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5章 寒蟬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4045更新時間:24/07/02 16:22:27
    學宮大比,總共前後要持續三天,算起來也算是簡化了許多,但是對於這些參加大比的學子來說,也算是一個相當長的考試了。

    斐潛在第一天的時候露了一個面,表示主持和重視之後,就靜悄悄的先行撤離了學宮,他自然不可能像是神像一樣,一動不動在學宮呆坐三日,然後才離開。

    這一次比試,對於大多數的學子來說,看到的,想到的,恐怕多數都是只會想到自身考得好就能取個高起點的職位上,或許也有一小部分的人會思考斐潛舉辦大比的這樣行爲的意義,但是肯定沒有像是斐潛所考慮的那麼深刻……

    斐潛回到了政務廳的時候,荀諶正在處理政事。說起來,現在斐潛的幕府之下,有一點六部的雛形了,有管農業的,有注重於公業的,有處理戶籍的,有主抓吏治的等等,基本上來說就算是後世六部的一個粗淺架構。

    斐潛坐了下來,略有所思。

    華夏古代王朝的政治結構,其實總結起來就是五個字,“郡縣加六部”。這個制度和核心其實就是中央集權加上文官制度。

    很多人看見集權,往往都覺得有些不好,覺得分權才是民主,才是王道,但是實際上大國和小國在治理上面就有很大的不同,小國就不大會有什麼地方割據或分裂的風險,也很難說什麼中央與地方關係,而華夏至少從西周分封諸侯開始,就一直有一個大致可謂“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問題。

    中央集權的根本,就是保證統一,國家的統一。統一和完整,一定是整個社會民衆安居樂業的基礎,否則戰亂肯定就是生靈塗炭,百里赤野,這就像是三國之後的五胡亂華,一旦形成多國制度,華夏大地必定就是血流成河,處處烽火。

    因此對於整個華夏王朝的核心部分來說,能不能保持對於地方的控制和統御,便是衡量一個中央政治集權的最爲根本的標準。

    而文官制度,則是中央政治集權的統治手段。通過調派不可世襲的官吏,到各地取擔任地方大員,進行管理,在唐代之前,這些調派到了地方的大員,在交通和控制手段不成熟的時候,往往容易形成藩鎮割據,就像是現在的大漢,又或是唐代的安祿山……

    不過隨着文官制度的進一步約束和規範,隨着南北交通,特別是各種運河的開工和建成,中央的力量進一步的增加,地方藩鎮割據的情況就逐漸的消亡了,變成了短時期的叛亂,不能長久的割據。

    正是因爲文官體制的進一步規範和嚴格,所以文官對於武將這種先天上有世襲傾向的體系各種看不順眼……

    同時在郡縣制度之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越是上層,越是有相互制約的關係,而往下的,到了鄉縣的層面,往往就是一言堂了。就像是不管是稱之爲道、路,還是府,在這個層面上都有好幾個大員相互制衡,而在縣麼,就是縣令一個人說了算。

    至於縣令和縣丞,基本上來說雖然有相互制約,但是實際上大多數時候兩個人是處在相互妥協上的,因爲兩個人都知道,縣令任期一到便會調走,所以沒必要來一個就搞一個,除非是完全不知道變通,確實已經無法妥協的時候。

    而從這樣的一言堂機構成長起來的縣令,又怎麼會習慣高一層的各種制衡?所以越向上,便越搞事情,朋黨的朋黨,傾軋的傾軋,也就成爲了文官制度的標配,那朝那代都不少。

    同時,這種“郡縣加六部”的模式一旦確定,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向外擴張……

    因爲這種制度,本身就是爲了穩定和鞏固所設立出來的,地方官員反感人員流動,因爲這樣的人員流動會帶來大量的新生問題,這種問題往往也是地方官員所不能解決的,而中央朝堂也不喜歡人員流動,因爲人員流動就不能確定收取賦稅,就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來控制地方……

    因此從上到下,都極度的厭惡人員流動,因此打壓商業和嚴格控制人口流轉,甚至將流民等同於奴隸和罪犯,也就成爲了許多華夏王朝的國策。同時,因爲邊境往往人口稀薄,向外擴張的時候並不能像是其他地方一樣可以獲得足夠的賦稅收入,因此在面對擴張這件事情上,除了元朝那個怪胎之外,走“郡縣加六部”的模式的王朝最終都自我閹割,失去了對外持續擴張的能力。

    現在大比之後,斐潛就要吸納大量的文官,同時將整個文官制度搭建起來,但是怎樣才能更好的確保整個文官體系的凝聚力和進取心呢?

