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滿桂誤我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腳踝骨折字數:2121更新時間:24/06/28 18:52:52
    江應詔目光看在副將的身上,道:“你親自去,別人本將不放心。”

    “好。”副將點頭應下,旋即問到自己最關心的事情,“我帶多少兵馬去繞後?”

    江應詔道:“既然偷襲,兵馬不宜太多,帶一個營過去吧,三千兵馬應該夠用,本將會在正面策應你。”

    “三千?”副將眉頭皺了起來。

    前方的賊兵主力一萬多近兩萬人,只有三千兵馬去偷襲,很有可能有去無回。

    “本將知道這麼做有些危險,可別人本將信不過,只有你去這件事本將才放心。”江應詔嘴裏一個勁的強調對方的重要。

    副將眉頭緊鎖的道:“三千少了一些,不如再多一些,一萬怎麼樣?只要有一萬兵馬,末將有足夠的把握拖住賊兵主力,爲將軍爭取到正面擊潰賊兵的時間。”

    “不行。”江應詔斷然拒絕,隨後覺得話語有些重了,他又道,“不是本將不願意多給你派一些兵馬帶走,實在是動靜太大的話,會引來賊兵的主意,極容易偷雞不成蝕把米,爲了能夠順利剿滅眼前這支賊兵,你就辛苦一下。”

    說着,他一隻手按在面前副將的左臂上,以示親近的拍了拍。

    換做下面的遊擊把總,哪怕是參將,他都不會這麼客氣,直接下令就行了。

    “風險太大了。”副將搖了搖頭。

    自己承擔風險讓江應詔立功,這樣的風險他不願意去承擔。

    江應詔臉色一沉,語氣不高興的道:“這是拿下眼前這支賊兵最好的辦法,爲此總要有人爲了這一戰的勝利冒一些風險。”

    副將沒有說話。

    “這樣,若能順利剿滅這支賊兵,這一戰的首功歸你,繳獲的兵甲和大炮也由你的人先挑,如何?”江應詔見大義說不動對方,只能許下了好處。

    聽到這話的副將,開口說道:“三千就三千,不過末將需要一部分騎兵,數量不用太多,幾百就行,但這些騎兵不能算在三千人裏面。”

    “一定要這麼多騎兵跟着一起去?你要清楚,騎兵越多,越不好隱瞞行蹤。”江應詔皺起眉頭。

    心中明白,對方要的騎兵並非是用來對付賊兵,而是在關鍵時刻逃命用的。

    副將道:“有騎兵跟着末將也能放心,將軍要是怕騎兵泄露了行蹤,可以在馬蹄上裹上棉布,這樣便可以降低馬蹄聲。”

    “好吧,就依你說的辦。”江應詔雖然不怎麼願意,卻知道不讓他帶上幾百騎兵,肯定不會答應去偷襲賊兵側翼。

    副將懂得見好收,便道:“末將這便去準備。”

    說完也不等江應詔開口,轉身便走。

    見狀,江應詔知道他是在表達自己的不滿。

    想到還要對方去偷襲賊兵側翼,他不好因爲這點小事真的去怪罪。

    副將人走後不久,很快有一支兵馬從官軍中脫離出來,消失在了一側的山坡後面。

    江應詔耐心的在土坡上等候。

    前面就是賊兵大隊兵馬,雙方距離不是太遠,他派出去的那支三千兵馬哪怕繞路去賊兵大軍的後方,也不會耽誤太長時間。

    這點時間他等得起。

    對於副將帶走的三千兵馬是否會被賊兵發現,他並不擔心,因爲賊兵一定會發現,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情。

    只要能給賊兵軍中造成慌亂,爲他這邊爭取到突襲賊兵大軍的機會就夠了。

    用三千兵馬,換來對近兩萬賊兵大軍的勝利,這筆買賣完全值得去做。

    “報!”遠處飛騎靠近,不能馬停下,馬背上的人就翻身跳下馬,幾步來到江應詔面前單膝跪下,“啓稟將軍,五里外發現大量騎兵,正朝我大軍行來,打出去的旗號正是去救援永寧城的那支賊騎。”

    “你是說永寧的那支賊騎來了?確定沒有看錯?”江應詔臉色驟然一變。

    送信的人道:“小的看得清清楚楚,正是那支賊騎。”

    “滿桂誤我,滿桂誤我。”江應詔恨恨的大罵。

    送信的人低着頭沒敢言語。

    滿桂是軍中總兵,同爲總兵的江應詔可以罵,但他一個小小的哨探,根本沒有資格去評論總兵這樣的大人物。

    江應詔咬牙切齒的看着前方的賊兵大軍。

    眼看就要有機會拿下這支賊兵大軍,卻因爲滿桂沒有在永寧城下牽制住賊兵中的騎兵,不得不功虧一簣。

    “退兵!”

    江應詔心知繼續留在這裏,會被賊兵前後夾擊,不得不下達退兵的命令。

    轉而,他又對跪在地上的送信之人說道:“你去盯着賊騎到了什麼地方,隨時把賊騎的位置傳回來。”

    “是。”送信之人答應一聲,轉身快步離去。

    傳令兵跑去通知大軍退兵。

    這時候,江應詔的一名親兵開口說道:“將軍,要不要派人去通知李副將?”

    “安排人去通知他吧!”江應詔點頭同意。

    已經決定要退兵,離開的那三千兵馬也就沒有犧牲的必要了。

    就在這時,一騎快騎從遠處趕了過來。

    靠近江應詔這裏後,馬背上的騎手跳了下來,快步來到江應詔近前,道:“啓稟將軍,李副將私自帶兵返回大營,如今正在趕往大營的路上。”

    此人是江應詔派去盯着那三千兵馬的人。

    他口中的大營,是官軍包圍永寧城時,在靠近河岸邊駐紮五萬大軍的營地。

    “他沒去賊兵大軍那裏?”江應詔咬着後槽牙問,心中壓了一團怒火。

    騎手說道:“李副將一開始確實是準備繞去賊兵大軍的後方,可後來突然有幾個探哨找上來,不知說了什麼,李副將突然下令調轉方向,趕往大營。”

    聽完事情原由,江應詔明白,這是探哨中有人知道李副將不在這裏,專門派人跑去給他送信。

    東李西麻。

    將門中兩姓族人多出將校,在軍中貴不可言。

    後奴賊叛亂,遼東李氏一族死的死,叛的叛,威名早已不如當年,但軍中還是有不少將校與李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關鍵時刻願意扶持李氏之人一把。

    哪怕江應詔作爲總兵,面對麾下東李出身的副將,也不好做得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