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木俑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眀智字數:2485更新時間:24/06/28 19:18:49
    遼人重視風水堪輿,倡導重殮厚葬,身份越高越講究,越奢侈,墓室也就越大,陪葬也就越多。

    這是受了漢人和唐人的影響,但也並非沒有特點。

    一是不留墳頭,不立墓碑,後人不上墳,不掃墓,既便祭奠,也是在家中設牲牢、酒饌。

    二是下葬一概不用棺槨,而是用屍牀,也就是石砌或磚砌的高臺。

    如果是火葬,就會將裝骨灰的陶罐、石盒、木桶等擺在屍牀上,如果是土葬,則直接擺屍身。要是死者是貴族,還會在屍牀上掛帳垂幔,有如睡在家裏。

    但在這裏面,卻擺着好大的一座棺槨:長近四米二三,寬有兩米出頭,高有一米六左右。

    這麼大的棺槨,李定安只見過一座:漢昏候劉賀墓。

    而且兩座槨幾乎一模一樣大:長十八尺(漢尺),寬九尺,高七尺。

    墓室也是一樣大:差不多四百個平方。

    但劉賀好歹是漢天子(漢廢帝),下葬時也是依帝制,那這兒呢?

    馬獻明努力的回憶,“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葬在內蒙BLZQ)和遼太宗(葬在BLYQ)的墓才多大?”

    李定安想了想:“遼太祖的墓室比較大,近三百平,太宗的要小很多,只有一百八十平。”

    衛自立吸了口涼氣:“好傢伙,這何止是逾制,都逾到沒邊了?”

    “根本不是逾不逾制的問題!”馬獻明指了指棺槨,“而是遼人貴族都不用棺!”

    李定安想了想:“倒也不絕對:如果是火葬,如果裝骨灰時用的是石盒,遼人也會稱之爲‘棺’,當然,很小,一米長,半米寬都算是大的……”

    但這座呢?

    一時沒有頭緒,李定安轉了轉攝像頭。

    嗯,這是什麼,墓誌銘?

    靠近墓牆的位置,磚砌的底基,高有一米二三,上面嵌着一塊一米見方的石碑。

    正正方方的盝頂形志蓋,四個斜邊刻有圖案,同樣落滿了灰,依稀能看出都是動物的形狀:有的是羽,有的是蹄,有的是爪。

    應該是十二生肖。

    志蓋正中是陰刻的篆體漢字,同樣落滿了灰:故政……贈韓王……銘。

    灰太厚,只能辯認出一半,但結合遼代官制和封爵制度,連起來應該是:故政事令贈韓王墓誌銘。

    馬獻明掰起了手指:“遼代韓王我知道,有北院大王耶律室魯、有北府宰相蕭惠、有樞密使令蕭樸,還有太師張儉……其中就沒有政事令這麼小的官,更沒有追贈?”

    李定安很篤定:“有,承天太后蕭綽(小名蕭燕燕,史稱蕭太后)祖父胡沒裏,他生前任梅里(皇帝宿衛統領),政事令和韓王都是蕭綽被冊封爲皇后之後追封……”

    “那這麼算的話,葬在二十多公裏外的陳國駙馬蕭紹矩,是他的曾孫?”

    李定安點頭:“對!”

    “他什麼時候死的?”

    “具體不太清楚,反正比阿保機早!”

    “那這不對啊?”馬獻明瞪大眼睛,指了指電腦屏幕,“漢字?”

    阿保機建國後創契丹文,爲官方文字。雖然遼人也說漢話,寫漢字,但詔書、軍令、地名、碑刻、墓誌、符牌等等,只能用契丹文。

    直到蕭太后(蕭綽,民間稱之爲蕭燕燕)與宋真宗結成澶淵之盟,宋朝向遼朝納貢,漢字才成爲遼代官方文字之一。

    等於這座墓是澶淵之盟之後建的,但胡沒裏是死於一百年之前?

    中間差了整整一百年。

    還有前墓室的壁畫和葬品:髡發、金花、左祍裘袍都是阿保機時期的風格。雞冠壺、長頸瓶,卻又是蕭太后及之後時期的產物。

    同樣差了一百年。

    就很奇怪:好像是哪一部分穿越了一樣?

