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宋代手抄本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眀智字數:4106更新時間:24/06/28 19:18:49
韶光荏苒,時間就如流沙,不經意間就會悄悄的溜走。
展覽會開了一週,李定安也當了一週的專家,要問他這一週是什麼感受,用四個字就能形容:一言難盡,
好歹也是位名人,隨着時間的推移,認出他的藏友也越來越多,熱度也越來越高。至少在大柳樹會場,李定安的風頭已然隱隱蓋過了其他五位專家。但古怪的是,找他看東西的人卻越來越少。
原因很簡單:看的太準。
找李定安看東西,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不可能有第三種結果,更不會有半點含糊,不論對錯,都能給你講的清清楚楚。
但找其他專家看就不一定了,比如遇到年代特徵不明顯,或是仿真度太高的東西,專家的把握不是很大,看的當然就不會那麼準。
相應的,話就說的不會太滿,給出的結論就不會太清晰,往往會帶上“可能”、“有點”之類的字眼。
大部分的玩家都能聽懂:這東西有點問題,不是那麼太真。
機靈點的打聲哈哈,再說聲謝謝,然後拿了東西就走。性子直的卻不依不饒,非要問個明白:我一好好的真東西,怎麼就成“也許”、“好像”了?
像這一種,十次有八次都會轉到李定安手裏,然後,他就會給你講:哪裏不對,假在什麼地方,甚至是造假的方法,做舊的手段都能給你說上來。
不出意外,接下來就會進入“拋開事實不談”的環節,李定安既不爭,也不惱,相反還表示理解:花半輩子的積蓄,結果買了一件假玩意,甚至可能分文不值,擱誰都會急眼。
所以,伱不能怪國寶幫太多,而是這操淡的行業本身就不規範,漏洞多的跟篩子似的,造假售假不但利潤高,還不用坐牢,我爲什麼不造?
於是,假貨越來越多,造假的手法也越來越高明,上當受騙的當然也就越來越多……
這樣的,每天最少要遇到四五次,而且大都會被主辦方當做宣傳素材剪成視頻,甚至好多回都是現場直播。
其他藏友一看,好傢伙,一上了電視,豈不就等於這件東西被判了死刑,一輩子都是假貨?
還想出手,做夢去吧?
因此,找李定安的越來越少,除非是頭鐵,對自己的東西有百分之一千的信心,要麼就是不知情,沒看過主辦方的宣傳視頻,只知道李定安的眼光超準,鑑定能力超級高,一頭扎進來的。
結果然並卵:反正看了足足一週,經過手的東西少些也有兩三百件,但真品連十分之一都沒有。
網友倒是挺樂呵,天天都守在江靈雨的直播間,就等着看藏友拍着桌子罵李定安,說他是“狗屁的專家”、“眼睛長臉上出氣用的”。
李定安能怎麼辦,只能無奈的攤攤手。
不誇張,天天都有,個個比國寶幫還像國寶幫……
今天是第八天,展覽會一如既往的紅火,不到九點,也就剛開門不久,會場裏就已經擠滿了遊客和藏友。
五位專家席位前也一如既往的熱鬧,最少的也已經排了七八位。李定安這邊人也挺多,也有不少手裏都抱着東西,但只是圍了一圈,卻沒人往他對面的椅子上坐。
不止是網友,藏友也會看熱鬧。
李定安也不急,慢條斯理的掏着東西,一樣一樣的放在桌面上。擺完之後,見還沒人來,他又和江靈雨聊起了天。
“你姐呢,今天怎麼沒來?”
“今天店裏超忙,我姨不讓她出來!”
“那你怎麼出來的?”
“我又不需要我姨給我發工資?”
這理直氣壯的?
李定安“呵”的一聲,又指了指支架上的手機:“多少粉絲了,我是說總共?”
江靈雨笑的眼睛眯成了兩道縫:“託您的福,快一百萬了!”
