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1【速戰速決!】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很廢很小白字數:5027更新時間:24/06/28 20:32:49
    四月初五。

    齊軍九萬大軍,兵臨大同府,於城外十里處紮營。

    韓楨率領麾下將領,正在巡視後勤輜重。

    “開箱。”

    在韓楨的吩咐下,兩名後勤處的輔兵撬開木箱,掀開牛皮布,露出下方的火器。

    耶律餘睹瞪大眼睛,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都說齊軍火器犀利,他卻一直無緣得見,心中實在好奇的緊。

    眼下終於得見,他自然不肯錯過分毫。

    韓楨拿起一顆火器,檢查一番引線,見引線乾燥,不由滿意地點點頭。

    雲州的雨停了,可南方中原等地的春雨還在斷斷續續的下着,爲了讓火器保持乾燥,軍工所那邊沒少下功夫,木箱裏不僅裝有幹稻草,還撒有石灰粉吸水,外加牛皮布蒙上。

    看着火器古怪的外形,韓世忠稀奇道:“陛下,這便是新式火器?”

    “不錯。”

    韓楨輕笑道:“軍工所改制後,去除了不少弊病,還將威力提升了三四成。”

    “嘶!”

    話音剛落,韓世忠、魏大幾人不由吸了口涼氣,眼中滿是興奮之色。

    原本的火器威力已經很強了,還提升三四成,這得是多犀利?

    小武咽了口唾沫,提議道:“陛下,不如點一顆試試看?”

    韓楨擺擺手:“不必了,一顆火器從中原運到此地不容易,還是留待戰場殺敵的好。況且,軍工所已經實驗了百餘次,新式火器二十步內,可穿巨盾或滿掛步人甲,三十步內可穿兩層鐵鎧。”

    威力提升是必然的,以前的火器催發火藥只有一根竹管,因爲陶罐內要填裝大量的鐵釘鐵蒺藜。

    新式火器則不同,彈片與外殼是一體的,這就節省出了大量空間,用以填充火藥。

    填充的火藥多了足足一倍有餘,爆炸的威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耶律餘睹聽得驚駭莫名,二十步內可穿步人甲?

    這他娘的是仙器不成?

    這時,卻聽韓楨繼續說道:“汝等放寬心,能列裝在軍中,送往前線的軍械,都是經過軍工所百般測試,朕決不會,也決不允許拿將士們的性命當兒戲。”

    “陛下英明!”

    衆人齊齊高呼。

    “報!”

    恰在這時,一聲急報傳來。

    “傳!”

    韓楨吩咐一聲。

    下一刻,仇牛快步走上前,雙手抱拳道:“啓稟陛下,大同府城中密探傳出消息,完顏宗翰派人大肆蒐羅棉衣及裁縫。”

    這個舉動過於怪異,雖然城中潛伏的密探不明白其中關鍵,但隱隱覺得不對勁,於是費盡心思,冒着暴露的風險,將這則消息送了出來。

    “棉衣?”

    韓世忠等人面面相覷,一頭霧水。

    唯有韓楨眼中閃過一絲驚奇之色,他倒是沒想到,金軍竟然這麼快就發現了棉衣能夠擋住彈片。

    見他這副表情,魏大好奇道:“陛下知曉金軍的打算?”

    “朕確實知曉,不過汝等不必在意。”

    韓楨笑着擺擺手,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單純的棉甲,其實擋不了彈片。

    畢竟只是棉花,不是凱夫拉纖維。

    若棉甲真能擋住彈片,那明清時遍地都是棉甲,火器也就沒有發展的必要了,歐洲更沒必要在板甲上下功夫了。

    任何一種軍械能得以發展,說明必然有大用處,否則便沒有發展的必要。

    馬槊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五代十國之前,馬槊作爲馬步兵器的王者,經過了數百年戰爭的檢驗,毋庸置疑。

    但隨着重甲的普及,立即讓馬槊銷聲匿跡。

    火槍也是同理,如果棉甲效果真有那般好,火槍決計會被東西方拋棄,轉而尋求另一種武器。

    明人朱國禎在《涌幢小品》中記載了“純棉盔甲”的制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爲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

    鳥銃不能大傷,這幾個字已經道明了棉甲的本質。

    面對火銃,有一定防禦效果,但不多。

    被火銃擊中受傷是必然,不過卻不像鐵甲那樣重傷或當場斃命,能提高存活率。

    這還是最原始的慢速火銃,威力比之火器與野戰炮差遠了。

    連火銃都擋不住,如何能擋住火器和野戰炮?

    至於完顏活女的例子,純粹是當時恰逢陰雨綿綿,導致火藥受潮,哪怕經過炮手烤灼,也沒有徹底變幹,影響了爆炸時的威力。

    “如此就好。”

    見官家如此自信,魏大幾人不由放下心來。

    接着,韓楨率領一衆將領,又巡視了一番野戰炮和攻城炮。

    如今,前線的野戰炮共計一百八十尊,黃銅澆築的攻城炮三十尊。

    “這便是火炮?”

