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水路疾行,泉州崇武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寒梅驚雪字數:3146更新時間:24/06/28 19:46:30
    自金陵前往福建泉州,有一條驛路。

    若是走這裏,需要先從金陵前往浙江衢州府江山縣,然後從這裏進入仙霞關。

    仙霞關位於仙霞嶺之上,北起江山縣,南至福建浦城,連綿二百餘裏全是曲折狹窄的山路,兩側山高谷深,接岫連峯。

    作爲東南鎖鑰,這裏難走是出了名的。

    經過這裏之後到浦城,還得經建陽、歐寧、建安、南平……惠安等等,直至泉州府的府治之地晉江城。

    顧正臣只看看輿圖就知道這條路多難走,多漫長,幹脆利索地拒絕了,然後走了“關係”,以節省時間,便於“察訪民情”爲由,借用水軍船隻送自己一程。

    走水路,自然比走陸路,爬山溝,鑽樹林快多了。

    按照朝廷發出的文書,顧正臣到任日期是九月二十八日,泉州府的官吏準備迎接,也只會在九月下旬做準備,絕不會想到顧正臣會提前近一個月之久抵達泉州府。

    畢竟兩千裏路,任誰都不可能提前這麼久抵達。

    顧正臣閉上眼,開始想張希婉,想母親,想妹妹,昏昏沉沉睡去。

    船隻碾碎了黑夜,波光開始出現在水面之上。

    顧正臣走出艙室,看了眼守護在門口的蕭成,道:“守了一夜了,你也去休息下吧。”

    蕭成微微搖頭,板着臉道:“我已經休息過了,昨晚上船隻路過了江陰,有兩艘船跟了上來,帶隊的是江陰衛千戶馮福。”

    “哦,熟人啊。”

    顧正臣想起在江陰衛的日子,想起與馮福等人並肩作戰的時刻,走向甲板,對儲興道:“儲指揮同知,等到空暇時可否讓馮福來一趟,我有些話想問他。”

    儲興欣然答應:“你要找人,隨時都是空暇,來人,給馮福傳話,讓他過來。”

    船隻減緩了速度。

    馮福不明所以,帶韋尚文、劉驥上了小船,至大福船一旁,攀爬而上。

    “儲指揮同知,不知……”

    馮福剛想問儲興召喚緣由,看到了儲興身旁的顧正臣,頓時瞪大眼,一臉的不可思議,剛驚呼出一個“顧”字,張培便擋在馮福身前,沉聲道:“老爺奉命行事,不可將其行蹤與身份宣之於口!”

    “遵,遵命。”

    馮福有些緊張。

    顧正臣擺了擺手,示意張培退開,笑着對馮福說:“一段時日不見,你竟也成了千戶,可喜可賀”

    馮福連忙上前行禮。

    韋尚文、劉驥更是激動不已,跟着行禮。

    馮福目光中滿是感激之色:“託福,才有今日。”

    儲興起身,爽朗地說;“你們敘敘舊吧,我帶人去巡視。”

    自己在無所謂,可孟萬里等人也在,聽到的話多了,很容易猜出顧正臣的身份,索性帶遠一點最是保險。

    馮福見周圍沒了其他人,連忙說:“顧縣男不是在治理句容,緣何會出現在水軍的船上?”

    顧正臣享受着清風,正色道:“出去辦點事罷了,我召你們來,是想問問,江陰衛是否立了石碑,刻下了陣亡軍士的名字。”

    馮福挺直胸膛:“石碑立下了,名字無一遺漏。”

    顧正臣滿意地點了點頭。

    當時自己答應的事,總算是兌現了,那些犧牲的軍士也應該得到了慰藉吧。

    馮福給顧正臣講述着江陰衛的事,自從王虎接管之後,江陰衛的軍士幾乎每日都在吃苦,超高強度的訓練,把每個人的力氣榨乾,只兩個月,腳上的血泡就成了繭子……

    顧正臣看了看韋尚文、劉驥,笑道:“看得出來,你們都變強了不少。”

    韋尚文等人乾笑。

    爲了變強,付出的代價與痛苦外人很難體會。

    一干人閒聊了半個時辰,馮福等人返回江陰衛的船上,船隊開始加速前行,至半夜時分,出了長江口,駛入大海。

    船隻走走停停,時不時會遇到沿海衛所船隻的盤查。

    自從長江口南沙水戰之後,衛所檢查過往船只變得更爲仔細,尤其是進入船隻,幾乎是逢船便登船檢查。

    這也就是沒商船往來於海上,基本上都是朝廷的船,否則不知道多少商人會因此而被盤削。

    船隻並沒有駛入大海深處,只是在濱海航行,白日眺望還可以看到大陸。

    航行是枯燥的,特別是靖海侯才清過一遍海寇,海寇正在添傷,一時半會不敢冒出來,哪怕是鬧騰,大多也只是在廣東、福建沿海,跑不到長江口與江浙一帶。

    沒有海寇,船隻一路南下。

    因爲進入八月,西風已起,南下已算得上順風順水,加上船隻滿帆,更加快了速度。

    近兩千四百裏海路,不到十日,船隻已抵達泉州府崇武。

    “你確定在此處下船?”

