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腳踝骨折字數:2259更新時間:24/06/28 18:52:52
    聽到這話的顧秉謙低着頭翻了翻白眼。

    歷來就沒有過朝廷剿匪拿繳獲來充當錢糧的,沒有錢糧,遼東的那些丘八根本不可能盡心盡力爲朝廷到宣大平叛。

    就算將來繳獲頗豐,最後一多半都落入兵將和朝中官員的手中,朝廷得到的不過是十之一二,剩下的那點東西未必夠大軍所需的糧草。

    “來人。”

    天啓也知道剛纔說的都是氣話,先出兵在補足大軍所需錢糧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奴婢在。”

    一旁的小太監走了出來。

    天啓說道:“去把戶部尚書給朕找來。”

    小太監行了一禮,躬着腰退了下去。

    “給顧愛卿賜座。”天啓知道顧秉謙一時半會兒走不了了,便讓旁邊伺候的小太監爲顧秉謙來一個繡墩。

    “謝聖上。”

    顧秉謙躬身朝天啓行了一禮,用手一撩下襬,坐在了小太監送過來的繡墩上面。

    宮女換上來的溫茶,放在天啓的手邊。

    天啓端起來放在嘴邊抿了一口,嘴裏也不說話,坐在龍榻上慢慢品茶。

    而顧秉謙就沒有這個待遇了,只能老老實實的坐在繡墩上一動不動的看着。

    天啓也沒有讓人給顧秉謙上茶。

    對於帶來這麼麻煩事的顧秉謙,他能給顧秉謙一個座位,已經是看在對方首輔的份上,伺茶就別想了。

    戶部尚書李起元在衙門裏辦公,接到小太監帶來的口諭,馬上隨小太監一同進宮。

    “臣,參見聖上。”李起元面朝天啓躬身行禮。

    早已年過花甲的李起元發須花白,精神頭卻很好。

    “給李愛卿賜座。”天啓吩咐道。

    小太監爲李起元搬來繡墩。

    李起元先感謝了天啓,這才小心翼翼的坐了下來。

    “人已經到了,顧愛卿你親口對李愛卿說吧!”天啓把麻煩交給了顧秉謙,他自己端起蓋碗,慢慢品茶。

    李起元這時才知道自己進攻和顧秉謙有關,側身朝他看了過去。

    “李尚書,剛纔聖上已經同意派出一支大軍去宣大平叛,大軍所需錢糧還需要李尚書能夠提前預備出來,不能耽誤大軍開拔的時間。”顧秉謙直接開門見山的對李起元說。

    聽到這話的李起元眉頭一皺,道:“顧閣老,下官記得早已說過,戶部實在是拿不出錢糧了,京中一衆官員下個月的俸祿本官還不知道去哪裏籌措。”

    “平叛是大事,不能耽誤,還請李尚書擠一擠,待平息了宣大的叛亂,所得繳獲全部充入戶部,以緩解戶部的緊張。”顧秉謙拿出繳獲來堵李起元的嘴。

    然而,李起元做官這麼多年,又怎會被顧秉謙畫出的大餅糊弄。

    他當即說道:“顧閣老難爲下官了,先前錦州大捷,戶部的錢糧往遼東送去不少,下官現在實在湊不出錢糧,要不然先讓大軍出兵平叛,以繳獲充當錢糧,剩下的部分在押送回京。”

    一招野馬分鬃,他熟練的把問題丟回到顧秉謙的身上。

    顧秉謙沒辦法,求助的目光看向坐在龍榻上的天啓。

    平息宣大叛亂也是天啓願意看到的,所以這個時候他知道自己不能不出面說話了,便對李起元說道:“李愛卿,你執掌戶部這麼久,想辦法擠一擠湊一湊,最起碼也要保證大軍正常入宣大平叛。”

    “啓稟聖上,並非臣不想湊出錢糧去平叛,實在是真的拿不出錢糧來,聖上若是覺得誰能拿出錢糧,臣甘願讓出戶部尚書的位置。”李起元近乎逼宮的說。

    天啓眉頭皺了起來。

    自然不會因爲李起元拿不出錢糧來就真的撤了對方戶部尚書的位置,他只是沒想到戶部真的這麼困難,連平叛的錢糧都拿不出來。

    一旁的顧秉謙這時候說道:“戶部拿不出平叛的錢糧也要想辦法解決,難不成戶部沒有錢糧,就任由宣大被賊人佔據不成。”

    “下官自然不願意看到賊人佔據宣大,可只靠戶部真的很難解決錢糧的問題,就算臨時加餉也來不及了。”對顧秉謙說話的李起元偷偷看了天啓一眼。

    “戶部解決不了,那就想其他辦法去解決,總之大軍平叛所需的錢糧必須要解決。”顧秉謙言語鑿鑿的說道。

    李起元猶豫了一下,說道:“若是想要解決錢糧,倒也不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說着,他看向了天啓。

    “什麼辦法?”顧秉謙追問了一句。

    李起元看着天啓說道:“還請聖上開內帑,暫時借給戶部一部分,用來交付大軍平叛所需的錢糧。”

    正喝茶看着兩個人爭吵的天啓沒想到火一下子燒到了自己的身上。

    “聖上,戶部既然拿不出錢糧來,只能用內帑借一些錢糧了。”顧秉謙眼巴巴的望着天啓。

    天啓看到眼前這兩個朝中重臣的樣子,臉一沉,道:“朕的內帑也不多了,平叛大軍所需的錢糧還應該由戶部來解決。”

    內帑是他自己的東西

    小太監朝天啓行了一禮,躬身緩步退了出去。

    “大伴對大同的劉賊怎麼看?”天啓忽然又問道魏忠賢。

    魏忠賢遲疑了一下,才道:“奴婢覺得大同的劉賊遠不如遼東的奴賊威脅大,連奴賊都被咱們大明打敗,等朝廷騰出手,剿滅這個劉賊是遲早的事情。”

    “大伴說進朕的心坎裏了。”天啓笑了笑,道,“奴賊在遼東這麼多,最後還不是敗給了大明,劉賊別看一時勢大,歸根結底還是佔了大明騰不出手的便宜。”

    “皇爺所言極是。”魏忠賢陪笑的附和了一聲,並在衣服上偷偷擦掉了手心上的汗。

    錦州大捷的事情一直都瞞着宮裏。

    至今天啓和朝中中下層官員真的以爲明軍在錦州城下大敗奴賊十萬大軍,如今這個謊言哪怕知道的人也不敢戳破,一旦戳破,不知要掉多少人的腦袋。

    甚至因爲引發遼東軍中動盪都不是不可能。

    天啓喝了口茶水,繼續說道:“若能招安劉賊,最好讓他去遼東和奴賊拼命,若是不能,那就等遼東局面變得與大明有利之後,再收拾此賊。”

    “都怪奴婢當年識人不明,要早知道此人狼子野心,當初奴婢就應該帶着人查抄了此人在京城的商鋪,把那些賊人全都抓了治罪。”魏忠賢義正言辭的說。

    天啓輕輕一擺手,說道:“當年的事情也不怪大伴,就連朕都被此賊矇騙了,現在想來,當初就不應該招安此賊,那時就應該一口作氣誅了此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