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腳踝骨折字數:2028更新時間:24/06/28 18:52:52
王二拿起桌上的茶壺,往桌上的碗裏倒了一杯水,端起來遞向種光道,同時嘴裏說道:“我料到你肯定要問,所以才故意把你留下來。”
“我不明白,明明有活路可選,爲什麼還要帶着大家冒險。”種光道瞪大着眼睛盯着面前的王二。
“先喝點水。”王二把手裏的水碗往前又遞了遞,見種光道接過去,才說道,“我這麼做,也是爲了大家着想。”
聽到這話的種光道眉頭一皺,說道:“爲大家着想就應該去投奔大同的義軍。”
“我自然清楚投奔大同的義軍更安全。”王二說道,“可種兄弟你想過沒有,咱們現在就投奔大同義軍,能得到什麼?就是爲了保命嗎?真要如此,當初又何必起事。”
種光道皺着眉頭說道:“難不成王二哥你也想坐龍庭上的那把椅子?”
“姓朱的乞丐都能坐上龍椅,我王二爲什麼不能坐一坐那把椅子,你種兄弟也一樣能做,說不定將來咱們兄弟人人都能坐上一回。”王二咧嘴笑着說道。
種光道眼眶猛地一縮。
沒想到他隨口一問,對方居然真的有了坐上龍庭的想法。
王二坐回之前的座位上,繼續說道:“遼東奴賊叛亂過去這麼多年,朝廷無能,始終無法平叛,反倒使整個遼東落入奴賊手中。再說旁邊的大同義軍,不僅拿下了宣大兩府,如今更是佔據了山西過半的州府,朝廷幾次派大軍都奈何不得,恐怕用不了多久,整個山西都會落入大同義軍手中。”
“所以我才覺得投奔大同義軍對咱們來說是最好的一條路。”種光道再次勸道。
王二搖了搖頭,道:“種兄弟你只看到了大同義軍的強大,卻沒注意到大明朝廷內裏的虛弱,若是在幾十年前,又怎麼會有人敢公然造反,還能盤踞一地這麼久連朝廷大軍都奈何不得。”
“你是想說眼下已經是王朝末世了?”種光道眉頭深皺。
啪!
王二興奮的擡手一拍桌子,嘴裏說道:“沒錯,眼下的情形明顯是王朝末世才有的景象,如此時機,正是我輩大展身手之時,只要扛過了這一次,以後未必沒有公侯封爵之日。”
“可要是抗不過去怎麼辦?”種光道問出自己最關心的事情,雖然封爵同樣讓他心動,但他更清楚只有命在,才談得上將來。
王二笑着說道:“放心,延綏鎮的官兵追不了咱們多久了,馬上他們就該有大麻煩了,弄不好過不了幾天就會自己主動退兵。”
“這怎麼可能!”種光道面露驚訝。
延綏鎮的兵馬就是爲了他們而來,只要抓住王二和他們這些義軍頭領就是大功一件,眼看就要成功,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退兵。
王二笑道:“王嘉胤已經在府谷縣起事,那裏可是延綏鎮眼皮子底下,你說追咱們的這支延綏鎮兵馬會不會先回去?”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我們怎麼不知道。”種光道眉頭皺了起來。
王二一直都和他們這些人在一起躲避官兵的圍堵,他想不出對方怎麼能知道府谷縣那麼遠地方的事情。
王二道:“你還記得前幾日來找過我的那個人嗎?”
“是那個說自己是大同義軍的人?”種光道問。
王二點了下頭,道:“就是此人,當時他來見我,說了幾件事情,其中一件就是王嘉胤在府谷縣起事,並且說只要加入大同義軍,就會爲咱們提供兵甲。”
“這麼說王嘉胤已經加入大同義軍了?”種光道問道。
“不好說。”王二抿了抿嘴,“但只要那人說的都是真話,追着咱們不放的這支延綏鎮兵馬肯定要回去平叛。”
種光道猶豫了一下,道:“延綏鎮萬一不把這支兵馬召喚回去怎麼辦?”
“不可能,種兄弟你別忘了,延綏鎮可是剛剛在太原府折損了一萬多兵馬,剩下的兵馬肯定不多了,而且府谷縣不僅離延綏鎮近,同樣距離大同也近,不可能不擔心王嘉胤和大同的義軍聯手。”
聽完這些話,種光道沉思了片刻,才道:“既然王二哥已經知道王嘉胤起事,圍追咱們的延綏鎮兵馬也很快就會退兵,爲何還要去延安府,留在西安府不是更好?”
至於去山西投奔大同義軍的話他連提都沒有提。
因爲他知道,王二經過了這段時間的起事,已經不滿足於現狀,有了更大的野心。
“正因爲如此,咱們才更要離開西安府去延安府。”王二說道。
種光道露出不解的神色。
只聽王二說道:“堵截咱們的官兵不全是延綏鎮的兵馬,還有西安府的部分官兵,就算沒有了延綏鎮的兵馬,只西安府的官兵也不是咱們這點人能夠對付的,可要去了延安府就不同了,延安府的注意力都在府谷縣上,絕不會想到咱們突然過去,完全可以殺官府一個措手不及,還可以聚集更多的義士加入咱們的義軍。”
聽到這話的種光道深深的看了面前的王二一眼。
以前都是他爲王二出謀劃策,完全沒想到王二居然能夠想到這樣一個看上去冒險卻成功希望很大的辦法。
“種兄弟這回放心了吧,我王二再怎麼糊塗也絕不可能帶着兄弟們去送死的。”王二對種光道說。
種光道遲疑了一下,問道:“王二哥當時爲何不答應來自大同義軍的那人,有了大同義軍的支持,咱們便能有兵甲與官兵周旋,這件事好事,大不了以後不再和大同義軍來往便是了。”
“你說的這個我也想過。”王二說道,“你可知道那人提出了一個什麼條件?”
“什麼條件?”種光道脫口問道。
王二說道:“給咱們兵甲的前提,他們要派人過來接管咱們的隊伍,協助咱們訓練什麼農兵。”
“王二哥,去延安府未必是一條活路,爲什麼不去山西,只有到了山西大家才能活下來。”見屋中只剩下他們兩個人,種光道終於忍不住質問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