    耶律餘睹手輕輕拂在冰冷的炮身上,面露驚奇。

    韓世忠悄悄看了眼韓楨,見他微微點頭,這才笑着解釋道:“火炮只是統稱,晉王手中的乃是攻城炮。”

    耶律餘睹好奇道:“當初在金軍,隨完顏婁室圍攻神武鎮時,也曾目睹過,聲若炸雷,莫非韓都帥當初便是憑藉此物,數次打退金軍的強攻?”

    “非也。”

    韓世忠搖頭道:“那是野戰炮,射程三四百步,範圍極廣,多用於敵軍密集衝陣之時。而攻城炮,最遠可射兩裏地,於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

    “兩裏?”

    耶律餘睹倒吸了一口涼氣,身後的韓福奴三人,更是面露驚懼。

    韓世忠說道:“晉王莫急,待過幾日大戰,便能知曉它的威力!”

    ……

    其實完顏宗翰心裏也清楚,想靠棉甲徹底擋住齊軍的火器火炮根本不現實,可只要能起到一定防護效果,能保證前軍精銳不潰,那就完全可以接受。

    至於傷勢……

    在戰場之上,除非缺胳膊少腿,或開膛破肚,否則一律歸爲輕傷。

    輕傷不下戰場,繼續拼殺是常態。

    不過他還是高估了大同府的富裕,一番搜刮下來,收集的棉衣只夠製作三四百副棉甲,比預想中的千餘副差太遠了。

    木棉本就是南方樹木,北人禦寒有皮裘,極少人會買棉衣。

    沒辦法,完顏宗翰只能將這三四百副棉甲配備給麾下的精銳,外層再穿一副鐵鎧,配合巨盾,勉強可以頂住火器、火炮的轟擊。

    這支裝備了棉甲的精銳,需謹慎使用。

    好剛用在刀刃上!

    儘管都說齊軍火器兇猛,但完顏宗翰卻對這次大戰信心滿滿。

    軍械終歸是外物,當初他隨阿骨打起事時,部族之中能戰之士不足千餘,鐵甲只有可憐的二十九副。

    結果那又怎樣?

    照樣打的遼軍丟盔棄甲,屁滾尿流。

    所以說,將帥和士兵才是根本。

    如今十二萬打九萬,且騎兵數量是對方的三倍,優勢在我!

    ……

    四月初九,陰,微風。

    這一日,大同府大門洞開,完顏宗翰率領一衆親衛,架馬來到軍營之中。

    不多時,十二萬大軍出營,直奔齊軍而去。

    等了四日,總算等來了陰天,完顏宗翰不想放過這樣的好時機。

    “報!完顏宗翰出城趕往軍營,疑似出兵迎戰!”

    聽到這則戰報,韓楨微微一笑:“可算給完顏宗翰等到陰天了。”

    聞言,耶律餘睹提議道:“陛下,這兩日恐有雨水,對火器發揮不利,不如擇日再戰。”

    十萬人以上的大戰,不是短短一兩天就能分出勝負的,往往需要打數日,甚至一兩個月都有可能。

    畢竟人數擺在那裏,雙方光是擺開軍陣,就需要半日時間。

    他沒有親身經歷過火器與野戰炮在野戰時的表現,倒也可以理解。

    韓楨卻擺擺手:“不必,速戰速決!”

    他沒有太多時間耗在雲州,同時對麾下將士有絕對的信心。

    況且,經耶律餘睹叛金降齊一事,對齊軍士氣打擊極大。

    十二萬其中,半數都是契丹人,不少人在軍中受到女真督軍的欺壓,他們會怎麼想?

    不論是軍械還是士氣,雙方都不在一個檔次。

    正是考慮到這些,所以韓楨才敢做出這個決定。

    決定之後,韓楨開始下令:“韓世忠統三萬前軍,武保爲副將,從旁協助,率先出營。”

    “末將領命!”

    “魏大統後軍,于軍爲副將。”

    “末將領命!”

    “何灌統兵一萬八千,負責左翼。”

    隨後,韓楨又將目光看向耶律餘睹:“晉王率領麾下將士,負責右翼。”

    耶律餘睹神色一凜,鄭重道:“臣領命,必不負陛下所託!”

    他知曉,齊國是自己最後的避風港了,所以此戰必定要好好表現。

    三姓家奴,自古就受世人唾棄。

    如果再被齊國趕走,那就再也沒有人會真心接納他,下場必定悽慘。

    郭藥師就是如此,先叛遼,後又背刺怨軍上官,投了遼國,接着又投靠宋國。金人南下,又投了金人……

    後來還打算投靠韓楨,不過被韓楨殺了。

    原時空裏,郭藥師的下場很悽慘,被完顏宗望找了個藉口處死。

    反覆無常,屢屢爲變之人,下場基本都好不了。

    “報!金軍四萬前軍出營,距此八里!”

    “報!金軍前軍距此五里,擺開陣型,中軍出營!”

