。

    “怎麼這麼多?”

    蔡攸皺着眉頭隨便拿起一本名冊翻看了一下,就見這本名冊上寫着:

    “吳玠,字晉卿,德順軍隴幹人。父葬水洛城,因徙焉。少沉毅有志節,知兵善騎射,讀書能通大義。未冠,以良家子隸涇原軍。政和中,夏人犯邊,以功補進義副尉,稍擢隊將。從討方臘……父吳扆,母劉氏,弟吳璘,子吳拱、吳扶、吳捴、吳擴、吳揔……僕從楊政、郭浩、姚仲、王彥、田晟、李師顏……”

    蔡攸看得火大。

    江鴻飛只要吳玠以及吳玠的家人,可柴進和李應不僅將吳玠的家人全都羅列了出來,還將吳玠家人的家人也全都羅列了出來。

    這也就算了,吳玠姓吳,那些姓楊、姓郭、姓姚、姓王、姓田、姓李的都是什麼鬼?

    別人不說,僅那個郭浩一家,就有上百人之多!

    而像郭浩這樣的吳玠的僕從,差不多有二百人!

    蔡攸粗略地估計了一下,僅吳玠的“家眷”,就得有三五千人!

    蔡攸指着楊政、郭浩等人的名冊,生氣地說:“寨主只要吳玠一家,柴頭領給我這些名單是何意?”

    柴進淡淡地說:“這些皆吳玠部下,與吳玠情同手足,自然亦算吳玠的家眷,少保若不願意交換,亦可不換,我水泊樑山從不強人所難!”

    李應則在一旁唱紅臉:“我家哥哥言,若是交易了,便不能教這十四人再與你家有任何牽掛,不然我家一千萬一個,不是白花這天價了?”

    蔡攸一想也是,這個破世道,一個人的市價,也就一百緡到一千緡,這還得是年輕女人和青壯年男人的價格,老人和孩子可要便宜得多,一千萬緡靈錢,別說是買三五千人了,就是買三五十萬個人,都不是問題。

    蔡攸又翻了翻,發現水泊樑山給他的名單非常詳細,姓名,年齡,籍貫,身高,相貌,特徵,經歷,事蹟,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用這個名冊找人,想找錯人,都困難。

    同樣的,趙宋王朝想要糊弄水泊樑山,也不太可能。

    蔡攸心想:“此事他家定預謀已久。”

    到了這時,蔡攸也想明白了,江鴻飛開出來的條件,只怕沒有他所想象得那麼簡單。

    耐着性子跟柴進和李應談完交易的細節,蔡攸立即返回東京汴梁城,面見趙佶。

    蔡攸能把準備登基稱帝、非要三位帝姬當妾、索要五千萬緡戰爭賠款,談成江鴻飛可以接受趙宋王朝的冊封、不要帝姬、不要戰爭賠款的羈縻統治,之前一直害怕江鴻飛咬死不鬆口讓他騎虎難下的趙佶,真是差點沒樂得當場就拍板同意這個議和條件。

    可趙佶仔細一想,江鴻飛不要登基稱帝、不要帝姬、不要戰爭賠款,只要人才,心中不禁警惕心大起!

    半晌過後,趙佶喃喃道:“江衍此賊必會成爲我大宋心腹大患!”

    蔡攸在一旁附和道:“臣亦是恁地想的。

    江衍索要的這些人,臣也派人打聽了一下,大多都有些能力。

    以那韓世忠爲例。

    韓世忠雖家境貧寒,卻鷙勇絕人,崇尚節義,不拘小節。

    尚未及冠,他便以敢勇響應鄉州招募,編入延安府的軍籍,抵禦西夏,勇冠三軍。

    這些年來,他在抵禦西夏的戰鬥中履歷大功,憑藉戰功,接連補官進義副尉、進武副尉。

    目前,他在東南剿方臘,不久前他曾用伏兵計擊破數量衆多的叛軍。先鋒將王淵稱讚他爲“萬人敵”。”

    趙佶一聽韓世忠這麼勇武,不禁有些捨不得了。

    蔡攸見狀,說道:“這韓世忠是不錯,不過卻只是一員無品尉勇,進武校尉,連小使臣都不是。”

    “呃……”

    趙佶不禁一怔!