    儲興看向崇武小鎮,這裏是惠安縣地界,山雖不高,卻林茂如森,道路難行,遠不如直接前往泉州晉江。

    顧正臣笑道:“自然。”

    儲興雖有些擔憂,但還是尊重了顧正臣的意見。

    顧正臣帶蕭成下了船,輕裝而行。

    至於張培,則需要隨儲興一起進入晉江,然後尋找一客棧安頓下來,等待會和。

    船走了。

    顧正臣登上崇武高處,眺望着大海,對身後的蕭成道:“你知道海峽對面是什麼地方嗎?”

    蕭成看向茫茫大海,盡頭依舊是海:“這裏是福建行省,海的對面自然是小琉球。”

    小琉球,明人對臺灣島的稱呼之一。

    顧正臣沉默良久,沉聲說:“蕭成,你信不信,在我有生之間,大明會將小琉球納入版圖!”

    蕭成挑了下眉頭:“不太可能吧,不說朝廷禁海之策,就說小琉球之上還居住着一批野人,傳聞中頗是兇狠,朝廷不會浪費兵力在一座貧瘠的島上。”

    顧正臣轉身,擡手重重拍了下蕭成的肩膀,大踏步下山而去:“等着看吧。”

    蕭成不理解顧正臣的野心,一座野人島,有啥可覬覦的價值?

    有那個心思,還不如讓人多墾幾畝地。

    顧正臣行走了十餘里,才遇到一個小小的村落。

    洪武七年的崇武,還沒有城池。

    雖說崇武在北宋熙寧年間便設置了小鬥巡檢寨,在元代時期,不知道是不是改錯別字呢,元廷將小鬥巡檢寨,改爲了小兜巡檢司。

    大明接管福建以來,海防是在建設,但頗是滯後,朱元璋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北面。按照歷史進度,崇武城的修建需要等到洪武二十年,幹這活的是江夏侯周德興。

    缺乏城防不說,這裏也沒有設置衛所。

    說句不好聽的話,只要海賊、倭寇想來,就能順利登陸,然後叫喊着劫掠,但這需要一定的體力,因爲百姓多不在海邊居住了,至少得跑個十多裏路才行。

    這對海寇來說是畢竟麻煩的,畢竟幹的是一錘子買賣,搶了就跑路的,誰知道現在需要先跑路、再搶、再跑路。

    多了一個跑路的環節,可是會害死人的,萬一跑過去,剛搶了東西,衛所軍士追了過來,能不能活着跑到海邊很難說。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朱元璋禁海並不是沒有半點成效,至少讓沿海地帶出現了一定的緩衝地帶,讓百姓內遷,避免了海寇突然上岸就殺搶的局面。

    村落很小,只有十餘戶人家。

    顧正臣發現自己根本聽不懂閩南語,說了幾句話,比劃了一番,還以爲他們懂了,誰知道這羣人竟然拿起了木棍和石頭……

    蕭成看着轉身就跑的顧正臣一臉鄙視,你不會比劃就別瞎比劃,就知道比劃吃的,人家還以爲你要搶他們家的糧食,不打你打誰。

    崇武距離惠安縣縣城不到五十裏,距離泉州晉江城不過九十裏。

    泉州府下轄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個縣,惠安縣自然也屬於泉州知府的治下。

    崇武待不了了,顧正臣只好帶着蕭成趕往惠安縣。

    蕭成很敬佩顧正臣,五十裏走下來,硬是沒喊一聲累,這對於一個文官來說並不簡單,眼看太陽即將落山,兩人終在城門關閉之前進入城中。

    惠安縣城並不大,和句容縣城差不多,但這裏實在是太冷清了。

    街上行人很是稀少,縱是有人,也是腳步匆匆,不敢停留。

    “這位老哥,落了城門,爲何城中也不熱鬧,眼下天色算不得黑,不着急收攤吧?”

    顧正臣走到一個炊餅攤前,對準備收攤的中年人問。

    攤主看了看顧正臣,又畏懼地看了下街道,沒聽到異動,連忙拿出兩個炊餅遞了過去:“你們是外地來的吧,本地人誰不知夜嘯踏街?兩文錢,你們趕緊找個客棧歇息吧,莫要在街上走動。”

    “夜嘯踏街,那是什麼?”

    顧正臣皺眉,手腕一動,一枚銅錢遞了過去。

    攤主明顯是不想解釋,似是有些恐懼,連忙收拾好攤點,急慌慌走了。

    街安靜了下來。

    沿街的店鋪紛紛關了門,幾個孩子竄至街道上,又被大人一頓打,提着跑了,只留下一串哭聲。

    顧正臣看向蕭成,將一個炊餅遞了過去,緩緩地說:“看來惠安縣並不像它的名字那麼安寧。今晚,有人要唱戲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