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令人瘋狂的金銀島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寒梅驚雪字數:2081更新時間:24/07/02 14:18:02
    顧正臣審視着周圍的山林,沉穩的目光中透出幾分欣喜。

    總算是找到了!

    這裏,應該就是鶴子銀山。

    按照歷史記載,這座佐渡島黃金、白銀產量巨大,上下開採四百年,產出黃金一百五十六萬兩,產出白銀四千六百萬兩!

    當然,之所以開採四百年,還是因爲最開始開採技術有限。

    現在,這座島上雖然有人,但他們並沒有發現這裏是鶴子銀山與相川金山等,這至少是三十年之後的事,真正開始規模開採金銀,是在七十年以後……

    顧正臣來早了,這裏還是蠻荒,被流放的人雖然有一些,但他們不願居在山林之中,而是選擇了中部的平原地帶,種點大米過活。

    金山不着急,那玩意需要採集砂金,需要用水不斷吹去泥沙,要直接開挖金礦還需要開山,相對來說更爲麻煩,擱那裏也跑不掉,也沒什麼人給大明搶……

    只所以選擇鶴子銀山,是因爲這裏是露天銀礦,這裏和大明的山西大同煤田差不多,全都是一鏟子下去就是產出。

    品相好,雖然有少許雜質,但大部都是銀。拉回去熔鍊一番,就能出銀錠……

    朱樉拿着錘子,不斷敲打鑿子,直至將拳頭大的銀礦弄下來,抓着銀礦石嘿嘿傻笑,衝着朱棡喊道:“咱這是第一次見到銀礦啊,發了,都挖出來送回去。”

    朱棡連連點頭:“這都是咱們大明的,全都挖了!”

    朱橚也放過了花花草草,不再研究醫藥問題,開始敲打起來,還說要爲日後編寫醫書準備點錢。

    鄧鎮這個傢伙左顧右盼,生怕被人發現,將一塊銀礦往褲襠裏塞。

    顧正臣看到之後臉色都青了,你丫的別沒帶走幾兩銀子,結果把小弟弟給傷了,回去之後成了太監,自己怎麼和鄧愈交代……

    藏銀的不少,一些軍士也眼饞。

    畢竟這麼多銀礦,敲一塊估計回去能吃一年的,多藏點,只要不去秦淮河找姑娘支持第三產業,未來十年就不愁吃穿了……

    顧正臣見到這種情況,看向蕭成,厲聲道:“敲鑼!”

    鐺鐺——

    鑼聲起,讓眼紅的軍士頓時清醒過來。

    顧正臣踩在石頭之上,目光銳利地看着周圍的將士,沉聲道:“不要忘記了,你們是大明的將士!現在,我宣佈三條規矩,都給我聽清楚了!”

    “第一,五千軍士分爲五組,每一組一千軍士,負責三日巡視,三日一輪換,以護衛外圍,保護礦區安全!”

    “第二,開礦軍士必須聽從王苦頭、趙石塊安排,讓在何處開採,就在何處開採,誰敢擅自遠離,肆意爭搶,嚴懲不貸!”

    “第三,我不管你們每日挖多久,挖多少銀礦,不需要藏,也無需藏,你們開挖出來的銀礦熔鍊之後分爲十五份,十份歸朝廷,四份歸水師,一份歸自己!”

    “也就是說,一百五十兩銀,你們可以拿走十五兩!你們誰有本事挖一千五百兩,那你們可以拿走一百五十兩!多勞多得,多挖多得!誰也不要看誰的,誰也不準動誰的!都聽明白沒有?”

    趙海樓、唐巖等人激動起來。

    挖得多,撈得多。

    這還是正當的,不需要考慮後果,也不需要藏匿。

    都明白了。

    軍士分組,將官抽籤。

    唐巖臉都黑了,自己這一組竟然先值守。

    不過也好,讓這些人先清理清理上面的,說不得下面的更純。

    顧正臣安排人造冊,並取來秤,準備過秤入冊,到時候運輸出去,回去之後按冊分錢。

    面對銀山,沒有不興奮的。

    朱棣挖了又挖,看着到處都是銀礦石,走至顧正臣身旁,眼睛通紅地說:“先生,以我之見,這座銀山怕是很大,就我們這幾千人,哪怕是挖個半年也未必能挖得完,我們要在這裏停留幾日?”

    顧正臣看了看天,道:“什麼時候把船裝滿,什麼時候回去。按照進度來算,大概需要兩三月吧。”

    朱棣握了握拳,道:“先生,這裏一定要成爲大明的飛地!”

    沐春走了過來,贊同道:“沒錯!有了這麼大一處銀礦,說什麼都需要佔了!朝廷雖然推行了寶鈔,可許多人依舊喜歡銀子,先生不還教導過金銀本位,沒有足夠的銀子,咱們的寶鈔也不好刷印更多……”

    顧正臣笑道:“這裏可不是只有銀礦那麼簡單,說不得還會有金礦,若是不佔爲飛地,被一些魑魅魍魎給佔了,對大明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

    “金礦?”

    朱棣的眼神更火熱了。

    佔地!

    娘的,誰來也不好使!

    熱火朝天的掘銀日子開始了,表面的銀礦很快被開挖出來。

    王苦頭、趙石塊帶人找到了銀礦礦脈,安排軍士沿着主礦脈方向開挖,一個個銀礦石被敲、鑿了出來,一個個銀礦石堆出現……

    因爲銀礦距離海岸還有四十餘裏,這就導致了運輸的困難。好在這裏樹木多,無論是打造獨輪車,還是打造木板擡出去,都相對便利。

    原本在寶船上留守的軍士,分出了兩千人專門負責運輸,爲此還披荊斬棘,開出了一條小路來。

    接下來的日子就沒顧正臣什麼事了,軍士一心挖礦,就連朱棣、沐春等人也忘乎所以,一雙手起了血泡,磨破了接着幹。這倒不是他們缺錢,而是享受這種挖錢的快樂,加上這些錢大部分是要入國庫的,是爲朝廷分憂,這些人不是皇子便是貴族,不爲朝廷分憂怎麼行……

    防守、開挖、運輸,各司其職。

    軍士有些不知疲憊,若不是顧正臣強制休息,這羣人估計能連續幹上兩天不帶休息的……

    因爲缺乏冶煉匠人,加上缺乏冶煉所需煤炭,只能將這些銀礦石全都拉過去,當第一批銀礦石存放到寶船船艙裏時,遼東都司馬雲、葉旺收到了高麗使臣前來的消息。

    馬雲、葉旺對視一眼,露出笑意,讓高麗使臣前來。

    聽說高麗內部發生了不少亂子,可始終沒個準確消息,現在使臣來了,說什麼也得好好打探打探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