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烈火烹油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腳踝骨折字數:2110更新時間:24/06/28 18:52:52
    “就算你把我扣押在大同,我也不會從匪的,你就死了這條心吧。”李廣益冷冷地說,再次表明自己對大明的忠心。

    聽到這話的劉恆笑了笑,道:“李巡府放心,以虎字旗和李副總兵的關係,不會逼迫李巡府做自己不願意的事情。”

    “哼!”李廣益用鼻音哼了一聲,道,“本官後悔當初沒能制止開陽與你們虎字旗來往,若非如此,本官上任以後也不會放縱你們虎字旗亂來。”

    “李巡府所謂的放縱,莫不是一邊收受我虎字旗的銀子,一邊配合朝廷鉗制我虎字旗。”楊遠譏諷道。

    李廣益看了楊遠一眼。

    他知道楊遠是虎字旗的一個頭目,自己就是被對方手下的人抓到,押回了大同城。

    “送李巡府下去,單獨關押。”劉恆對押送李廣益的兩名戰兵交代道,“在吃喝上不要短缺。”

    李廣益從座位上站起身,看着劉恆說道:“劉東主,本官最後勸你一句,投降才是最好的出路,否則朝廷大軍一到,就是虎字旗覆滅之時。”

    “李巡府是在說太原方面的援兵?”劉恆笑問道。

    李廣益道:“太原的援兵只是其中一支,朝廷已經下定決心要剿滅虎字旗,以後來大同的朝廷大軍只會越來越多。”

    “我虎字旗的一支大軍已經主動前往堵截從太原方面過來的兵馬,相信幾天後就會有消息傳回來,還有榆林方面的大軍,主將是榆林鎮李副總兵,正是李巡府你的侄兒。”劉恆對李廣益說。

    李廣益臉色陰沉的說道:“本官的侄兒是大明的臣子,絕不會與你們同流合污。”

    “帶下去。”劉恆房裏的兩名戰兵揮了揮手,示意把人帶走。

    兩名戰兵走上前,押着李廣益離開了簽押房。

    “咱們留下李廣益,東主莫非是爲了用他去對付李開陽?”楊遠好奇的問道。

    劉恆說道:“打榆林鎮來的兵馬用不着這麼麻煩,拉一支隊伍過去就能收拾了他們,之所以留下李廣益,是因爲咱們沒有必要殺一地巡撫去刺激明廷,官員殺多了,只會讓朝中的官員人人自危,把所有注意力放在虎字旗的身上。”

    “東主您的意思是想向明廷釋放出一個可以招安的信號,爲咱們爭取更多的時間?”楊遠恍然大悟。

    劉恆點點頭,道:“時間在我,每多拖延一段時間,咱們虎字旗的實力就會變得更強大,相應的明廷實力只會衰弱。”

    “朝廷會給咱們強大的機會嗎?”楊遠有些擔心的說。

    劉恆笑了笑,道:“你是外情局司局長,京城那裏關於朝局的消息,你應該都看過了吧?”

    “如今外情局重點關注京城那邊的局勢,有什麼變化會第一時間把消息傳回來,每一次送來關於京城的消息,屬下都會親自過目。”楊遠說道。

    劉恆問道:“你從這些消息中看出了什麼?”

    楊遠想了想,說道:“朝中首輔葉向高下臺,次輔韓爌頂了上去,表面看上去對東林黨沒多大損失,事實上韓爌未必能像葉向高那樣,在內閣壓制住顧秉謙,不給閹黨在內閣擴增實力的機會。”

    “你在想一想,明廷對咱們虎字旗這一戰失利以後會怎麼樣?”劉恆說道。

    楊遠直接說道:“一旦明廷無法剿滅咱們虎字旗,必須要有人爲此負責,魏閹絕對會借這個機會,想辦法把韓爌從首輔的位子上趕下去,到時東林黨在內閣僅剩下一個朱國禎,不管他能不能成爲首輔,都無法繼續壓制魏閹在內閣的人。”

    “分析的很對。”劉恆認同的點點頭。

    楊遠繼續說道:“魏閹掌控了內閣,下一步應該就要清洗朝中的東林黨勢力,以圖徹底掌控朝綱,到時朝中根本沒有精力在針對咱們虎字旗。”

    “你覺得魏閹和東林黨之間的爭鬥誰會勝利?”劉恆問道。

    楊遠猶豫了一下,說道:“內閣首輔是誰,由皇帝說了算,沒有皇帝的允許,魏閹很難把自己人推上首輔的位子,可一旦魏閹的人成了首輔,代表皇帝已經厭惡東林黨,魏閹想不贏都難,可惜顧秉謙資歷淺了一點,不然韓爌一下臺,他就能立刻接替首輔的位子。”

    “皇帝不喜歡的首輔,勉強成了首輔也坐不了太久。”劉恆輕笑一聲。

    歷任首輔需要皇帝的點頭才能上任,否則哪怕坐上了首輔的位子,也會被皇帝多方抵制,直到從首輔的位子上滾下來。

    魏閹把控了內閣,將會位極人臣,成爲朝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與之作對的的東林黨都會被清洗。

    黨爭激烈起來,朝局定會陷入混亂,虎字旗便有了暗中增強實力的時間。

    楊遠擔心的說道:“以虎字旗和魏閹之間的矛盾,一旦魏閹掌控了大權,怕是會第一時間對付咱們虎字旗。”

    “東林黨把持朝政這麼多年,魏閹沒那麼快清理乾淨朝中的東林黨人。”劉恆不在意的說,旋即又道,“陝西有沒有什麼消息傳來?”

    “最近沒有陝西的消息。”楊遠搖了搖頭,旋即說道,“不過現在的陝西已經成了一個火藥桶,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

    劉恆說道:“烈火烹油,就不知道是誰先點這一把火。”

    兩代闖王都是出自陝西,對於這個地方,他始終關注着,想要看看陝西什麼時候出現烽火燎原的民變。

    民變的具體時間他記不太清了,但他知道應該就是這幾年。

    “陝西連連鬧災,百姓賣兒賣女,就這樣,各種官稅雜稅只增不減,真無法想象那裏的百姓如何生活。”楊遠感慨的說。

    大同有虎字旗在,百姓的日子要好過不少,而陝西沒有像虎字旗這樣爲衆多百姓提供工作崗位的大商號。

    有的只是壓榨百姓吞沒田地的鄉紳。

    不鬧天災還好,勉強能活,鬧了災,百姓的日子只會越過越慘,越活越活不下去。

    劉恆說道:“陝西那邊盯緊了,一旦出現大規模的百姓起事,一定要第一時間把消息傳回來。”

    “屬下明白。”楊遠點了點頭。

    虎字旗已經在大同造反,陝西若有一支亂匪存在,可以分擔虎字旗身上的壓力,對他們虎字旗來說也是利大於弊。