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胡相憤怒,知情人蕭成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寒梅驚雪字數:3139更新時間:24/06/28 19:46:30
    每每想起顧正臣,陳寧總感覺臉隱隱作痛,一股恨意涌上心頭。

    平生自己欺負的人多了去,逼急了,拿烙鐵弄殘你。

    敢欺負自己的滿打滿算沒幾個,大多還只是背地裏暗戳戳地起綽號,真正有勇氣上書給老朱彈劾自己的並不多,敢動手揍自己的只有顧正臣一個!

    自從顧正臣進入官場,不,是進入金陵,自己就屢屢受挫,因爲這個傢伙我陳寧沒少挨老朱白眼,胡惟庸的訓斥,下屬的非議!

    現在,所有賬一起算!

    陳寧給汪廣洋使眼色,讓汪廣洋先跳出來彈劾顧正臣,自己好跟在後面狠狠踩死他。

    一個眼神,他點了頭。

    兩個眼神,他還是點了頭。

    我去,你倒是上啊。

    陳寧眯着眼,這才注意到,汪廣洋點頭純屬打瞌睡,不是給自己迴應。你妹的,這是朝堂,是奉天殿,你想睡覺回家睡去啊。

    胡惟庸已經說完事了,輪到你了。

    老汪,醒醒!

    汪廣洋才懶得醒,自己是喜歡和小妾做多人運動,可不意味着自己腦子裏全都是那些運動姿勢。你陳寧想彈劾顧正臣就去彈劾,咱是不會說話的。

    你也不想想,顧正臣在刑部舌戰羣臣的時候你陳寧可也只能哆嗦而無力反駁,那就是一個聰明人,聰明人露出破綻,那是什麼,是故意賣個破綻。

    戰場上武將就喜歡玩這一招,前面喊一嗓子,哎呀我打不過,我要跑路你別追我,後面就是一個回馬槍送地方個透心涼。

    被這些固定套路陰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顧正臣的所作所爲也差不多,只不過這小子不走尋常路,他沒喊打不過跑路的話,而是喊了句“來射我啊,我沒穿盔甲”之類的話。

    沒盔甲,不意味着旁邊沒人手持盾牌,你陳寧想試試那就去,我汪廣洋不摻和。

    陳寧憤怒不已,這汪廣洋一點都看不住啊,只好側身給監察御史趙誠使了個眼神。

    趙誠瞭然,整理下了衣襟,拿出奏摺,出班行禮:“陛下,臣有本奏!”

    朱元璋審視了下趙誠,又看了看陳寧、汪廣洋等人,板着臉說了聲:“講!”

    趙誠將奏摺高舉過頭頂,聲色俱厲地喊道:“陛下,臣彈劾泉州知府顧正臣!今日接興化府知府蓋天麟、同知趙享聯名奏報,顧正臣在泉州府無法無天,所犯罪行更是罄竹難書!”

    朱元璋眉頭微動,神情安然。

    胡惟庸聽聞,眉頭頓時緊鎖起來,臉色陰沉。

    朱元璋看了一眼胡惟庸,冷冷地問:“胡相,你可知此事?”

    胡惟庸連忙出班:“臣尚未看到奏本。”

    朱元璋呵呵笑了笑,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你可是中書丞相啊,將文書呈上來。”

    胡惟庸冷汗直冒。

    自己才是中書丞相,這麼重要的地方衙門奏疏第一時間應該送到我這裏,什麼時候輪到御史臺先看、先奏報、先發聲了?

    這畢竟不是你們御史臺的御史監察地方的奏摺,你們可以不經過中書省就奏報,這是福建行省內的衙署公文,按照規矩地方衙署的所有文書(不包含衛所)應該先送中書省!

    陳寧,一定是這傢伙因爲想要整顧正臣而自己不同意,直接扣留了文書!

    在這一刻,胡惟庸恨死陳寧了。

    內侍將趙誠的文書送給朱元璋,朱元璋在看的時候,趙誠已扯開嗓子大聲喊:“顧正臣所犯罪行有五:其一,不經刑部複覈、陛下勾決,擅殺泉州知府同知吳康、秦信及官吏若干,擅殺地方縣衙知縣、縣丞、主簿若干,擅殺市舶司提舉魏洪、副提舉周翔,擅殺百姓卜壽、卜中生等若干。”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徐輝祖、沐英聽到如此壯舉之後,也不由得深吸一口氣。

    這傢伙——殺瘋了啊……

    胡惟庸感覺有些頭疼,不是爲了顧正臣頭疼,是爲了趙誠和陳寧頭疼。

    你們也不想想顧正臣是不是白癡,如果他不是白癡,再捫心自問下你們是不是白癡!

    顧正臣是個聰明人,他敢殺人自然有他的底氣。

    若只是殺一兩個人,還可以歸結到意氣用事,一時衝動,怒火攻心失了理智,可他殺的不是一兩個人,聽聽你說的話,人家連府衙、地方縣衙、市舶司、當地大戶,都給抓過來殺了,這沒一百也得有數十人了吧?

