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 攘外安內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腳踝骨折字數:2191更新時間:24/06/28 18:52:52
    轟!轟!轟!

    突然響起來的炮聲嚇了大名府通判一跳,嘴裏連忙問道:“哪裏在打炮?”

    而就在這時,從外面跑進來一名身穿甲胃的武官。

    來人單膝跪地說道:“啓稟通判,虎賊正在炮轟西側的東義門和南面的崇禮門。”

    大名府分爲東西南北四道城門,而城門外側各有甕城。

    “那你還愣在這裏做什麼,還不快帶着人去守城。”大名府通判衝着跪在地上的武官吼道。

    面前的武官擡頭看向眼前的通判說道:“西面和南面的城牆上守兵太少,還請通判多派一些人支援。”

    “本官哪還有兵給你們支援,天雄軍都被盧府臺帶去勤王,就剩下你們這些人在大名府,現在跟本官要人,本官去哪給你們變出人來。”大名府通判臉色十分難看。

    心中對盧象升越發不滿起來。

    認爲盧象升只想着自己升官發財,根本不管他們這些大名府官員的死活。

    天雄軍終究與一般的明軍不同,爲了這支天雄軍,盧象升是用足了銀子的,所以上陣殺敵自然奮勇。

    比起奴賊的紅甲絲毫不弱。

    然而大名府四面城牆,留守在大名府的幾百天雄軍根本守不過來,而一般的明軍在守城上根本無用,甚至還會拖天雄軍的後腿。

    城外的虎字旗炮兵朝城頭上來回炮轟了幾遍,緊接着又對東義門和崇禮門強行攻城,只用了一個衝鋒,便拿下了兩座城門。

    大名府城同樣沒有堅守一天就破了城。

    城池陷落,大名府通判上吊殉國。

    至此,整個大名府被虎字旗大軍拿下,從河南來的官員接手地方,而武力保障便是留在大名府的一個戰兵營。

    與此同時,大名府各地開始組建農會,分田,成爲農兵自保。

    在處理地上事務上,虎字旗自有一套流程,每到一地都按部就班的實行。

    而分到了田產的百姓,自然民心歸附,願意接受虎字旗對地方上的統治,至於那些不願意接受虎字旗到來的地方鄉紳,和那些欺壓在百姓頭上的管家莊主一類人,進行了清理掃除。

    若說地方上的鄉紳還有可能搭橋修路,使自己多一些好名聲,而那些管家和莊主一流,只會仗着背後主子欺壓盤剝百姓,對百姓做出來事情比地方上的鄉紳之流更狠辣。

    一個個公審大會在各處展開。

    殺惡人,是收復民心最快捷最有效的辦法,再給底層的百姓分田地,不愁大名府的百姓不歸心。

    不僅如此,虎字旗還編了許多的戲曲,都是宣揚大明官員勾結地方上鄉紳,如何的欺壓百姓,引起百姓的共鳴。

    與此同時,戲曲中夾雜着虎字旗爲了百姓分田地,除劣紳,帶領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曲目。

    各種手段使用下來,百姓們想不認同虎字旗都難,因爲虎字旗並非是嘴上說說,而是真的給他們分田地,減賦稅,給了底層百姓對未來生活的盼頭。

    大名府告急文書第一時間送去了京師。

    京師之圍剛解,大名府的告急文書送到了崇禎帝的御桉上。

    “都看看吧,一個個都看看吧!”崇禎把大名府的告急折本狠狠地摔在了御桉上。

    只見他雙目通紅,整個人處於暴怒的邊緣。

    王承恩拾起折本,第一個遞給了首輔韓爌,然後依次讓每一位在場的朝廷重臣都看上一遍折本上的內容。

    “誰先說說,虎賊的事情當如何解決?”崇禎問向在場衆人。

    這時候,兵部尚書申用懋站出來說道:“臣以爲,應當調孫督師回援大名府,把侵犯大名府的虎賊兵馬趕出北直隸。”

    上一任兵部尚書王洽因爲奴賊入關,已經被關進大牢,而申用懋由兵部侍郎擢升爲兵部尚書,不得不接手王洽留下的爛攤子。

    “萬萬不可讓孫督師撤兵。”另一位閣臣李標站出來反對申用懋的提議。

    申用懋說道:“奴賊在外,虎賊在內,理應先解決虎賊,才好集結力量一致對外,這時奴賊明顯是要退兵離開,只要留下少量兵馬盯着奴賊即可,更多的力量不如用在解決虎賊的事情上。”

    聽到這話的崇禎看向申用懋的目光發亮。

    對方的話說到他的心坎裏了。

    奴賊再厲害也遠在遼東這樣的苦寒之地,而虎字旗已經佔據大明三省之地,對大明的威脅更是超過了奴賊。

    在他心裏,異族終究上不得檯面,搶了一些東西就急着逃走,不像虎字旗,已經威脅到了大明的統治。、

    “孫督師和其麾下的大軍一旦調往大名府,誰又能保證奴賊不會復來,至今仍有奴賊兵馬仍盤踞在灤州遷安一帶。”李標對申用懋說道。

    申用懋語氣一噎。

    他哪裏敢給出這樣的保證,萬一孫承宗去了大名府,奴賊大軍再次圍了京城,他腦袋還要不要了。

    崇禎見到申用懋被問住,心中失望。

    他心中更希望申用懋這個兵部尚書能夠給出保證,這樣他就有理由同意孫承宗去大名府平叛。

    可惜申用懋在最後時刻退縮了。

    “陛下,”李標面向崇禎,嘴裏說道,“孫督師已經把奴賊驅趕到遷安一帶,最差最後一步,便可以把奴賊驅逐出境,這個時候萬萬不可讓孫督師率大軍退回來,不然一切前功盡棄。”

    崇禎也不想擔責任,便把目光看向韓爌,嘴裏問道:“首輔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解決大名府的虎賊?”

    李標和申用懋都看向了韓爌,也想知道韓爌會支持誰。

    一旦韓爌支持哪一方,崇禎很可能會同意他支持的那一方。

    “臣以爲大名府的事情應當交予大名府知府盧象升去解決,其麾下有三千勤王軍,眼下正在京師城外。”韓爌提起了盧象升。

    勤王軍中,除了遼東的兵馬外,面前只剩下那麼幾支勤王軍能打,而且盧象升是文官出身,比其他人都要矚目。

    “這個盧象升可以嗎?”崇禎有些不太信任盧象升。

    韓爌說道:“眼下孫督師暫時無法回援,盧象升便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且他還是大名府知府,他坐鎮在大名府時,虎賊對大名府絲毫不犯,直到他帶兵勤王離開了大名府,虎賊才對大名府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