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該出現的黃森屏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寒梅驚雪字數:3163更新時間:24/06/28 19:46:30
    壯漢,要見顧正臣?

    秦信、吳康對視了一眼,不明白哪裏來的人,爲何要見顧正臣。

    “可是鳴冤的?”

    吳康皺眉問。

    秦遠低了下腰,簡潔地回道:“還不清楚。”

    吳康有些憂慮,對不安的秦信說:“眼下不宜讓事情再出變化,能攔走的儘量攔走。我們只需要耗時日,以拖待變。”

    秦信一隻手支撐在桌上,站了起來:“我親自去問問,若能打發便打發離開。”

    吳康點頭贊同。

    避免節外生枝總是好事,脫離掌控的事件總是透着濃重的不安感。

    夕陽眷戀着人間,拉出紅色的彩霞,在西山處舞動。

    秦信走出府衙大門口,擡頭看到了一個牽着高頭大馬的魁梧大漢,此人身材雄偉,體態威嚴,渾身上下散發着一股子鋒芒的銳氣。

    濃眉之下是犀利的目光,臉色蠟黃,但左側臉頰上有一處傷疤,下巴上滿是鬍鬚,鬍鬚稍微有些卷。

    秦信看過大漢,又將目光看向一旁的馬,這可是一匹好馬,上等駿馬,能騎這等馬來府衙的,定不是尋常之人!

    “你是顧正臣?”

    大漢打量着秦信,洪亮發音。

    秦信搖了搖頭,清了清嗓子:“在下秦信,原是府衙同知,現如今受高暉高參政委託,代理知府,泉州府內一應事宜,我可決之。不知這位可是軍爺,來自何處,因何而來?”

    大漢臉色有些難看,沉聲道:“人人都說府衙門難進,可沒人說過府衙人難找啊。我再說一遍,我要找顧正臣顧知府,其他人莫要再來!”

    秦信臉上的笑意頓時凝滯。

    自己都已經放低姿態了,你丫的還不識好歹?

    秦信很想破口大罵,命人將其趕走,可又不擔心出了岔子,強忍怒火:“顧知府在休息,想見顧知府,總得表明來意,貿然來見,怎能見你?”

    大漢搖了搖頭,抱拳道:“來意便是見顧知府,在沒有見到他之前,你就不要再套話了。秦同知,勞煩通稟。”

    秦信見他竟守口如瓶,也不好再推脫,只好差人將消息告知顧正臣。

    顧正臣沒來,張培來了,邀大漢進入知府宅。

    秦信看得出來,張培與這大漢並不認識,大漢將馬匹交給趙三七,然後跟着張培大踏步走入府衙。

    一入知府宅,便是濃郁的菜香。

    張培指了指一旁的竈房,對大漢說:“顧知府在裏面。”

    大漢看着白煙繚繞的竈房,走了進去,擡袖子遮住口鼻,適應了竈房裏的環境,看到了一個穿着圍裙的年輕人,正在翻炒着什麼,還有一個農夫般的下人正在添柴,目光炯炯。

    “哪位是顧知府?”

    大漢喊道。

    顧正臣側身打量了下大漢,又接着翻炒起鍋裏的菜:“累壞了吧,既然趕上了飯點,就留下來吃頓飯吧。”

    “你是顧知府?”

    大漢驚愕了下,連忙行禮:“標下黃森屏,奉旨聽調而來,任職泉州衛指揮同知,協助顧知府治理泉州府內外一切事宜。”

    顧正臣手猛地一顫,鍋鏟掉在鍋裏。

    蕭成連忙起身:“可是燙傷了?”

    顧正臣看向大漢,臉色變得極是難看:“你說你叫什麼?”

    “黃森屏!”

    “不要告訴我,你是從雲南來的?”

    “正是來自雲南!”

    “不要告訴我你是泉州人!”

    “呃,正是泉州人。”

    “你有個妹妹叫黃元麗?”

    “啊,這個,顧知府如何知曉?”

    顧正臣退後兩步,搖了搖頭,聞到鍋裏有糊味,伸出手將鏟子取出,繼續翻炒,還在那自言自語:“一定是哪裏錯了,該死的,剛剛的蘑菇該不會有毒吧?”

    紅傘傘,白杆杆,吃了躺闆闆。

    可炒的蘑菇不是紅傘傘,而是白傘傘、白杆杆啊,難道說這也要躺闆闆?

    黃森屏震驚地看着顧正臣,這個年輕的知府倒是將自己調查得一個清楚。

    蕭成的目光在黃森屏、顧正臣身上來回移動,最終還是落在了顧正臣身上。泉州府的諸多情報,都是秦鬆、梅鴻在外面搜尋的,然後交給自己或張培,然後才轉給顧正臣。

    可以肯定,所有的情報裏就沒提到過黃森屏,更不要說黃森屏人在雲南!最詭異的是,顧正臣竟然知道黃森屏有個妹妹,連人家叫啥名字都一清二楚,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顧正臣是如何知道這一切的?