    這樣的舉動,顯然就不是衝突之下做出的,而是十分清醒的殺人。換言之,顧正臣一定是拿到了皇帝的許可才殺人的。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得通,而陳寧這個白癡竟然以爲抓到了顧正臣的破綻,準備往死裏砸。這個平日裏做事還算靠譜的傢伙,一遇到顧正臣就昏了頭腦!

    趙誠還在那裏喋喋不休:“其三,福建行省參政高暉蒞臨泉州府與其對峙,卻不幸遭其關押。擅自關押行省大員,開國以來不曾有過……”

    朱元璋仔細看着趙誠的彈劾文書,然後打斷了趙誠:“華興府知府的文書在何處?”

    陳寧連忙走出來,喊道:“陛下,在臣這裏。”

    朱元璋看向陳寧,冷漠地說道:“陳寧啊,如此說來你是知道顧正臣在泉州府的所作所爲的,既是如此,爲何你不先站出來彈劾他。身爲言官中長官,連直言進諫的勇氣都沒了嗎?怎麼,你陳寧還要靠其他御史試探朕的態度?”

    陳寧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怒火不應該發泄在顧正臣身上,怎麼對自己發起來火來了?

    不能任由情況惡化。

    陳寧很是聰明地推掉了責任:“陛下,臣也是在視朝之前不久才看到文書,原想待胡相奏報完之後立即奏報,只不過晚了一步。作爲陛下的臣子,自不敢缺勇氣。”

    “臣請陛下認清顧正臣罪惡之面孔,下旨命天使捉拿,以其人頭以正朝綱與規矩,以免開了主官妄殺官吏之風!一旦此風起,地方必有禍,地方之治更無從談起!”

    吏部尚書呂熙、盛原輔對視了一眼。

    陳寧是個聰明人,他知道皇帝偏袒顧正臣不是一次兩次了,索性拿出了“妄殺官吏”這種破壞朝綱、規矩的說辭,以逼迫皇帝退讓。

    要知道皇帝必須帶頭維護規矩,否則今日是顧正臣濫殺官吏,那改日陳寧就能砍死御史,他日胡惟庸就能弄死劉基。

    這種破壞規矩,推倒圍牆的做派是絕不能容忍的,必須嚴懲不貸,確保規矩牢不可破。

    工部尚書李敏緊鎖眉頭。

    對於顧正臣這種官員,李敏有着好感,尤其是句容將作院的拆解、流水線製造思維改變了工部,工部在營造器物、建築時,也會主動引入這種方法。

    那是一個很聰明的官員,他應該不會做出自掘墳墓的事,李敏看向陳寧,這傢伙與顧正臣有仇,怕是會窮追猛打啊。

    朱元璋將興化府送來的文書看了看,隨手擱在龍椅上,冷冷地說:“這興化府的彈劾文書寫得不明不白,連殺了多少人,爲啥殺都沒寫明白,應該找一個知情人來彈劾。”

    “知情人?”

    陳寧茫然。

    興化府能知道詳細消息才怪,他們怎麼個知道法,跑去泉州府衙問問顧正臣你幹死幾個?那樣的結果很可能是顧正臣連他一起抓起來……

    文書能寫出來,能送到金陵,已經是人家盡職盡責了,你沒看,現在福建行省的文書還沒送過來,也不知道陳泰、呂宗藝是幹什麼吃的。

    汪廣洋終於不瞌睡了,站出來喊了一嗓子:“陛下,何來知情人?”

    陳寧怒視汪廣洋,這個傢伙裝睡還搶自己臺詞。

    朱元璋擡頭看向奉天殿門口方向,喊道:“來人,宣龍驤衛千戶蕭成上殿!”

    “蕭成?”

    陳寧、李敏、呂熙等人有些迷茫,不知道此人如何是知情人了。

    胡惟庸凝眸,據說蕭成被皇帝委派給顧正臣當護衛了,只是辦事不稱顧正臣的心,兩人第一天見面的晚上就鬧出了不小矛盾。

    陳寧看去,只見一個容貌不咋地,如鄉野農夫的大漢走了進來,雙手竟還提着兩口大箱子,看其腳步沉重,箱子裏的東西怕是不輕。

    咣!

    箱子落地。

    蕭成肅然行禮:“臣蕭成,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擡了擡手:“念在你一路奔波兩千餘裏辛勞不已,準你起來說話。”

    “臣謝恩!”

    蕭成起身。

    朱元璋將興化府的文書拿了起來:“現有興化府知府蓋天麟、同知趙享聯名上書彈劾顧正臣,又有御史趙誠,御史大夫陳寧彈劾顧正臣濫殺官吏。你是顧正臣的貼身護衛,更是朕的耳目,想來顧正臣在泉州府的所作所爲你全都知曉吧。”

    蕭成肅然道:“回陛下,臣日夜跟在顧知府身旁,其一言一聲、一舉一動,皆在耳目之中。”

    “很好。”

    朱元璋暼了一眼陳寧等人,對蕭成道:“顧正臣在泉州府殺人了?”

    蕭成直接回道:“自顧正臣九月十日上任泉州知府至臣離開泉州府,其先後殺了泉州一府七縣官吏四十二人,海寇亂民六十七人,市舶司五人,當地大戶人家八人,合一百二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