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日久生情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任鳥飛字數:4358更新時間:24/06/28 20:35:37
    …

    雖說李俊和太湖四傑是今天的主角之五,但因爲筵席過後有一件天大的大事要跟江鴻飛商議,他們誰都沒喝太多的酒,別人也不敢敬他們太多的酒。

    筵席過後,李俊和太湖四傑早早地就來到了江鴻飛的書房。

    一進來,李俊和太湖四傑就發現了,江鴻飛的書房跟別人的書房完全不同。

    怎麼形容呢?

    江鴻飛的書房,沒有幾本書,也沒有幾幅字畫,有得最多的就是圖——地圖、製造圖之類的,還有兩個大大的上面有山川河流模型的玩具(即沙盤,梁山泊附近的地形沙盤和青州的地形沙盤)。

    這兩個沙盤,李俊和太湖四傑實在是看不懂,於是他們便擡起頭去看牆上的三幅巨大的地圖。

    在這個世界,地圖屬於違禁品,一般只有官方才有地圖,平民百姓是不允許收藏地圖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民間就搞不到地圖了。

    事實上,只要有心,幾幅地圖還是能搞得到的。

    李俊和太湖四傑都是有心人,所以他們都曾見過趙宋王朝的疆域地圖。

    可李俊和太湖四傑見過的趙宋王朝的疆域地圖,跟江鴻飛的這三幅地圖完全不同,至少不仔細看是這個樣子的。

    而且,地圖上面的地名,李俊和太湖四傑只認識很小的一部分。

    ——他們只認識趙宋王朝的一些地名。

    而在另一面牆上,則是兩張巨大的海船製造圖。

    對於船和造船,做水上買賣的李俊和太湖四傑都不陌生。

    但江鴻飛的這兩艘海船卻是李俊和太湖四傑,別說是見過了,簡直是聞所未聞。

    怎麼說呢?

    江鴻飛的這兩艘海船,也太精密、太複雜了。

    海船而已,用得着這麼精密、這麼複雜嗎?

    這兩艘大海船是用來幹什麼的?

    此時,江鴻飛的書房中,不只江鴻飛自己,還有一個閉月羞花的少婦。

    這個少婦就是女諸葛劉慧娘。

    跟高梁和陳麗卿遲遲沒有被江鴻飛吃掉不同。

    劉慧娘到江鴻飛這裏的第二天,也就是打破祝家莊的次日晚上,江鴻飛就回過味來,想明白了,只有把劉慧娘生米煮成熟飯,劉慧娘才會永遠是自己的。

    於是,江鴻飛藉着點酒勁,就來到了劉慧娘的房中。

    當時,劉慧娘的反應比江鴻飛想象得要冷靜,她絲毫都沒有反抗,相反還挺配合。

    次日早上,等江鴻飛和劉慧娘穿好衣服後,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江鴻飛沒有顧及劉慧娘是第一次、身體也不太好要了她七次的緣故,反正她很虛弱地對江鴻飛說:

    “寨主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走了一條捷徑,然寨主想要得到奴家的心卻是千難萬難了。”

    江鴻飛聽了,反問:“我是不是得到你了?”

    劉慧娘將頭扭到一旁,那意思很明顯就是:“你這不是在明知故問嗎?”

    江鴻飛又問:“以後你會不會全心全意地幫我?”

    劉慧娘心想:“伱若是敗了,我全家皆得受你連累,我有別的選擇嗎?”

    看着劉慧娘憋屈、不甘又無能爲力的神情,江鴻飛就已經有了答案。

    江鴻飛笑着說:“你看,我得到了你的人,又得到了你及你的家人的全力支持,已然得到了太多太多,豈敢再奢求得到你的心?太貪心啦。”

    聽江鴻飛這麼說,本來還能控制她自己情緒的劉慧娘,忍不住攥了攥袖中的粉拳。

    誰想,江鴻飛猶自不知收斂,竟然還挑釁劉慧娘道:“且我覺得,日久生情,我未必就真得不到你的心。”

    劉慧娘賭氣道:“那寨主拭目以待,看看奴家跟寨主在一起生活久了,會不會將奴家的心給寨主?!”

    江鴻飛笑而不語,並沒有告訴劉慧娘她搞錯了,她所想象的日久生情,跟自己所說得日久生情,完全是兩回事……

    見李俊和太湖四傑來了,江鴻飛道說:“這頓酒沒吃好罷?”

    李俊說:“吃酒乃小事,何時不可?”,然後就迫不及待地問起:“哥哥,恁說得那件天大的大事,到底是何事?”