    趙宋王朝的武官一共分爲八大梯次、六十個等級。

    八大梯次從上到下分別是:一、太尉;二、橫班正使;三、諸司正使;四、橫班副使;五、諸司副使;六、大使臣;七、小使臣;八、無品尉勇。

    韓世忠如今是第五十三級的進武校尉,屬於無品尉勇。

    這大概是什麼概念?

    按照九品官制來說,韓世忠現在完全不入品,也就是說,韓世忠連從九品都沒達到。

    趙佶沒想到,蔡攸說得這麼熱鬧,把韓世忠說得這麼英雄,結果韓世忠卻是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人物。

    蔡攸又說:“那吳玠也是這般,趙立及李孝忠更加不堪,他們現今只能算鄉勇,都不是正式軍人,劉光世是劉延慶次子,張俊、楊沂中是種師中愛將,劉錡是劉仲武次子。”

    趙佶聽得直皺眉,他感覺,江鴻飛這完全就是,天上一腳,地上一腳,他實在是摸不透江鴻飛在想什麼?怎麼跟他要得這些人?

    蔡攸總結道:“江衍所要之人,確實不尋常,皆可算是有些能力之人。然我大宋人才濟濟,並不缺這些人才,亦可以說,我大宋擁有衆多這樣的人才,甚至更傑出的人才。依臣愚見,那江衍畢竟只是一草寇,眼界有限,也不知他從哪裏聽到這些人的事蹟,便將他們當做大才,所以張嘴索要。”

    趙佶覺得蔡攸說得有點道理。

    “也只有這麼解釋,才能說得通了。”趙佶心想。

    “那能找到江衍索要的這些人嗎?”趙佶問。

    蔡攸答:“這些人當中,麻煩的只有李光、劉光世、張俊及楊沂中四人。李光目前人在桂州陽朔縣,由於賊寇的封鎖,朝廷已與廣南斷了聯繫,能不能找到他,真的很難說,就是能找到,也不是短時間能將他全家帶來的;劉延慶目前正在擔任剿方臘的總統帥,將他們一家交給江衍,有可能會破壞剿方臘一事,所以他們一家有待商榷;種師中目前正在秦鳳路抵禦王慶的擴張,通往那裏的路,近來被王慶及田虎給封死了,不知能否將張俊及楊沂中找來。”

    趙佶聽得直皺眉!

    五人換江鴻飛不登基、不稱帝、不稱王,五人換五千萬緡的戰爭賠款,三人換三個帝姬。

    這麼一算,他們趙宋王朝這邊得給江鴻飛十三家人才行。

    可照蔡攸的說法,他們趙宋王朝這邊,只能給江鴻飛十家人。

    這可怎麼辦?

    給江鴻飛三個帝姬,還是給江鴻飛三千萬?

    蔡攸看出來了趙佶的爲難,主動請纓道:“官家,臣願意再去一趟水泊樑山,豁出性命不要,也要爲官家解決這個難題!”

    趙佶大爲感動,說道:“板蕩識忠臣,疾風知勁草。愛卿真乃朕之肱骨重臣!”

    得到趙佶的誇讚,蔡攸也是心潮澎湃,轉天就又屁顛屁顛地去了水泊樑山。

    蔡攸在水泊樑山蹲了三天,終於等到了江鴻飛。

    江鴻飛沒讓蔡攸失望,在蔡攸的貼臉請求之下,江鴻飛又給蔡攸加了王彥(另一個王彥,也就是八字軍的王彥,不是吳玠手下的王彥)、仇悆、陳公輔三人,讓蔡攸凱旋。

    不是沒人看出來,江鴻飛要人才,不登基、不稱帝、不稱王、不要錢、不要帝姬,所圖非小。

    可一來,絕大多數宋臣都跟蔡攸一樣,覺得趙宋王朝人才濟濟,不缺江鴻飛要得這點人才。

    二來,絕大多數宋臣都跟蔡攸一樣,覺得這樣的交易,是他們趙宋王朝賺了。

    三來,形勢如此,趙佶君臣其實也沒有別的選擇。

    總之,在蔡攸的斡旋之下,雙方議和罷兵。

    將自家文臣武將給敵人,又不是什麼光彩的事,趙宋王朝當然得極力隱瞞了。

    所以外人所看到的是:趙宋王朝封江鴻飛爲齊國公,任命江鴻飛爲梁山軍節度使,世代鎮守山東、河北,雙方罷兵……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