    “別急!”李定安想了想,“十有八九是遷墳了!”

    馬獻明愣了一下:“什麼?”

    “從宗譜論,這一支只能算是蕭氏庶支,嫡系是阿保機的表弟、應天皇后(阿保機正妻,第一代蕭太后,史稱斷腕太后)之兄,契丹第一代南院宰相蕭敵魯……胡沒裏只是蕭敵魯的族弟,按漢人的說法,已出了五服……”

    “胡沒裏之子是蕭思溫,尚遼太宗長女燕國大長公主,之後擁戴遼景宗(遼代第四位皇帝,阿保機曾孫)繼位,然後將三女蕭綽,也就是蕭燕燕嫁給景宗爲皇後,這一支才顯赫,變庶爲嫡……

    然後蕭綽才追贈胡沒裏爲韓王,又將奈曼賜爲蕭氏封地……所以我估計,胡沒裏的墓就是那時候才遷過來的……”

    這樣倒是能解釋的過去。

    馬獻明又指了指屏幕:“但這麼大一座棺槨怎麼解釋?”

    確實不好解釋……

    “你讓我想想!”

    李定安琢磨了一會兒,點着鼠標放大鏡頭。

    石槨越來越大,佔據整個屏幕。

    確實有點怪:遼人火葬才用棺,但骨灰就那多,既便用石棺盛放,撐到天也就一米見方,根本用不到這麼大的外槨。

    如果說是爲了擺放葬品,好像也用不着。

    因爲出土的遼墓不少,帝陵也有,但除了貼身的葬玉,其餘葬品全都擺在屍牀上。屍牀上要放不下,就擺在屍牀四周,還要放不下,就擺在前室,再要放不下,就再建一座中室。

    反正絕對用不到這麼大的棺槨。

    除非,骨灰很多?

    “老馬,有沒有可能:槨裏有棺,棺中也確實裝着骨灰,但不止一個人?”

    “那還能有多少?夫妻合葬頂天了……”

    這倒是。

    既便有小妾,也只會再起墓室,或是在旁邊再砌屍牀,而不是三四五六七八位的骨灰全倒到一口石匣裏。

    也不限於石匣,也會用瓷罐、瓷罐、銅罐,更或是木桶來放骨灰,哪兒都能擺,更沒必要擠在一塊。

    倒是《青囊書》裏記載了一種比較復雜的葬法,稱之爲葬木俑,如果是這種,才有可能用到相對大一點的石櫃。

    大致就是按照死者生前的容貌和體形雕成木偶,頭、軀幹、四肢各關節用木榫連接,然後鑿空,再把骨灰裝進木偶裏。

    頭就裝在頭裏,手裝在手裏,腳裝在腳裏……然後再裝入石匣……

    嗯,等會……

    骨灰能裝木俑,爲什麼屍骨就不能裝?

    而且屍骨可比骨灰多多了,木俑要造很大,才能把屍骨裝進去。

    所以,需要斂葬的石匣就需要做的很大很大……

    哈哈!

    “邢隊,下鏡,就照着石槨尾部……別鑽太深,鑽開槨蓋就行!”

    左朋湊了過來:“李老師,怎麼了?”

    李定安吐了一口氣,指了指電腦屏幕:“我懷疑這就是棺,而非槨……裏面是木俑!”

    “人俑……假冢?”

    “不是假冢,而是屍骨裝在人偶裏,所以棺材才這麼大!”

    一羣人面面相覷:木偶裏裝人骨?

    這種葬法別說見,聽都沒聽過。

    但沒人敢吱聲。

    鑽機又響了起來,怕破壞石槨,這次比較慢,將近一個小時才鑽開。

    內窺鏡順着鋼管下到石槨內,當李定安點動鼠標轉正攝像頭的那一剎那,四周響起一連串的驚呼。

    兩樽木傭,一男一女,相對而座,男戴捲雲冠,女戴高翅鳳冠,都是金制。

    二人都穿着黑袍,身形也格外的大,有常人的一倍半大小。

    木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