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疑竇叢生,屈打成招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寒梅驚雪字數:2133更新時間:24/06/28 19:46:30
    顧正臣審視着地上的一串腳印,對蕭成道:“這裏有些奇怪。”

    “哪裏奇怪?”

    蕭成不解。

    顧正臣擡手指了指,肅然道:“你仔細看看,這一串腳印的步幅差異有些明顯。靠近牀的位置是地方兩尺左右,中間多是三尺餘,而你再看接近門口最後的四個腳印,步幅竟超出了六尺,這是隔着半丈多就跳過去了?”

    蕭成仔細看了看,確如顧正臣所言。

    顧正臣走至門口,這裏有一大灘血,蔡長坤應該在此處遇害,可找遍地面,也不見有行兇之人的腳印。

    蕭成見顧正臣點頭,便將蔡大喚過來。

    顧正臣對蔡大問道:“要想化解煞氣,還需瞭解過往,知地府之門爲何開,方可關閉。這裏有什麼人遇害,你們如何發現,是否可以說個清楚?”

    蔡大悲傷地抹去淚痕,說道:“昨夜三更,我早已睡下,突然聽到一聲淒厲的慘叫聲,便從後院趕了過來,這才發現長子蔡長坤被刺死在門口,一連串的腳印連至牀邊,次子蔡長貴便癱坐在牀邊,手中握着帶血的尖刀……”

    “蔡長貴癱坐在牀邊?”

    顧正臣眉頭一動。

    蔡大重重點頭:“沒錯,他坐在那裏,神志不清,嘴裏神神叨叨。因爲是地府鬼借手案,我們也不敢隱瞞,連夜差人告知縣衙,知縣黃句首帶衙役調查之後,便將長貴帶了去。”

    顧正臣走向牀邊,沒發現有血滴落的痕跡。

    蔡大紅着眼:“不是長貴殺的長坤,是地府的鬼殺的。我就這兩個兒子,若他們都沒了,這個家還不毀了!”

    顧正臣讓蕭成送蔡大出去,待在牀邊坐了近半個時辰,這才走了出去,對蔡大道:“這裏煞氣太重,我道行太淺,無能爲力。”

    “這……”

    蔡大着急起來。

    顧正臣連忙說:“不過我與一位天界寺的得道高僧是舊識,寫一封信,你們差人去泉州府將其請來,定能消災。”

    “天界寺的高僧?”

    蔡大驚訝道。

    顧正臣微微點頭,讓人拿出紙筆,寫了一封信,具名只寫了個顧字,然後交給蔡大。蔡大有些迷茫,道士怎麼還推薦起和尚來了,而且忙了半天不見施法,也不索好處就走了?

    離開蔡家之後,顧正臣帶人前往候官縣衙。

    午時剛過,縣衙便升堂審理。

    知縣黃句首四十餘,一撮小鬍子,坐在堂上倒是威風,驚堂木一拍,對着堂下跪着的蔡長貴就喊道:“仵作已驗明,你手中的短刀正是殺死蔡長坤的兇器!衙役還調查得知,你與長坤因爲家產之爭素來不和,曾在醉酒之後揚言殺了他!你有殺人動機,也手握殺人兇器,事實已是清清楚楚,若不從實招來,便有大刑伺候!”

    蔡長貴哭喊道:“縣太爺,我冤枉啊,我與兄長雖有爭吵,可也沒有害他的心思,酒後之言如何當得了真?何況昨晚之事我根本就不記得,不是我動手殺的他,一定是有人嫁禍於我!”

    啪!

    黃句首當即下令:“殺兄獨吞家產,還有何人嫁禍?來人啊,給他三十板子讓他清醒清醒!”

    衙役摁倒蔡長貴,板子隨後落下。

    蕭成看向顧正臣,問道:“這事如何看?”

    顧正臣對蕭成低聲說了幾句。

    蕭成瞭然,走至門口邊緣處,衝着堂上喊道:“縣太爺,那血腳印如何解釋?”

    “是啊,是不是地府鬼藉手?”

    “是人行兇還是厲鬼作案?”

    圍觀的百姓嚷嚷起來。

    黃句首拍案而起:“不得喧譁!”

    蔡長貴被打得痛不欲生,趴在地上直流眼淚。

    黃句首厲聲喊道:“蔡長貴,說吧,你是如何僞造出血腳印,又是如何殺害蔡長坤的?”

    “什麼血腳印,我根本不知。”

    “狡辯!”

    “昨晚之事我根本就想不起來!”

    “你以爲假借忘事便可脫罪?萬萬不能!來人,再打!”

    蔡長貴迷迷糊糊,似乎看到了自己殺人的一幕,抗不住打,只好喊道:“我認罪,不要再打了!”

    黃句首當即盤問:“你是如何殺害蔡長坤的?”

    蔡長貴害怕被活活打死,索性說道:“我拿着刀子直接刺死了他!”

    “那你爲何躲在牀邊?”

    “想來是害怕。”

    “那地上的血腳印如何出現的?”

    “什麼血腳印?”

    “啪!”

    “蔡長貴,你若不實話實說,便要當堂打殺了你!”

    “是,是我僞造的。”

    蔡長貴畏懼不已,連連承認。

    黃句首命書吏讓蔡長貴按押招冊,然後對圍觀的百姓喊道:“這不是什麼地府鬼借手案,是爲了獨佔家產的行兇案!按律令,將蔡長貴判死刑,押入監房,等待刑部複覈之後,殺!”

    “阿爸!”

    “我阿爸是被冤枉的,他不可能殺人。”

    一個頭戴麻布的十三四歲女子喊道,然後被一旁的婦人拉至一旁。

    顧正臣看了看,這應該是蔡長貴的妻子與女兒。

    蔡大沒有來,但派了管家看着,如今蔡長貴被判死刑,管家黯然神傷地離開。

    “案件尚有諸多疑點,如此倉促便屈打定罪,實在是個害人庸官。”

    顧正臣目光凌厲。

    退堂了,顧正臣也沒去找知縣黃句首,而是跟上了周氏及其女兒,上前道:“我自金陵來,在朝廷裏有些門路,此案疑竇叢生,恐有冤情,你們若信得過我,可否詳說昨晚之事,或可爲其翻案。”

    周氏一聽翻案,如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繩索,連忙說:“我素來睡眠淺,有點大的聲響便會醒來。可昨晚上,我根本就沒聽到開門聲,更沒有聽到夫君與兄長說話,只是被一陣淒厲的慘叫驚醒,醒來之後便看到夫君手握着刀坐在牀邊,一串大大的血腳印連至門口,有人躺在地上……”

    顧正臣問道:“你是說,聽到慘叫醒來就看到蔡長貴在牀邊,而不是在門口?”

    “是在牀邊。”

    周氏肯定地說。

    顧正臣思索了下,問道:“那殺人兇器可是你們所有?”

    周氏搖頭:“誰房中會放這等容易傷人的銳器,那刀根本不是我們房中之物,至於是不是兄長帶來的,我也不知。興許,當真是地府鬼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