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好戲,全面接管(三更)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寒梅驚雪字數:3549更新時間:24/06/28 19:46:30
    黃昏,下起雨來。

    顧正臣撐着傘回到行省衙署,站在門口處,對林白帆、呂常言說道:“接連幾日都累了,今晚都好好休息,明日一早還需要勘驗現場。”

    林白帆、呂常言點了點頭,去了書房。

    蕭成轉過身看向門口方向,笑道:“高參政還是很細心,給顧知府安排了衙役看守。”

    顧正臣推門而入,將傘收了起來,立下門後:“我奉旨來辦差,若是在福州城內不明不白死了,那他們可脫不了干係,小心點辦事也很正常。信不信,他們門口也有衙役,都怕死……”

    蕭成哈哈笑了起來,掌燈之後,走至桌前,掃了一眼桌子,俯身拿出兩個茶杯,倒了兩杯茶,端起一杯遞給顧正臣,看着顧正臣眨下右眼,道:“眼下調查並無明顯進展,陛下那裏是不是應該回個文書?”

    顧正臣看着蕭成,聽着約定好的暗語,微微搖了搖頭:“沒進展還是不要上奏的好,要不然說什麼?與其讓陛下憤怒勒令限期破案,還不如我們抓緊時間破案。再倒一杯水來,渴壞了。”

    蕭成轉身,再倒了一杯水,遞給顧正臣。

    顧正臣端起茶杯,轉過身看向窗外,隨手一擡,一飲而盡,嘆道:“案子不好破啊,罷了,先休息吧。”

    蕭成走至桌案旁,連喝了幾杯水,又猛地咳了起來,喘平了,才給顧正臣去端水。

    獄房。

    呂宗藝聽着雨聲,嘴角微微一動,自言自語道:“又是個下雨天,顧正臣,你一直在等這一日吧?”

    更夫敲着梆子沿着巷道走去,口中喊道:“亥時二更,關門關窗,防偷防盜。”

    漫長的夜。

    不知過了多久的多久,呂宗藝才聽到“子時三更,平安無事”的打更聲,起身站在監房窗口,目光炯炯。

    嘩啦。

    窗戶被風雨推開。

    顧正臣迷迷糊糊中感覺自己似乎被什麼拉了下,緩緩睜開眼,走下牀,喊道:“蕭成,掌燈。”

    蕭成沒有迴應。

    顧正臣穿上鞋子,走至蕭成身旁,推了推,見其依舊在熟睡之中,不由地皺眉,走向窗邊,將窗戶關上,裹了裹衣襟,說道:“這一幕,怎麼感覺有些熟悉。”

    刺啦——

    聲音驟然傳出。

    顧正臣猛地側身看去,恰在此時,一道閃電劈在長空。

    房間一瞬間亮堂起來,牀榻外的地面之上,赫然顯現出了一雙大大的血腳印,在閃電消失之後,房間顯得尤是漆黑,滾雷傳來。

    隨後。

    刺啦,刺啦——

    聲音一聲接一聲,如同鬼的喘息,又如鬼沉重的腳步。

    閃電再次打來。

    顧正臣吞嚥了下口水,看着地面上已出現了七八個血腳印,腳印還在朝着自己前進,不由後退一步,暼了一眼,不知何時,桌上赫然出現了一柄短刀,順手便拿了起來。

    咔嚓!

    閃電將黑夜劈出一道道裂紋。

    隨着一陣滾滾悶雷聲,顧正臣似乎聽到了重物落地的聲音,還沒等到下一道閃電,就聽到了一聲淒厲的慘叫,劃破夜空。

    很快,房門被踹開,舉着火把的衙役衝了進來。

    班頭伍仁看到顧正臣手握帶血的刀,而牀邊一人倒在血泊之中,上前辨認,竟是刑房吏員範中石!

    “地府鬼藉手!”

    伍仁畏懼地喊道,其他衙役更緊張起來。

    顧正臣低頭看着手中的短刀,又看了看地面上的血腳印,愣在當場。

    聽到聲音的陳泰、高暉匆匆趕來,看到房中這一幕,不由地驚駭起來。

    陳泰檢查一番,看向顧正臣:“顧知府,你,你爲何要殺了範吏員?”

    顧正臣如同驚嚇一般丟下短刀,呆若木雞,喃喃道:“不是我殺的,不是我……”

    “這……”

    陳泰、高暉對視了一眼,這個場景和呂宗藝殺人時一模一樣。

    顧正臣殺了人,這事難辦了。

    高暉沉聲道:“殺人自不能放任在外,官員也不能免。理應將其發至監房看押,然後商議對策。”

    陳泰嘆了口氣:“也只能如此了。”

    “那他呢?”

    高暉指向尚還在酣睡的蕭成。

    陳泰搖了搖頭:“與他無關,莫要牽連無辜。來人,將顧知府與呂參政關押在一起。”

    班頭伍仁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前幾日還威風凜凜的顧正臣,竟落得一個階下囚的地步,看其白日忙於調查,還盼着能破開懸案,安撫人心,不成想,卻最終爲地府鬼藉手所害!

    林白帆、呂常言想要阻攔,可根本阻攔不住,尤其是顧正臣渾渾噩噩不發話,他們二人也不敢將事情鬧大。

    獄房。

    呂宗藝看着臉色蒼白,自言自語中還夾雜着癡癡傻傻的笑,連連哀嘆。

    待獄卒離開。

    呂宗藝一把抓住顧正臣,不甘心地問:“你不是有所準備,爲何還着了道?”