    “報……”

    一則則戰報,從前線傳來。

    與此同時,韓世忠率領三萬前軍已經出發。

    雙方前軍於大同府外五里曠野相遇,不過卻並未開戰,而是相隔一里,各自擺開軍陣。

    韓世忠坐在馬上,手持一副單筒望遠鏡,打量着對面的金軍。

    這玩意兒是最近幾日,隨着糧草輜重從南方運來的,一共就三幅。

    主要還是製作工藝落後,想要燒出一片徹底沒有氣泡的純淨玻璃,難度太高,只能看運氣。

    如此一來,產量自然高不了。

    前期產的幾副望遠鏡,優先供應了海軍。

    這三幅望遠鏡運來後,立即被一衆將領驚呼爲神器。

    一副被他賞賜給了耶律餘睹,另一副則分配給了韓世忠,至於其他將領,就只能再等等了。

    武保在一旁看的眼饞,目光熱切道:“韓將軍,讓俺也看看。”

    韓世忠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遞了過去,口中叮囑道:“你可得小心些,莫要弄壞了。”

    “俺省的!”

    小武興高采烈的接過望遠鏡,立馬擺弄起來。

    見他動作稍稍粗暴了些,韓世忠心疼的眼角之抽。

    “嘖!此物端的神異,相隔一里,卻如近在咫尺,一清二楚。”

    小武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

    韓世忠面露得色道:“那是自然,據說此物製作極其不易,燒製上百爐琉璃,也不一定能湊出一對鏡片。”

    如此貴重之物,陛下卻賜予他,可見對他的信任與寵愛。

    ……

    時值正午,雙方大軍才徹底集結完畢。

    此刻,正在緊鑼密鼓的擺開軍陣。

    雙方兵力加在一起足有二十餘萬,算上運送輜重的民夫,直逼三十萬。

    徹底鋪開之後,舉目望去,黑壓壓的一片。

    也就是平原曠野,換一個地方,壓根鋪不開軍陣。

    齊軍還是常規的雁行陣,四千騎兵一分爲二,兩千安置在右翼,兩千安置在後軍。

    一百八十尊野戰炮,則全部安置在左翼。

    此時,雙方民夫都在搭建高臺,用以安置戰鼓和軍旗。

    不過除了高臺之外,齊軍還有數千民夫,則在揮舞着鐵鍬鐵鏟在刨土。

    刨出的黃土,用木錘不斷夯實。

    不消片刻,七八個三米高,十米長寬的黃土高臺便出現在中軍與前軍之間。

    接着,在炮手的指揮下,民夫奮力推動着重達六七千斤的攻城炮,順着斜坡來到黃土高臺上。

    三十門黃銅澆築的攻城炮矗立在黃土高臺上,炮管遙遙指向金軍。

    坐鎮前軍的完顏婁室見到這一幕,神色頓時大變,立即架馬來到中軍。

    “元帥,齊軍在架設火炮,末將粗略數了一下,足有二三十門。”

    聞言,完顏宗翰面色凝重道:“是可射數裏遠的火炮?”

    “想來應該是。”

    由於隔着太遠,完顏婁室也看不太清,但既然齊軍將火炮推上高臺,自然不會是野戰炮。

    念及此處,他沉聲道:“齊軍打算利用火炮襲殺元帥,不可不防。”

    完顏宗翰思索道:“既如此,我與帥旗分開便是。相隔如此之遠,齊軍炮手決計看不清,只能依靠帥旗辨識。”

    “可。”

    完顏婁室點了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完顏宗翰面色鄭重道:“此戰拖不得,火炮對軍心士氣影響頗大,能否獲勝,就全看你與銀術可了。”

    “元帥放心,末將必定不負所望!”

    完顏婁室語氣堅定,眼中透着強烈的自信。

    這一戰,完顏宗翰家底盡出。

    八千柺子馬,外加四千鐵浮屠,便是他的底氣所在。

    鐵浮屠並非一般的重裝騎兵,上馬衝鋒,下馬亦可步戰,且步戰實力極強,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

    要知道,金國柺子馬有很多,但鐵浮屠滿打滿算,攏共也就只有六千。

    舉國之力,才堪堪打造出的這六千鐵浮屠。

    相比之下,青州鐵騎就差了不少。

    士兵差距不大,關鍵在於戰馬。

    並非所有戰馬,都適合作爲重裝騎兵,因爲人馬俱甲負重極大,這對戰馬的耐力有極高的要求,否則僅僅一個衝鋒,戰馬就沒力氣了。

    金國取代遼國後,控制了茫茫草原,有了穩定的馬源。

    中原就沒這個條件了,尤其是韓楨先前偏居一隅,那五千重裝騎兵,屬於生拉硬湊,戰馬也是良莠不齊。

    所以很多時候,他麾下的重甲騎兵,只有在一錘定音時才會動用。

    說白了,就是戰馬質量不夠,只能選擇儘可能保存體力。

    當時打打趙宋完全夠用,可要在平原之上,和金人大規模野戰,那就不行了。

    這也是爲何,後來韓楨將重甲騎兵裁減到二千的原因。

    未時一刻,金軍率先整軍完畢。

    咚咚咚~

    沉重激昂的戰鼓聲,漸漸響起。

    完顏活女率領的三萬前軍,大步朝着齊軍踏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