    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歷史上,儒家,或者說儒教,企圖挑起這個的擔子,家國天下,養浩然氣等等,都是其中的一種模式和方案,但是很明顯,這些最終還是失效了,鬆散的,僅僅是仰仗個人的素養和自我約束,是不能和日常之中龐大的利益,奢侈的生活慾望所相抗的。

    或許,像是後世的趴體一樣,搞一個出來?

    斐潛輕輕的用手指敲擊着桌案,引來了荀諶的目光。荀諶知道這是斐潛的一個習慣,也知道這代表者斐潛又在思索着什麼事情,不由得將自己的舉動聲響都放小了一些,以免攪亂了斐潛的思路。

    首先,權利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制衡的,因爲沒有制衡的權利就基本上等同於毒藥,對於其個人和王朝都是有毒害的,但是這個制衡麼,又不能太過分,否則很多人必然就會生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想法,同時太強悍的制衡力量又容易成爲被人利用打擊朝敵的工具……

    而且在這個中間,皇權和相權的平衡和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就像是有的皇帝依靠錦衣衛就能搞定了那些有些小心思的大臣,可是有的皇帝再加上什麼東廠西廠一起,依舊是越搞越亂……

    皇權如此,相權也是一樣。有能力的呢,野心大,沒能力的麼,一團糟。然後最開始的考查制度麼,又僅僅是書面文章,具體能力什麼的根本不知道,就像是開扭蛋摸獎一樣,表面上全數都一樣,不動手扭一下,根本不知道裏面是什麼東西。

    “任重道遠啊……”

    斐潛不由得輕聲感嘆道。

    “主公所言甚是……”荀諶接口說道。

    “……”斐潛默然,瞄了一眼荀諶,我這是又有什麼讓你明白了是麼?正待說些什麼的時候,忽然有兵卒捧着一封急報奔來。

    斐潛將情報拆開,上下一看,不由得愣了……

    “袁本初……已卒……”

    ……ヘ( ̄ω ̄ヘ)( ̄~ ̄;)……

    秋日已至,夕陽已經落下,但是天邊還有隱隱的光華。

    劉協站在皇宮宮牆之上,望着北面天邊的綿延的山巒,神情肅穆且安靜。夜風吹拂起劉協的外袍,也吹動着長長通天冠的繫帶。

    通天冠,有些沉重。

    在劉協的父親,劉協的兄長,也曾經有這樣類似的頭冠……

    劉氏之中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三四百年時間內,都帶着這樣的頭冠,可是有像自己一樣,感覺到了這個頭冠的沉重麼?

    劉協長長的呼出一口氣。劉協從小就沒有見過他的母親,他也有問過董太後,可是董太後永遠只有那一句,等你大了,就懂了……

    現在他大了,也漸漸的懂了。

    今日朝會,曹操一臉的陰沉,一句話都沒有說,也匆匆結束了朝會……

    和曹操相處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劉協知道,在這個時刻,曹操必然就是在謀劃着,甚至已經準備調兵遣將了……

    秋天的夜晚,風有些微寒。

    袁紹,呵呵,死的好啊……

    劉協依舊還記得,當年在和皇兄交錯而過的時候,劉辯那充滿了仇恨的目光不是投向了自己,而是投向了董卓和袁槐……

    那個時候,劉協還不清楚爲什麼劉辯會是那樣的表現,但是現在,劉協也有些明白了。

    袁隗那個時候以爲將整個大漢朝都抓在了手中,因爲袁隗實際上參與了大漢朝的每一件大事,天下官吏十有七八都和袁家有些關聯。而董卓,其實之前也是袁隗門下的官吏,他以爲能控制整個的局面,可是……