還真就得感謝李定安:她這近百萬粉絲全是靠李定安積累起來的,而且都是真粉,消費能力也不差,如果帶貨,一次坑位費最少三萬以上,提成另算。
可算是找到了流量密碼,這不,知道李定安在大柳樹當專家,姐妹倆巔巔的就來了。
在瀋陽時錢金玉和江靈雨沒少幫忙,就當是還人情了,李定安當然沒問題,而且很支持:憑本事吃飯,不寒磣,至少比岔腿露球好多了。
他點點頭,又比了個大拇指:“加油,爭取突破五百萬!”
小丫頭重重的點點頭,胸前跟着一顫一顫,聲音還特酥:“我努力!”
好傢伙,童顏爆乳娃娃音,說的就是這樣的吧?
正被晃的眼暈,旁邊又傳來謝原平的聲音:“李老師,你要是不忙的話,幫我看一下這件東西。”
他下意識的轉過頭:謝原平手裏拿着一方銅鏡,上面長滿了綠鏽,看着有了些年頭。
對面還坐着一位,大概四十來歲,穿着普通,但挺乾淨,感覺像是知識份子。
“好嘞!”
隨口應了一聲,李定安都站了起來,銅鏡的主人卻不幹了,一把就搶過了東西:“不是,謝老師,我找你看,你怎麼又找別人?”
“我的專項是古玉和料器,銅器真不怎麼擅長,所以讓李老師給你看看!”
“那算了!”這位瞅了瞅李定安,頭搖的波浪鼓似的,“我找其他專家看看。”
謝原平愣了愣:“爲什麼?”
“知識份子”撲愣着眼皮看了他兩眼:謝老師,您就沒注意過麼:這麼多天,但凡是從其他專家轉到李定安這的東西,看十件,有九件半是假的,誰敢給他看?
只是在心裏想了想,客人沒吱聲,拿起銅鏡就走,謝原平怔了好一陣,才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類似這一幕,這些天時有發生,他委實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李定安只是笑了笑,表示沒關係。
反正只是義務幫忙,他也樂得清閒,再說了,何苦和人拍着桌子吵架?
轉着念頭,他又坐了下來,想着閒着也是閒着,不如和江靈雨的粉絲聊聊天,幫她鞏固一下人氣。
正準備讓小丫頭把手機挪過來,旁邊又有人叫他:“定安,你過來看一下。”
一擡頭,是葛副教授。
對面卻坐着兩個人,一男一女,男的年輕一些,將將三十出頭,長的挺精神,也很帥氣。
女的年長一些,四十歲左右,但氣質優雅,風韻猶存。
兩人的神情都有些怪,男人略帶愁容,女的面若冰霜,包括葛教授,臉上也帶着幾絲凝重。再一看,桌上擺着一本書,標準的線裝本,上面寫着“儀禮註疏”四個字。
經注,還是手抄本?
《儀禮》是儒家六經之一,主要內容爲各項禮儀的標準程序和要求,比如婚喪嫁娶的具體流程等等,《註疏》則爲東漢大儒鄭玄爲其所作的註解。
自漢開始,《儀禮》就成爲選官及薦舉秀才和孝廉的重要依據之一,自隋以後,則正式成爲科舉的《經注》之一,一直到清。
說直白點,就是考試要點,凡選擇學習《儀禮》的舉子,這是必修課,所以流傳下來的極多。不過大多都是刻版,手抄本倒是少見。
但少見歸少見,不一定就有價值,具體要看是誰抄的,有沒有名氣,如果是無名之輩,就要看具體的年代、書法水平、保存是否完好等等。
看這兩位的穿着和神情,以及葛教授微微皺起的眉頭,估計有點來歷。
暗暗思忖,李定安走了過去:“葛教授!”
“我有點拿不準,你給看一看!”
葛教授也沒客氣,直接把書往前一推,又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對面的一男一女:“賣主和買主!”