    蕭成理解不了。

    顧正臣翻炒出鍋,添了一碗水進去,雙手在圍裙上擦了擦,轉身看向黃森屏,嘴角抖動了下,將手指放在鍋沿處,感覺到鑽心的燙猛地抽回手,沉聲道:“你當真是黃森屏?”

    黃森屏見顧正臣不信,從懷中取出兩份官憑文書:“這是大都督府調令,還有一本是委任泉州衛指揮同知的……”

    “你不應該出現在這裏!”

    顧正臣咬牙,打斷了黃森屏。

    黃森屏有些摸不着頭腦,看了看外面,說:“標下應該在竈房外?”

    顧正臣心都在疼。

    老朱啊老朱,你給我派個誰不行,爲啥非要調來黃森屏!

    知不知道,因爲你這個舉動,海外很可能少了一個王級別的存在啊!只要他去了海外,只要朱標活得長久一點,大明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收回一塊海外飛地!

    歷史上的黃森屏被朱元璋派去出使婆羅洲(加裏曼丹島),這傢伙不知道是因爲實在過不下去了,還是因爲泉州府實在是太黑暗了,接着出使的由頭,拉攏了一大家子不說,還多帶了千餘百姓一起跟着出海,然後在婆羅洲建立了華人政權,還和渤泥國結成戰略聯盟,又是彼此聯姻,又是稱兄道弟,趕走了想混吃混喝的蘇祿國,算得上稱霸一方……

    且不說黃森屏有沒有背叛老朱,但在此人臨死之前回到了大明,找到了造反成功的朱老四,提出要將打下來的地盤送給朝廷,即“境土悉屬職方”歸於大明。也不知道朱老四怎麼想的,竟然沒要這塊地盤。

    顧正臣走出竈房,呼吸着新鮮空氣,對跟過來的黃森屏嘆了口氣:“方纔是我有些失態,從雲南與四川地界處趕回來,漫漫長路,倒是辛苦你了。”

    黃森屏笑道:“同爲朝廷效力,算不得辛苦。”

    顧正臣深深看着黃森屏,此人原名黃元壽,後來被老朱改成了黃森屏。只是老朱沒給他妹的改名字,以至於名字裏還帶有“元”字。

    “我一直盼着泉州衛的長官來,只是沒想到會是你。既然你來了,那就說正事吧。”

    顧正臣調整好心態。

    因爲自己的出現,許多人和事都在發生改變。歷史的軌跡已經偏移,唉聲嘆氣也無濟於事,只好順勢而爲。

    黃森屏是一個有能力的,既打過水戰,也打過陸戰,既有組織能力,也有領導能力,是個不錯的幫手。

    黃森屏在顧正臣落座之後才坐了下來,洗耳恭聽。

    顧正臣命蕭成取出兩份文書,然後遞給了黃森屏:“泉州衛內部出了許多問題,若不能將這些問題解決,本官不能放心整頓泉州官場。一旦動作太大,有些人很可能會鋌而走險,拼個魚死網破。到那時,晉江城會流血,泉州府百姓也可能受害。”

    黃森屏看着文書,臉色變得凝重起來:“這泉州衛指揮僉事周淵當真如此無法無天?”

    顧正臣看向蕭成。

    蕭成上前一步,直言道:“你現在看到的是泉州衛軍士的口供。水師手中還抓着一些衛軍士,等你到了泉州衛便會清楚,周淵的惡行可不止這些。”

    黃森屏將文書交還蕭成,對顧正臣說:“句容衛是泉州府唯一的一個衛,也是拱衛晉江城的唯一力量,護衛泉州府沿海百姓的最強力量!今日朝廷命我爲泉州衛指揮同知,我定不會辜負朝廷所託,全力整頓!”

    顧正臣看着表態的黃森屏,正色道:“衛營內部該如何查,就如何查,莫要有顧慮。本官在這裏給你說個底,哪怕是牽涉到福州衛,甚至是大都督府,你也可以一查到底!但你要記住,罪名必須坐實,不可冤枉一人。”

    黃森屏肅然起身:“領命!”

    自己雖然是泉州衛指揮同知,在官職上壓過周淵,可調任文書裏寫得清清楚楚,“聽憑泉州知府顧正臣差遣”,這也就意味着,自己管着泉州衛,顧正臣管着自己……

    他才是泉州衛真正的話事人!

    所以一到晉江城,自己第一個去的地方不是泉州衛,而是知府衙門!

    黃森屏不知道朝廷爲何會給予一個知府如此大的權,但文書中那不容商量的語氣,明確清晰措辭都說明,朝廷信任顧正臣,高度信任!

    顧正臣深深看着黃森屏,含笑道:“治理衛所與軍士,你應該比本官更有心得,其他不說,遇到困難儘管來府衙尋我。”

    黃森屏心安許多。

    用過飯菜之後,顧正臣並沒有親自送黃森屏,而是差張培送出。

    一直盯梢的衙役見此,跑到秦信那裏通報:“顧知府並沒有親自送出,甚至連知府宅的門都沒出一步。”

    秦信懸着的一顆心終於放了回去。

    顧正臣接也不接,送也不送,如此冷淡的態度,只能說明那大漢不是什麼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