    江鴻飛帶着李俊和太湖四傑來到那三幅地圖前,接着指着第一幅地圖說:“這幅地圖,乃我們這個世界的世界地圖,你們隨便看看就好,三五年內,你們還用不上它。”

    “這個世界有盡頭?!”

    “即便有,難道真有人知道它在哪?!”

    “寨主似乎不但知道在哪,還將這個與天一般大的世界給繪製了出來?!!!”

    李俊和太湖四傑目瞪口呆!

    真不怪李俊和太湖四傑會如此,實在是,這個世界的人,還在認爲天似華蓋,形圓;地如棋盤,形方。天地都沒有邊界。

    結果,江鴻飛不僅說這地有邊界,還連地圖都繪製了出來!

    這……

    江鴻飛並沒有要給李俊和太湖四傑講這個世界的意思,而是很快又帶着李俊和太湖四傑看向第二張地圖,說道:

    “這是咱們東方人所在的地圖,上面有宋朝、遼朝、金國、西夏、高麗、日本、草原諸部、西域諸國、吐蕃、大理、李朝、占城、高棉、女王、蒲甘、墮羅鉢底、三佛齊、爪哇、麻逸、浡泥、大食諸國、天竺諸國等。”

    李俊和太湖四傑同時吞了一大口口水!

    江鴻飛說的一些國名李俊和太湖四傑聽說過,一些他們有些模糊的概念,大概知道在哪個方向,但更多的是他們聞所未聞的。

    而這還只是江鴻飛口中的東方人所在的區域。

    這時,李俊才想起來,梁山好漢曾經說過,江鴻飛遊歷過全世界,對世界各地都很熟悉。

    “看這地圖,哥哥或許真的遊歷過全世界也不一定。”

    這時,江鴻飛指着東南方向一個寫着“琉求”兩個字的島嶼,說:

    “此島大小與膠東半島相仿,其島形狹長,島上多山,山地和丘陵佔全島面積六七成,平原多在西部區域,其地土壤肥沃,氣候宜人,十分適合種植莊稼。”

    頓了頓,江鴻飛又說:“此島之大,足可供上千萬人生存及發展,若我水泊樑山得之,往上移民三五百萬,則退可自建一國,逍遙快活,進可窺視趙宋王朝的整個東南地區,立於不敗之地。”

    其實,這裏江鴻飛並沒有說透。

    如果水泊樑山佔據了流求,那麼水泊樑山就可以等趙宋王朝剿滅方臘以後,接收方臘的遺產。

    另外,萬一水泊樑山發展得不順利,讓那靖康之恥發生,還可以以琉求爲踏板搶先一步佔領東南,取代南宋,打回中原,收復漢人的故土。

    這麼說吧,如果水泊樑山擁有了琉求,那水泊樑山的戰略回旋餘地將會大大地增加。

    而且,水泊樑山要是擁有了琉求,還可以搞海上貿易。

    這可是最賺錢的買賣,跟它一比,精鹽屁都不是。

    另外,江鴻飛將來是要割據山東的,只要水泊樑山的水軍夠強大,完全可以通過海路將山東和流求連在一起。

    總而言之,琉求是江鴻飛給水泊樑山規劃得發展路線中的極爲重要的一環。

    江鴻飛推心置腹地對李俊和太湖四傑說:

    “我梁山好漢所走之路,太過兇險,且現今趙宋已到了窮途末路,很快便是羣雄並起,又且北方女真人崛起致使天下形勢風起雲涌,多方角逐,已成必然之勢,鹿死誰手,誰都無法預料。”

    “而我水泊樑山看似紅火,實則不過於彈丸之地內稱雄耳,未來到底如何,還需且行且謀且拼搏。”

    “此路艱難,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

    “我不能不爲兄弟們計長遠,教兄弟們刀尖舔血打拼多年,最後卻落得一個悽慘的下場。”

    江鴻飛這番話叫李俊動容,更叫太湖四傑動容,這一刻他們總算明白了,爲何江鴻飛能當水泊樑山的老大。

    實在是,就在別人都猜測江鴻飛要起兵造反的時候,江鴻飛卻是已經在爲兄弟們謀劃退路了。

    這一刻,不論是李俊,還是太湖四傑,都對江鴻飛心悅誠服。

    李俊不無激動道:“哥哥,恁請直說,有甚麼要我幾個去做的?哪怕粉身碎骨,我幾個也必定會爲恁做到!”

    費保四人也都說:“哥哥但請吩咐!”

