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家書抵萬金,找個送信人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寒梅驚雪字數:3372更新時間:24/06/28 19:46:30
    顧正臣也沒想到,因爲去了一趟東宮,提了個“吃飯”問題,竟得罪了御史臺的長官陳寧。

    陳烙鐵,讓你不吃飯、餓肚子的是老朱,冤有頭債有主,欺負我算什麼事?

    沐英看着驚訝的顧正臣,敬佩地舉起酒杯:“你尚未到任,就已經有一個監察御史,一個侍郎因你而下臺,可謂了不得的人物。用不了幾日,你的名字將會傳遍朝堂。”

    顧正臣不自然地笑了笑,只感覺前途黑暗,舉步維艱。

    陳寧是什麼人物,連親兒子都能捶死的傢伙,會放過自己?何況他還是胡惟庸的心腹、得力助手,此時的老胡如日中天,坐鎮中書省一言八鼎,又會迎合老朱,這要被他盯上,今後日子怕是不好過……

    我想低調,想苟到老胡全家手牽手,成羣結隊欣賞菜市口午時三刻的太陽再冒頭,不想有名氣。

    這個年代裏,有名氣,沒好命啊……

    靜謐的夜,月光皎潔。

    秋風微動,桂香盈盈。

    顧正臣坐了下來,沒有點燭,就着月光,鋪開紙張,提筆寫道:“兒正臣於金陵頓首:來京途中順利,並無煩憂,身體康健,無需掛礙,不日將赴任……”

    家書抵萬金!

    雖說大明的驛站遍佈各地,高效快捷,可驛站是專門給皇室與官府使用的,沒有“爲平民服務”的可能。

    別說顧正臣了,就是一個侯爺,也不能擅自使用驛站的馬匹。

    想要傳信,最常見的方式是找熟人捎帶,沒有熟人的話,就只能找商人,付費捎帶。

    路途遙遠。

    不是從前慢,而是一直慢。

    顧正臣不知道這封信輾轉交到母親與妹妹手中時,會用時幾個月。

    紙短情長。

    道不盡,鄉愁。

    翌日。

    顧正臣剛用過早膳,沐春已在門外,恭謹地行禮:“先生,這裏有一道題,弟子不解。”

    “哪一道題?”

    顧正臣含笑問。

    沐春看了一眼手中的書冊,說:“一個書生住店,聽隔壁有商人分銀,不知人數不知銀,七兩分之多四兩,九兩分之少半斤,問有幾人,銀幾何?”

    顧正臣看着沐春,俯身說:“既然是書生與商人的問題,那就跟我去見一個商人吧,想必他幫你解惑。”

    “好啊。”

    沐春自是答應。

    顧正臣要帶沐春出去,沐府自然需要派個護衛跟着,張培與顧誠跟在兩人身後。

    “這世上,除人心外,無不可籌算,無論天有多高,路有多遠,海有多深,只要找到方法,都可計算出來。你要記住,籌算講究方法,就如雞兔同籠……”

    顧正臣一路教導着沐春,向北走過兩條街,找到古月墨閣,擡腳走了進去。

    古月墨閣的夥計見有客至,熱情迎上前。

    “勞煩通報胡大山胡東家,就說顧正臣來訪。”

    顧正臣看着佈置古色古香,典雅不凡的店鋪,一個個架子上整齊擺放着木匣,木匣中有徽墨,牆壁上掛着山水畫,還有一些花盆襯景。

    “這位公子是東家故友?還請裏面稍坐。”

    夥計找人傳話,自己則領着顧正臣等人進入西面廳房,沏茶侍奉。

    顧正臣聞着茶香,身後傳來笑聲。

    “顧小兄弟,你可算是來了。”

    胡大可走來,拱手行禮之間,笑着說:“中秋之日,我還差人去找尋顧兄弟,不想你們已不在寶源客棧,問掌櫃你們去處,又不告知,還以爲再難見到。”

    顧正臣起身回禮,心中有些感動:“胡大哥用心了。”

    “這位小少爺好是俊秀……”

    胡大可看向沐春。

    顧正臣還沒說話,沐春搶着說:“我叫沐春,顧先生的弟子。”

    “沐——春?”

    胡大可心頭一驚,看向顧正臣。

    在金陵城中,沐姓之人並不多,而最出名的莫過於皇帝的義子沐英,聽聞他有兩個兒子,名作沐春、沐晟。

    顧正臣淡然地笑了笑,沒有解釋,只是坐下,開門見山:“今日來找胡大哥,是有事相托。”

    胡大山深深看了一眼沐春,爽朗一笑,坦然道:“顧兄弟客氣,但我所能爲,絕不推辭。”

    顧正臣從袖子中取出一封信,擱在桌上,用手指摁着推給胡大山:“我在金陵所識人不多,家書難遞。胡大哥久居金陵,想來認識不少南來北往的商客。”

    胡大山接過,看了看書信之上寫的“山東濟寧府滕縣”,微微點頭:“濟寧府,沒問題,雖然我的徽墨不過淮,可來京師進貨經停的濟寧府商人還是認得一些。”

    顧正臣起身:“如此,多謝。”

    胡大山笑着擺手:“小事耳,胡三,給鼓腹樓訂來一桌菜,我要與顧兄弟好好聚一聚。”

    顧正臣攔下夥計,對胡大可笑道:“胡大哥,飯菜就不必了,沐春還有課業,耽誤不得太久,另外,我還有一件事想與胡大哥商議。”

    “哦,說來聽聽。”

    胡大可認真起來。

    顧正臣敲了敲桌子,顧誠從身後走出來,拿出一個小如巴掌的木匣,打開來,放到胡大可面前。

    胡大可凝眸看去,見裏面是白如雪如沙粒之物,有些疑惑地看了看顧正臣:“這是?”

