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歐陸風雲(六)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重慶老Q字數:4623更新時間:24/07/02 14:16:45
1725年6月28日,凡爾賽宮。
就在齊英戰爭爆發,使得歐洲局勢立時陷入波雲詭譎之際,整個凡爾賽宮裏面的三萬多名官員、侍從以及僕人卻正在爲一場宏大的皇室婚禮而奔走忙碌着,對這些“無關緊要”的大事都暫時擱置在一邊。
是的,今年才滿十五歲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即將迎娶自己的王后,並要努力地爲這個強大的國家誕下新的繼承人,從而蛻變爲一個真正的男人。
說起來,路易十五的王后人選極具爭議性,差點引起一場法西兩國間的戰爭。因爲,早在1721年,路易十五曾與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的女兒、他的堂妹瑪麗安娜·維多利亞訂婚。然而,十一歲的國王卻對這位僅三歲的未婚妻沒有什麼興趣,覺得這個只會吵鬧啼哭的“小蘿莉”太過乏味。
正好,王國新任首相波旁公爵路易四世·亨利·德·波旁也在爲法蘭西王國的繼承人問題而憂心忡忡。他擔心,體弱多病的路易十五隨時會無嗣而終,那麼國王的位置就會落到奧爾良親王頭上,那麼他就有可能丟掉好不容易得到的首相位子。西班牙公主瑪麗安娜·維多利亞畢竟還是個孩子,要等她爲法國王室生兒育女那得猴年馬月了。
並且,這位未來王后具有的西班牙公主身份以及她與國王的堂兄妹關係都令波旁公爵感到這樁婚姻對自己以及對王室有太多隱憂。波旁公爵希望路易十五能夠馬上與一位能夠生育的成年公主結婚,並且這位公主的孃家還不能太大的勢力,不會影響到波旁公爵自己的地位與法蘭西的外交政策。
對於波旁公爵來說,要爲國王路易十五找一位適合的王后還真不容易,首先這位王后要在生育年齡,因爲截止到目前,法國王太子的位子已經懸空了整整10年,多數法國人都爲王室的香火凋零感到不安。
其次,政治上這位王后的孃家勢力還不能破壞法國的內外的政治環境,在歐洲王室聯姻往往伴隨着軍事聯盟與外交上的討價還價,還會影響到國內的黨派之爭。宗教上還必須是天主教徒,因爲法國國王一直以世間最虔誠天主教國王自居。
最後這位王后最好與法國王室沒有血緣關係,法國王室如今的凋零歸根結底還是因爲偉大的太陽王路易十四與妻子瑪麗亞·特蕾莎王后的近親婚姻所致。
考慮到上述幾個因素,波旁公爵心中的的候選人便被一個個淘汰了。不過,到了二月份,王后的人選突然有了轉機。
波旁公爵的情婦向這位煩惱的首相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人選,那便是波蘭退位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之女瑪麗·萊辛斯卡。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只有兩個女兒,長女已經去世,次女瑪麗.萊琴什斯卡此時芳齡二十二,正處在最佳的生育年齡。父女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與法國王室沒有任何血緣關係,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位退位國王在法國沒有任何勢力,國際影響力也很小,擁有的僅僅是個國王的虛銜,換句話說這位未來的王后與國丈完全依附於法國政府。
波旁公爵聽完後,立時敏銳地意識到,他已經找到了最佳的王后人選。
於是首相決定當機立斷,此事必須從速。首先法國政府以不能及時爲王室產子爲由,將路易十五原定的未婚妻,已經在法國宮廷裏生活數年的西班牙公主瑪麗.安娜.維多利亞退回了母國。
對於西班牙王室的抗議與不滿,波旁公爵則充耳不聞。接着法國王室便向此時正隱居在法國阿爾薩斯的斯坦尼斯瓦夫一世贈送聘禮,爲國王路易十五向其女兒求婚。
這位沒有國家的國王在收到聘禮後一度震驚地無以復加,簡直不敢相信,天上掉下來的金蛋——而且還是一枚巨大的金蛋——竟然會幸福地砸到他的頭上。於是,對於法國王室的求婚,在第一時間便應允下來。
作爲法蘭西王后人選的瑪麗.萊琴什斯卡在父親告訴她這個情況後,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與父親曾經受到法國王室的款待,也曾見過路易十五,在她眼中,這位年輕的法蘭西國王是一位富有四海,高不可攀,難以觸及的頂級權貴。