    呵呵,就如同當下的曹司空一般。

    自從曹操到了兗州之後,便是死死控制着一切,縱然當年兗州士族反對,曹操也絲毫不讓,就算是引起了張邈之亂也不放鬆,更是變本加厲的瘋狂攝取着兵權,將青州軍納爲其下的直屬兵,甚至因爲劉協有分兵權的舉動,便不惜翻臉。

    “袁隗……袁紹……曹操……”劉協用極低的聲音唸叨着,“爾等又有什麼區別……還有那個……”

    雖然劉協的消息相對來說比較閉塞,但是袁紹死亡的這種大事,縱然冀州士族想要隱瞞也隱瞞不了,因爲袁譚已經開始行動了,帶着兵卒氣勢洶洶的前往了鄴城,和袁尚兄弟之間的爭鬥一觸即發。在這樣的局面之下,哪裏還能什麼隱瞞?

    這些都是大漢的蛀蟲!

    將劉家的天下啃咬得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袁紹死了,呵呵,死得好!

    劉協想起了當年他父親和他說過得一些話,那些話留存在他的深沉記憶之中,也自有他很小的時候父親才會跟他說,因爲他父親以爲他還小,記不住那些話。劉協確實也是記不住,但是不知道爲什麼,忽然在一次夢中,卻回憶了其中一部分的情形……

    他父親摸着他的腦袋,看着樹上的鳴蟬,說道:“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呵呵……可知彈丸亦於弓柄之中也……”

    當時的劉協完全不懂,現在麼,似乎懂了一些。

    夕陽落下之後,天邊隱隱的那一線紅光,就像是在北面翻騰起來的血浪……

    “陛下……”細細弱弱的聲音從後方傳來。

    “來了?”劉協並沒有回頭,因爲這個聲音他很熟悉,這是伏壽的聲音,這也是在這些年悽苦和困頓之中,一直陪伴着他,帶給他溫暖的聲音。

    伏壽低聲回答,然後問道:“陛下,喚妾身至此,不知何事?”

    “你我相識,也有十年了罷?”劉協依舊望着北面,低聲說道。

    伏壽沉默了片刻,說道:“十一年了,陛下……”

    劉協嘆息一聲,“十年如彈指……十年了啊……十年了……”

    “陛下……”伏壽不知道爲什麼,忽然覺得有些驚慌起來,心臟咚咚得跳得很厲害。

    一時間宮牆之上,兩個人都沒有說話,只剩下夜風的嗚咽。

    天邊那條紅線最終還是隱去,稀疏的燈火在宮牆之外斑斑點點,有一處特別的密集,劉協知道,那邊就是司空府衙的所在。

    曹操,朕的大漢司空,你又在謀劃着什麼呢?

    劉協將頭上的通天冠取了下來,然後就那樣拿在手中,低聲說道:“秋日之蟬,其鳴也寒……皇后,你我便是這蟬啊……”蟬在古代人是風餐露食的高潔之蟲,所以在通天冠上,還有許多場合之中也有蟬的形象。

    “陛下……”伏壽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

    “朕記得,這通天冠,還是你親手縫製的……”劉協轉過身,將通天冠放在了伏壽手中,說道,“可是,現在,這冠舊了……”

    “舊了?”伏壽低頭看,但是在昏暗的光火之中,根本看不出來這個通天冠具體是怎樣的情況。

    劉協沉默着,片刻之後忽然說道:“朕準備除了你的皇后之位……”

    “什麼?”伏壽嚇的一個哆嗦,通天冠也拿不穩,跌落在地,駭然的看着劉協,“什麼?陛下你說什麼?!”

    “朕要立隱妃爲後……”劉協聲音有些木然,就像是在說着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一樣,“所以……”

    “陛下啊……”伏壽伏地痛哭,“爲什麼?爲什麼……”

    “只有朕封了隱妃爲後,司空才會放心……”劉協轉過頭去,不再看着伏壽,沉聲說道,“回去罷……讓人將後印送來就是……這通天冠,你便帶走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