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眀智字數:2330更新時間:24/06/28 19:18:49
窗簾半敞,陽光透過漁缸,在牆上映出虛幻的光影。
充氧機“嗡嗡”的響,錦鋰來回遊動,攪動出小小的旋渦。
何安邦翻着電話本,一個接一個的打,張漢光坐在對面,拿着筆,不停的記錄。
“孫會長你好,我是何安邦,挺長時間沒見了……有點事情請教一下:近一兩年,咱這邊有沒有碰到仿古光瓷之類的物件?對,像矅變天目盞這種……沒有,好,謝謝……”
“席院長,麻煩問一下:你們近期有沒有見過聚光類陳設性仿古瓷?沒有?好……”
“老遊,打問個事:你們這兩年徵集瓷器,有沒有遇到過夜光瓶之類的器物?遇到過,還是大罐?什麼樣的?國寶幫送來的茅臺酒缸?行,知道了……”
連着打了七八個,要麼似是而非,要麼說東扯西,何安邦有點泄氣:“我覺得,你與其大海撈針,還不如調用一下,讓李定安幫你,就順着稀土類陳設瓷這條線索往下查……”
“說的真好聽?知不知道上次調用李定安,有幾個領導和我們部長吵架?四個部,五個領導!”
張漢光叉開五指比劃了一下,又嘆了口氣,“做人也得講良心,他幫的已經夠多了!”
就像這次,他從南昌回來彙報,就像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一樣:從部長到局長,見了他就笑,見了他就誇。
要擱以前,光是僞造文件、摹仿局長簽名這一條,部長不讓他在樓頂上頂着三十五六度的太陽站一個小時立正,那才見鬼。
等曬出了油,咱再說怎麼處分……
“那就沒辦法了!”何安邦攤了攤手,“只能碰運氣!”
“碰就碰,總比兩眼一摸黑的好……”
張漢光咬咬牙,準備讓何安邦繼續打,手機又“嗡嗡”的響了一下:李定安。
巧了不是?
何安邦順手點開:“何館,諮詢點事情!”
兩人擡起頭,下意識的對視了一眼,好像在說:還有你小子不懂的事情?
“你說!”
“打個比方:我如果發現了後母戊鼎的一條腿,想買又怕錢打了水漂,怎麼辦?”
什麼叫想買又怕打水漂……不對!
這會兒後母戊鼎都還好好的擺在國博的中央展廳,他從哪裏發現的一條腿?
“你說清楚點。”
“哦,我這麼說你就懂了:好比我突然發現,你們那鼎好像有第五條腿,現在有人要賣,我買還是不買,買了之後找誰報銷?”
你扯什麼寄巴蛋?
“商後母戊鼎,又稱司母戊四方鼎,聽清楚,四方、四方……哪來的第五條腿?”
“都說了是打比方……你痛快點,就說要不要?別怪我沒提醒你:省級課題隨便報……但這次不是白撿,要好幾千萬!”
“扯淡……真要有第五條腿,你儘管買,別說幾千萬,就是幾億都行……少你一分我叫你爹……”
話沒說完,就被李定安打斷,“就只報銷,好處呢?不會像熹平石經一樣,就給幾張獎狀?”
“這可是部級榮譽,你還想怎麼樣?”
李定安“唏”的一聲:“等蒙古瓷項目驗收合格,或是等保力投產,這樣的獎狀我能拿到手軟!”
何安邦噎了一下,不知道怎麼反駁。
這小子飄了呀,部級榮譽都看不上了?
“不和你閒扯,你先給方誌傑授權一下國博資料庫的權限,把當初郭院長率中科院考古所發掘滿城漢墓的資料給我發過來!”
“滿城漢墓,你在保定老家?”
“那不然呢?”
“到底發現了什麼?”
“現在還不確定,等我買回去你就知道了。”
話剛說完,手機裏傳來盲音。
張漢光偏着腦袋:“漢墓裏哪來的四方鼎?”
“他都說了是打比方?”
何安邦撓了撓眉心,“但我估計,應該是什麼好東西,不然不會拿商後母鼎打比方……你忘了,豐城寧王府?”
張漢光恍然大悟:那時候,李定安基本確定了寶藏的埋藏地點之後,就像現在這樣,拿這個做比喻,拿那個打比方。
所以,不珍貴到一定程度,他都懶得理事……
“滿城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最珍貴的是什麼?”
“當然是金縷玉衣,還是兩件,但都完完全全,整整齊齊,連金絲都沒少一根!”
何安邦想了想,“再者郭院長留下的資料裏,並沒有提到發掘滿城漢墓時,發現之前有盜掘的痕跡?”
“這可說不好:那小子有點邪性,像八大山人,誰都說無後,不照樣被他找出了一大堆?”
可不就是?
一說這個,何安邦就想笑:研究清史的那些人,現在都吵翻天了……
但笑着笑着,他就笑不出來了:如果後母方鼎真發現了第五條腿,會怎麼樣?
何止是吵架?考古界,文博界,全都得炸鍋……
何安邦愣了一下,飛一般的抄起手機,給李定安打了過去。
但提示無法接通。
“這混蛋關機了?”
“他那破電話你又不是不知道:十次有九次關機,至於回不回,要看他心情……”
“不是……這小子肯定發現了國寶級的文物!”
“那又怎麼樣,他發現的難道少了?”
“後母鼎的第五條腿……這代表什麼?要不是巔覆性的發現,他怎麼會用這種比喻?”
我靠……
豈不是說,又會有好多學者級專家吵架,甚至恨不得把對方的腦漿子打出來?
愣神的功夫,何安邦就沒影了,一回頭,人已經出了辦公室。
“你去哪?”
“找方誌傑,給他發資料!”
“我電話還沒打完。”
“打個毛……老子沒時間!”
……
李定安擡頭望天,悠然神往。
一級甲等文物,還是兩件:漢諸候玉柙,王后九竅玉!
而且還是顛覆性的發現,等於推翻了許多已考據證實過的歷史問題:
比如西漢王后玉柙有沒有玉首、有沒有手套;
竇綰活了多少歲,身高多高;
發掘之前,滿城漢墓有沒有被盜……等等等等。
開發五六七八個省級課題沒一丁點兒的難度。
至於撿漏或收藏,想都別想。
國寶級文物,建國後出土,還涉及到盜掘案……被沒收只是分分鐘的事情,搞不後就得進去陪三叔。
而現在這樣,多好?
漢史學界肯定得震動一下子,相關領導肯定要過問,比如東西是怎麼來的,也說不好會在什麼會上誇兩句。
乍一想,好像沒什麼毛用。
但如果沒有國博的石經和蒙古瓷、滬上的拍賣會、故宮的珍珠釉,保力的薄胎瓷,以及費心費力的幫張漢光,寧王寶藏的事情會發展成什麼樣,還真就說不好。
一個好漢三個幫,路就是這麼鋪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