法國王室的聘禮一應俱全,全都是最奢華的服裝、首飾、珠寶,波旁公爵向斯坦尼斯瓦夫一世許諾,只要婚事敲定,女方就將得到一筆25萬利弗爾的財產,作爲國丈的自己也能得到一筆2萬利弗爾的年金外加一份昂貴的地產。波旁公爵不希望橫生枝節,因此希望儘快敲定婚事。
相較於心急火燎的波旁公爵,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其實比他更着急,也希望這場婚姻能立刻得以實現,以完成與波旁王室的聯姻。
比起那個有名無實的波蘭國王--當初,他只是被瑞典人拿來當做統治波蘭的傀儡,哪有比當法國國王的老丈人更顯身份的事!嗯,說不定,在未來某一天,他還能在女婿的支持下,重返華沙,拿回被丟掉的波蘭國王的王冠。
於是,這場“兩情相悅”的婚姻,以一個極爲迅捷的流程開始操辦起來,從二月法國王室求婚開始,在短短幾個月時間,便完成了婚禮的籌備工作,包括場地的選定、賓客的邀請、禮服和珠寶的準備,以及婚禮儀式的進行步驟,最後確定了婚禮日期爲九月五日,正式舉行這場將影響整個歐洲的王室婚禮。
爲了彰顯法蘭西王國的強大,襯托王室的豪奢大氣,這場即將到來的婚禮,必然要耗資巨大,將已極爲空虛的法國財政,推向無盡的深淵。
波旁公爵這幾個月以來,除了忙於操持這場婚禮的準備工作,他最大的精力便是絞盡腦汁地籌集資金。他和財政顧問埃米利亞諾·奧爾蒂斯·迪維爾內正在不斷地在創造新的政府職位,以期高價地將其賣出。
什麼,偉大的法蘭西王國竟然會做出賣爵鬻官這種卑劣行徑?
其實,這在絕對專制主義的法國,買賣官員職位,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早在16世紀,法國國王爲了增加收入,就將很多職位轉變爲某種形式上的私人所有物進行出售。
在支付特殊稅後,購買者可以將這個職位再次出售或者傳給子孫。這種職位被稱作可購職位,購買它的人可以獲得諸多利益,如威望、法律特權、不太多的一些利息收入、以及領導某項公共事務的合法權利。
可購職位種類繁多,從審判職位、大城市的市長職位,到銷售稅費的收稅員職位,應有盡有。有些職位賦予其擁有者在某些城鎮或地區銷售某種特定產品的獨家專營權。
每當法國財政出現困難時,國王和他寵臣們就會憑空創造出數以百計的新職位,買賣這些職位的“二級市場”因此就會變得極爲活躍起來。中間人利用在宮廷的政治關係購買新職位,然後再將他們加價賣出去。
雖然,在很多情況下,這些新職位本身毫無權力,或者是舊有職位的複製或者分權者,這個體系卻爲王室和國家財政帶來了可觀的收入,而且讓中間人獲得大量收益,在法國社會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而龐大的利益集團。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後果,是因爲這些職位擁有者的物質財富、政治特權和社會地位,都取決於這些可購職位是否能夠被允許持續存在,以及對再次出售這些職位的非法市場的默許。
粗略統計,在1688年至1715年,頻繁的戰事使得法國的支出激增。在此期間,近七百多個新職位被售出,總價值超過8300萬里弗,但只有3300萬里弗進了國庫。
爲了籌辦這場耗資巨大的婚禮,波旁公爵成功地說服了年幼的國王路易十五廢除大量原有職位,然後再將它們以更高的價格出售。雖然此舉爲王室帶來了更多的收入,但也遭到“社會民衆”的惡毒咒罵。
對於衆多貴族和官員的詰難,波旁公爵是全然不顧,只要操持好這場婚禮,討好了國王,而且還增加了國庫收入,就算被罵兩句,那也算不得什麼。爲國盡忠,擔些罵名,也是無妨的,總不至於讓他掉幾兩肉,不是?
在經濟上,波旁公爵雖然繼續了奧爾良親王的“改革開放”政策,但是相對比較保守,他加強了國家的管理與控制力。儘管法國經濟大有發展卻很不穩定,投機主義盛行,造成供需經常失衡,貨幣貶值造成物價上漲,城市普通居民生活壓力加大。
波旁公爵嚴厲打擊投機行爲,但是也阻礙了私人投資積極性。他企圖通過法律強制規定工人工資與貨物基礎價格,想法雖好,但手段拙劣,根本不得人心。大貴族出身的波旁公爵並不懂經濟學,結果只是造成了法國經濟的阻塞。
爲了增加財政收入,波旁公爵決定實行新的稅制,不僅是第三等級的平民,他還打算覆蓋到了第一等級的教士。此舉,遭到教士及一些與教會有共同利益的大貴族堅決反對,新稅制很快就成了法國政府的主要爭議矛盾,讓雄心勃勃的波旁公爵焦頭爛額。
“公爵閣下,這是齊國爲陛下贈送的禮物。”財政顧問迪維爾內臉上帶着震驚和意外的神色,將一份齊國公使館送來的禮單遞給波旁公爵,“相較於歐洲其他各國,齊國人送出的禮物堪稱大手筆呀!”