    顧正臣起身:“這是一種純如雪的白糖,又名,舉人白糖,目前只產於滕縣。胡大哥幫我送家書,我以白糖贈之。”

    胡大可用手指捏了點,品嚐了下,甜潤口喉,不由地起身,雙眸明亮:“你還有多少這白糖,我全要了,開價!”

    奇貨可居,金陵絕無,一旦出手,必大賺一筆。

    胡大可渴望地看着顧正臣,見顧正臣不說話,突然想起來,坐了下來,面色不定看着顧正臣:“舉人白糖,滕縣,若我沒猜錯,顧兄弟是滕縣舉人,這白糖該不會是……”

    顧正臣微微點頭:“沒錯,是我制出來的。只不過,我志在官場,並不經商,目前委託給了滕縣孫家、樑家經營。他們兩家在金陵毫無根基,加之人手有限,他日若想在金陵開鋪子,需要一個合夥之人……”

    胡大可笑了,拿起顧正臣的家書,感嘆道:“還真是家書抵萬金。這樣吧,我親自跑一趟滕縣,還請顧兄弟代爲引薦。”

    “自然。”

    顧正臣欣然答應。

    兩人一拍即合,心情大好,胡大可也是精通籌算的高手,面對沐春的問題是信手拈來。回去途中,沐春眼巴巴地看着顧正臣:“先生,我也想吃白糖……”

    剛到沐府門口,顧正臣就看到吏部司勳部典史王常跑了過來,一臉諂媚的笑着:“顧舉人,不,顧大人。”

    顧正臣看着王常不自然的笑,開口道:“王典史,這是想去沐府做客啊。”

    王常連連搖頭,看向一旁的馬車。

    車伕牽馬,馬車至了顧正臣一旁。

    簾子拉開,郎中孟仁、主事許石連忙拱手,只不過這姿勢多少有些不對,趴着拱手,雙手就在脖子處晃動着。

    “呦,孟郎中,許主事,這是朝廷新出的禮儀嗎?有禮有禮。”

    顧正臣拱手。

    孟仁、許石苦笑不已,是誰昨天挨了幾十棍也站不起來啊,要不是動手的人沒下死力氣,說不得會被打殘,打死了。

    孟仁拿出官憑文書,雙手遞給顧正臣:“顧知縣,是我等有眼不識泰山,你大人有大量,還請寬恕我等先前不敬。”

    “官憑文書?”

    顧正臣看了一眼,沒有伸手去接,只是平靜地說:“孟郎中這是作甚,我昨日已辦理好官憑,不日將前往廣東陽江上任。”

    孟仁暗暗咬牙。

    你丫的倒是把你的文書拿出來看看啊,你的那一份已經被司勳部回收了好不好,還在這裏裝傻充愣,這不是擺明了不接受道歉?

    許石有點害怕,這事陛下督辦,若沒辦成,這幾十杖估計是白挨了啊,說不得還會和孟郎中換個人多的地方,拼一把刀用用……

    “顧,顧大人……”

    “不敢,區區七品知縣,怎敢稱大人。”

    “顧知縣,我們知錯了,陛下也降下懲罰,這,這……”

    “陛下懲罰你們,與我何幹?”

    孟仁、許石看着態度強硬的顧正臣面如死灰。

    “讓我接這官憑也可以,城中有些孤寡老弱……”

    顧正臣開出了條件。

    孟仁當即答道:“我願拿出兩個月的俸祿,行接濟之事。”

    許石乾脆:“我也一樣。”

    王常見顧正臣看過來,瞪大眼,我又沒錯,幹嘛也讓我出錢,我……

    你妹的顧正臣,行,我出!

    顧正臣伸手接過官憑,打開看了一眼,果然改回了句容縣:“陛下饒了你們,我沒理由不饒你們。只是希望諸位謹記,手中權印,是陛下給你們爲朝廷辦事的,非爲個人謀私謀利!”

    “謹受教。”

    孟仁等人慚愧不已。

    顧正臣重新籤畫到付期限文書,王常又拿出七品文官禮服,這才離開。

    接下來三日,顧正臣不是在訓武場鍛鍊,就是給沐春上課,偶爾太子朱標來一趟,還能喊上朱大郎一起鍛鍊身體。

    這傢伙終究還是放開了,擴胸運動不再那麼羞澀……

    “確定明日走嗎?”

    朱標擦過汗水,側頭問。

    顧正臣微微點頭。

    朱標笑了笑,坐在臺階上,對顧正臣說:“孤明日還有事,會派周宗送你一程。到句容之後,孤對你就一個要求。”

    “殿下請說。”

    顧正臣態度恭謹。

    朱標看了看左右無人,低聲說:“到句容之後,你要多給孤寫文書。”

    “啊?”

    “山川河流,風土人情,刑獄兩稅,都要給孤彙報……”

    “呃?”

    “一個月送四篇文書不多吧?”

    “啥?”

    “如果你想採取非常之法,不能壞了規矩,但可以先請示,待孤與父皇議過之後,你再施策。路又不遠,孤不介意你兩天一請示……”

    “這……”

    顧正臣有些懵。

    朱大郎,你是太子,不是知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