    江鴻飛點點頭,直截了當地說:“我要你幾個帶人去琉求,將往來的路線摸熟摸透,在那裏打前站,將來往來運送人員、物資。”

    一聽只是這點小事,李俊大包大攬道:“哥哥放心,此事小弟幾個定然能辦妥當!”

    江鴻飛警告道:“你幾個萬萬不可大意,這琉求島,雖有諸般好處,卻也有衆多壞處。”

    李俊和太湖四傑沒有說話,等着江鴻飛跟他們說,琉求到底有什麼問題?

    江鴻飛也沒廢話,直言不諱地接着說:

    “這琉求島,現今還只是一不毛之地,其上只有萬餘尼格利陀地域人種的矮黑人及琉球人種的琅嶠人,能戰的,兩千人皆不到,且沒有任何章法,全憑個人勇猛作戰,與野獸無異,不足爲懼。”

    “真正難的是,如何從福州到達琉求島。”

    “此二地之間有一條黑水溝,流速急快,且深不見底,海水顏色如墨染,故有“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之說,即:十人渡這黑水溝,就有六個會死在海上,只有三個能平安到達,最後一個轉頭放棄渡海。”

    “渡這黑水溝有兩個祕訣。”

    “一則需得有好船,死在黑水溝的人,多數是乘坐小舢板強行渡海的。”

    “二則,需得有膽量,渡溝時,不可猶豫,一鼓作氣衝過去,否則必死無疑。”

    “你們即便順利到了琉求島,還有一樁難處,那便是,島上有很重的瘴氣,外地人去到那裏,很容易瘴氣中毒,你們此去將孔神醫帶上,我回頭再跟孔神醫說一下,教他多帶靈藥,以防萬一。”

    “不過這只是治標不治本,我曾聽過一法,或可治本。”

    李俊問:“甚麼方法?”

    江鴻飛答:“火燒。你們可在那片平原上放幾把大火,將那平原燒成白地。再在其上興建城池,開墾耕地。”

    李俊道:“小弟幾個記下了。”

    江鴻飛猶自不放心地又說:“還有幾點,你們也要記下。”

    李俊說:“哥哥請言之。”

    “在琉求島前面的澎湖列島上已有我漢人定居,將那片島嶼一併劃入我水泊樑山治下,我會派人跟你們一塊過去治理他們,並將他們中的一部分先遷到琉求島上,你們屆時記得配合就可以。”

    “當地野人有一陋習,名爲“出草”,即:把人殺死後將首級帶回,放在家中或部落的首棚中以示戰功彪炳。”

    “他們出草砍人頭,不是爲了仇恨,也不是爲了錢財,而是基於在他們的角度看來很神聖的緣由,如祭祀祖先、宣告成年、誇示勇武、驅除疾病等等。”

    “他們出草的對象往往是毫無關系的外族,你們此去,定會成爲他們出草的目標。”

    “此事,同他們是講不清道理的,他們要麼順從,要麼死亡,該動手時,你們萬不可手軟。”

    “……”

    不論是李俊,還是太湖四傑,全都看出來了,江鴻飛對琉求這個水泊樑山未來的大後方極爲重視。

    但仔細想想也是,要是琉求這個大後方弄好了,水泊樑山可就真的立於不敗之地了。

    這也就難怪江鴻飛會說這是一件天大的大事了。

    隨後,江鴻飛將李俊和太湖四傑帶到了水泊樑山位於青州的大型造船廠。

    在這裏,李俊和太湖四傑看到了梁山好漢孟康以及已經造好的一艘尖底寶船、兩艘平底寶船,以及還在造的二十幾艘寶船。

    見到這些四十多丈長、近二十丈寬的巨型海船,李俊和太湖四傑完全確認,江鴻飛謀劃此事只怕已有一段時間了,可能正像江鴻飛所說的那樣,只是因爲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適做此事的人,才一直沒有實施這個宏偉的計劃。

    爲了徹底打消李俊和太湖四傑的疑慮,給他們充足的信心,江鴻飛主動跟他們說:

    “三國時,孫權曾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一萬餘名軍士、三十多艘船隊到達過琉求。隋煬帝曾三次派朱寬、陳棱等人前往琉求。”

    “衛溫、諸葛直、朱寬、陳棱之輩,皆非成大事之人,辜負孫權、隋煬帝重託,故而不得名留史冊。”

    “我當年遊歷天下時,曾親自登上過琉求島考察,確認了它是一座寶島,才作出這個決定的。”

    “你們不可畏懼必定會出現的艱難險阻,務必要爲我水泊樑山拿下這個至關重要地大後方,爲你幾個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另此事若成,記你幾個首功……”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