“黃金王冠和王后冠各一副、精美寶劍兩柄、豪華馬車三輛、印度鑽石六顆、漢洲珍珠十二顆、象牙製品六十副、東方瓷器一百件、精緻絲綢兩百匹、頂級東方茶葉三百擔,以及齊國皇室禮金……四百萬裏弗(1裏弗約爲4.5克白銀,即1兩白銀約等於8.3裏弗)!”
波旁公爵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禮單上的一列列禮品項目,尤其是那筆四百萬裏弗的禮金,更是讓他瞠目結舌。
四百萬裏弗,那得賣出差不多四十個左右的政府職位才能獲得的資金。
要知道,九月份計劃中的王室婚禮慶典,預算大概也就是三百萬到四百萬裏弗的樣子,而齊國人一下子就隨了四百萬的禮金,不僅完全可以覆蓋整個婚禮資金預算,還能有富餘,給國王陛下剩點零花錢。
更不要說,禮單上的那些禮物也是件件價值不菲,估算下來也有近百萬裏弗。
齊國人還真是慷慨無比,比起那些歐洲君主摳摳索索送的禮物,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齊國公使說了什麼嗎?”波旁公爵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將禮單放在桌案上,然後輕聲問道。
“齊國公使除了代表他們的皇帝向陛下表達最爲誠摯的祝福外,並沒有說起其他事務?”
“他們有沒有提及齊國商品被徵收特別稅的事?”
“沒有。”
“那他們是否說起與英格蘭之間的戰爭?”
“也沒有。”迪維爾內搖搖頭說道:“他們似乎對我們法蘭西王國在這場戰爭中保持目前的中立政策,非常滿意,並無其他奢求。”
“呵呵……”波旁公爵笑了起來,“相較於齊國人的淡然鎮定,英格蘭人卻是充滿了惶恐和焦躁。這幾個月以來,那位來自英格蘭的菲林伯爵千方百計地想覲見國王陛下,就是希望能說服我們法蘭西王國在這場戰爭中站在他們一邊。甚至,他們還企圖引誘我們一起對抗齊國,將齊國人的勢力徹底逐出歐洲。可問題是,英格蘭人能給予我們什麼呢?”
波旁公爵繼任首相以來,便一直奉行大國外交,他並不認爲法國與英國能夠長期合作,再加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對法國的背刺和攻擊,讓他深以爲忌。因而,在這些年來疏遠了與英國的關係。
至於數年前,跟英格蘭一起聯合進攻西班牙,無非就是防止那位波旁親戚在意大利地區坐大,繼而威脅法國的東南邊境安全。同時,也是對腓力五世覬覦法國王位,做出的一種警告和威懾,讓他老老實實地繼續做他的西班牙國王。
縱觀法國數百年歷史,英格蘭曾數度站在他們的對立面,經常聯合歐洲一些小夥伴對它進行圍毆。路易十四去世前,曾忠告後人,一定要小心這個孤懸於大西洋上的島國,在法蘭西王國爲實現“天然疆界”、建立歐洲霸權的時候,它會向法國施以最爲致命的一擊。
如今,稱霸印度洋地區的齊國要來教訓英格蘭,法國自然是樂見其成,最好能將這個島國予以最爲沉重的打擊,讓它一蹶不振,無法再來威脅法國的西北沿海地區,更不會在未來法國攻略歐洲的時候,時不時跳出來,揮動手中的利劍,刺向法國的後背。
在這場戰爭當中,法國最好的選擇,便是暫時保持中立,靜觀兩國戰爭的走向,同時窺視歐洲局勢的發展,等待一個最好的時機,實現法國最大的利益。
軍人出身的波旁公爵在上位後,着意加強了法國的軍隊建設。攝政時期因爲經濟萎縮,法國的陸軍一度被壓縮到三萬人的規模,後來因爲與西班牙爆發衝突而加強到5萬。波旁公爵上臺後則將其再一次倍增,恢復到了10萬的常備軍,在他看來這才符合法蘭西王國的地位。
若是,歐洲局勢出現劇烈變動,法國不介意出動軍隊,將十幾年前擱置的洛林公國的問題徹底加以解決。
聽說,奧地利正在準備發起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那麼,法國是不是也可以趁勢進入意大利地區呢?
齊國人,不僅慷慨大方,而且還是一根上帝拋出的攪棍,將處於平靜的歐洲局勢重新攪動起來,說不定就能爲他們法國創造出一個絕佳的機會,重新建立歐洲霸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