    顧正臣微微擡起頭。

    藉着昏黃的燈火,呂宗藝看到了一雙明亮的眸子。

    顧正臣見呂宗藝鬆開自己,便坐了下來,輕聲道:“這才是我的準備,何來着了道一說?呂參政,等着看吧,一出好戲即將上演。”

    翌日。

    行省衙署內,高暉、陳泰商議對策,一時之間拿不清楚主意,是應該立即上奏朝廷,還是應該去請幾個僧人、道士過來做做法事?

    蕭成、林白帆離開了福州城,呂常言去探監,卻被阻在門外,不準探視。

    第九起地府鬼借手案的出現,讓福州城內的百姓更是緊張起來,尤其是以破案出名的泉州知府竟也栽了,這讓不少人感覺到絕望,認爲當真是厲鬼作祟。

    陳泰安心了。

    高暉也安心了。

    無論如何,顧正臣落在監房裏,揹着殺人罪名,他是不可能那麼容易出來了。而在等待皇帝旨意的這段時間裏,運作運作,有的是法子讓顧正臣活不長久。不一定當場要了他的命,保他活不過三個月的法子還是有的是。

    夜色籠罩,無月無星。

    怡春樓,尚還熱鬧。

    高東旭左摟右抱,好不愜意,這個美人端酒,那個佳麗夾菜,直至喝到三更天,高東旭這才出了宜春樓,上了馬車,僕人高秦趕着馬車前往高家宅院。

    夜色寧靜,路上極少行人,只有沿街掛的燈籠照亮主街。

    走過一段路之後,高秦看向前面的街,不由得皺起眉頭來,那裏的街很是昏暗,兩側的燈籠不知爲何全都滅了。

    高秦也沒多想,畢竟這條街的盡頭便是高家宅院。

    只是,高秦側過頭看去,看到一道人影突兀地出現,不由得驚呼一聲,隨後嘭嘭幾聲,馬車驟然前傾,馬車裏的高東旭撞得頭疼,好不容易從裏面爬出來,捂着頭看去,別說高秦,就連馬都不見了。

    高東旭辨了下方向,便腳步踉蹌地向前走去。

    寧靜的夜,寧靜的街。

    剎那之間,刺啦一聲從昏暗中傳出。

    高東旭猛地打了個哆嗦,不安地看去。

    一豆光亮起,燈籠的燈火明亮起來。

    一道身影提着燈籠,站在原地看着高東旭,淡然一笑:“高公子,我已經找到了血腳印的祕密。來吧,讓血腳印朝着高公子走過去。”

    刺啦,刺啦……

    聲音不斷從地面上傳出,一道道血腳印隨之出現!顧正臣提着燈籠,一步步走了過去,身旁全是血的腳印。

    “你,你不是在監房之中,爲何會出現在這裏?”

    “不對,我出現了幻覺!”

    “有人對我下了藥!”

    “顧正臣,你滾開,不要過來!”

    高東旭渾身發冷,早已沒了什麼酒意,盯着不斷接近的顧正臣向後退。

    顧正臣呵呵笑了:“福建行省的監房,關不了我。倒是你這把戲,害得這裏的百姓人心惶惶,屬實該死!”

    高東旭臉色蒼白:“你在說什麼?什麼把戲,與我何幹?”

    顧正臣擡起手,虛空中摸了摸,抓住一根細小的線,在衣袖上纏了一圈,猛地一拉,一塊貼着地面的灰色之物便飛了起來,地面之上赫然是一個血腳印。

    抓着手中的膠質模具,顧正臣搖了搖頭:“什麼地府鬼接手,不過是雜技裏的障眼法,配合一些特殊藥物,讓人出現幻聽幻覺,配合完成殺人嫁禍罷了。高公子,我說得對嗎?”

    高東旭轉身就要跑。

    嘩啦!

    一隊全副武裝的軍士殺出,堵住了去路。

    吳禎從軍士身後走上前,厲聲喊道:“高東旭,一直以來都是你們父子等人在興風作浪,還假借鬼怪殺人,弄得福州府人心不安!今日,你休想逃!”

    “靖海侯?”

    高東旭驚愕不已。

    顧正臣走向高東旭,沉聲道:“現在,該讓真相大白了!來人,傳告城內百姓,本官夜中升堂,破地府鬼借手案!”

    “是!”

    一干軍士聞令而動。

    鑼鼓聲很快便將福州府從寧靜之中拉了出來,無數百姓聽聞顧正臣要升堂夜審地府鬼借手案,不由紛紛起身,趕往行省衙署去聽。

    行省衙署內,早已是軍士林立。

    參政高暉、陳泰被控制在大堂一側,而負責看管兩人的正是駙馬都尉王克恭。

    陳泰臉色鐵青。

    這還沒安心兩天,事情就陡然發生了變化。

    一瞬間,福州衛軍士與水師軍士便聯手闖入了行省衙署,完全接管與控制衙署,並重兵圍住,不準任何人隨意走動。

    而獄房中人,也不得不迫於王克恭、吳禎的命令將顧正臣、呂宗藝給放了出來。

    看着顧正臣、吳禎回來,陳泰高喊道:“你們這是公然造反!行省衙署豈容軍士擅自闖入!靖海侯,王駙馬都尉,你們這樣做如何對得起陛下重託與信任!”

    顧正臣看着陳泰,冷冷地說:“造反不造反,不是你說了算!蕭成,請聖旨!”

    蕭成拿出聖旨,聲若滾雷:“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告訴福建大小官員每(們),衛所將士每(們):顧正臣奉旨而爲,有便宜行事之權,可先斬後奏,可調衛所之兵,如有抗其命而不遵者,殺了不冤。欽此。”

    顧正臣看向面容死灰的陳泰、高暉,厲聲道:“我說過,我是來接管行省衙署的!既然你們詭詐多計,那就莫要怪我全權接管!自今日起,福建行省衙署,一應事務,我說了算!高、陳兩位參政,你們的官帽——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