一聽這句,李定安就明白了:這件手抄本十有八九涉及到債務問題,說通俗點,用來頂債的。
而且來這之前,這兩位很可能找其他專家看過,也得到了肯定的答覆,而且說不準就開具過證書。
但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債主心存疑慮,想再次確認一下。
如果東西是對的,那一切好說,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但東西要是看不太準,那就很麻煩了。
說沒問題,但感覺東西好像多少有那麼點問題,萬一事後被買主發現,而且確實有問題,那一場官司絕對跑不了。
說有問題,得罪人還是其次,就怕萬一看走了眼,同樣少不了一場官司。
估計就是這個原因,葛教授才不得不請李定安幫忙。
轉過頭來再一看,這兩位的身份也就不難猜:男的有點發愁,肯定是欠債的,女的滿臉不高興,當然就是債主子……
打量了幾眼,李定安順勢坐了下來:“之前請誰鑑定的?”
“還沒問,關鍵是……唏……”
葛教授呲了呲牙,好像很痛苦的模樣,“你看看就知道了!”
好傢伙,你至不至於?
老葛雖然只是副教授,但那是資歷還不夠,並非鑑定能力不行,至少在京大,在金石、牌文、拓片、古籍等品類,他的水平還是相當高的,不然也不會成爲此次臨時專家組的成員之一。
連他都這麼爲難,可見這東西有多難鑑定?
暗暗狐疑,李定安拿起了手抄本。
乍一看,確實夠舊:這本書已然不是“發黃”,而是近似“黃中帶灰”,而且不止是封皮,就連中縫都是這樣。如果不是人爲作舊,沒有兩三百年的功夫,紙色絕對舊不到這種程度。
包括封面上的字跡,都已經有點“虛化”的感覺,同樣說明年代夠久。
字體倒是挺工整,保存的也極好,大概五六十頁,但書冊依舊平整,紙頁依舊緊密。
翻開封皮再看紙,不是太厚,卻給人一種很結實的感覺,雖然很舊,但依舊泛着光澤,手摸上去,薄厚如一,很是光滑,也很是柔韌。
熟宣,還是青檀特淨宣?
所謂的特淨宣,就是青檀皮佔八成以上,稻草和其它材料不足兩成,從唐到清,皆是歷代宮廷用紙首選。
能用這種紙抄經注,既便不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家世也絕對不一般。
辯認了一下,確實是特淨宣,他又翻過無字的扉頁,本以爲會看到具體的內容,不想仍然是一張空頁,依舊不寫有一個字。
不過蓋着一大一小兩枚,印跡已有些淡,但尚能看的清楚。
小的就普通的楷體,刻的也挺規整:清真居士。
清真居士……感覺有點印象……
閃過一絲念頭,他又看向比較大的那枚印,只是一眼,李定安就頓住了:這什麼玩意,怎麼刻的跟蟲爬似的?
真就跟一堆蟲子一樣,歪歪扭扭,斷斷續續,乍一看,感覺就看不出字的形狀。但隨即,他猛的反應過來:這是宋朝特有的九疊篆文,而且只有官印才會這麼刻。
再仔細一辯認,李定安的眼睛不由的一眯,稍一思忖,止不住的就吸了口涼氣:祕書省管下校書郎朱記!
我了個去……這竟然是宋版,而且還是官方手抄本?
怪不得葛教授都沒問之前找誰鑑定過,結果又是什麼,就急吼吼的把自己叫了過來?
古玩界一直流傳着一句話:一頁宋版一兩金……不誇張,這句話絕對沒有一丁點的水份。
看看以往的成交記錄:2018年,嘉德拍賣,宋代版王安石文集——宋龍舒本《王文公文集》和《宋人佚簡》三卷,起拍價才各是五百萬,但最後,四本書整整拍了兩億六千萬。
2020年,宋理宗寶慶元年廣東漕司刻本《新刊校定集註杜詩》,也就是杜甫的詩集,最後成交價1.77億。
2021年,同樣是鄭玄注的《周禮注》,南宋初年兩浙東路茶監司刻本,成交價一點四個億。
而且這幾本全是刻本,印刷機構的級別都還不是特別高,才是司一級,更沒有什麼印章之類的東西。
那如果是祕書省校書郎手抄,不但有官印,還有抄錄者的私印,而且還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呢?
哈哈……清真居士?
如果不是那枚校書郎的官印,他差一點就沒想起來:這是宋代文豪,著名詞人周邦彥。
說句不誇張的話:這本書要是真跡,如果下了兩億,李定安敢直播吃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