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腳踝骨折字數:2110更新時間:24/06/28 18:52:52
    幾個閣老來回傳閱了一遍,就連六部的幾個尚書也都看了上面的內容。

    掌印太監這才讓人把太原從來的密函收了回來。

    “既然都看完了,內閣說說吧。”天啓目光落在了內閣首輔顧秉謙的身上。

    顧秉謙知道自己逃不過,硬着頭皮站起來,走動桌前,雙手一插行了一禮,這才說道:“臣以爲,應該調派大軍馬上去往太原府平叛,並從遼東抽調一支大軍去往太原大同宣府三地清剿劉賊。”

    “臣附議。”

    內閣次輔站出來支持。

    緊接着剩下幾個內閣閣老全都站出來附議。

    六部尚書,侍郎,都察院都御史,翰林院,通政院,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等等。

    基本上有資格參加大宴的官員,全部站起身,面朝天啓方向,支持對劉賊用兵。

    遼東的兩次大捷,已經讓他們有了底氣,連在遼東叛亂多年的奴賊都快要被朝廷收拾掉,大同的劉賊對他們來說比奴賊更容易解決。

    “內閣和兵部尚書還有戶部尚書留下,五軍都督府的人也都留下,其餘人等退下。”天啓準備對太原府的事情進行商議。

    這麼大的事情,自然不能滿朝文武都參與議策,只有朝中內閣和軍中的人才有機會參與這樣的事情當中來。

    官員們有序的從午門退走。

    天啓也坐着自己的龍攆回到了乾清宮。

    “諸位愛卿說說吧!”天啓端起小太監送來的茶水,放在嘴邊吹了吹裏面的熱氣。

    好好的大宴就這麼毀掉,讓他心中火氣難消。

    原本還想等着解決了遼東的奴賊,在對大同的劉賊動手,沒想到劉賊卻野心勃勃,不僅拒絕朝廷的招安,並且對太原用兵。

    他已經決定,哪怕奴賊的問題在拖後一些解決,大同的劉賊也絕不能留了。

    “聖上,當務之急是先穩固住太原的局勢,不然太原府一失,平陽府怕是也會落入劉賊手中,到時陝西會與被隔絕在外,使朝廷遙控陝西變得更加困難。”顧秉謙說出心中的擔憂。

    坐在龍榻上的天啓點了點頭。

    “啓奏聖上,目前暫無兵馬能夠派往太原府平叛,暫時只能依靠山西本地的兵馬抵禦劉賊。”兵部尚書突然開口說。

    聽到這話的天啓眉頭一皺。

    顧秉謙回轉過身,看向站出來的兵部尚書,道:“那就從各地抽調兵馬,起碼要阻擋住劉賊大軍的攻勢,不然山西一丟,下一個怕是就該輪到陝西了。”

    “顧愛卿所言在理,兵部想辦法抽調兵馬派往太原府,不求立刻平定叛亂,但也要阻擋住劉賊的攻勢,不給他佔據山西全境的機會。”天啓認同顧秉謙的說法。

    宣大兩府落入賊手已經讓他心中不舒服,若是山西全境都落入賊手,一直不穩定的陝西,很可能藉此機會出現變故,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兵部尚書眉頭緊鎖,思索了片刻後道:“只能暫時從周邊抽調兵馬,真定府那裏的神武衛,開封的宣武衛,還有榆林鎮,都可以臨時抽調一支兵馬去太原府,配合太原府的兵馬擋住賊兵的勢頭。”

    “可以,內閣擬旨,立刻讓這三地出兵太原府,務必抵擋住賊寇大軍,朕允許他們丟了太原府,但平陽府必須給朕保住。”天啓語氣堅決的說。

    太原府沒有了,山西就只剩下一個平陽府。

    “縣尊,逃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賊兵雖然進了城,可一時半會兒還到不了縣衙,縣尊不如換身衣服,隨下官一同逃出城,去陽曲求援。”趙興勸周守池逃走。

    他心裏想的明白。

    自己一個小小的巡檢使,就算逃去了陽曲,也不會被人重視,弄不好還會成爲崞縣失陷的替罪羊,可若是能帶上崞縣縣令一同逃去陽曲,還能撈到一些功勞,從而被陽曲的高官們重視一二,說不定還能因禍得福。

    “不,本官不走。”周守池神色一正,旋即問道,“你手裏還能召集到多少人馬?”

    “縣尊您?”趙興一愣,驚詫的望着眼前重新恢復鎮定的周守池。

    周守池說道:“你去把所有能找到的人手都帶到衙門裏,本官帶着你們在衙門這裏與賊寇拼死一戰。”

    “那,下官這便去辦。”趙興猶豫着說,轉身利索的離開了後衙。

    周守池看着他離去的背影,面露一絲苦笑。

    賊寇入城,崞縣失守已經不可避免,他知道自己就算逃離了崞縣下場也不會太好,還不如死在崞縣,也算保全了家人。

    “去把本官的劍拿來。”周守池一直跟隨自己身邊的長隨交代了一句。

    長隨離開後衙爲周守池去拿書房裏的劍。

    衙門內,早已因爲趙興的到來,傳遍了賊寇進城的消息,這會兒衙門裏亂做了一團,衙門裏的人爭先恐後的逃離衙門。

    周守池端起桌上的蓋碗,摸着已經涼下來的杯壁,放在嘴邊喝了一口冷下來的茶水。

    蓋碗裏沖泡的是他最喜歡喝的茶水,而這一次接連喝了幾口茶水,卻什麼味道也沒能嘗出來。

    “老爺,您的劍。”長隨拿着一柄長劍回到了後衙。

    周守池接過來,右手抓住劍柄從劍鞘裏抽出一截劍身,看着上面幽冷的寒芒,他心中平靜了一些。

    “老爺,小的覺得那位找巡檢說的有道理,既然賊兵已經進城,老爺您留下去也沒有什麼必要,不如趁着城中大亂早早逃出城去。”長隨勸道。

    長隨是從周守池老家跟來的,與周守池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時候他不願意看到周守池殞命在崞縣。

    周守池面露苦笑道:“你以爲本官走的了嗎?如今崞縣除了北面的城門,其他幾處城門都被堵死,想要出城只能走北面,賊寇卻從北邊進城,本官想逃也沒有機會逃走,還不如留下最後一絲力氣,與那賊寇拼上一條性命,也算全了本官對大明最後一點忠義。”

    長隨一翻白眼。

    只留北面城門,堵死其他幾面城門的命令都是你這個縣尊下的命令,這會兒無法逃走能怪得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